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迴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中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你好,這是國內一些地方從古至今延下來的習俗。 有的在冬至前十天舉行,儀式隆重,祭後設宴招待親友,深具敦親睦鄰的功能。
許多人會四處求神拜佛、祈求財運,卻忽略了自己家中便是最好的求財地,藉由感謝神明、祖先這一年來的照顧和庇佑,家神和祖先感受到家中成員的誠意,自然會為家中帶來好運和財富。 供品除了準備常見的鮮花、水果、餅乾、糖果外,冬至最重要的便是「湯圓」,讓神明和祖先也能一起團圓過節。 冬至祭拜 此外,許多家庭也會準備橘子(象徵「大吉大利」)、鳳梨(象徵「財運旺來」)和佛手瓜(象徵「招財如意」)。 2021 冬至拜拜會根據不同祭拜的類型準備合適的供品,共分成「神明、祖先、地基主」,對於上班族、新手媳婦或年輕一代可能不太了解,這次替大家準備好冬至祭拜流程與各種流程。 象徵團圓、圓滿,兩種顏色湯圓都要一起吃,願新的一年圓滿如意。 冬至又稱冬節,是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
冬至祭拜: 冬至九大传统习俗,你知道几个?
冬至後的“三九天”,天氣寒冷,體內陽氣剛剛生髮,比較弱小,養生要調節體內平衡、順應自然。 因此要注意躲避寒冷、適當運動、多多休息、心情平穩,養護自身內剛剛生髮的弱小陽氣,使其利於以後的生長繁盛。 每年的冬至日,連接四川成都到簡陽的成簡快速通道迎來了一年中較熱鬧的時候,人們驅車湧入位於龍泉山脈東側的簡陽市,只為尋得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 冬至祭拜 據統計,從2056年起,連續3年(2056年—2058年),冬至日期都是12月21日。
- 2、要买黄草纸,铺开后拿一张一百元的真钱在纸上压,要感觉这一百元是个戳子,由右至左,由上至下,一排一排的盖上去,直到把整张纸铺满。
- 连续两年冬至日期都是12月21日,这种历法现象是非常罕见的。
- 而經過多年的演變變成了祭祀祖先、上墳的習俗。
- 古時每年秋天,都是殺人的季節,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說‘又多一歲”’。
- 冬至這天,太陽雖低、白晝雖短,但是在氣象上,冬至的温度並不是最低。
- 本篇介紹2021年冬至拜拜流程、供品、禁忌等知識,在吃湯圓的同時也可以更了解節氣文化。
- 冬至是一個吉日,如《漢書》中説:“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所以自己要認真修行,要忍辱,要能讓人,不要動意氣,這非常的重要。 冬至祭拜 媳婦避免回娘家:冬至這天氣溫低寒,媳婦回娘家路途遙遠,萬一感冒生病容易傳給公婆,冬天生病也會更嚴重,所以冬至婆媳避免回娘家。 冬至祭拜 ▲冬至吃湯圓的習俗起源眾說紛紜,湯圓在早期也可以用來占卜,用來預測胎兒的性別,或是預測金錢等未來的運勢。 冬至祭拜 其實原先習俗還有「媳婦不可回娘家」這條,認為會沖煞到公婆,但它原本的意思是因天氣寒冷,怕媳婦外出受凍,也怕老人家在家中因低溫身體不適卻無人照顧,所以才有這些說法,參考即可。 吃紅白湯圓寓意是招財運和人緣桃花,為了希望一切圓滿,不要「落單」,所以湯圓要吃雙數,求個吉祥的兆頭。
冬至祭拜: 中國北方
在广东潮汕地区,冬至这日要备齐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之后家人再围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 江南也流行一種飲食占卜遊戲,以湯圓象徵人,通過占卜方式祈求生育:在竹篩放入米圓,每次取出兩個,最後如剩下1個米圓則認為必定會生男孩,如剩下2個米圓則認為必定會生女孩。 又大概關係到所謂「陽氣起」、「一陽至」,加上諸多拜賀之舉而令冬至增添「喜」意,因此冬至又得「喜冬」、「賀冬」、「秤冬」之稱,也就有著「賀冬節」此一節日。 冬至日該日,北半球黑夜最長而白晝最短,故又稱「長至」或「短至」(夜長至,或稱日短至),因此亦有「長至節」、「短至節」等節日。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
