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國王最初指的是明山、巾山和獨山的鎮山神,和城隍爺、土地公一樣都是自然神演變而來。 村民們在三山中間的巾山建一小祠祭拜三位山神和陳將軍(據乩童轉述,陳姓隨從已受三位山神封為將軍)。 在劉希孟的筆下,三山國王於政治上的正統性,則來自宋太祖開寶四年(西元九七一年)平定南漢劉 三山國王由來 ,和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西元九七九年)親征太原滅北漢劉繼元時的兩次「顯靈」。 宋太祖在位時,南漢屢犯邊陲,多次派遣使者勸諫無效,太祖派潘美率領軍隊討伐,南漢君主劉 被逼到廣州柵頭附件,依峙山谷築木柵困守,潘美獻計火攻。

三山國王之生平事蹟,無論其人格功業,足以垂範千秋,為萬民所膜拜。 廟內的歷史文物,有「山靈永賴、維嶽降神」匾額,署名嘉慶戊寅年歲陽月榖旦重修(一八一八),匾額由當年地方仕紳所贈,亦具有二百多年歷史。 迎老爺 “迎老爺”的主要對象就是“三山國王”,當然也有些地方,會加入自己村鎮的土地神,或者娘娘等神仙。 “老爺”在潮州地區是指一個鎮或村的守護神,一般是在每年的農曆… 據不完全統計,粵東地區各地已知的三山國王廟超過200座。

三山國王由來: 三山國王主要影響

翌年(1587),地方眾弟子倡議建廟,就地取材,搭建茅屋,命名本廟為“霖肇宮”,是取其廣東‘敕封三山國王’為全國開基祖廟之‘霖田祖廟’三山國王在台‘肇’其建“宮”之意,並塑造‘敕封三山國王’神位祖牌奉祀之。 除單一籍祀神作為團聚的舊形式,在一些地方三山國王廟還起着地方性同鄉會作用,有了更深層次的作用。 元朝,三山神的影響和地位,較唐、宋時期更加顯赫。 潮州、惠州,都建有“三山國王廟”,祭拜者,除當地民眾外,還有“遠近士人”,“歲時”或“走集”都要前來拜祭。 有關三山國王的傳説,發生在粵東的潮州、惠州、梅州交界處的三座名山——巾山、明山、獨山。

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年)爆發林爽文事件間,諸羅城的三山國王格外顯零感應,因而擴大信仰的人群範圍。 廣寧宮經林爽文事件遭慘烈的圍城之後,其信眾跨出原本僅粵東移民的拘限,進而普及於嘉義的一般民眾。 《彰化縣三山國王廟》一書原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所出版,後無庫存,適逢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本館前身)正進行「臺灣客家族群史」的修纂工作,於是乃徵得該中心及作者的同意後,重新勘印發行。 廟方遵循古禮祭拜後,一早先由九如鄉信眾恭送王爺奶奶,再經麟洛鄉信徒迎接回娘家,黃展鵬說,王爺奶奶穿梭兩鄉間庇佑地方,初二回娘家後還有系列活動,接下來巡男丁懸鳳燈平安遶境後再送駕返九如鄉。

三山國王由來: 三山国王传说故事

而在元初,張世傑奉宋少帝南奔潮州,“三山神”再次顯靈救助少帝突圍。 經過歷代帝王的褒封,三山神由將軍、元帥、護國王等嬗變為“三山國王”,體現了封建王朝對忠義烈士的推崇和民眾對英雄豪傑的感佩。 三山國王由來 俗稱王公(有地方稱為王爺、老爺),與其夫人合稱為王公夫人,其信仰在揭西大地十分興盛,作為揭陽的守護神,三山國王及其夫人在潮汕人心中有著至高的地位。 隨着潮汕人客家人向海內外播遷,也把三山國王信仰帶到各地。

三山國王由來

道教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就是說三官有對世人、亡魂等能「賜與福份、赦免罪過、解除災厄」的權能。 東漢時,張道陵創立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教徒請禱治疾療病的方法。 其則天官掌其天府之統,掌眾生善福惡禍之籍、諸神仙升降之職。 地官掌其九地十方,四維、五嶽、八極,考察眾生禍福核男女功過之籍,掌管所有山脈、土地。 三山國王由來 水官掌其江、河、海皆水域萬靈,掌死魂鬼神之籍,錄眾生之功過。 在住的期間,連傑也和喬俊一起學打鐵,有時相邀打獵。

三山國王由來: 三山國王廟-屏東旅遊景點|九如鄉 – bluezz旅遊筆記本

先由廟祝請神,廟祝、主祭、陪祭、特邀代表跪著受香。 然後是獻禮儀式,獻禮分為獻香禮、獻花禮、獻牲禮、獻酒禮、獻果禮和獻財禮。 獻禮時,除染紅背脊的全豬、全羊預先擺放在供桌上,其它祭品一般用托盤覆上紅色或黃色綢布,先後放上點燃的香支、包裝精美的鮮花等祭品。

  • 明、清以來,隨粵東移民所至,三山國王的香火被帶往鄰近省市,後來又漂洋過海,傳到台灣及東南亞各地。
  • 歷史悠久的揭西河婆三山祖廟是各地三山國王廟、信眾的“根”,有著深遠的歷史文化淵源,牽涉到嶺東移民史、民族史、華僑史、考古學和民族學等諸多領域。
  • 後殿有花廳,祀三山國王夫人,左廂房祀七仙女,神農大帝、文財神爺、天官賜福,右廂房祀千裏眼、順風耳、黃帝武財神爺、土地神。
  • 三山亦隱者,韜晦忘其名”,便是源於此說。
  • 北宋時,三位山神屢次顯靈,助宋軍平亂,宋太宗分別賜封三位山神: 巾山神做清化威德報國王,明山神做助政明肅寧國王,獨山神爲惠威弘應豐國王,合祀三山國王。
  • 潮州、惠州,都建有“三山國王廟”,祭拜者,除當地民眾外,還有“遠近士人”,“歲時”或“走集”都要前來拜祭。

