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肝癌的放射療法目前為有條件的給付,須向健保署事先申請,條件包括為原發性肝癌或肝內膽道癌,同時無肝外淋巴侵犯和遠端轉移,經過肝功能評估、且腫瘤最大直徑須小於等於5公分,並經評估無法進行手術、血管栓塞、電燒治療之一的治療,或曾治療失敗者。 至於放射治療與標靶藥物治療合併,從現有的臨床發表數據看來是副作用增加、但腫瘤控制率或存活率卻未增加,沒有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低分次放射治療 詹凱翔提醒,近來COVID-19疫情嚴峻,低分次乳癌放射治療能減少患者進出醫院次數,減少被感染機率及安心治療,不致因疫情而影響治療。

低分次放射治療

且利用劑量-體積直方圖(Dose Volume Histogram,DVH)、順型指數(Conformity Index,CI)、劑量均勻指數(Homogenate Index,HI)和治療時間等,來做為評估治療計畫之方法。 結果顯示,兩組射束角度皆可在靶區達到足夠的劑量;全弧(Full-arc)射束在膀胱、直腸以及股骨頭的吸收劑量相較於半弧(Partial-arc)射束之下有明顯減少。 在劑量均勻性全弧射束較佳,比較特別的是在治療時間上半弧射束並沒有佔比較多的優勢。 從本實驗結果,在低分次治療方式使用全弧射束,除了能大幅的縮短治療次數,相對於半弧射束也可以減少危及器官的吸收劑量。 放射治療設備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進展,高科技直線加速器設備已取代早期使用的鈷60治療機。

低分次放射治療: 前列腺癌治療新方向 | 崔家倫醫生

同時期,貝克勒發現天然的放射性物質,居禮夫婦 又發現了鐳,並用鐳治療惡性腫瘤。 根據放射生物學的研究,放射治療對非常大的腫瘤的效果不如對較小的腫瘤或微小的疾病好。 整體而言,現今的放射治療技術已較過去有長足的進步,一般的治療機器均能夠符合高精確程度的治療需求。 然而放射治療並不能僅依賴有優良的設備,最重要是要有很好的專業治療團隊,包括各科系專業醫師在診療上的整合,以及醫學物理師、醫事放射師、維護工程師在設備方面例行性的品質管控及保養作業,才能確保治療的品質。 當進行深吸閉氣時,肺部會充氣並且膨脹,心臟會因此被推離開左側乳房和胸壁,這樣能有效減少心臟被治療射線照射的範圍,從而減低潛在心臟受損的風險。 早期副作用只會在電療期間出現,通常在電療完成後一兩個月便會慢慢好轉,包括肚瀉、大便次數頻密、小便赤痛、小便困難、身體疲倦等,情况因人而異;不少病人在電療期間完全沒有副作用。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質子放射治療技術應用在乳癌的治療中達到了里程碑的進展,質子放射治療可以在摧毀腫瘤的同時,大幅降低對心肺等重要臟器的傷害與長期的隱憂。 早期年輕女性保留手術後全乳照射,其5年局部控制率、區域轉移控制率、遠端轉移控制率及無對側乳癌發展率皆可達98-99%以上。 已經惡性轉移的癌症一般是無法用放射療法治癒的,因為不可能殺死患者體內的所有癌細胞。 和黑色素瘤通常被認為耐放射,但對許多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來說,放射治療仍然是一種姑息治療的方式。 將放射治療與免疫治療相結合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並已顯示出治療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的一些前景。 低分次放射治療 放射腫瘤學是研究游離輻射應用於實體瘤和白血病治療及其相關生物學基礎的學科,與在醫學影像和診斷中使用放射的影像診斷學不同。

低分次放射治療: 使用低分次影像導引放射治療對於攝護腺癌的第二期研究︰每次使用3.4Gy共16次總劑量為55Gy的結果

使用呼吸門控設備呼吸時,病人需要透過吹嘴用口呼吸,先進行兩次深呼吸然後閉住氣,並維持大約 20秒。 病人亦能透過視訊眼鏡看到他的呼吸週期及肺容積的資料,協助進行深吸閉氣。 此外,放射治療師會根據病人的能力而設定一個最大而合適的閉氣深度,並於整個治療期間,引導他進行自我控制的深吸閉氣。 這技術差不多有10年時間,近年愈來愈多研究,比較SBRT、傳統電療和低分次電療,療效一樣,甚至有部分研究顯示SBRT更勝一籌。 根據英國CHHiP Trial和加拿大PROFIT 低分次放射治療 Trial這兩個大型研究結果顯示,採用低分次放射線治療,療程可以由過往差不多40次,縮減為20次,治療次數減少一半。

