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今人对汉字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的。 今天,人们只知道《中秋帖》《伯远帖》是在阔别故宫27年后,由国家购回入藏故宫,又有谁晓得,它们当年竟是被同治皇帝的妃子盗出卖了的? 那么,我收藏的“三希堂”旧置铜珐琅香炉一件,则更不知是何时何故被何人弄到英伦三岛去的? 只知道,它在流失英国百余年后由吾友王冬携归。 我有幸所居离故宫不远,早年颇有故宫情结,又与宫中的许多专家相善,常多研讨。

三希堂

墙壁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怀抱观古今”,下联是:“深心托豪素”,为乾隆皇帝亲笔。 联语平起仄收,天然古朴,彰显作者博古通今、有会命笔的高怀逸兴。 《中秋帖》是王献之的草书代表作之一,全文原为5行32字,后被割去2行,现仅存3行22字。 1912年清朝灭亡后,《中秋帖》辗转流入民间。

三希堂: 中国人必读七书

时隔一年,我们再次遴选六十余人百余件作品,悉数将其和盘托出,以飨观众,并祈方家教正。 三希堂 咸丰时,其石刻多有泐损;光绪末年以后,第十八册十三石彭元瑞御题一跋上角有残裂一道,多字缺损。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 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 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的专称。

帖刻成后,乾隆于北海公园中特建“阅古楼”以储帖石,又题“烟云尽态”四字榜书及七言诗以附之,足见珍视程度。 传为东晋王羲之书,唐摹本,是一通问候友人的信札,4行28字,楷行草相间,笔法圆劲流畅,笔意贯通,相互引带,具有羲之新体所特有的流利妍媚的艺术美感。 此帖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先后为清内府收藏,乾隆皇帝视若稀世之宝,共贮养心殿西暖阁,称之为“三希堂“。 1911年以后至1924年溥仪出宫以前,“快雪时晴帖”仍在养心殿。 当溥仪出宫时(1924年)因仓促起身未携带随身衣物,次日命宝熙到养心殿取衣物,出神武门时经警官白桂亮检查,在衣服中包着一个手卷,白桂亮当即予以扣留,这就是“快雪时晴帖”。 位于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养心殿内西暖阁,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名温室。

三希堂: 三希堂牛軋糖

北平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在“品古斋”購得《中秋帖》和《伯远帖》。 郭葆昌向故宮博物院文物館副館長馬衡、徐森玉和科長莊嚴允諾,百年之後將此二帖無條件歸還故宮。 1940年,郭葆昌去世,此二帖归其子郭昭俊所有。 1949年,中共解放軍解放北平前夕,郭昭俊带着《中秋帖》和《伯远帖》逃到台湾。 郭昭俊向故宮博物院的副院長莊嚴表示願意出售“二希”。

《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始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是清高宗弘历敕命梁诗正、蒋溥等人,历时七年,从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里的历代书法名迹中甄编、摹刻而成。 其中收录了珍藏在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中的三件乾隆皇帝的“最爱”——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因而得名。 帖刻成后,乾隆于北海公园中特建“阅古楼”以储帖石,又题“烟云尽态”四字榜书及七言诗以附之,还刊刻《御制墨妙轩法帖》四卷续之,足见珍视程度。 《三希堂法帖》始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是清高宗弘历敕命梁诗正、蒋溥等人历时七年从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里的历代书法名迹中甄编、摹刻而成。

三希堂: 三希堂故宫建筑

乾隆在“三希堂”借用,自是指書法作品了,意謂潛心於紙墨筆劃。 三希堂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書房,面積不大,卻大氣、肅穆,窗明几淨,皇氣逼人。 三希堂 牆壁上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懷抱觀古今”,下聯是:“深心託豪素”,為乾隆皇帝親筆。 聯語平起仄收,天然古樸,彰顯作者博古通今、有會命筆的高懷逸興。 三希堂,古時是清高宗弘曆即乾隆帝的書房。 “三希”即“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勵自己不懈追求,勤奮自勉。

  • 今观中贸本《三希堂法帖》装潢典雅、用料考究、规制极高。
  • 1911年,同治皇帝的瑜皇贵妃将《伯远帖》带出三希堂,收藏在自己居住的寿康宫。
  • 这三件古代墨宝,尤其受到乾隆帝的珍爱,并特意贮存于此,不时把玩。
  • 紙本,縱八寸四分,橫三寸六分,行炎,行書三行二十二字,前後有闕文。
  • 上等者则盖以“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三玺。

