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洲指出,免疫療法可用於多種癌別,副作用更小,病患可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臨床研究顯示,在接受免疫療法之前,先檢測PDL1生物標記 ,即能提升治療精準度,且根據檢驗標準不同,估計約五到六成有生物標記PDL1的人。 Bowtie 醫療資訊團隊由持牌的醫生、中醫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組成,致力為香港人提供專業的健康資訊。 由疾病症狀、治療方案、預防檢查,到健康生活和養生貼士,解答你種種健康疑問。

免疫治療肺癌

而另一類標靶治療「抗血管增生藥物」(Anti-angiogenesis)多應用於不適合使用標靶藥物的患者,通常與化療藥一同使用。 不過,林醫生強調,現時體檢非常方便,加上運用電腦掃描檢查令檢查的細緻度提高,故較易發現肺部有陰影。 林醫生表示,對低風險人仕至今暫未有一個較有系統的肺癌早期普查方法,但近年不少人提高了關注自身健康的意識,進行定期身體檢查的人士增加了,對診斷出早期肺癌的病例不無幫助。 肺癌晚期(第四期):患者的癌細胞已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故不適合做手術,一般只可用化療藥或標靶藥等來控制病情。 由於治療組合加入了免疫治療及抗血管增生藥物,有機會增加潛在副作用。

免疫治療肺癌: 早期發現九成可治愈

除了以上的治療方法外,近年肺癌患者亦可選擇較新的「免疫治療」方法。 免疫治療是將一種特殊的抗體注射入病人體內,抗體會依附在癌細胞或白血球的表面,以喚醒體內的免疫細胞,加強偵察或幫助白血球分辨出體內帶有癌腫瘤的細胞,繼而攻擊及消滅。 由於治療費用昂貴,肺癌患者可能需要面對沉重的經濟負擔。 現時本港有些社區資助計劃,為在私家醫院或診所患者提供有限度財政支援,如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仁愛堂莊舜而醫療基金等。 試驗結果發現,腫瘤基因突變量高的病患,使用抗PD-1 的藥物效果就會比較顯著。

然而,由於免疫系統被激活,有機會引起免疫失調的副作用,例如因免疫系統攻擊身體正常器官所引起的肺炎、甲狀腺炎、腸胃炎、肝炎和皮膚炎等,當中少於3%會出現嚴重的免疫失調反應。 一旦出現這些嚴重的不良反應,醫生會按視乎情況建議患者停藥,並處方類固醇來控制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目前用於治療肺癌的「保疾伏」與「吉舒達」,其機轉都是屬於其中的「ANTI-PD-1」。 應用最廣的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它能夠活化病人體內T細胞去攻擊癌症,有機會長期抑制腫瘤或達到完全緩解。 而免疫治療亦可應用於其他腫瘤,惟目前尚要等待臨床第三期的研究結果。

免疫治療肺癌: 型冠狀病毒: 癌症患者與腫瘤科醫生須知 【視頻】

如果轉移至骨頭,則可能骨痛;如果轉移至腦部,則可能出現頭痛、平衡感出現問題、眩暈等症狀;如果轉移至肝臟則可能出現黃疸;轉移至淋巴,則可能出現淋巴結腫大。 高雄長庚內科部暨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副部主任就表示,免疫療法是繼標靶之後很重要的一個藥物,但是健保給付的條件比較嚴格。 一些預防癌症的疫苗已被廣泛應用,例如:乙肝疫苗和子宮頸癌疫苗;而另一類疫苗則以治療癌症為目標,但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

  • 了解更多有關我們是誰、如何聯繫我們以及我們的私隱政策如何處理個人數據的信息。
  • 一般建議,術後 2 年內,每 3 個月做 1 次追蹤檢查(包括胸部X光、核醫掃描、腹部超音波,必要時,加做電腦斷層或正子造影)。
  • 此抗癌四重奏是由4種藥物互相配合的組合式治療方案,包括抗血管增生標靶藥、免疫治療和兩種化療藥物。
  • 第I及第II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因身體狀況或其他因素不適合接受外科手術,可考慮進行根治性放射治療。
  • 然而,近年晚期肺癌的治療正悄悄地起革命,由「獨沽一味」的化療,發展至具針對性的標靶藥物,以至突破傳統抗癌機制的免疫療法,讓患者在保持生活質素的情況下延長存活期,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
  • 不管发生在哪个部位,其副作用的处理原则就一个:就是想办法把过激的免疫治疗抑制下来。

