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患者進行化療時,副作用是每天要吐七、八次,試過所有的西藥及最好的止吐藥都無效,轉為接受中醫藥物和針灸治療,嘔吐頻率少一半,研究也證實,中西醫合併治療可以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縱使已向四至五名中醫求助,標靶藥物造成的皮疹問題仍未受控,何先生最終於去年初停用標靶藥物。 停藥近三個月後,腫瘤長大至十五厘米,最後他接受了全胃切除手術。 一般而言,為減低復發風險,患者需於術後接受標靶治療。 而未能承受標靶藥副作用的何先生,於術後四個月發現腫瘤已擴散至腹膜。 五十八歲的何先生,於2011年底確診胃腸道基質腫瘤(GIST),腫瘤直徑達十三厘米,服用標靶藥後腫瘤雖可大幅縮小至六厘米,但同時造成多種副作用,包括手腳水腫、容易疲倦及嚴重皮疹。
一般癌症惡病質指出患者 6 個月內,體重下降超過 5%,或體重指標少於 20 的病人體重下降超過 2%2。 千萬不要看輕「癌症惡病質」的傷害力,由於惡性腫瘤本身會使新陳代謝異常 3,消耗肌肉脂肪蛋白 3,而在化療期間難免好與壞細胞均受破壞 4。 以致患者往往出現虛弱,貧血,精神顯得十分萎靡,食慾不振,低蛋白、肌肉萎縮等,以致體重急促下降,部分患者可以消瘦到臉頰凹陷、四肢皮包骨等情況 5。 但即使醫師一直強調「補養為主」,所有的藥物都是毒,尤其是癌症仍在控制中的患者,更要注意使用,否則再好的藥,吃錯時機,都可能會使病情惡化。 當患者出現血球不足的骨髓抑制症狀時,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兼任副教授葉慧昌認為,化療藥損害骨髓微循環,而導致造血細胞無法得到養分供應,致使白血球、紅血球及血小板降低時,中藥可以調整體內陰陽、補養脾胃、補益氣血,將有助提高血球的數目。
化療中醫: 癌症病人運動秘笈
而較年長的病人比較多會關注治療所帶來的不適、痛楚等,所以不同年紀的癌症病人都會對自己的病情、治療、將來有不同的考慮。 這是因為電療後一般八星期會出現一些輕微肺炎, 這個時候可以用養陰益肺清熱的方法舒緩症狀. 早一個月前在此博客有詳細講道中藥如何配合電療,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Caption:大腸癌患者易出現消化不良、腹瀉、腸鳴等症狀,中醫推薦腫瘤患者在天樞、大橫及大腸俞等穴位針灸,有助緩解不適。
林宗樾表示,癌症患者常會因病急亂投醫,中了江湖術士的騙術,花了大錢又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而讓正統中醫蒙受不白之冤。 事實上,在西醫未發達前,華人治病多是用中醫、中藥,即使癌症也不例外。 最近新聞揭露一位罹患肺癌的博士生,誤信密醫中藥偏方可治癒肺癌,放棄西醫治療,但花了數十萬元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反而病逝,讓很多人又開始認為,強調用中藥治療癌症,鐵定是騙人的偏方。 如同現代藥物的製造與研發,藥品相較食品或健康食品,需要較嚴格地具備安全性與有效性, 所以在明顯罹病狀態時,使用藥物治療是必須的,直到疾病已經減緩或是停止進展時,食療才能發揮其特色。 答:病人在化療期間不宜胡亂進補,避免化療藥物和進補食材令肝臟承受額外負擔。
化療中醫: 化療期間該如何補充營養?
提供服務:提供不同形式的資助方案,為有需要的癌症病人提供資助,購買自費處方藥物,病人可持認可單據到惠澤社區藥房領取藥物。 提供服務:為合資格病人資助購買尚未納入撒瑪利亞基金安全網的特定自費癌症藥物,以得到較顯著的治療癌症效果。 提供服務:為合資格及通過經濟審查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讓他們可以得到資助購買一些治療過程中需要,但不屬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費藥物」。 提供服務: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應付一些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但不屬公立醫院和診所標準收費提供的「自資購買醫療項目」,包括義肢、輪椅、家用呼吸器等。 在癌症病人之中,較年輕病人的心理負擔普遍較年長病人多,因為較年輕的病人康復機會較高,以致他們對康復後的生活會有更多的考慮,例如工作能力能否回復以往的狀態?
