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研究到動工興建地下鐵路,港府前後共使用了12年的時間。 研究報告書最初建議港府興建荃灣線和觀塘線兩條連接港九的過海地下鐵路,另又建造港島線和沙田線兩條分別貫通香港島北岸和連接九龍和新界的地下鐵路,當時估計作價約34億港元。 勵德邨重建 工務局後來根據政府統計處發表的1966年中期人口統計數據,審議研究報告書的建議。 在1968年3月,鄔勵德提出修訂方案,重點包括建議港島線推遲至有需要的時候才動工、只保留荃灣線和觀塘線其中一條鐵路延伸至香港島、以及反對在1986年以前興建沙田線,但認為可改為在九龍塘興建地下鐵路與九廣鐵路英段的轉乘站。
位於大坑的勵德邨,即為紀念鄔勵德對香港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既然要拍下舊屋邨,相信底片比數碼化的紀錄,更真實,更適切吧。 勵德邨的勵潔樓和德全樓在當時以至現在,也是香港唯一的「圓筒形廉租屋大廈」。 條邨落成嗰時好出名,因為勵德邨係當年廉租屋邨之中租金最貴嘅,而且勵潔樓同埋德全樓嚮當時,甚至而家,都係香港唯一嘅圓筒形廉租屋大廈。 1969年1月,房協宣佈嚮大坑起廉租屋邨,同時由徙置事務處安排受影響嘅木屋區居民搬入徙置區。
勵德邨重建: 新傳系 . 我們的作品
呢個表以地區劃分,再以首次入伙年份排(「一邨」、「二邨」等等有細分嘅屋邨會當係唔同屋邨同埋由原址分拆而成嘅,個表入面會放埋一齊,方便比較)。 勵德邨(Lai Tak Tsuen)係香港房屋協會轄下嘅一個老牌公共屋邨,嚮香港大坑蓮花宮山,大坑道東面。 勵德邨有8座,第1至第4座有27層,分開單雙數座,外型係圓柱體,而第5至第8座有28層,每座有17個單位,外型為長方體。
明華大廈第一期重建項目,分別設有2座30-31層高Y字型住宅大樓,標準樓層為每層18個出租住宅單位,空中花園分別設於第1座6樓及第2座7樓,單位間格分為1/2人,2/3人,3/4人及4/5人單位。 明華大廈舊A座於1965年落成,並於1976年拆卸重建,此前為一幢無獨立廁所及廚房的大廈,當時部份居民選擇遷往新興建的大坑勵德邨,其餘多數選擇邨內調遷安置。 除了重建後的新A座採用樓級型平面規劃設計及G座為全邨唯一採用十字型平面規劃設計的樓宇外,其餘10幢均採用長型平面規劃設計。 於2010年,在B至G座樓宇大幅度地改裝原有設施,加建升降機塔及加鋪地磚,加設門牌及指示牌,加裝升降機及大廈閘門。 麥理浩時代,從殖民政府冷待的姿態,改為大舉興建公共房屋,並發展新市鎮。
勵德邨重建: 大坑總覽
成條邨有三幢大廈(由八組大廈組成),分兩期起,分別係第一期嘅邨榮樓,嚮1975年5月起好。 長遠而言房協所有出租屋邨都需要重建,所需資金非常龐大,為此累積基金八十億元,但估計將來用於重建的資金將遠超此數,故將來仍須調撥更多資金,準備重建屋邨。 因為下午有事情要在灣仔,晚上又約了在九龍吃飯,中間有幾個小時的空檔,不如就把中西區和灣仔的公共屋邨解決掉吧。 憑同一張八達通由本路線往勵德邨方向於上車後一小時半轉乘上述路線往灣仔碼頭方向,第二程免費;由上述路線往耀東方向轉乘本路線往興華邨方向,只需補付 $0.50。
現時的天台改為休憩區,設有椅子及健體設施,更可飽覽維港景色。 (互聯網)位於銅鑼灣大坑的這個公共屋邨,一共有8座,其中第1至4座(勵潔樓和德全樓)有27層,並分為單雙數座,外形採用圓柱體設計,中間是中空的,是現時本港唯一的圓柱體設計的公共屋邨──勵德邨。 據說此設計有利通風及防潮,同時亦可令更多單位飽覽維港美景,而這兩座的單位,浴室更設有浴缸,以70年代廉租屋的標準,算是最高。 勵德邨重建 至於第5至8座(邨榮樓)有27層,外形則為長方形,高層大部分雙數單位同樣可以看到維港景色。
勵德邨重建: 重建
邨內停車場頂樓球場,正好對着彩虹邨色彩斑斕的背景,成為最多人打卡留念的熱點。 說起香港的公屋代表設計,大坑勵德邨一定是佼佼者之一,早期的徙置大廈居屋需共用廁格與浴室,但亦發生不少色魔偷窺事件。 有「公屋之父」之稱的鄔勵德一直主張每個單位需設有獨立廁所及廚房,這是對人應有的尊嚴,成就出「鄔勵德原則」,他有份設計的勵德邨就是代表作之一,電影《攻殼機動隊》亦曾到此取景。 回看鄔勵德,深感一位英國白人殖民官,在香港歷史上確立了獨特位置。 他在1973年退休前一直擔任公職,除了工務司外,亦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創會會員,曾參與設計已清拆的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 殖民時代遺下的建築逐漸消逝,我們是否正經歷所謂「後殖民」時期?