根據臨床經驗,有「EGFR」基因變異的肺癌患者,用免疫療法的效果較不顯著,所以這類基因變異的患者,通常以標靶治療為首選。 如果經過檢測,發現標靶治療、免疫療法都不適用的人,就必須回歸以化療為主。 一般而言,在腫瘤醫生指導下使用化療都很安全,因在每一次化療前,醫生都會透過臨牀檢查和抽血結果來評估病人的狀况,經過精密計算以調整化療劑量,確保沒有超過身體所能承受的累積劑量。 免疫治療肺癌 此外醫生會處方減輕副作用的藥物,例如止嘔藥、止瀉藥、漱口水等,並適當使用抗生素和升白血球藥物來減低感染風險。 免疫治療肺癌 在設定治療肺癌的治療方案時,醫生主要會以肺癌類別,期數及腫瘤的分子醫學特性作出選擇。

免疫治療肺癌: 疾病百科

至於肺癌的病徵,像何先生般在肺癌初期根本難以察覺,至晚期則會出現久咳不癒,甚至咳血、體重減輕及食慾不振等。 蔡醫生表示,現時醫學界仍努力為肺癌改良治療方法及藥物,令肺癌病情控制得更理想,希望能讓患者壽命得以延長。 在不同藥物的相輔相成下,能有助縮小腫瘤,不但能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期,盡早控制病情,還能提高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增強治療效果,以提升治療者的生活質素。 這種治療組合已被國際治療指引認可,亦得到部份歐美國家政府的資助。 肺癌最常見的病徵主要有持續咳嗽、痰中帶血、咳嗽或深呼吸時感疼痛、聲音嘶啞、胸肺反覆受感染、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容易疲倦等。

醫學界現在的一大挑戰就是設法在治療前就精準地找出這不到兩成的幸運兒,進而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我記得在二○○○年前後,大多數的醫師都很怕聽到肺癌病人問:「醫生,你覺得我還可以活多久?」因為在那個年代,病人不治療,通常最多只能活六個月。 但就算乖乖聽話接受化療、咬著牙承受相應而來的副作用,最後可能也很難活超過一年。 用於 免疫治療肺癌 PD-L1 水平高(腫瘤比例評分 ≥ 50%),且沒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或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變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成年患者,作一線治療。 標靶治療是一種自90年代末才開始使用,用以打擊癌症的新技術。

免疫治療肺癌: 第二代CD20單抗 提升濾泡性淋巴癌治療成功率

「不同期別的肺癌有不同的治療計畫,沒有轉移的第一期肺癌,和有轉移的第四期肺癌治療方針大不相同。」余忠仁指出。 免疫治療肺癌 台大肺癌照護團隊近日於原水出版的《完全解析肺癌診治照護全書》中,就有畫出肺癌確診後的大致治療方案。 另外,利用特殊染色評估癌細胞或免疫細胞的免疫檢查點PD-L1 免疫治療肺癌 表現,可作為能否進行免疫治療的依據。 經過完整的檢查後,才能正確判斷期別,也才能制定正確的治療計畫。

  •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蔡清淟醫生強調,吸煙仍然是誘發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不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未必適用於所有癌症病人,尤其對付胰臟癌、前列腺癌、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等,免疫治療成果亦相對有限。
  • 由於需要從患者體內抽取白血球細胞作培植之用,當中的消毒過程非常重要,故此實驗室的規格十分嚴謹,否則會令患者感染細菌;過去香港便曾有美容中心因實驗室感染而導致患者死亡的個案。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統計,世界死亡第一的癌症就是肺癌,一年有180萬人死於肺癌,也蟬連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一名18年。
  • 常見可分為對血液、腸胃、皮膚三大方面副作用,例如貧血、噁心、嘔吐、口腔黏膜潰瘍、肚瀉、食慾不振、味覺轉變、脫髮等;亦有可能影響腎臟、肺、心等器官的機能。
  • 經過完整的檢查後,才能正確判斷期別,也才能制定正確的治療計畫。
  • 將病人的腫瘤組織切片後進行特殊染色,觀察腫瘤細胞上的分子表現。

開始化療前,可以和醫護人員多詢問化療副作用和預防照護方法。 放射線治療:透過高能量放射線治療肺癌病灶,對於輻射照野內的所有細胞都有殺傷力,但是癌細胞較易被放射線殺死,正常細胞對放射線的耐受性較強,且較易修復。 化學治療:使用特殊藥物抑制癌細胞生長,使其皺縮,甚至殺死癌細胞,但也會影響正在生長的正常細胞。 放射線治療是以高單位放射線和電光束,來殺死癌細胞的治療方式,常搭配其他治療方式一起使用以達到更好效果。 王金洲表示,免疫藥物需每三週打一次,自費要15萬,一年就要200多萬。

