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有的大阿羅漢出去托缽,結果拖空缽回來,那就顯示他往世在六度萬行初住位的布施功德還沒有完成,才會拖空缽回來,他就必須補修布施度。 所以阿羅漢不能稱為佛,必須解脫道修證完成之後迴小向大,再加修佛菩提道,這兩道都具足圓滿,才能成就究竟佛果。 所以阿羅漢不是佛,但是佛也可以稱為阿羅漢,這就好比世間法中,大學生不能稱為博士,但是博士同時具有碩士與學士的資格,道理是一樣的。 話說回頭,證得第八識如來藏生起般若智慧進入七住位,次第歷經十住、十行、十迴向,到十迴向位滿心,都還在修習六度波羅蜜,稱為遠波羅蜜多。 意思是說,距離佛地還很遙遠,成佛須要三大阿僧祇劫,這只是第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十迴向位滿心進入初地之後,開始修十度波羅蜜。
喻如虛空非色叵見,菩薩所行諸施不依於色亦復如是。 喻如虛空不受苦樂,菩薩所行諸施離一切受亦復如是。 喻如虛空無有相智,菩薩所行諸施離諸想結亦復如是。 喻如虛空是無為相,菩薩所行諸施無為無作亦復如是。 喻如虛空虛假無相,菩薩所行諸施不依識想亦復如是。 喻如虛空增益一切眾生,菩薩所行諸施利益眾生亦復如是。
六度波羅蜜: 菩薩六度波羅蜜
精進(毗梨耶波羅密):包括以心靈思想與以身體力行去精進,「思考何為善法、何者可成善法」(禪定),並「實踐並修正」(持戒)、「護持」(忍辱)、「分享」(布施)善法,以增進「智慧」(般若)。 精進修持其餘五度,以勤斷惡源。 錢若用來水淹、火燒、屋藏,倒不如布施出來,比較實用。 如上所說,菩薩既發廣大心,又能普修六度萬行,以行山而填願海,漸漸福德日增,智慧日長,經三大阿僧衹劫,最後福慧兩足,圓滿成佛,這就是菩薩乘的辦法。 六度波羅蜜 分為三種:(一)實相般若,實相即眾生本具真如,離一切虛妄相,為般若之實性。 (二)觀照般若,指觀察照見實相理體之般若。
其中「六度」又稱「六波羅蜜」,指六種修成功德的要點;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般若。 佛光山新店禪淨中心8月2日佛學講座特別禮請寶塔寺住持慧僧法師主講「六度波羅蜜的內容與實踐」,百餘位前來聆聽講座的信眾共饗法宴增長菩提心。 六度波羅蜜 慧僧法師期勉與會大眾以「六度波羅蜜」為師,精進修持。
六度波羅蜜: 六度波羅蜜
當十信位的功德修習圓滿了,才有可能進入初住位開始外門廣修六度萬行。 六度波羅蜜 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二者性同皆屬於妄。 常能如此修離妄則三昧自現,於此前所滅妄心得真實不住。 行般若波羅蜜得真實不住者,若非為度眾生故,妄心常滅,行走坐卧俱是般若。
昔舍利弗,即以乞眼因緣,一念退心,遂使五百世不聞大乘佛法。 約功德言,能持戒者,當下即得清涼(尸羅又翻清涼),將來必獲解脫(波羅提木叉即翻解脫) 。 世間凡夫,三業多惡,所以身心熱惱,生死疲勞;菩薩持戒,三業清淨,故得清涼,斷煩惱惑,故獲解脫。 但是,也有兩種人並不想離開這個世間。
六度波羅蜜: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何謂佛子菩薩大士如空法忍。 菩薩觀入眾生之界猶如虛空無有緣相,一切法眾亦復如茲。 入諸佛土而無有誠,諸法虛空無有二事。 菩薩如斯入無所誓猶如虛空,苞諸佛土亦復如斯無所縛着,興於如來所入之力而俱遊同,猶如虛空所入無二。 慧亦如之,皆分別説一切諸法。 所入如是,菩薩大士逮得法忍猶如虛空所致聖慧亦復如茲,於斯諸乘有所致獲悉如虛空;身口意所獲自在猶如虛空;所逮諸法因意所念而有所成猶如虛空;於一切法而無所種不沒不生。
菩薩修忍辱,是透過智慧思維的抉擇,以清凈心、悲憫心,來面對、接受和安住於逆境,是有別於一般凡夫那種無耐地接受的苦忍。 菩薩在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過程中,是要經得起長時間磨練和面對種種困難的考驗;若不能安忍,布施與持戒的功德,都會因而被破壞,更不用說成就無上佛道,猶如世人所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菩薩布施是應該做到”三輪體空”,即不執著有能布施的我、所布施之物,乃至有一實在的受惠者。
