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歷史源遠流長,本區文物古蹟豐富,居民仍遵奉很多傳統習俗禮儀。 隨著元朗市及天水圍新市鎮近年的發展,人口增加,元朗已成為一個城鄉、新舊共融的多元社區。 先祖廖仲傑於元末初居屯門,再遷福田,至元代末年三遷雙魚境內。 廖仲傑之子自玉為上水鄉開基祖,上水鄉一帶原有簡氏村民,相傳廖氏看中該地後,通過假扮鬼怪嚇走簡氏族人,使簡氏遷居松柏塱,而廖氏則落居梧桐河畔現址,故廖氏至今仍會在村祭儀式中感謝簡氏讓地之恩。 現時上水廖氏分三大房,於上水鄉建有圍內村、門口村、莆上村、大元村、中心村、上北村、下北村、興仁村及文閣村等九條村落,人數5000餘人,亦有分支到鄰近華山村,也有分支到沙田的牛皮沙村、烏溪沙一帶例如樟木頭村、屯門一帶例如子田圍等。 上水廖氏對教育的投入在新界五大族中尤爲突出,近100年來在北區先後出資建立了三所中學、三所小學和一所幼稚園,其中還包括全香港校園面積第二大的鳳溪第一中學。

不過近年區內有不少新來港人士及少數族裔居住,已取代傳統罪案較嚴重的油尖旺區,成為全港罪案最多地區,貧窮率因而上升,《2015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分析該區貧窮率為16%。 除了元朗市中心外,另外也有一些次區域中心,例如天水圍新市鎮、洪水橋、屏山、流浮山、廈村、大棠、元朗工業邨和錦田市等。 香港的文氏後人今天主要聚居大埔泰亨和元朗新田,一直以來他們都以「文天祥後人」為榮,十多年前他們先後興建文天祥公園和文山公園,豎立高大的文天祥塑像,建立身份認同。 然而在文氏世系上,文天祥並非新界文氏的直系祖先,他的堂弟文天瑞(1240至1298年,號東山)才是第一位到廣東寶安的文氏始祖。 灣仔是香港最早期發展的舊區之一,至今仍有不少文物古蹟保留。

元朗圍村姓氏: 吉慶圍交通

事實上曾鞏除了在京城當過幾年史書古藉校理,大部份時間都在各地做了十多年地方官,在政治上曾鞏的成就不及文學造詣。 三省堂是曾氏普遍的宗祠堂號,「三省」喻春秋年代孔子弟子曾参(曾子)著名儒家修身學說,曾參每天從三方面檢討自己,所謂「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指:為人做事有否盡心盡力、與友人交往有否失信、獲得尊師教授有否認真學習。 今時今日就算是曾氏子弟,亦已經難以找到有人每日三省吾身了。 元朗圍村姓氏 《三國志》說簡雍是「簡傲跌宕」,在劉備旁仍然可以高傲而放縱不羈地協助劉備,怪不得他成為簡氏家聲。 簡氏宗祠嵌有對聯:「范陽世澤;涿郡家風」,簡氏是春秋時代晉國大夫續簡伯的後裔,暸解一下簡氏堂聯中之「范陽」,范陽一帶是很多中國氏族的發源地,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後,盧、簡、燕等姓氏以范陽為祖藉,簡氏更以范陽堂為堂號。

  • 離開大王廟長巷直入即為二帝廟,香火鼎盛,可惜雜物四周堆滿,把碑刻也掩沒,即場未能讀碑知歷史(數十年前市政局出版三大冊《香港歷史碑銘》基本收錄全港歷史碑銘八成碑刻,可往圖書館查看)。
  • 雙方對峙及交戰數回後,英軍攻入圍村,拆掉村口鐵門並運回英國。
  • 吉慶圍只有一個出入口,門口外有一塊記載鄧氏歷史的銅牌。
  • 元朗區由廈村鄉(包括洪水橋、白泥、流浮山等地)、屏山鄉(包括元朗市中心西部、橫洲、天水圍、尖鼻咀等地)、十八鄉(包括元朗市中心東部及南部、凹頭、大棠等地)、錦田鄉、八鄉(包括石崗等地)及新田鄉(包括落馬洲、米埔等地)所組成,是為元朗六鄉。
  • 其後,元亮一房更分支到元朗的厦村、輞井、屯門的紫田村、粉嶺的龍躍頭、沙頭角的萊洞及大埔的大埔頭一帶,為新界鄧氏主要一支,更為南宋皇姑趙氏之後。

