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西北選區候選人田北辰建議,由洪水橋出發的跨境鐵路香港段以架空鐵路為主,沿線增兩個中途站,以應對將來厦村及流浮山近10萬的人口發展。 2021年10月,時任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首次提出北部都會區之計畫。 港深由西至東建設了七個陸路口岸和相連的交通基建,使兩地能跨越「兩灣一河」(深圳灣、大鵬灣、深圳河)而相互連接,已經形成了「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 由藍地隧道、大欖涌隧道、青龍大橋及掃管笏連接路組成的主要幹道,有望舒緩屯門公路、大欖隧道及汀九橋的負荷,縮短行車時間及增加新界西北往返市區的路線選擇。 計劃同時確立建造青衣至大嶼山的連接路和擴闊元朗公路(藍地至唐人新村段)的需要,預計將不遲於2036年開通整組主要幹道。 方案可以借助羅湖鐵路貨運場等相關鐵路用地及相鄰土地進行大規模住宅及商業發展,並供應約9000至10500個住宅單位。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何況,李家超特首本人亦提出本屆政府應以「目標為本」,一個富有模組化特質,更具靈活彈性的規劃容易達到目標,還是一個龐大的整體性規劃容易達到目標?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香港政府希望未来香港能够形成“维港都会区”和“北部都会区”,各有特色、各有擅长、并驾齐驱的经济发展新局面。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施政报告答问大会时表示,会为北部都会区制定10年滚动计划,每年交代项目达标情况。 北部都会区的发展,会更好地把香港的龙头的作用,还有它背后大湾区对它的支持落地。 香港从全球吸引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如果没有跟他们配套的各个层次的人才结合,是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的。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北部都會區建設,開啟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新篇章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香港政府長期奉行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建設北部都會區將是一個全新的巨大挑戰。 其次,香港現有的決策機制和各類土地及其他審批制度紛繁複雜,循規蹈矩也會曠日持久。 而對於建設北部都會區這樣一個全新的創舉而言,如果不能盡快形成迅速發展的勢頭,其時效性、重要性和可信性都會大打折扣。 只有把創科作為新界北發展的主線,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才能有足夠的持續力和影響力,吸引國際高端人才、資金和資源。 這樣,北部都會區就能像浦東新區一樣,解決香港經濟產業結構單一落後的問題,促進香港經濟轉型升級,成為香港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並帶動整個大灣區的高品質發展。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北部都會 人心回歸最大工程

她在昨日的記者會上指出,目前各新市鎮和新發展項目均相對零散,「北部都會區」的概念是將之整全發展,並額外開拓約600公頃用地作住宅和產業用途。 整個項目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達90.5萬至92.6萬個,容納約250萬人居住;而職位數目亦將由現時11.6萬個,大幅增加至約65萬個,包括15萬個為創科產業的相關職位。 這個計劃旨在營造「城市與鄉郊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的獨特都會景觀,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馬洲、文錦渡和新界北新市鎮。 她指北部都會區將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整個都會區發展完成後,將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並提供65萬個職位,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相關職位。 與此同時,三寶樹一帶覆蓋大面積及具重要生態價值的魚塘及濕地,為遷徙水鳥等野生動物提供覓食和棲息地,是后海灣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預計將達90.5萬至92.6萬個,一共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 區內的職位數目亦將由現在的11.6萬個,大幅增加至約65萬個,包括15萬個為創科產業的相關職位。 至於「北部都會區」發展所需成本,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強調「一造出有地就賺錢」,但表示未計過開發所需資金,強調歷史上開拓土地必定賺錢,亦可提供更多就業和住房,指任何負責任政府都應該要發展。 此令部分人質疑 「未計過數便提出計畫」是過於荒誕,有關長遠願景和構思離落實發展程序還有很長距離。 部分人認為北部都會區有助提升當地經濟,刺激北區樓市,也有利當區業主;亦有人擔憂會造成負面影響,規劃落實至少需要10到20年,且地鐵、車站選址等仍存在許多變數,並擔憂發展商、二手業主藉機漲價,住房供應量遠遠趕不上樓價上漲,增加置業困難。 北部都會區包括北區及元朗,共約三百平方公里,包括現存以及被釋出的邊境禁區,並非指一特定行政區域,而是因地理特徵、發展政策等因素相互所形成之一城市空間。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如何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

