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興趣參加香港長跑會成為會員,並同時申請成為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成為註冊運動員,可自本會網頁及下載申請表格。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上窰位於北潭涌以南,曾因窰燒工業而盛極一時,上窰村之更樓及灰窰遺址現已是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而且更建有上窰郊遊徑方便遊人。 而上窰附近亦有起子灣及曝罟灣等海灣可以參觀,而曝罟灣半月形堤圍近年更成為打咭熱點,吸引大量遊人慕名參觀。 交通:西貢巴士總站乘94號或96R 巴士 (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行走),「上窰」站下車 / 回程乘相同巴士或小巴回西貢或港鐵鑽石山站。
我們來到北潭涌的河口, 這裡的河水水位會受潮汐影響上升或下降。 河水的源頭為石屋山, 石屋山南邊山坡的數條水系在這裡形成水潭, 再經此流入海, 因此這裡又名 「北潭涌」。 以下的大牌坊就是北潭涌家樂徑的入口了, 北潭涌家樂徑全長1.4公里, 終點為鯽魚湖。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西貢行山|北潭涌自然教育徑易行多景點 賞紅樹林兼探秘石灰窰
北潭涌親子行山|北潭涌家樂徑全長1.4公里,是一條合家歡路線主要為林蔭小徑, 平坦易行, 途徑兩個燒烤場地,交通方便也有停車場泊車。 主要看點為各種植物和小昆蟲,這裡植物多樣性非常高。 山徑的尾段還會途經昔日客家村民居住的村屋和荒廢了的農田果園。 然後接著約1公里長的北潭涌自然教育徑則較具觀賞價值, 有潮澗帶、紅樹林、客家村落可供欣賞。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過北潭涌閘口片刻,即可見到一間士多,其右則當可見教育徑起始路牌。
館內展示19世紀黃氏客家族人在當地居住情況,當中包括所用過的物品及照片,如農具、傢俬等,使遊人了解當地人的生活狀況。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嚴格上佢唔算係停車場,不過喺燒烤場公廁繼續往前走,到閘口前可以泊到大概10部車。 不過如果太多車又有人唔生性亂泊,會有警察抄牌。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주변 가성비 좋은 호텔 추천
潮澗帶最常出現的要數彈塗魚和招潮蟹。 彈塗魚能利用皮膚呼吸, 因此可待在陸上一段時間。 在泥灘較大的泥洞則可能找到招潮蟹, 雄性招潮蟹的左螯特別大,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用以防衛, 而雌蟹兩螯則大小相約。 大家可留意潮汐漲退的時間, 於退潮時來一般可找到泥灘孖寶。
在泥灘上,可以看見紅樹林直立的氣根從泥面伸出,吸取空氣。 更遠處可見到一種葉長而帶刺的高大灌木,果實狀似菠蘿,稱為露兜樹。 另一種則是可製傢具而樹皮纖維可製繩的黃槿。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沿途還有含羞草、錫葉藤、牙香樹、薛荔、菠蘿麻、量天尺(霸天鞭)、稻田、番石榴、竹、龍眼。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起子灣村小碼頭>曝罟灣>上窰郊遊徑>上窰家樂徑>發記士多散隊
經過上窰民俗文物館、涼亭,再前行會看到左方有上窰家樂徑及郊遊徑 (可往萬宜水庫西壩),但不用上走。 上窰民俗文物館,由香港文化博物館管理。 難得在郊野有一座博物館,相必管理也不易,大家行經時不妨參觀一下。
上窰村面積約為五百平方米, 依山傍水而建。 由黃姓客家族人而建, 他們在一處名為「過路廊」的交通要道開設小店, 為來往的村民及客商提供一個歇息的地方。 他們在上窰興建這座小村莊, 名為上窰村。 自2022年1月至10月,本會已接受超過200位新會員及續會會員,當中90%為學生和青少年。 本會同時協助他們成功申請成為香港業餘田徑總會成為註冊運動員。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香港好去處】北潭涌 – 西貢曝罟灣行山路線|打卡!半月形起子灣堤圍(附詳細路線、多個分叉路口)北潭涌自然教育徑|上窰民俗文物館|Sai Kung Sheung Yiu – Po Kwu Wan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位於新界東西貢區西貢東郊野公園之內,起點為北潭涌,途經海灘,並以西貢東郊野公園的上窰民俗文物館為終點。 走約10分鐘, 我們便看到上窰村的石灰窰。 此灰窰由客家黃氏族人興建, 用來生產石灰, 出售作建築及肥料之用。
上窰村是建於19世紀末的客家村落,村民以燒製石灰和磚瓦為主,但隨著水泥業興起,石灰被水泥取代,村民為求生計紛紛遷至市區。 至上世紀60年代,上窰早已全村荒廢,1984年改成上窰民俗文物館,將已列為法定古蹟的上窰村及灰窰開放給公眾參觀。 上窰民俗文物館整修後於2020年5月重新開放。 在西貢市中心乘94號或96R巴士在「上窰」站下車,沿上窰民俗文物館的指示牌往後行一小段,再跟著起子灣村、黃宜洲村、上窰村的指示方向走。 我們在這裡看到彈塗魚和招潮蟹, 玩1小時後折返到大網仔路復興橋, 於附近的發記士多吃午餐(只在週末開放)。 走大約8分鐘到發記士多, 旁邊就是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的起點了。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명소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北潭涌家樂徑的路徑平坦, 對於3-4歲幼兒應該都無難度。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 我們走約1小時就到達北潭涌家樂徑終點鯽魚湖了。 北潭涌自然教育徑傍水而建,路徑舖設得平坦舒適,沿途經過不同的生境如紅樹林、泥灘、小村落和風水林等,野生生物處處,令人目不暇給,實為理想的野外教室。
- 我們走約1小時就到達北潭涌家樂徑終點鯽魚湖了。
- 另一種則是可製傢具而樹皮纖維可製繩的黃槿。
- 我們在這裡看到彈塗魚和招潮蟹, 玩1小時後折返到大網仔路復興橋, 於附近的發記士多吃午餐(只在週末開放)。
- 我們來到北潭涌的河口, 這裡的河水水位會受潮汐影響上升或下降。
- 在泥灘較大的泥洞則可能找到招潮蟹, 雄性招潮蟹的左螯特別大, 用以防衛, 而雌蟹兩螯則大小相約。
- 難得在郊野有一座博物館,相必管理也不易,大家行經時不妨參觀一下。
漫步小徑,與毗岸的北潭涌度假營相對,順流而下。 這清徹的河水源自鯽魚湖,流經保良局度假營,直出西貢海,沿岸生境為紅樹提供了優良的生長環境。 這裡的海漆長得特別茂盛,但海漆是有毒的紅樹,不要隨意觸摸。 除了紅樹,泥灘上的彈塗魚和招潮蟹都是可愛易見的動物。 於道上遊人亦有機會找到珍貴的土沉香(又稱牙香樹),其珍貴之處非在於罕有,而是因為「香港」一名源自舊時香港出口土沉香作為香品,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