請問只有一邊乳房有一粒3cm 的癌細胞腫瘤需要全乳切除嗎? 說法A的做法並不能保證手術後乳頭沒有癌細胞,講得清楚一D,說法A的做法並不能保證手術後餘下的乳腺組織(不單止乳頭)沒有癌細胞。 你試諗吓,一日唔割出黎又點會知餘下的乳腺組織有定冇癌細胞。 不過你放心,就算餘下「有可能」有癌細胞剩其實都可以係安全的,大前提係要紙口位冇癌細胞(clear margin),同埋術後要電療(某程度上係執漏,清除有可能遺漏的癌細胞)。 你呢個情況偏離正常做法(先做正電子素描,再切除乳房,同一時間加減切淋巴),要問返自己醫生背後的原因,不適宜胡亂猜測。 鄭寧民醫生在醫學期刊出版了超過30篇文獻和撰寫一內科腫瘤科教科書中的一章。

病人只有對自己的病情有全盤了解,才能消化及明白醫生建議的治療方案,並對治療有合理的期望。 必要時,我們會衡量病人及家屬當時的情緒及其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選擇分階段向他們發放這些訊息,讓他們較容易接受。 A:我一般在早上八時開始巡房,然後到日間化療中心看看病人,大約十時開始在腫瘤科診症。 晚上一般會接見住院病人的家屬,或向剛做完手術的病人家屬解釋病情,例如疾病的性質和手術後需要做哪些治療。 猶記得在我剛轉投浸會醫院時,曾經試過在週日下午收到醫院電話,當時我正身穿T裇和短褲,覺得這樣回醫院見病人不太合適,於是馬上到附近的時裝店買裇衫、西褲、皮帶和鞋,才趕回醫院。

乳癌腫瘤科醫生: 藥物資助機構

張女士是一名早期三陰性乳癌患者,手術過後她需要進行輔助化療以減低復發風險,原本她計劃上個月到我診所來開展化療,但新冠疫情第四波來襲使她不敢到醫療機構進行治療,近來疫情稍為緩和她才過來進行化療,現在距離她手術已經是兩個多月的時間。 病人即時十分心灰,決定甚麽治療也不做,我硬拖着她去見岑醫生,岑醫生細心解釋病情及安撫她的情緒,醫生解釋再做第二次手術,找到癌細胞又如何? 首先主診醫生已仔細看一遍,第二、找到癌細胞也要接受電療。

  • 每次治療前,醫療團隊會先融合及比對當日的MVCT與擬定治療方案的影像,再以IGRT技術瞄準當天的位置,保證治療的準確度。
  • 這種癌症是由乳癌基因一(BRCA1)和乳癌基因二 (BRCA2)發生基因突變(變化)所引起。2除了 BRCA1 和 BRCA2 外,還有其他幾個基因可能會增加患上乳癌的機會率。
  • 當細胞內的DNA出現異變,細胞便會失控地增生,倘若乳房發生上述情況,便會形成乳癌。
  • 再者,我們無法預計或控制病人何時進入彌留階段,故倒不如趁病人意識清醒、狀態較佳時多作陪伴和關懷,這樣才更有意義和價值。
  • 提供服務:提供例如繃帶送贈計劃、胸圍送贈計劃、假髮送贈計劃,有需要的乳癌病人經評估及經濟審查後可以獲得免費繃帶、胸圍、假髮,或購買義乳、假髮的相關產品優惠。
  • 而每次治療前取得的電腦掃描可用作監察病人的身體變化,有需要時可作適應性放射治療,調整當次螺旋放射治療計劃。
  • 我已帶媽媽到港x醫院做超聲波,姑娘給我安排的外科醫生網上這個月有三位乳癌病友都說他沒心機沒醫徳,不做抽驗只顧介紹外科手術,所以我打算幫媽媽約另一位外科醫生,看看是否安排在該院做粗針,以及帶齊報告到乳腺專科醫生請教。

郭女士術前摸到左乳凹凸不平,原因便是這一大三細的乳房腫瘤。 腫瘤科醫生認為,郭女士的淋巴沒有被癌細胞侵犯,乳癌仍屬一期,但病人左乳除了這一大三小確定是乳房腫瘤外,其他位置也有機會有極細小腫瘤,即是沒有切除的乳房組織都可能有癌細胞,故建議進行電療。 乳房專科小組由專科醫生組成,包括家庭科醫生、乳房外科醫生、整型外科醫生、腫瘤科醫生、放射治療科醫生、放射診斷科醫生及病理學醫生。 本中心提供乳房疾病的診斷,乳癌的治療方法及乳房重整手術。