永慶學校於 1994 年停辦並在 2012 年於舊址改建為休憩處,現時永慶圍只剩下一幢圍門作為見證。 自從慈禧於光緒三十一年 廢除中國科舉,八鄉於 1920 年代便開始興建新式學校,首先是八鄉同益學堂建成 ,然後橫台山公立學校 (新址 1952)。 基本上這些舊式書墊己經落後,植桂書室於戰後用作「永慶學校」的臨時教室,其後退而改作植桂幼稚園至 1960 年代,跟元朗區所有舊式書室的命運一樣,書室被閒置。 橫台山竹坑有一幢「蘭芳書室」,而在上村則有一幢「植桂書室」,兩者令人聯想起一句「桂馥蘭芳」比喻人品賢德及子孫賢盛,相信受到蘭芳書室 的影響,黎金泰於 1899年前興建植桂書室,作為教育黎氏子弟的私塾,其後同時祭祀祖先。 元朗區中只有錦田水頭村二帝書院及植桂書室兩幢書室(院)被列入法定古蹟,所以植桂書室特別出名。 近半年經常由元朗沿錦上路跑,曾經介紹過金錢圍、石湖塘田心村、元崗村、水盞田、牛徑、翊廷書室、還有蓮花地等地,今次跑遊至上村黎屋村。

元朗圍村姓氏: 元朗區文物考古

三十年代,山貝村附近的鄉民開始建造魚塘,並利用雨水來沖淡塘中土壤所含之鹽份,使塘水適宜飼養各種魚類。 數十年來,后海灣是香港食用淡水魚的主要來源地,直至八十年代,養漁業仍是不斷的發展;本地淡水魚當中,元朗烏頭約占了40~50%。 康熙八年,朝廷放寬遷海令,原居民遷回之餘,錦田進士鄧文蔚獲封地設墟;遂將原來的大橋墩墟,遷到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的地方,今稱元朗舊墟。 存於廟內,刻於1856年(清代咸豐六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中亦清楚紀錄:「清康熙八年(即1669年)大橋墩市場改遷元朗(即元朗舊墟)」,元朗舊墟之擁有者(稱爲「墟主」)是錦田泰康村鄧氏家族。 宋明時期新界五大氏族原籍江西的鄧氏及文氏先後遷入元朗的錦田、屏山、廈村及新田等地。 他們各自在聚居地大興土木,並留下不少祠堂、寺廟及書院等遺跡。

元朗圍村姓氏

自20世紀70年代起,元朗市及天水圍相繼成為現代化的衞星城市,市內大廈林立,商業欣欣向榮,社區設施完備。 莫文蔚祖母是助產護士莫羅惠德,錦田人稱之為「羅三姑」,錦田不少50至60多歲的村民,大都是由「羅三姑」接生。 元朗圍村姓氏 「羅三姑」丈夫是莫理士,他不但在錦田創辦聖約翰婦孺醫院(即「羅三姑」服務村婦的地方),並創辦英皇書院,且獲英皇喬治五世任命為香港首任聖若翰救傷隊總監。 這些事跡,都由莫理士長子、莫文蔚父親莫天賜撰寫的碑記所記錄。 吉慶圍高約六米的青磗城牆新舊磗交集,清楚顯示了1899年英軍以大炮炮轟吉慶圍留下的破壞痕跡。 在這次考察活動負責講解吉慶圍形制圖、更樓和護城河的村代表鄧國祺和年輕的村民鄧國邦便指出,現時在吉慶圍外的籃球場,昔日是吉慶圍兒童玩耍的足球場。