  • 儘管如此,肝癌病情發展的關鍵不在於單一腫瘤的控制,而是多發性腫瘤的控制;另外,癌細胞於肝內多發或肝外轉移的走向也會影響病情發展,這也是放射治療並非肝癌第一線治療的原因。
  • 低分次電療是一個方便快捷而且有效的治療方法,無論在北美洲或歐洲,已成為低風險和中風險前列腺癌的治療標準。
  • 除手術外,放射治療也可與化學治療一同使用,主要針對無法用手術治療的病人,或讓癌變器官免於切除,達到保留器官的目的,例如食道癌或是早期乳癌合併放射線後,可以免除食道或乳房全部切除。
  • 局部功能障礙:根據照射部位的不同而有情況的差異,例如頭頸部的照射可能造成味覺改變、唾液分泌減少、口乾和噁心等症狀;腹部照射則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胸腔照射會引發咳嗽、喘等不適;骨盆照射則可能造成頻尿、尿急以及排尿疼痛等症狀。
  • 如治療或深吸閉氣期間有任何需要或不適,病人都可要求暫停治療作短暫休息。

其實對於低風險的前列腺癌,放射治療療程已經縮至4星期,甚至可以再縮短至只做5次,只需要一星期多就完成。 一名80歲伯伯發現早期前列腺癌,由泌尿科醫生轉介至臨牀腫瘤科接受治療。 一般早期前列腺癌治癒成數很高,無論手術和放射治療都有相等的治療效果,病人和家屬都不希望冒全身麻醉風險做手術。 郭綜合放射腫瘤科主任陳紘玉表示,乳癌治療包括乳房保留手術加術後放射治療與乳房全切除術,乳房保留手術結合術後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少且可保留乳房完整,目前也是治療主要趨勢。 緩和性放射性治療能夠給予絕症病人很多幫助,但有許多其他科的醫師並不了解這一點,因為不是每一位醫生都會到放射腫瘤科實習或受訓,所以,當一個癌症病人沒有痊癒的機會時,是不是就沒有什麼好做了呢? 不是,我們仍需提醒自己,仍有各種最富人情味的緩和性療法能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使他活著更能有為「人」的尊嚴,這些療法中當然也包括了緩和性放射治療。

低分次放射治療: 低分次全乳照射 讓乳癌治療更輕鬆 早期乳癌放射線治療 新進展

電療,即利用輻射X光線,以各種影像定位技術,將X光線集中殺滅癌細胞。 前列腺癌電療,電療輻射總劑量一般為76至78Gy(Gray,戈雷,電療輻射量單位);傳統電療,每天只會給予2Gy劑量,所以電療總日數一般為38至39天。 此外,電療效果會在氧氣充足時大為增強,所以將電療分成30多次,讓癌細胞在一次電療後,血管重新讓氧氣滲入癌細胞當中,第二天電療療效得以維持。 放射治療是利用高能的放射線來破壞或殺死癌細胞,可抑制癌細胞的分裂與成長,而達到治療癌症的目的。

  • 由於近距離放射治療其劑量分佈有“平方反比”的特性,故能以最高的劑量對付腫瘤細胞,而鄰近的正常組織的電劑量隨距離以平方反比大大減少,副作用得以減低。
  • 在美國,其發生率及死亡率皆佔第一位,幾乎佔全部癌症的三分之一。
  • 「螺旋刀」構造跟電腦斷層類似,照射時,放射線會從各個角度照射到肝臟,但也使肝臟承受較多不必要的輻射劑量。
  • 三者分別是,低風險前列腺癌不需要用抗男性荷爾蒙藥物治療,其他兩種則需要在放射治療時再加上抗男性荷爾蒙治療。
  • 由於傳統X光射線穿透力強,能摧毀腫瘤,但其穿透性使腫瘤前、後方的正常組織皆易受到傷害。
  • 現時6 MV X光射線是最為廣泛使用的能量,因為它穿透身體組織的能力適中及對治療房間的輻射防護要求相對較低。
  • 按不同的癌症部位以及階段,醫生會建議電療類型及次數,我們比較了兩所本地私家醫院的電療費用,完成一段療程費用由3萬多至20萬不等。
  • 隨著乳癌全身性治療的進步,新藥的發明,相較於其他癌症,乳癌變成是治癒率甚高、預後也較好的癌症。

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詹凱翔指出,乳癌放射治療主分長時間傳統分次與低分次治療,兩者療效不相上下。 對於復發危險性高的乳癌患者,評估區域淋巴結照射的適應症以降低復發及轉移的危險並進而改善存活。 對於放射治療所可能引起心臟損傷的防護也有里程碑的技術及進展—質子治療。 乳癌發生率於台灣逐年上升,逐漸成為婦女最重要的健康議題之ㄧ,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年報顯示,乳癌已連續多年位居台灣婦女好發癌症第一位,每年新增約15000名左右婦女罹患乳癌(含非侵襲性乳癌)。 由於乳房攝影篩檢的推廣達到乳癌早期診斷,也使得手術切除趨向乳房保留手術,許多大型前瞻性臨床試驗都證實乳房保留手術加放射治療不但與乳房全切除術之療效相同,且可以保留乳房。