乳癌腫瘤科醫生: 乳癌手術 6 - 專做乳房手術醫生的增值服務

例如,過往肺癌病人的整體存活期只有六至七個月,現時提升至接近三年;乳癌病人活上超過十年的亦大有人在,政府在這方面投放的資源能否趕得上社會的需要? 標靶治療利用分子生物學,針對各種影響腫瘤細胞增長的分子,集中消滅癌細胞。 標靶治療已於乳癌、腸癌、淋巴癌的治療中被廣泛應用。 放射治療部位的膚色會較平常為深,此情況可能在療程完結後持續數月,但變深的膚色會隨著時間過去而逐漸回復原狀。

聘請最優秀的人才,為他們提供專業教育、培訓及參與業界學術研究的機會,並營造平等、愉快的工作環境,令他們在診所的大家庭內不斷進步。 有很多乳癌的病人都問我這樣的一個問題:「我是否應該要接受遺傳基因測試,看看這個病會不會影響家人?」我通常都會回答—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接受測試。 A:首先,作為醫生,我們不會故意隱瞞或只說「好聽」的說話,因為我們有必要讓病人及家屬了解疾病的本質及當下實際的病情。

乳癌腫瘤科醫生: 醫院服務

早前有新的基因頻譜檢查研究,讓醫生能更精確決定是否為初期乳癌患者進行輔助化療。 雖然早期癌症通常需要施行手術治療,但對於部分癌症,前期藥物治療可以縮細腫瘤並提高手術成功率。 在港怡醫院,我們定期舉行跨專科醫療團隊會議,由不同專科醫生聚首討論具有挑戰性的病例,以確保病人能獲得最先進的評估和疾病管理計劃。 我們的跨專科醫療團隊由外科、內科腫瘤科、臨床腫瘤科、病理學和放射科的專科醫生所組成。 本診所致力為婦女提供由乳房健康普查、診斷、治療至手術後輔導及指導的一站式服務。 乳房專科小組由專科醫生組成,包括家庭科醫生、乳腺外科醫生、整型外科醫生、臨床腫瘤科醫生、放射診斷科醫生及病理學醫生。

本診所設置最新式的數碼乳房造影機,利用電子科技使影像數碼化,大大減少覆照的需要。 「臨床腫瘤科」對已確診或懷疑患有癌症的病人提供診斷、檢驗及治療。 治療採取非手術性整體針對的綜合療法,包括放射治療/電療、化療、生物治療、標靶藥物治療、免疫治療、紓緩療法及心理輔導。 乳癌腫瘤科醫生 FindDoc 為你提供香港各區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名單、腫瘤科醫院詳細資料及介紹。 乳癌大致可分為三種亞型,即HR+、HER2+及三陰性,當中三陰性乳癌的復發率較高,存活率較低。 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提供的數據,治療乳癌的費用不菲,乳癌期數越高,所需治療越複雜,費用也越高。

乳癌腫瘤科醫生: 乳癌患者個案分享

四維掃描配合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及相關儀器,為病人提供高精準度的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大大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影響。 公立醫院半緊急個案輪候時間長,周芷茵提到腫瘤會在3至4個月內擴散,以往在公立醫院輪候過長的病人,可能都會轉到私人市場檢查,再回到公院跟進節省時間。 坊間不時宣傳患上乳癌的高風險因素,如:1.初經來得早(12歲前)、2.遲停經(55歲後)、3.未曾生育小朋友、4.家族有乳癌患者等,令人提高警覺。 李醫生指即使沒有高風險因素,不代表可以掉以輕心,就如有患者並無家族病歷史,平日常做運動,亦生養小朋友並餵母乳,但也確診乳癌。