1951年,国家花费重金将《中秋帖》收回来,如今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三希”是指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因这三样书法字帖价值重大,在三希堂中被尊为无价之宝,所以被称为三希堂的“三希墨宝”。 为使观众有更加良好的参观体验,策展团队挑选了特别重要或普通观众释读难度最高的草书类展品进行释文,以最不干扰观众欣赏展品原件为原则,将释文一一断行排版与展品对应,便于观众印证。 三希堂 同时为方便观众自助观展,策展团队设计制作了展品说明二维码,观众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微信导览页面,获取相关展品的介绍、释文和原迹图片。 因帝王喜好,清代早中期赵(孟頫)、董(其昌)书风盛行,“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这在帖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三希堂: 三希堂故宮建築

颜延之,字延年,琅琊临沂人,是南北朝时著名诗人,与山水派创始人谢灵运同代齐名,世称“颜谢”。 乾隆帝巧借同代齐名的“颜谢”名句集成一联,与其亲自书写的“三希堂”纸地小匾、《三希堂记》并处,足显弘历的无比雅意,亦可体味其对《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三贴极尽赏玩之意。 一种说法来自于北宋儒家理学思想鼻祖周敦颐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 意思是,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 为了达到目的,就必须勤奋努力,不断追求学问、见识上的进步。 王珣的《伯远帖》全文共六行四十七字,属典型的晋代行书。

三希堂,古时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 “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 “三希堂”因藏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3件乾隆毕生珍爱的书法绝品而得名。 三希堂,位於故宮博物館養心殿的西暖閣,原名溫室,後改為三希堂。 是清高宗弘曆即乾隆帝的書房,也是其作為養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顯的標誌。 乾隆皇帝書寫的“三希堂”匾額和“三希堂記”墨跡,至今還懸掛在牆上,匾額兩側對聯為“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其中豪素指書法)。

三希堂: 三希堂陈列

乾隆皇帝书写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 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 乾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1799年乾隆皇帝在睡梦中离开人世,享年八十九岁。 按其本意,“三希”有两种解释,一说其名取“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意思是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 深层含义是告诫士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向圣贤的标准看齐。

  • 这多归功于王世襄先生作了大量学问成书,使得中国明式家具盛声远播,走进许多世界级大博物馆。
  • 他在去世之前,又将全部藏品以“我自聚之、我自遣之”的方式全部拍卖,落得文博宗师的美名。
  • 联语平起仄收,天然古朴,彰显作者博古通今、有会命笔的高怀逸兴。

它最初的名字是叫做“温室”,后来改为“三希堂”。 为此,乾隆皇帝还亲笔题写了“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 在匾额两侧,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怀抱观古今”,下联是“深心托豪素”,都是乾隆皇帝的墨宝。 故宫博物院有大小宫殿70多座,大小房间9000多间。 鲜有人知的是,在这些宫殿、房间里面,还有一间面积只有4.8平方米书房,估计没有你家的厨房或者卫生间大。

三希堂: 王羲之

王羲之被人们尊称为“书圣”,而王献之则被称为“小圣”。 乾隆皇帝在艺术上拥有最挑剔的眼睛和最精微的直觉。 他是古往今来搜罗最富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之一,同时在诗词、曲赋、书法、绘画、音乐上都有很深的造诣。 身为帝王而有如此才华,加上天下太平能游历神州,真是不虚此生,这在帝王群里也堪称“个中翘楚”。

三希堂

书房名为“三希堂”,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 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三希堂 乾隆皇帝对中原文化有着近乎痴迷的爱好,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有所涉猎。 乾隆皇帝爱好书法,从赵孟頫入手练字,写得一手圆润秀发的书法,他的墨迹不但见诸于宫廷之中,还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 乾隆皇帝热衷于收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便是他收藏的名家书法代表作。

三希堂: 中国书法最高艺术殿堂:《三希堂法帖》的来历

1950年,《伯远帖》被国家收购回来,如今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这三件古代墨宝,尤其受到乾隆帝的珍爱,并特意贮存于此,不时把玩。 实际上,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三希堂 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寶。

因内府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皇帝视为稀世之宝,贮藏于此,并撰《三希堂记》,阐释“三希“之深意,遂易名为三希堂。 其实“三希”一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人、帝王,一贯讲求“做事先做人”的追求,自古即有“修身、齐家、平天下”等名言古训。 “三希”所指:“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 意思是说,士人希望成为贤达之人,贤达之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的至高无尚的人。 乾隆皇帝作为盛世贤君,自然寻来“三希”典义,借物喻志,当是最妙不过的事情了。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