低分次放射治療: 醫療新聞

緩和治療的理想不但要治療病人的身體,同時也給予其心靈支持,絕症病人的多重身心病痛使其背負著難以忍受的絕望及疏離感,一位有經驗又有愛心的放射治療醫師時常能以熟練的專業性心理技巧及放射技術,給予絕症病人身心上的支持。 低分次放射治療 若不符合上述條件,依舊進行放射治療,成效也不會好,因為肝癌常在肝臟內多發性出現,即使患者肝臟腫瘤有三分之一獲得控制,其他三分之二腫瘤不受控制,對病情控制依然沒有幫助。 例如,「電腦刀」使用靈活的機器手臂,以X光影像進行3D立體方位導引,再以高能量X光照射腫瘤,但因為X光看不到非骨骼結構的肝臟腫瘤位置,需要在肝腫瘤處植入3至4個金屬晶片,才能讓X光找到腫瘤。

每次治療可能會照許多張X光,除了稍微增加低劑量的輻射曝露,也會造成治療時間的延長。 電腦刀主要是利用機器手臂控制小型直線加速器的位置,在空間中運用圓錐狀射束,由上百個不同角度方向照射至腫瘤處。 因其可選擇角度眾多,對正常組織有不錯的閃避能力,由於射束形狀及強度的因素在腫瘤處劑量分佈較不均勻。 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詹凱翔主任指出,由於乳癌患者快速增加,醫療資源亦進而大量投入乳癌治療,因此醫療界逐漸重視治療後長期生活品質及可能副作用之預防課題。 在乳癌、肺癌、肝癌等胸腔或腹腔的癌症放射治療中 ,腫瘤會隨著病人的呼吸而移動,因此在制定治療計劃時會增加照射的範圍,以確保腫瘤在整個呼吸週期運動中都接受到足夠的輻射劑量。 可是這樣會同時增加腫瘤附近的正常組織或器官接受到高輻射劑量的範圍,因而增加出現副作用的機會。

低分次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在乳癌治療的新進展

2、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利用電腦的人工智慧作逆向治療計劃的運算,並調控每個照射角度光子束的強度,因其順形度高,可治療形狀複雜又不規則的腫瘤,不單增加腫瘤的控制,亦大大減少正常組織的傷害。 無論螺旋刀、電腦刀、光子刀,以至於未來的質子刀,這些都只是執行SBRT技術的工具之一,但是有這些技術但不代表所有的工具都適合每個人。 當所有的方法用盡,病人剛好符合侷限在肝臟集中區域腫瘤條件時,放射療法才會變成主角。 低分次放射治療 但病患或家屬要知道,放射療法雖是有些病人的最後一線希望,但它治療效果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好。 依據臨床經驗,放射治療雖可能讓腫瘤獲得控制,但僅不到一成機率可讓腫瘤完全消失。

的病灶才較適合使用加馬刀治療,太大的病灶需更多不同的聚焦點,會使的加馬刀的劑量梯度變的不那麼陡峭,周邊正常組織劑量會偏高,將失去聚焦的意義,且治療時間會過久。 病人在接受治療前須搭設頭架,需局部麻醉方便將四根釘子固定在病人的頭骨上,可在顱部影像中看見此頭架所提供的座標系統,並以此座標進行治療計畫。 當入射光子的能量大於1.02MeV時,光子的能量可經由成對效應的機轉而被吸收。 當光子行經原子核附近時,因原子核強大的力場而產生一對正負電子,多於1.02MeV的能量則成為正負電子的動能,等到正電子消耗掉所有的電能而慢下來時,就容易被負電子捕捉而發生互毀反應而產生兩個0.51MeV的光子。 瞭解以上三種光子與物質作用的機轉以後,我們可發現常用的鈷六十治療機以及直線加速器所產生的光子與水作用後所產生的現象以康普吞散射效應為主,這也是目前的放射治療很少有骨骼組織壞死的原因。

低分次放射治療: 電療期間的皮膚護理

立體定位低分次放射治療亦可應用於治療肺癌之寡轉移病灶,如腦、肺與骨轉移等。 為增加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化學放射治療的療效,研究中的策略包括提高放射治療的總劑量與加入標靶藥物作為合併療法的一部份。 低分次放射治療 放射性肺炎與肺纖維化的發生是限制放射治療劑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