- 2人曾在內地劇《大丫鬟》中合演夫妻,今次再續前緣勾起網友不少回憶。
- 化療和手術、放射治療(電療)以及標靶治療等都是普遍的癌症療法,按腫瘤大小、擴散程度及患者的情況,化療也可配合其他療法共同使用。
- 紫杉醇:代表藥物有太平洋紫杉醇 及歐洲杉醇,常用於乳癌、卵巢癌、頭頸癌,症狀主要是麻、癢、刺痛感,通常下肢症狀會比上肢嚴重。
- 常用中藥有蒲黃、丹參、莪术、三七、凌霄花、川芎、赤芍、桃仁、紅花、當歸、穿山甲、王不留行、蘇木、乳香、沒藥、五靈芝、石見穿、鬼箭羽等。
- 肺癌飲食是以「天然均衡」為基本原則,均衡就是每餐都要攝取到六大類營養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針灸科主任楊素卿建議病患,每餐以四口飯、三口菜、兩口水果及一口肉的飲食比例較健康。
- 擁有中、西醫雙執照的郭世芳醫師撰寫了《郭世芳 癌症治療全記錄:12種常見癌症的西醫治療與中醫輔助調理[增訂版]》一書,教大家如何藉助西醫治療與中醫觀點來吃出健康,遠離癌症。
類似的建議亦用於其他癌症研究,相信很快會公布結果。 進行化學治療的目的包括:治癒癌症、抑制癌細胞成長、殺死癌細胞、緩和癌症的不適症狀。 並不是末期癌症才需進行化療,在許多早期癌症治療中化療也相當常見,治療期間也會視情況搭配其他治療方式。 然而,大腸癌一期患者接受完手術後,需要臨時腸道造口,讓排泄物由此腸造口直接排出體外,令病人生活質素受影響,也會出現便秘、腹瀉、脫水等不良反應,她會推薦腫瘤患者以中醫藥進行調理、健脾袪濕、排毒。 化療是化學治療的簡稱,以藥物擾亂癌細胞自我複製的能力,殺死癌細胞或令其萎縮。 化療和手術、放射治療(電療)以及標靶治療等都是普遍的癌症療法,按腫瘤大小、擴散程度及患者的情況,化療也可配合其他療法共同使用。
化療中醫: 中醫推薦治療腫瘤湯水 桑黃補血升白湯:
否則,當我們用愛和金錢,購買了一堆昂貴的補充品,卻不是病患身體最急需的營養素,反而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對於電療、化療後所產生的症候,中醫一般採用養陰生津,益氣和胃,化瘀通絡等扶正祛邪的方法進行治療。 其中若表現為口乾、咽喉乾燥,疼痛,唾液少,頭髮乾枯脫落,面容乾燥,小便量少,大便乾燥,舌質紅少苔,脈細弱者,多屬陰虛津虧,頭面失養所致。
順帶一提,不少乳癌患者需服用荷爾蒙藥來醫治乳癌或預防其復發,如想同時服用中藥,大家應先向對中西醫學均有研究的醫生尋求意見。 化療中醫 因為外國缺乏中醫師,亦較難進口優質的中藥,所以比較難處方中藥。 相反穴位比較容易拿捏,即使沒有針灸用的針,亦有研究數據顯示指壓穴位比起用傳統的針效果其實差不多,所以大家不妨試試自助指壓穴位! 但有數據顯示針灸有機會減少化療後引起的神經痛,若情況許可的話,大家亦可不妨一試。 化療中醫 中醫師亦有分專科,中醫師主力癌症針灸,所以你必須要服用中藥,也需要考慮中醫的針灸。
化療中醫: 中藥治療減退皮疹不適
化療藥物在人體組織內——尤其在腫瘤組織內被吸收代謝,直接殺滅腫瘤細胞。 進入血液循環的化療藥物,需經過毛細血管壁進入到細胞間隙,然後通過細胞膜進入到細胞內——同樣也進入到腫瘤細胞內。 化療中醫 枸杞、紅棗則是屬於比較溫熱的藥材,可以平衡身體的免疫力,使得免疫細胞不會過度敏感,反而反過來攻擊自己的身體;也可以平衡前面清熱解火、去除化療後發炎的藥材,讓身體在解除發炎之後,可以恢復到正常作息。 香菇、黑木耳或是金針菇這類菌類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多醣體,像是香菇有香菇多醣、雙鏈核醣核酸,可釋放干擾素,抑制癌細胞生長,黑木耳則可以防止巨噬細胞被腫瘤細胞殺死。 但化療副作用反應及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完全沒有副作用,但也有人較嚴重,此外也要視乎藥物劑量﹐劑量越大,療效和副作用也越大。 從症狀來看,中醫將此類周邊神經病變歸類為痹症、血痹、絡病。
以往現代科學只著重從癌細胞當中找出攻擊吧點, 來利用標靶藥或者化療去治療癌細胞. 但近這十年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原來癌細胞附近的組織, 和環境其實會直接影響藥物的療效和癌細胞生長與凋亡. 西醫雖然有這種認識, 但現在暫時能夠改變癌細胞微環境的藥物甚少,亦都並非主流. 講開微環境, 成日聽有人講癌症係因為酸性體質所引起, 究竟呢個講法啱定唔啱, 有幾多分啱, 個原理係乜嘢呢? 以毒功毒 :中醫認為癌症的形成,病情不論是氣滯血瘀,或痰凝濕聚,或熱毒內蘊,或正氣虧虛,日久最終會導致邪毒淤積,中醫形容為癌毒內結,表現出癌症複雜多變的証侯,頑固難治。 癌毒深陷,非攻不可,因此臨床上常用一些猛峻有毒之物,以毒功毒。