  • 有需要申請藥物資助的癌症病人可以參考有關計劃的網頁,查看使用的藥物可否獲得資助。
  • 我會向他們解釋, 存活率中位數只是一個統計數字,有人比中位數活得長,也有人比中位數活得短,參考價值不高,且對治療方向影響不大。
  • ICON 中心提供一系列乳癌治療以滿足患者的需要。
  • 同時,本中心亦備有不同種類的錄影帶,如手術後傷口護理、乳癌的輔助療法、如何面對乳癌等供有需要者觀看。
  • 根據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單是2019年便有4,700多名乳癌新症患者。
  • 另外,癌症病人家屬的心理壓力亦不容忽視,既要擔心病人的病情隨時有所變化,又要長時間照顧病人,失去私人時間,也缺乏休息時間,積聚的壓力隨時導致情緒「爆煲」。

所以1mm會有醫生係覺得近,建議電療幫補吓,有D就覺得唔洗。 既然你已經睇咗2個腫瘤科醫生,佢地建議一致,我睇唔到咩理由唔信/反對他們的建議。 貴唔貴,視乎你個乳腺科醫生有幾出名,因為最主要都係時間成本,做多咗額外野,自然收返行政費。 癌症的類型大致分為癌、肉瘤,黑色素瘤、淋巴瘤,以及白血病。 癌是最常見的類型,並會在皮膚、肺部、乳房、胰腺,以及其他器官和腺體中形成。 肉瘤這類型癌症會在骨骼、肌肉、脂肪血管、軟骨和其他軟組織中出現。

乳癌腫瘤科醫生: 免疫治療加化療 不影響健康生活

另外,家族中有多於一位直系女性親屬患上乳癌,或患病親屬於年輕時已發病等,都要格外提防。 由於上述病人年輕,十年存活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在規劃電療時除了要有足夠放射能量殲滅癌細胞外,亦需要計算日後會出現的後遺症,並將風險降至最低。 乳癌腫瘤科醫生 一般術後電療,在病人做完手術,當傷口完全癒合後可以立即開始;如病人需要接受化療的話,則需完成化療後才開始電療。

乳癌腫瘤科醫生

在面對癌症的路上,我們的癌症適應支援經理會陪伴患者和家屬走過確診、治療、康復階段,協助他們消化複雜的資訊,並連繫社區資源,在不同層面協助他們與癌共存。 藥物和治療,是癌症病人在抗癌路上的最大開支,以下介紹三個較大型及涵蓋廣泛種類藥物的資助計劃,患上不同癌症的病人都可以受惠。 乳癌腫瘤科醫生 提供服務:計劃由註冊護士、社工及癌症康復者透過電話諮詢、癌症資訊、外展探訪、情緒疏導及轉介慈善計劃等,主動幫助癌症患者及家人減輕壓力,服務費用全免。

乳癌腫瘤科醫生: 電療規劃減副作用

電影中常以主角患上癌症作為淒美的橋段,而癌症在大部分人心目中彷彿是必死無疑般可怕。 其實,隨著醫學和科技的進步,「癌症」再也不是絕症(筆者極其量只會稱它為「頑疾」)。 究竟,作為每天與頑疾交手的腫瘤科醫生如何看十多年前與現今的癌症治療和發展? 化療中心位於B座地下,為需要接受抗腫瘤藥物的病人提供舒適環境及適切合時的治療。 中心提供11張病床,包括8張先進活動躺椅及3張病床,每日可以為22名病人提供抗腫瘤藥物服務。 中心的設備以病人為本,全部躺椅均可靈活調校,讓病人選擇以安坐或平卧姿勢接受化療。

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進行測試,可以跟專業醫生進行討論。 乳癌腫瘤科醫生 癌症是全身性的疾病,而且不只影響病人,整個家庭都可能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希望能在「身」和「心」兩方面幫助病人及其家屬,走過艱難時刻。 我更期望在不久的將來,醫學界對各種癌症的認知和了解愈益加深,癌症能夠達至完全的個人化治療,並成為一種能夠根治的疾病。 作為腫瘤科醫生,當病人的情況到了無可挽回之時,我們只能盡量幫助他在僅餘的日子保持生活質素,平衡用藥、副作用以及生存時間是醫生應該做的事。 對癌症患者而言,當時治療的選擇相對較少,治療的技術仍有待改善,甚至其他方面的支援也不足。 舉例說,當時治療肺癌和乳癌兩大癌症的藥物只有兩、三種,治癒率偏低,所以有些人會覺得在腫瘤科工作的成功感很低,但我看到的卻是很大的發展和進步空間,於是主動要求加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