「硬就是指鐵路交通方面,市民能更方便地往來兩地;軟是指面容識別等技術問題,這些都會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他表示,相信在「北部都會區」的落成下,港深兩地能夠在民生、經濟等方面進一步融合。 特區政府去年發表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書》已提出五大重點軌道交通項目,其中一半規劃與深圳相連,今年的施政報告也對北部交通多有着墨,包括提出在運輸基建方面興建「三路三鐵」,這些基建對港深人員流動起到關鍵作用。 一河之隔,港深融合,讓兩地交通運輸更便捷,成為「北部都會區」重點內容。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下稱《發展策略》)細節,配合中央《十四五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及前海計劃發展。

  • 他又認為應全面實施「一地兩檢」及合作查檢等措施,以達到港深兩地互通互便。
  • 新界北選區候選人劉國勳表示,「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對香港未來絕對是好事,但必須要做到改變思維及改變目前的繁複程序,才能與深圳的高速發展對接。
  • 在完善規劃方面,政府將成立北部都會區督導委員會,由行政長官親自帶領作高層政策指導和監督,並會成立由財政司司長主持的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由專家和社會人士出謀獻策。
  • 而浦東新區的建設,撬動和推進了上海整體的改革開放,老上海的經濟重整旗鼓,再次回到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 新田科技城聯同深圳科創園區組成佔地約540公頃的深港科創合作區,可集港深兩地優勢匯聚海內外人才,勢必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

她亦指,會發展毗鄰鄉郊並同時收回數百頃私人濕地魚塘,整合成都會區一部分。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伍美琴觀乎國際的做法,認為發展應能夠配合環境保育、經濟增長和人的尊嚴,但現在香港的規劃仍有不少問號,例如就循環經濟、生產及經濟持續發展等,政府都未有相關論述。 就此,劉國勳議員建議,以創科為發展產業的北部都會區,應建成以大學城為核心的新經濟發展區,預留土地建設大學城,打造科研創新基地,並設立科技園區、人才住房、醫療及教育服務等,在都會區的外層則為社區及居住區。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發展北部都會區 啟動新引擎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本屆政府將成立由行政長官親自帶領的督導委員會,以及由財政司司長主持的諮詢委員會,全力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 政府會在不同環節提量、提速、提效、提質,將大型項目由「生地」變「熟地」的時間,由過去需時十多年壓縮一半。 同時她(林鄭月娥)已指示政府應該擔當先行者,將部分無地域限制的政府部門搬入北部都會區,以帶動發展,創造就業。 於2022年度的施政報告中,特首李家超提到發展北部都會區的方案,當中包括建造中鐵線(北環線之延伸)及建設北都公路。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曾表示,如今,在香港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双重保障下,香港已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北部經濟帶接壤深圳,包括了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新市鎮及相鄰鄉郊地區,並有多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和發展樞紐,是香港未來二十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 在發展大灣區成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北部都會區應當把握機遇,努力成為連接港深兩地的樞紐,成為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標杆。 為此,在規劃上既要發揮香港的優勢,又要考慮與深圳發展的協調,用足用好兩地政策和資源。 換句話說,北部都會區要把港深兩地最好的政策都放在這裏,讓港深兩地的人員、資金、貨物、資訊等創新要素能最大限度地流動起來,讓北部都會區與一河之隔的深圳形成深層互動,真正實現港深無縫對接、深度融合。 一年之前,香港特區政府提出了“北部都會區”概念,並於2021年10月13日公佈了《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這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制,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深港兩地行政界線的策略和綱領。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北部都會區 發展相當4個香港島面積