元朗圍村姓氏: 歷史

陳胡公的子孫以國號為姓氏,死後諡號胡公,這一位陳胡公同時成為了陳氏及胡氏的得姓始祖。 春秋時期,陳國陳厲公的兒子陳完(敬仲)逃往齊國,陳完不欲稱陳國故號,以陳田二字聲相近,故改姓為田,田氏管治有方,後人更奪得齊國政權,所以大埔龍尾陳氏宗祠堂聯以「敬仲家聲」為題。 水蕉老圍謝氏宗祠外貼有堂聯:「陳留世澤、寶樹家聲」,建築物相信非常舊,大廳內貼大量書法對聯,案桌上供奉「謝氏堂上歷代祖先考妣」木主及觀音大士神像。 馬鞍崗村內也建有簡氏家祠,代表了馬鞍崗簡氏視水蕉老圍祠堂為宗,簡氏第五代恭章祖由水蕉老圍遷移馬鞍崗落檐,昔日在馬鞍崗簡氏家祠門外,同樣地懸有「范陽世澤、涿郡家風」木刻對聯。 祠堂前保留了地堂,大門嵌有對聯:「范陽世澤;涿郡家風」,祠堂裡供奉簡氏堂上始高曾祖的木主,案桌兩旁懸有慶祝龍溪房大宗祠重建落成的傳統木對聯。

  • 每週跑遊元朗南各歷史建築,以這個地方最為隱蔽,憑 hk-place 裡的一張相片,先後跑到黃泥墩村南的大棠山腳尋訪數次,終於要依靠 Google Maps 鎖定位置,還要經由村民指示,跨過黃泥墩村的菜田及河溪小橋才找得到 (因為繞錯路)。
  • 根據中國香港政府統計處2001年人口普查的初步報告顯示,元朗區的人口約449600人,年齡中位數為33歲,是全港人口最年輕的地區,而家庭的月入中位數約16000港元。
  • 因為日軍佔領香港後,便馬上封鎖香港至九龍之交通,實行宵禁,並開始大肆搜捕愛國人士和抗日分子。
  • 曾氏建宅的起源有二:一、曾氏在西灣河經營石礦場,並在筲箕灣開設三利石廠,後來致了富,便在沙田興建圍村供族人居住。
  • 而隨着香港人口不斷增加,土地需求量亦隨之擴大,城市化發展不斷往香港西北部推移。

大圍村原名積存圍,於明朝萬曆初年建圍,是香港沙田歷史最悠久(1574年建村)以及規模最大的圍村。 現時位於大圍站附近城門河邊,在積福街及積富街交界處。 大圍村是一條雜姓村,膾炙人口的九約竹枝詞有「大圍風景實如何,村裡人居雜姓多」之語,住著十六姓:包括韋、陳、吳、楊、黃、李、許、鄭、唐、袁、游、林、駱、譚、莫及蔡,以韋姓最多,成為村中大族,亦只有韋氏族人在圍村內設有祠堂。 在沙田新市鎮開始發展,以及九廣鐵路大圍站落成後,大圍村的「大圍」之名逐漸演變成包含城門河人工河道以南和獅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整個沙田區南部的地區名稱。 元朗區的特色小食很多,食店多集中在元朗大馬路和元朗市中心的教育路及安寧路,市中心聞名的食物,包括B仔涼粉、恆香老婆餅和榮華餅家的傳統餅食。