免疫治療肺癌: 確診第一天

傳統的根治性放射治療需接受多達30至35次放療次數,逄星期一至五期間進行,星期六、日休息。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除了「保疾伏」與「吉舒達」,還有一款「益伏(Yervoy)」也是類似煞車的原理,但它的免疫檢查點不是PD1,而是「CTLA-4」。 免疫治療肺癌 蔡俊明醫師解釋,如果PD1是T細胞的腳煞車,作用於車子行動時減速或煞車,CTLA-4就像是手煞車,在停車時使用,要開車時則釋放。 「益伏」非用於治療肺癌,目前在臺灣僅限於皮膚癌的治療。 蔡俊明醫師解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只是免疫療法中的一種,另外T細胞裡還有類似手煞車、油門等功能的結構,凡是它們的功能受到抑制或過度發揮,就可能讓免疫細胞失去原有的功能,或者衍生出其他問題。

肺癌復發如果是發生在肺部,那麼症狀跟初次發現肺癌的症狀是類似的。 可能的症狀包括:久咳不癒;咳血咳痰;胸痛且在大笑、咳嗽或深呼吸時疼痛會加重;聲音沙啞;呼吸急促;胃口不佳;容易疲憊。 進行放射治療期間,可能會感到疲倦及厭食,且這種反應可能會持續到治療結束後 4 ~ 6 週。 肺癌化療常見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白血球下降、貧血、血小板低下、疲倦,掉髮、便秘、腹瀉、口腔潰瘍等,因人而異,不一定會發生,且有方法可改善,因此不必為了化療副作用太焦慮。

免疫治療肺癌: 免疫治療四部曲副作用及紓緩方法

自2011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第一種免疫治療藥物治療癌症後,免疫治療往後數年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亦成為治療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免疫治療肺癌 一般較為人熟悉的癌症治療方法,包括化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等等,均針對癌細胞作出攻擊,惟過程中有可能傷及癌細胞以外的正常組織。 至於免疫治療,則透過激活或加强人體自身免疫系統辨認癌細胞的能力,令免疫系統能夠重新辨認和攻擊癌細胞;而且過程中對正常細胞的影響相對較少,因此副作用相對較輕微。 不過,免疫治療仍有可能引致免疫系統過度活躍,導致身體出現各種副作用,例如皮膚反應,肌肉疼痛等等。 台灣這幾年不僅核准了免疫治療藥物,也累積不少臨床試驗的案例。 我們自己就看到不少病患在接受免疫治療之後,又獲得了新的希望。

免疫治療肺癌

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占全球的三分之一,2015年新发肺癌病例78.7万,死亡病例数63.1万。 这是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在日前举办的健康传播跨界专家汇-医药创新前沿媒体沙龙上分享的一段内容。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而掌腫瘤没有肺門淋巴的轉移,更適合作軀體立體定位放射線治療 (SBRT) 療程一般為1至8次,大多以隔日的時間間隔,在兩星期內完成治療。 例如,EGFR 藥物會有皮膚乾癢、長出像青春痘般的疹子、甲溝炎、腹瀉等等的副作用;而 ALK 藥物則會有食慾不振、噁心、水腫、血糖升高等等副作用。

免疫治療肺癌: 免疫治療簡介

Bowtie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系列全數賠償診斷、住院、手術及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等合資格醫療開支 (美國除外),並受限於每年保障限額及終身保障限額。 如索償牽涉中國內地的指定醫院名單以外的中國醫院 / 中國內地的指定醫院名單以內的高端醫院 / 超出指定病房級別 / 投保前已有疾病,有關之賠償金額可能會作出調整。

及後,她在接受數個月鞏固免疫治療後病情再有惡化跡象,血液及活檢測試發現她有罕見的基因突變,現在正接受標靶治療,病情亦再有改善。 醫學進步下,癌症的治療方法不斷推陳出新,近年獲歐美醫學界證實其療效,以靜脈注射進行的「免疫療法」,在香港已被應用於第四期黑色素瘤的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以及其他癌症療程。 免疫治療是透過針對腫瘤細胞發出的特別訊號,使被抑制的免疫系統恢復攻擊及控制腫瘤的功能。 不過,在大陸同樣被採用醫治癌症的另一種免疫療法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細胞因子激活的殺手細胞”,則至今仍未有臨床研究證實可控制腫瘤,且帶有不少風險。 為讓更多患者受惠,香港藥學服務基金最近就聯同英國阿斯利康推出了第三期非小細胞肺 癌免疫治療藥物資助計劃,為符合資格的患者提供資助,在完成指定週期的免疫治療療程後,將可免費接受免疫治療。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