北部都会区要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要引入大量的产业和人口,那么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是一个关键。 所以在这次的北部都会区的规划中,我们也看到了多条的跨境的交通的安排,尤其是铁路,比如说洪水桥和前海之间的铁路,以及到皇岗口岸的跨境铁路,同时在皇岗、罗湖甚至文锦渡口岸都考虑在深圳一侧实行一地两检,那么这样就可以大大方便两地往来的居民。 在運輸基建方面,北部都會區的整合和擴容工作,會以鐵路為運輸系統主要骨幹所帶動,會探討建設5項鐵路發展。 打鼓嶺一帶主要有3條主幹道,分別為坪輋路、香園圍公路和蓮麻坑路,這3條路貫通3個口岸,但隨着3個口岸通關,加上未來亦將發展北都,道路的擴寬、改革方案卻遲遲未有。 香港觀鳥會副總監胡明川從保育角度指出,政府計劃規劃北部都會區時會收地做保育,是一個大突破,惟未有詳細時間表,保育效益不明確。 今年的「世界濕地日」以「守護人類與自然的濕地行動」(Wetlands Action for People & Nature)為主題,突出為濕地保育付諸行動的重要性,更強調了人與濕地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網民紛紛反映,儘管北部都會區概念只是剛剛提出,但相關區域內多個業主立刻選擇封盤待售、或加價推出,顯然是看好區域內未來樓價前景。 一些港人認為,規劃落實至少需要10到20年,且地鐵、車站選址等仍存在許多變數,故短期內難以看到新界北大面積「起樓」,但十分擔憂發展商、二手業主藉機漲價,住房供應量遠遠趕不上樓價上漲,感慨連原本置業「低水」的新界北都變得難以企及。 如圖1所示,作為本次《施政報告》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林鄭月娥特首任內第三個大型地區發展規劃,北部都會區一經提出便受到各界高度關註。 橫向對比往年林鄭政府提出的「明日大嶼」與「躍動港島南」,北部都會區佔施政報告輿情聲量的比例雖不是最高,但負面情緒卻最低,反映出香港社會各界樂見並期待北部都會區規劃。 跨境緊密互動 — 「北部都會區」擁有邊境優勢,在產業規劃、土地使用、生態保育等,都可以與內地產生協同效應。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北部都會區的概念界線

因此,極有必要建立跨決策局協調各項工作,以目前三司十三局的政府架構來看,北部都會區幾乎涉及各司及各決策局的方方面面,尤以運房局、發展局、環境局和創科局為主。 有人建議設立「北部都會管理局」統一協調,也有人提議新開設一個副政務司司長,以更高層面的機制去協調各司及各決策局。 我對這兩個建議都表示支持,無論是設立一個新的北部都會管理局又好,新開設一個副司長統籌也好,目標始終是一致的,就是以更高層面的統一協調機制去協調各司及各決策局及統籌有助加快推進落實發展藍圖的工作,做好做大北部都會區。 10月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時稱,特區政府將在香港北部建設一個300平方公里、可容納250萬人生活的都會區,與深圳特區形成“雙城三圈”的戰略性布局。 同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以下簡稱《發展策略》),勾勒了北部都會區的遠景規劃,提出“構建香港第二個經濟引擎”的長遠目標。 積極保育生態 — 逐步收回私人擁有且具生態價值的濕地和魚塘,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為「北部都會區」建設提升環境容量。

現時,北環綫的主綫規劃從古洞站開始,途經新田、牛潭尾及凹頭三個中途站,最後到達錦上路站。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建設「北部都會區」 了解施政重點發展

本月初「北部都會區」政策出台,回應了筆者一直提倡的在新界建設香港新中心。 「北部都會區」覆蓋整個新界北部,區內規劃五條新鐵路,及創造65萬個就業職位。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港深創科園與落馬洲╱新田一帶地方,將會整合為「新田科技城」,當中與創科相關的土地估計約有240公頃。 新田科技城聯同深圳科創園區組成佔地約540公頃的深港科創合作區,可集港深兩地優勢匯聚海內外人才,勢必成為推動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引擎。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隨著香港的“由治及興”,以往一切阻礙深港兩地合作以及港府推動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得以有效解決,新的發展合力正在形成。 在“粵港澳大灣區”計劃實施背景下,香港與鄰近的深圳市乃至廣東省的融合,是港、澳地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前線”,也是未來港府解決經濟社會深層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尚有包括基建先行、多管齊下覓地、深化兩地聯繫等不同建議,詳情可參閱《建設更好北部都會區》全文。 劉國勳議員相信,政府對北部都會區做好全盤及周詳規劃,重點處理發展新產業、加大房屋供應等,相信可解決香港積存多年的深層次問題,並為香港經濟注入新亮點。 但凡涉及發展北部都會區的土地房屋、經濟、創科等不同方面和範疇,將會由不同決策局官員來作出回覆或負責相關的工作,我認為在「政出多門」,而且「各自為政」的情況下,缺乏一個負責統籌和協調的部門是不理想的。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重點基建項目