他們都有—副忠心赤膽,義俠心腸,且能文善武,故結為異姓兄弟。 南北朝時,五胡亂華,長期混戰,人民慘受干戈之苦。 出於護國庇民之心,他們協助隋朝開 國 君主楊堅,殺子諸王,平定天下,完成帝業,因而被隋文帝封為駕前開國三大將軍。 隋煬帝之後,越王楊侗即位,宇文化及引兵來攻,他們又助隋拒敵,打敗了宇文化及,救了楊侗,被封為大元帥。 但是,他們三人不貪人間榮華富貴,在一個夜裡,掛了大印,寫下留書,走出中原。 他們來到了東遼地界,找到三座高聳入雲,風景秀麗的山峰——巾山、明山、獨山,便隱居修行而成正果,成了三山之神。

三山國王由來: 道教神明系列4—–三山國王/三官大帝/三清道祖

拒命,王师南讨,潮守侍监王某诉于神,天果然雷电以风,助王师之讨伐,刘备兵败,南海以平。 宋太宗征太原时,在城下见金甲神三人,操戈驶马,冲锋在前。 宋太宗即诏封明山神为清化威德报国王,巾山神为助政明肃宁国王,独山神为惠威宏应丰国王。 三山國王由來 元兵压境时,张世杰奉帝南奔潮州,至揭阳县境,又被围。 情势危急之中,忽见天气骤变,风雷昼晦,有兵马三支,从三面山中,由三位将军率领,冲杀而出,驱退元兵,斯围即解。

  • 此外,康熙乾隆以前所建的有:台中縣豐原萬順宮、沙鹿保安宮、彰化縣員林廣寧宮、社頭鎮安宮、鹿港三山國王廟、埔心的霖興宮、霖鳳宮、台南市三山國玉廟、屏東市林邊忠福宮、佳東千山公侯宮、國玉廟、車城保安宮等。
  • ‘民間’亦有在冬至日供奉『元始天尊』的。
  • 只要祈求過後狀況都會日漸轉好,因此小廟的香火一天比一天還要旺。

王爺奶奶回娘家 九如重金製鑾轎 【陳文霖 屏東九如】 農曆正月十六許多地區都有在地信仰活動,屏東九如三山國王廟王爺奶奶回娘家的習俗,則相當有傳奇色彩 …… 【記者簡政昌九如報導】九如鄉每年的重大民間慶典「三山國王出巡、王爺 奶奶回娘家」活動 … 舉辦的「王爺奶奶回娘家」是全台三山國王廟 中獨有的 ……

三山國王由來: 【民間史話】 三山國王與雞爺信仰

在揭陽縣霖田都河婆境內,尋得三山神廟址。 自宋太祖趙匡胤開元以來,由於稱帝較早,兄弟內訌,四夷未平。 南有南唐造反,北面北番屢犯邊境,西方西域作亂,故連年刀兵不斷。 原來,戰場上出現三位魁梧雄偉的將軍:一個白面,一個紅面,一個黑面,分騎白、赤、黑三色戰馬,向漢兵衝殺。

由於河婆古屬霖田都,故又稱三山國王霖田古廟,隋朝時創建,至今香火延續了1400多年,影響深廣。 三山國王祖廟在揭西縣河婆鎮西南3公裏處的玉峰(又稱大廟山)東北麓。 由于河婆古屬霖田都,故又稱三山國王霖田古廟,隋朝時建立,至今香火延續了1400多年,影響深廣。 據《隋書.流球國傳》載許流球國(流球群島)實際上為三國,中國明朝的歷史後來補敘其為南山,中山,北山 三國. 三山國王祖廟在揭西縣河婆鎮西南3公里處的玉峰(又稱大廟山)東北麓。 汕頭市金平區浮隴三山國王廟(始建於清乾隆甲午年,有240年歷史,占地7.5畝,是汕頭市區現存規模最大的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由來: 廟宇

據村庄耆老口述,相傳有四戶先民到此開墾,因此四春里舊名「四塊厝」。 先民住居安定後,就在四塊厝的「下頭」集資建廟,早年農業社會,必須早起務農,每逢黎明時分,村民就會聽到雞爺從本庄「下頭」一路鳴叫到「東門頭」,喚醒村民早起準備農作。 然而當居民起床後,卻只聽聞雞啼,而不見其身影,居民們深信,是三山國王駕前的「雞爺」在叫醒居民。 渡海到台灣的客家移民,在離鄉背井前,多會到三山國王廟中求取令旗帶在身上,到達新的居住地後,再建廟立碑奉祀。 路內村 同樣地,在我們村,我們也要供奉三山國王,他們分別是大王爺、大夫人、二王爺、二夫人、三王爺、三夫人(如圖2),還有上帝爺,和另外兩位武將即為忠、義之神。

有关三山国王的资料,宋以前只留下唐代名将陈元光的《祀潮州三山神题壁》及韩愈所祭的石界神,其他文字和实物无存。 现在可知的是宋代在揭西河婆玉峰东麓修建的三山祖庙(今已改建),因河婆在历史上隶属广东潮州府揭阳县霖田都,故三山祖庙又称“霖田祖庙”在潮汕乡村,三山国王一般被当作社神,基本上是一社一庙和一村一庙。 2017年12月5日 – 客家人的代表信仰除了義民爺之外,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三山國王」。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