而執導演筒的陳小娟正正在此邨成長,電影故事養份亦來自她的真實經歷。 由於位處高地,又接近海岸,邨內有部份單位可眺望維港景色,故又有九龍版華富邨之稱。 勵德邨的名字是用來紀念港府前工務司及自1953年起擔任香港房屋協會的執行委員會委員的鄔勵德(Michael Wright)。
勵德邨重建: 香港樓宇目錄
於2013年9月10日在東區區議會中通過「維園」及「天后」兩選區由2016年1月1日開始,改撥為灣仔區範圍,意味著屬於天后選區範圍內的勵德邨,得以成為從來未有興建公共房屋的灣仔區內有史以來第一條公共屋邨。 勵德邨(Lai Tak Tsuen):位於香港島大坑,由香港房屋協會興建,於1975年至1976年間落成。 本身有份參與興建中區政府合署的鄔勵德雖然已近百歲,但仍關注事件發展,並在倫敦家中接受保育團體“政府山關注組”訪問。 在訪問當中,他強調西座是中區政府合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份,與東座和中座三為一體,反駁港府提出西座與東座和中座沒有關聯的説法。 鄔勵德又批評港府捨棄自然得體的西座,取而代之興建“醜陋”的32層商業大廈,再配以細小的公園用地,是“不合邏輯”的設計。 他認為,該處附近已經有香港公園、遮打花園和動植物公園等大片公園用地,對於擬建的商業大樓附設一個非常人工化的小型公園,他對有關設計感到詫異。
話雖如此,部份「搭平車」和不想步行的長者會乘搭本路線往柴灣站。 不過本路線的定線,除了由銅鑼灣往來勵德邨的一段路外,基本上完全其他柴灣區巴士路線重疊,當地鐵港島線(現稱港鐵港島線)於1985年5月全線通車後,由於港鐵柴灣站鄰近興華邨,加上大部份定線與港鐵重疊,本路線客量也急轉直下。 勵德邨重建 勵德邨重建 不過仍然有不少流水客,而且勵德邨居民出入東區仍需要本路線。 為留住勵德邨客源,1987年3月23日往勵德邨方向不再深入銅鑼灣鬧市,只途經銅鑼灣的禮頓道及邊寧頓街。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興華邨人口老化,部份大廈更加清拆重建,對本路線客量構成進一步打擊,班次不斷削減。
勵德邨重建: 中國
位於銅鑼灣大坑的這個公共屋邨,一共有8座,其中第1至4座(勵潔樓和德全樓)有27層,並分為單雙數座,外形採用圓柱體設計,中間是中空的,是現時本港唯一的圓柱體設計的公共屋邨──勵德邨。 房協發言人補充說,大部分出租屋邨都很殘舊,翻新和維修支出愈來愈多,故要研究發展路向,若只重建為出租公屋,財務上並不可行,房協希望有空間加設長者單位或資助房屋。 勵德邨重建 勵德邨另一特色有如藝術館建築,整體環境可以讓人靜下來思考生命價值。 透過多角度構圖,提供不少想像空間;樹木在旁、天空在前、和風迎面,有助了解自己心靈需要。 勵德邨重建 不論地點及設計,足以媲美私宅要求,單位面積雖然細小,但家庭住得放鬆而有希望,正是環境好讓壓力釋放。 由1962年開始,政府更新推出「政府廉租屋計劃」(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Scheme)並由工務司署設計並興建。
走進圓筒型的德全樓或勵潔樓,只要是白天有天然光,誰說早期的建築物設計不環保? 天然光散落在天井中,坐井觀天,一層又一層,一圈又一圈的環迴走廊因著背光,構成只此一家的畫面,能讓人多按幾次快門,規律性的構圖,稍微加上創意,不難有引人入勝的重曝照片。 勵德邨重建 勵德邨於落成初期,已有商店、超級市場、市場攤檔、銀行、診所、幼稚園、警察派出所等,社區配套齊全。 房協曾於1979年在大廈天台建有兩個網球場,並成立網球會,網球場落成時還特別舉行開幕禮。 有曾是當年打網球常客的老街坊憶述,在天台打波,網球經常掉下街。
勵德邨重建: 灣仔勵德邨低層22室裝修工程包括:
2010年,香港房屋協會為明華大廈其中7幢樓宇及戶外設施進行大規模的復修及翻新,並且建議以混合發展方式重新興建明華大廈,滲入長者屋的元素。 重建計畫預備3份發展方案,以保留該舊屋苑建築及文物價值等,構思中包括保存個別座數其中一幢建築原狀,或者以舊建築材料復古複製一幢新建築,方案亦提出於原址建立中央紀念公園等。 勵德邨重建 1969年1月,香港房屋協會宣佈在大坑山邊興建廉租屋邨,後來以1963年至1969年出任工務司,同時身兼房協執委會委員的鄔勵德(Alec Michael John Wright,1912年-2018年)命名。 本來預算在1972年便可落成的勵德邨,因為地勢問題,平整地盤工程受阻,加上建築工程期間發生山泥傾瀉,令居民入伙時間延遲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