除了暢快飲食,民間亦有「曬冬米」習俗,水洗白米後在冬至日的陽光下曝曬,留給日後有病者煮粥食用。 每年冬至這天,在中國北方地區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 冬至吃的餃子與春節吃的餃子含意不同,春節吃的餃子在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意味着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 民間還流傳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冬至祭拜: 「冬至」歲末,除了吃湯圓,更要祭祖!冬至一定要拜這3種神,準備這5種供品…(有拜有保庇)
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或小冬,冬至日称为长至节或大冬,冬至后一日称为至后,百官朝贺,君不听政。 人们熙来攘往,祝贺节日,祭祀祖先,探望师长,迎接女儿,沐浴宴饮,各种礼仪都重于常时,有冬节盘、分冬酒、拜冬等各种称呼。 有谚语道,“冬至大似年”“冬朝大于年朝”,也就是吴中地区,巴冬瘦年”的说法。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
冬至祭拜: 冬至長輩送禮推薦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这种习俗。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 ”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我们当地有冬至扫墓祭祖的习俗,冬至冬至前后几天家家户户都会去扫墓祭祖。 据我所知,有冬至扫墓习俗的地方还有上海、杭州、苏州、南昌、莆田、泉州、昆明、海南和潮汕地区。 冬至大多會在白天祭拜神明、祖先、地基主,其因是為了感謝神靈過去一年的辛苦護持,祈禱來年再多加幫忙保佑。 雞母狗仔「雞母狗仔」是臺灣人為了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用生粿搓捏成牛、豬、雞、魚、狗、貓等造型的供品。 待雞母狗仔形塑後,再染到「圓仔糟」(造湯圓的原料)施以顏色,蒸熟後用與其他牲醴供品一同用以祭祀,稱為「祭冬」。
冬至祭拜: 傳統節日
祭拜完後,小孩便會拿雞母狗仔來“相鬥”,若一方頭斷,便要將其身體一併送給對方。 北方冬至前後亦是舊地主討債的時期,窮苦人往往外出討飯,各地社倉實行賑濟。 《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東漢王朝對待冬至的情況:「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由此可知從漢代起冬至是國定假日。 而歷代帝王亦會以冬至為盛大的國事大典,南郊祭天(取太陽要從冬至後從南回歸線「回歸」),北郊祭地,朝會群臣與鄰國使節等。
《史記.封禪書》提及:「冬至日,禮天於南郊,迎長日之至。」可見當時人們視「長日」當作喜福。 鄂倫春族視冬至為「開始落雪的季節」(即冬季,鄂倫春語:托)的其中一關鍵日。 雲南獨龍族則在冬至左右準備其年節(獨龍語:卡爾江哇、卡雀哇或德里哇)。
冬至祭拜: 冬至拜拜詳盡懶人包
所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不是偶然,这是我们祖先的圣德在庇荫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在引领着我们。 而其他的民族,文明血脉出现断层,都没落了,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绵延了五千年都没断,而且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这在全世界是除此一家,别无分号。 冬至前後不宜結婚:在傳統禁忌中,結婚盡量避開「四立四至」,古人認為這是不吉的「四絕日」及「四離日」,其中就包含冬至。
而古時冬至節氣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亦是歲之計算起訖點。 到了唐代,冬至由原本大於春節,發展成冬至與歲首(春節)並重。 北洋政府大總統袁世凱於民國三年(1914年)曾經頒定春夏秋冬四季之節,其中代表冬之節日為冬至。 哈薩克斯坦被稱之為納爾圖甘日(Нартуған),在中國被稱之為冬至日。