元朗圍村姓氏: 主要運動場地

間加建的,後來被填平,現時只有部分被保留了數米寬的河面。 吉慶圍只有一個出入口,門口外有一塊記載鄧氏歷史的銅牌。 隨著城市發展,部分村民已遷出市區,現時村內只剩下二千多名村民,留守下來的大多是年長的老村民,年青一代已搬到市區謀生。 元朗圍村姓氏 村內的生態園、中藥園,還有由村民悉心栽種的大樹菠蘿,及散佈四周的壁畫,為老圍村帶來吸引遊人的景點和商機。 大廳內有楊氏歷代高、曾祖先考妣神位,兩旁有對聯:「經綸壽世推三相;清白傳家守四知」橫批「忠樹堂」。 曾鞏於嘉祐二年(1057)考中進士,曾奉詔編校史館書籍,擔任中書舍人官職,撰寫編修史書,也是曾大屋堂聯中「南豐修史家」所指的典故。

錦田吉慶圍距離今日西鐵錦上路站約15分鐘的路程,在120多年前曾發生一件重要歷史事件︰新界鄉民抗英六日戰。 鄧氏在港歷史悠久,早於約900年前已遷移至錦田,後來鄧氏於明朝成化年間,建築圍村居住,至康熙年間,為防止寇盜入侵,圍高六米的吉慶圍牆因此建成,三邊還有18尺闊護城河保護。 踏入錦田大街,最吸引遊人眼光的正是這道青磚砌成的吉慶圍圍牆。

元朗圍村姓氏: 主要地區

位於吉慶圍神廳內的對聯及中間的三角形木製雕飾,均在1925年置於吉慶圍正門,見證英國當局歸還鐵門的儀式。 看着現置於吉慶圍神廳的大炮,可以想見當日鄉勇以這尊大炮抗擊英軍時在武備差距上所面對的重重困難。 神廳內亦放置昔日賽龍舟用的一副木龍頭,負責講解的錦田吉慶圍父老鄧健林、錦田鄉委會傳統文化小組成員鄧浩然便指出,當日一踏出吉慶圍閘門外不遠處便是海邊,當時的吉慶圍村民就是在神廳內拿取龍頭,前往海旁出發賽龍舟。 錦田吉慶圍前門留下的分屬吉慶圍(左)和泰康圍(右)的鐵門。 錦田歷史及文化遺跡資源豐富,錦田鄉委會人員積極進行錦田歷史文化和旅遊活動的推廣工作。

而隨着香港人口不斷增加,土地需求量亦隨之擴大,城市化發展不斷往香港西北部推移。 根據香港社會福利署的統計顯示,元朗區在2011年約共有50多萬人口,到了2018年則已經上升至60多萬,共佔香港人口的比例約8.6%,據了解從不同區域遷入元朗的數字將會繼續攀升。 面對膨脹的人口,外來人的新思想與潮流的介入,元朗區的原居民生活模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粉嶺圍位於粉嶺,由彭氏家族興建,至今已逾700年歷史。 粉嶺圍以別緻的池塘和特別的布局聞名,大砲、城樓和風水魚塘也別具特色,是香港少數能夠保留古色古香的圍村。 宋朝末年(1120年至1280年期間),彭氏家族從潮州揭阳县遷居 扺港,並在此定居。

元朗圍村姓氏: 元朗區人口民族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錦田鄧文蔚考中進士,當上浙江龍游縣知縣,獲封地設墟,將原設大橋墩墟市遷到今之東頭村與南邊圍附近,即元朗舊墟,墟中有油街、長盛街、二帝廟及大王廟立其地,古老當舖晉源押即設大王廟鄰。 元朗圍村姓氏 元朗圍村姓氏 早在30年前筆者與掌故專家魯金及古蹟辦嚴瑞源通過聯繫得內進參觀,大廳為押奉物件與一般當舖相同,登二樓為儲物倉,藏品十分豐富,且有槍枝掛在牆上(1996年6月元朗區議會出版《元朗文物古蹟概覽》一書有圖文刊出)那當然為護衛而設(長火槍)。 到今日附近圍村變化不大,只是多了些新丁屋,當然亦有發展商興建新屋苑。

元朗圍村姓氏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