還因“黃藍”問題一直在立法會等各種會上研究再研究,民生痛點、住房問題反而是某些反對派人士用來“拉布”的政治手段。 首先就是深圳在高新技術等產業具有有力的話語權,在中國科創城市最新排名中排第二,產業、服務配套設施齊全。 在金融方面,隨着內地經濟的蓬勃發展,今年初期深交所的市價總值超過800萬億。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因此儘管北部地區毗鄰內地,卻並沒有成規模產業帶動發展,是香港的“遠郊”落後地區。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香港仔

因此解決劏房與籠屋問題,必須同時解決土地房屋供應和就業機會不足問題。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善用落馬洲管制站遷往深圳新皇崗口岸後騰出的土地和毗鄰的部分鄉郊土地及魚塘,加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內原有用地規劃,將增加合共約150公頃土地,以構建新田科技城。 我們今日會同步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發展策略》),詳細介紹都會區的規劃背景、總體原則、目標和行動綱領,讓社會各界進行討論,並發表意見。 《發展策略》提出了5個新鐵路項目,連接洪水橋、流浮山及新田等多個新發展區,以減低區內的往來成本。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香港文匯網

更根本的原因,也是香港政府必須考慮的重大因素,是香港政府長期依賴賣地補貼政府支持的問題。 其實如果房屋局直接賣住宅單位給市民,加上把稅收的基本面擴大,比如設立消費稅,增加煙酒稅等等,這些新開源的稅收也有可能幫助填補賣地的缺口。 當賣地不再是政府的稅收來源的中心時,政府可以更積極的為民生考慮,全面解決香港貧富差距的社會矛盾,讓年輕一代的香港人和目前居住環境惡劣的同胞們看到置業的未來。

香港社會經歷2019年修例風波,落實國安法後社會氣氛回復穩定,房屋及土地政策應適時改革,以回應市民的安居訴求。 今年7月,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期盼解決令香港人揪心的住房問題,讓市民告別劏房和籠屋。 國慶前夕,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更落區探訪籠屋住戶,直言目睹擠迫的居住條件心情沉重,強調安居才能樂業,指出住房問題已成為香港最大的民生問題。 北部都會區重點發展創科,將與支撐着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港都會區互補;維港都會區亦會擴大至包括「明日大嶼願景」的交椅洲人工島填海。

港深西部鐵路連接深圳前海與洪水橋,藉此契機提升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為新界北核心商務區,並擴展至流浮山及尖鼻咀一帶,大幅度增加房屋及經濟用地,加強與前海的交通連繫。 北部都會區的成功,需要在香港現有的法制框架和管治模式下,大膽探索創新,在短時間內形成「一港兩治」的局面。 這裏的「兩治」,是指在北部都會區建立一種新型治理模式,既堅守法制又鼓勵創新,既專業嚴謹又靈活高效,既注重發展又強調公正,保障多元參與。 從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到制度創新,為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全面的貢獻。 反之,如果「明日大嶼」的填海工程稍有阻礙延遲,整個規劃的目標就要推遲,不能從子計劃中進行調整,以達整體目標進度,沒有足夠的靈活性和彈性。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港深西部鐵路

劉國勳表示,正進行的洪水橋/廈村、古洞北/粉嶺北發展計劃的餘下工程,以及元朗南三個大型的新發展區,可以即時受惠。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每周都會去北部都會區,有時開會,有時帶團去參觀。 最近一次去,是作為北部都會區諮詢委員會的成員,參與召開內部第一次會議。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北部都會區」·港深路

陳鳳翔認為,除了建設好兩地的交通基建,也需改善市民在出入境時的手續,便利往來。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任青攝) 要建成北部都會區,最重要一點是「配套」,雖然北部都會區有一些已經發展好的元素,但無論未來的鐵路規劃、現有的公路運用、以至跨境的安排,都必須進一步完善,才能令當區成為「口岸經濟帶」,駛入國家深港融合的快車道。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好處 一年以來,北部都會區建設各類項目落地並生根發芽,這得益於香港新體制基礎的不斷鞏固。

特區政府計劃進一步開發落馬洲河套地區,擴大原有的港深創科園規劃面積近兩倍,並整合落馬洲發展樞紐等多個項目成為「新田科技城」。 總體上,網民對於特區政府積極推動深港創科合作,利用深圳雄厚的科研實力輻射香港的方向表示肯定,但也有觀點批評港府思維僵化,忽視香港創科難以發展難在缺乏工業體系製造,難以將研究成果市場化。 設立北部都會區到底是為了促進新界村鎮建設,分散市區人口,解決住房問題,還是要建設香港的國際創科新城?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