化療中醫: 健康網》化療致腹瀉、便秘、血便? 中醫:中藥調理有助改善
去看註冊中醫師張琛的患者,不乏一些被西醫判定只剩下幾個月命的癌症末期病人,當中有眉頭深鎖的中年孕婦、有被家人推著輪椅進來的白髮婆婆,也有拿著太太檢查報告結果,一邊說一邊痛哭的丈夫。 目前,有多項靶向藥、免疫藥物聯合標準化療藥物治療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等實體瘤臨床試驗正在開展招募中,如果患者想了解或免費用上這個藥物方案,可掃描下方二維碼諮詢。 中藥可以降低化療毒性,可以輔助殺滅腫瘤細胞,可以調節身體提高耐受性,但正如田吉順醫生所說,中藥對病灶本身基本上是束手無策的。 化療中醫 化療中醫 化療間歇期的複查,最重要的是血常規、生化檢查,都需要抽血。
而且今日某些化療的副作用已經有藥物可以幫助控制 11,12,並配有一些藥物減低患者不適狀況 13,曾治療不少長者也能撐過整個前列腺癌治療的歷程,特別是注重化療期間食療,保持身體營養及體重的患者。 癌腫瘤的生長及擴散,破壞器官的功能,導致患者死亡外,營養不良也是讓癌症患者致死不容忽視的因由 1。 其實不少人接受治療期間,普遍出現很多反應,例如易疲倦、疼痛、憂鬱、食慾不振 1等,病患容易變得體弱乏力,甚至抵抗力變差,身體能量漸進式衰退 1,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不管選擇哪種療法治療癌症,中藥都可以針對治療期間,患者體質的不同變化做調理,讓患者有體力和疾病對抗。 目前台灣也有許多醫療院所開始常規使用這些具有履歷保證的中藥材,民眾也可選擇有使用這類中藥材的醫療院所就診。
化療中醫: 健康生活
常用化療藥物包括紫杉醇類、生物鹼類、鉑類等會引致周邊神經病變,出現手指、腳趾對稱性麻木或疼痛。 答:患者在接受化療時,肝臟因為分解藥物而需承受額外負擔,若再胡亂服用補品,更會再加重肝臟負荷,有可能令膽紅素上升,所以建議患者不宜胡亂進補。 答:有些病人擔心雞肉或雞蛋含有激素會激發癌細胞生長,但現時還未有研究指出食物中的激素會引發癌症,加上香港亦禁止使用生長激素於家禽及畜生,所以市面上的家禽應不會含有激素。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藥物推陳出新,現時已有不少方法舒緩化療的副作用,例如新一代止嘔藥、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等,均能有效減少副作用帶來的不適和併發症。 像是乳癌病人常用的紫杉醇類、大腸癌病人使用的鉑金類、淋巴瘤病人使用的長春花鹼類都是常見可能引起神經病變的藥物。 蘇祐立說,遇到不少第一、第二期患者,明明開刀或是化、放療,效果都很好,且有痊癒的機會,但病患卻選擇中醫或其他民俗療法,走上「截然不同」的路,往往時間一拖,再度回到診間,已是癌末,即使是最先進的醫療技術,也無用武之地,令人相當遺憾。
最終,勇敢的媽媽決定要保住孩子,張琛便推薦了治療腫瘤的中醫處方中藥及安胎中藥給她,她表示,中醫推薦給腫瘤患者的抗癌藥不一定含毒性,如百花蛇舌草,藥性溫和,對其胎兒無害,既可保住胎兒,又能提升媽媽的抗癌力。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首席講師劉宇龍稱,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適合初、中、晚期任何階段癌症病人,對病人類型、年齡無特別需求。 而早中期接受西醫化療的病人,結合中醫治療效果較顯著,最快2至3星期就減低腫瘤指數,最慢3個月內亦可見效。 中醫藥中心以每日2次中藥通痹湯(1個月為1個療程,共3個療程),以及每周2次針刺(3個月為1個療程),在接受了3個療程的128名病人中,有效改善周邊神經麻痺的患者達79%,其中25%效果顯著,59%為有效。
化療中醫: 醫療及健康保險