冬至祭拜: 冬至陽氣回升!「5步驟」把握好時機 開運旺財效果翻倍
每逢節日,大人們總喜歡抱着小孩串門子,誇耀舅姑贈送的鞋帽。 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個節氣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稱之為“亞歲”。 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峯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
而入朝官員則必須穿著制服覲見皇帝,比照祭祀大禮。 魏晉朝以後,時任朝廷也開始在冬至當日舉行朝會,其盛大僅次於元日(元旦)。 朝會典禮中有一儀式為朝賀禮,皇帝在當中要接受各國與周邊民族的使臣、以及文武百官的上表祝賀。 據民國初年《雄縣新誌》所述,傳統華夏民眾會在冬至日豎立八尺表木以測驗來年水旱。
冬至祭拜: 冬至涵义
二是上坟地后,先着手清扫墓地周围杂草,尤其要注意观察坟头上有无杂树,如果有树就要拔掉;再观察墓前有无杂土堵住小明堂,以及排水沟是否堵塞。 另据史载,明王朝迁都北京后,山陵建在天寿山,离京城有百里之遥,所以凡是遇清明、中元、冬至三节,一般只是令勋旧大臣至皇陵行礼。 23岁的德国青年徐金和(汉名)告诉中新社记者,他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自幼痴迷中华文化,尤其偏爱弓箭。 一說冬至是小過年,過了小年也就應多加一歲了;一說此俗諺是出自犯人。 古時每年秋天,都是殺人的季節,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說‘又多一歲”’。 浙江紹興、新昌等縣,多在冬至日祭掃祖墓,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為此日動土大吉。
冬至祭拜: 冬至祭祖,慎终追远
8、给亲人烧纸前先点燃两张扔到圈外,答对一下没有亲人送钱的孤魂野鬼。 9、烧纸时要念念有词,如:某某某,给您送钱花来了。 10、一定要坚持看着把纸燃尽才可以走,这样既可以防止火灾,又能防止风把纸吹出来,被其他路过的拾去,惹老人不高兴。 在古代,古人认为冬至这一天的阳气生而君道长,若国政上有所缺失,在这时正是慎加修补的大好时机。 所以自汉代以来,皇家都要在冬至日举行庆贺典礼,宋元时期的仪式更为隆重。
冬至祭拜: 冬至「6生肖」運勢超旺!第1名苦熬出頭:財運爆發過好年
更為稀奇的是,從2088年起,連續12年(2088年—2099年),冬至日期都是12月21日。 冬至祭拜 上述這種曆法現象,當今全世界沒有任何人經歷過。 2020年冬至日期是12月21日,2021年冬至日期也是12月21日。
冬至祭拜: 冬至吃湯圓求團圓、保平安
頭家年滿五十歲以上,則稱為鄉老(老大),鄉老為參予宗族內部決議的主要人物,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越豐富,其地位與意見愈形重要。 冬至多出現於每年陽曆的12月22日左右,冬至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各地都有自己傳統的慶祝方式。 我國北方冬至這天都要吃餃子,而在南方則有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日會食用以米麵製成的圓形食品,即「湯團」、「團子」、「團圓子」(在中國北方稱為「丸子」),取圓形象徵天與陽,寓意年終團聚。 沿海地區人民更往往把湯團造成紅色與白色以寓意陰陽交泰。
冬至祭拜: 習俗百科/冬至開始謝太歲 舊太歲符送至廟中妥善處理
更为稀奇的是,从2088年起,连续12年(2088年—2099年),冬至日期都是12月21日。 上述这种历法现象,当今全世界没有任何人经历过。 连续两年冬至日期都是12月21日,这种历法现象是非常罕见的。 据统计,这种稀奇的历法现象,上一次出现在1896年和1897年,距今已有124年。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三九、四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