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中明经科考试及第,除汴州判佐。 在此任内,狄仁傑学习了解吏治、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这对他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有重大影响。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再次拜相,擔任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加授銀青光祿大夫。 仁傑 仁傑 當時,朝廷徵發百姓戍守安西四鎮,以致怨聲載道。 狄仁傑為此上表勸諫,又建議廢除安東都護府,復立高氏為高句麗君主,暫停江南糧草運輸,撫慰河北百姓。 他的建議雖未被朝廷採納,但卻得到了有識之士的贊同。 不久,狄仁傑又代理納言之職,兼任右肅政台御史大夫。
仁傑: 狄仁傑復居宰輔
他在营州之乱时被起复,并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进拜纳言。 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拜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彭澤縣令。 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復,並於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擔任鸞台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 後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覆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後世遂用“斗南一人”比喻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 她召見狄仁傑,詢問他為何承認謀反。 狄仁傑道:“我如果不承認造反,已經死於酷刑了。 ”武則天又問為何要作《謝死表》,狄仁傑則答稱並未寫過。 武則天便讓人拿出《謝死表》,方知道表章是偽造的,因此免去狄仁傑等大臣的死罪,全部貶為地方官。
仁傑: 神探狄仁杰1
歐陽修:武后乘唐中衰,操殺生柄,劫制天下而攘神器。 狄仁傑蒙恥奮忠,以權大謀,引張柬之等,卒復唐室,功蓋一時,人不及知。 故唐呂温頌之曰:“取日虞淵,洗光咸池。 寧原悌:自天授以來,二十餘載,周興、來俊臣等,譖害忠良,壅蔽正直,先皇舊臣,夷滅殆盡,唯有狄仁傑、魏元忠尚存。 仁傑 及周室之際,實謂忠臣,或樹績當時,徇身王室。
狄仁傑任相期間,先後舉薦荊州長史張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監察御史桓彥範、太州刺史敬暉等數十人。 曾有人對狄仁傑道:“治理天下的賢能之臣,都出自您的門下啊。 ”狄仁傑卻道:“舉薦賢才是為國家着想,並不是為我個人打算。
仁傑: 狄仁傑君臣相知
”他不顧親友的勸阻,請求赦免二將,並道:“只要對國家有利,我又怎能只為自己打算。 仁傑 ”武則天遂赦免二將,委以官職,讓他們征討契丹餘黨。 狄仁傑被誣陷下獄時,御史台酷吏王德壽對他道:“您曾與楊執柔同在禮部為官,我想請您攀連楊執柔入獄,作為我升遷的台階,可以嗎? ”狄仁傑怒道:“皇天后土在上,你竟然讓我狄仁傑做如此不義之事。 高宗年間,左司郎中王本立倚恃皇帝寵信,驕橫跋扈。
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 ”,使得两位将军免遭斩杀,数日后升任侍御史。 仁傑 任职期间恪守职责,弹劾巧媚逢迎、恃宠怙权之徒。
仁傑: 狄仁傑
”狄仁傑正色道:“我這件紫袍,是大臣朝見天子時所穿的服飾,高貴無價;而張昌宗的這件皮袍,只不過是因寵幸而得的賞賜。 張昌宗感到羞赧沮喪,氣勢不振,沉默無語,連連敗北,最後將集翠裘輸給了狄仁傑。 狄仁傑出宮後,將集翠裘送給一個家奴穿上,策馬而去。 李楷固、駱務整是契丹將領,曾參與侵略唐朝邊境,數次挫敗唐軍,最終兵敗降唐。 法司認為二人末路來降,請求依法論罪。 但狄仁傑卻道:“李楷固、駱務整皆驍勇絕倫,若恕其死罪,撫以恩德,他們必會感恩戴德,為國家盡心竭力。
其子狄光遠持書上告朝廷,來俊臣接獲密報,遂偽造狄仁傑筆跡寫下《謝死表》上呈女皇。 女皇召狄仁杰等大臣面詢:“承反何也? ”狄仁杰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於鞭笞也。 ”武則天弄清是偽造的,於是釋放此案七人,但俱貶為地方官,狄公贬为彭泽县令。 任内勤政惠民,赴任当年彭泽干旱无雨,营佃失时,百姓无粮可食,狄公上奏疏请求赈济免除租赋,上闻从之。 并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立生祠纪念其功德。
仁傑: 狄仁傑不信妖言
③仁杰嘆師德盛德,足見恩怨分明,未忘芥蒂。 蓋當時有名者莫如仁杰,不惟師德稱賢,即後世讀書無識者,孰不以仁杰為賢乎? 餘少時亦有仁杰非感知己之深,乃服其韜晦,且以復唐自任之論,今以武氏始終奪唐祚,及仁杰不能匡復觀之,未免失言。 仁傑 李塨:張易之嘗從容問自安之計於狄文惠,答曰:惟勸迎廬陵王可以免禍。 使非平日天覆地載,賢奸仝在駕御間,何能使之聽哉。 後每以天性感動後,後悟,使人迎廬陵王於房州,王至後匿王帳中,召見文惠語廬陵事,文惠敷陳切至,涕下不能止,後乃使王出,曰:還爾太子。
- 狄仁傑擔任幷州法曹時,同僚鄭崇質要到很遠的地方公幹,但是他的母親年老多病。
- 但據查證,公元700年陰曆九月並沒有辛丑日。
- ”狄仁傑怒道:“皇天后土在上,你竟然讓我狄仁傑做如此不義之事。
- 如果陛下一定要寬赦王本立,就請把臣放逐到無人之地,作為以後的忠貞之臣的警戒!
- 垂拱二年(686年),狄仁傑外放寧州刺史。
即使僱請工匠勞作,以此接濟窮人,但耽誤農時,也是放棄國家根本。 鑄造佛像,既費官府庫財,又耗人力,如果一方發生災難,到時又用什麼去救濟呢?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拜內史,隨武則天巡幸三陽宮。 當時,文武百官多隨駕前往,唯有狄仁傑獲賜宅第一所,恩寵冠絕當朝。
仁傑: 狄仁傑史料索引
狄仁傑屢次涉險,均因林木森出手相助,才得以化險為夷。 乾隆帝:①狄仁傑一再相彼盡心乃事,而後世反以復唐之功歸之,是皆託於明哲保身寬柔以教之論,而未終讀夫子至死不變之語,是非倒置莫甚於此。 ②仁杰不承則死於拷掠之對,明是貪生。 論者以為留其身以復唐祚,然終仁杰之世,唐祚何嘗復哉?
但狄仁傑到任後,卻讓百姓返田耕作。 孫萬榮聞聽狄仁傑被起復,不戰而退。 不久,狄仁傑調任幽州都督,獲賜紫袍、龜帶。 武則天還在紫袍上題寫了十二個金字,以表彰狄仁傑的忠誠。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契丹首領李盡忠和孫萬榮率兵反抗武周,攻陷營州,殺都督趙文翽。
仁傑: 狄仁傑人物生平
來俊臣還命人假冒狄仁傑等人的名義,偽造《謝死表》,讓周綝呈給武則天。 調露元年(679年),狄仁傑改任度支郎中,並加朝散大夫。 隨唐高宗巡幸汾陽宮(在今山西靜樂),充任知頓使。 他在一年內判決大量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冤訴,後改任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