藥物如生地、熟地黃、天門冬、麥冬、黃芩、枇杷葉、石斛、茵陳、半枝蓮、元胡、神曲等。 內容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合資格的醫護人員給予閣下之個人建議。 高慈婷也提醒,積極採取西醫正規治療、搭配合格中醫輔助調養,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來歷不明的中草藥,即使是親朋好友求好心切代抓、代煎,也切勿以身試藥,避免治病不成反傷身。 出現上述情形的術後患者,更要避免食用補性溫熱的食材,像是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等,以免傷口紅腫發炎、影響癒合。 桑黃及雲芝用途廣泛,可稱為百搭藥材,加入黨參可助補血氣;於癌症化療後服用,有助提升白血球數量;與西醫的升白針並無衝突,反倒相得益彰。
血液指標的異常,患者本身常常沒有感覺,只能透過血液化驗來發現,因此,患者務必按期抽血。 惡性腫瘤體積增長速度的快慢,化療藥物應用的時機,間歇長短對療效都有明顯影響。 因此,一般對於增長過快的惡性腫瘤細胞,連續用藥1~2周是一個療程,間隔2~3周後再給予第二個療程。 所以當身體恢復到可以接受的程度時,就需要馬上開始下一個週期的化療,將“受過重創還在發展但還沒發展起來”的癌細胞摁死在搖籃裡。 一般來說,中醫治療癌症分為「扶正」與「祛邪」兩方面。 「扶正」即通過調節自身免疫功能,來達到抗癌目的;「祛邪」則直接對付病灶,抑制腫瘤生長。
化療中醫: 健康網》乳癌治療搭配中醫 減緩副作用還提高存活率
普羅大眾普遍也瞭解一些解毒方法,如煮綠豆水,但對於化療藥物解毒尚不足夠。 既然中醫有各種針對植物性礦物性毒藥的有效解毒方法,那麼化療藥物也不例外,我們可以從傳統中醫藥典籍中尋找答案。 特別是歷史上從魏晉至隋唐,有相當長一段時期達官貴人盛行服石,嗑藥成風,危害甚烈,這一時期也積累了豐富的礦物性毒藥的解毒經驗。 當患者完成常規治療後,未來幾年都是有復發的可能,這在這追蹤的期間,可藉由中醫的治療,提升自身免疫力。 現在用中醫做為輔助治療越來越常見,馬偕醫院在上週六舉辦中西醫癌症診療研討會,點出中醫對於癌症治療有三個適當的時機。 以中醫的立場來看,蝦、蟹、鴨肉、芒果、竹筍等發物,易誘發原有舊病宿疾,還會加重疾病,因此楊素卿主任建議,肺癌患者儘量不要接觸。
化療中醫: 中醫觀點
有見及此,信諾誠意為您提供全面的醫療保障計劃,減輕您的醫療支出負擔,讓您專心接受治療,早日回復健康。 依照患者的病症選擇補因、補陽、補氣、凝血,來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和精神狀態,預防微小轉移的復發機會。 最多進行中西醫治療最多的患者,大多數都是在這個階段。 肺癌、大腸癌、鼻咽癌、乳癌是較常結合中醫藥治療的癌症。 劉宇龍指,近年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癌症病人較以前年輕,前列腺癌病人由60歲轉變至40、50歲亦有人求診,而目前乳癌病人則由30至40歲不等,也有選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醫藥中心在2009年10月至2018年10月,9年間進行臨床觀察,顯示中藥配合針刺能舒緩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麻痹。
化療中醫: 化療的目的是什麼?
若癌友有相關需求,可針對以上方針,選擇信任的醫療院所與醫師進行諮詢。 答:魚油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中的EPA和DHA可以減少發炎的症狀,病人可從鯖魚、秋刀魚、三文魚、吞拿魚等魚類中多補充omega-3,有需要情況下亦可進食omega-3補充劑。 但要注意omega-3和omega-6的比例,omega-6的食物來源非常豐富,食物如豬肉、牛肉、羊肉或植物油等。 本文深入淺出地與癌症患者和照顧者探討化療前和進行化療期間的注意事項、化療常見副作用及舒緩方法、化療期間飲食須知,並拆解常見化療飲食禁忌和迷思,以及解答有關化療的常見問題,希望減低患者對化療的恐懼,按醫生建議積極接受化療。 過往第3期肺癌在根治性電療或化療後,就只是定期覆診。 但近來研究發現,電療化療後腫瘤消失,亦應接受1年免疫治療,可減低復發,延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