六度波羅蜜: 精進
如種樹者從始生芽,展轉滋茂,稍漸成長,而生莖節,枝葉華實。 菩薩如是,於己法界及與他界,分別諸相法無有二,則得超入無礙本際。 成就佛道的兩條路是福德與智慧,前五度者福德具足,般若則智慧具足。
- 菩薩修行六度,便能累積福德和智慧資糧,以莊嚴無上菩提。
- 持戒波羅蜜在六波羅蜜裏入門最易,因為有明確的律法可依。
- 何謂佛子菩薩大士如化法忍。
- 而是在佛涅槃一百多年之後,才有小乘部派的佛教,又經過三、四百年,有了大乘佛教的出現。
- (二)出世間禪,如六妙門、十六特勝,觀練熏修等,為超出三界之大小乘禪定。
- 約功德言:精修禪定,始則引發靜慮,終則開悟見性。
- 描述迴向修行(比如修功德迴向往生願)從以念(願)入修到舍掉念(願)不假方便的過程。
- 也就是說,行布施時要讓對方感受到關心與溫暖,這樣才能攝受對方。
若菩薩能夠這樣以”平等心”、”無分別心”常行布施,便能招感無量功德,成就圓滿的布施波羅蜜多。 所以說,真正的佛菩提道只有一個,就是波羅蜜多,包括六度波羅蜜與十度波羅蜜;但是十度波羅蜜也是六度波羅蜜再加上方便、願、力、智波羅蜜,合為十度波羅蜜,還是不離六度波羅蜜。 在初住位中廣修菩薩六度的第一度布施度,主要以財施為主,法施和無畏施為輔,隨緣、隨分、隨力去布施。 財施就是財物的布施,法施就是佛法的布施,無畏施就是讓眾生遠離恐懼與害怕的布施。 初住位修行布施功德圓滿之後,對三寶的信心已經能夠不斷增上,能夠作更廣大的布施,使得福德能夠一一建立,對佛所說的戒律能深入瞭解與受持,所以一聽到傳菩薩戒馬上就會去受菩薩戒,轉入二住位。 菩薩在人間示現時,會如同眾生一般地投胎、出胎、受學、成長、病痛等等,完全和一般人一樣。
六度波羅蜜: 有一位高僧問:“你覺得是一塊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求道者說:“當然是金子。”高僧哈哈一笑:“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你如果是顆種子,你選擇了金子再多,也不會讓你長大發芽。你是一顆種子,就會選擇泥土,它會讓你得到更多。
譬如釋尊往昔投身飼虎、代鴿餵鷹。 這可以資助眾生的身命。 六度波羅蜜 (二)諸法布施,將自己從經論中,及善知識處,所學世出世法,以清淨心,為人演說,是為諸法布施。 譬如孔子講學,釋尊說法。 這可以資助眾生的慧命。
布施(檀波罗密、檀那波罗密):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 能長養慈悲心、對治“貪”。 慧僧法師勉勵與會大眾透過「思維慳貪過失、思維佈施之利益」增益佈施心,慧僧法師幽默的言語,帶來歡笑聲也發人深省。 儒家讲日日新,佛家也一样,不是保守的,不是停滞不前的,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佛的人,要比世间人更精进,更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精,就是让我们一门深入,不要样样都通,只要一门成就了,其他法门一听也就明白了,所以说一通一切都通,一门深入的修学,这才叫做精进。 此四大綱要,即名四弘誓願。
六度波羅蜜: 什麼叫做波羅蜜?
其中布施、持戒、忍辱是偏重於利他的福德道;禪定與智慧是偏重於自利的智慧道;而精進則是通於二者。 六度波羅蜜 所以,上文雖說般若為六度之首,但是菩薩為了成就福德與智慧二資糧,應該六度並重,不應偏廢。 因此,菩薩在由淺而入深的修行歷程中,雖然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偏重,但最後還是要六度萬行齊修,才能成就圓滿的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