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只出現微乎其微的損傷,伴隨輕微的痠痛感,屬於第一級拉傷。 肌肉出現撕裂傷,但沒有徹底斷裂,且患者有明顯行動不便的狀況,屬於第二級拉傷。 肌肉徹底撕裂,不論撕裂的位置是在肌肉或是肌腱上,都屬於第三級拉傷。 研究發現受傷後2~6天避免受傷處的活動可以降低肌肉產生疤痕及再受傷的機率,因此建議視受傷的程度,受傷後2~6天內避免伸展及復健運動。 看文字敘述比較困難,我們想像一下跑步時,前腳的髖關節彎曲向肚子的方向、下肢向前,但是下肢不可能無止盡的向前,這時大腿後肌就要負責減速,將髖關節拉往背部的方向,並且將膝蓋彎曲。 而足球踢球也是,全力將球踢出之後,大腿後肌要負責煞車將下肢拉回來。

他進一步說到,大腿後肌受傷的危險因子,分為「無法改變」及「可以改變」2類因素。 熱身相當於叫醒沉睡中的肌肉,告訴它「嘿!起來運動囉!」,如果省略熱身,肌肉還沒被喚醒、達到可以運動的狀態時就開始訓練,超過肌肉可以負荷的程度,很容易造成拉傷。 視活動和運動種類而定,研究報告指出約有8%到25%的運動員會在各類賽事中發生膕旁肌群拉傷的問題。 這個數據還不包含股四頭肌群、小腿肌群(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以及其他小腿肌肉的拉傷。

半腱肌拉傷: 症狀

據統計,大腿後肌拉傷佔急性運動傷害的8~25%。 ●組織深層按摩:目前症狀為亞急性期,力道適中,施加在組織內,目的為放鬆因發炎造成緊繃的組織,增加內部養分和氧氣供給,幫助修復。 換句話說,不是你腿部力量不夠強,也不是你下蹲練得不夠多,而是你從未訓練過大腿後群肌肉,這也是導致膝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發達的膕繩肌不僅能大幅度的提升運動表現,還能夠有效地減少膝關節損傷,但事實上膕繩肌很可能是人體最緊張的一塊肌肉。 在超音波下可以在肌肉內或周圍的肌膜層看到變白增厚的疤痕組織,有時候甚至會影響到坐骨神經產生小腿或腳板的症狀。 病患同時也會覺的柔軟度降低,伸展會好一點但總覺得還是拉不開。

• 傷勢的分級:根據肌肉纖維受損的程度,肌肉拉傷可分為三級。 第二級拉傷是部分肌肉撕裂,而第三級拉傷的肌肉則是徹底斷裂。 肌肉是由肌肉纖維和其末端的肌腱組成,它可以拉動骨頭和出力。 當你的活動超出肌肉纖維的負荷時,纖維就會撕裂,而這就是「肌肉拉傷」(Muscle Strain)。 有大量的文獻討論大腿後肌的力量和拉傷的相關性,但就算大腿的力量是有明顯增加的,還是沒辦法阻止大腿後肌拉傷的問題。 前陣子來了一位足球員,衝刺的時候大腿出現「啪」一聲並伴隨劇烈疼痛;初時習練國術者的求好心切,壓腿拉筋之後大腿後側一片瘀青。

半腱肌拉傷: 飲食

要注意的是,韌帶拉傷通常不只有韌帶問題,周圍的肌肉也會跟著拉傷,如果韌帶拉傷超過一年半載都沒好,那就該檢查肌肉、肌腱是否拉傷。 此時透過徒手治療,可放鬆周邊比較緊繃的組織,讓腿部的整體柔軟度比較平衡。 然而,大腿後肌在拉長狀態下的收縮(eccentric contraction),可能因過度拉長肌纖維而造成傷害,其中股二頭肌是最常受傷的肌肉。 半腱肌拉傷 健康體能應是體適能,即「身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及應付日常活動的能力」。

半腱肌拉傷

可找專業醫師評估病況,觸診檢查+X光檢查+超音波檢查 並建議相關治療,才能安全及加速病況恢復。 肌纖維撕裂傷,不管是在日常生活或是運動中都相當常見,發生率介於10至55%,輕微者可稱為肌肉拉傷,嚴重則是肌肉斷裂。 通常是肌肉在急速收縮時,使得肌纖維受到過度的拉扯力量,尤其常見於跨越兩個關節的肌肉,如:大腿前側的股直肌與大腿後側的半腱肌(跨越膝與髖關節)、小腿後側的腓腸肌(跨越膝和踝關節)等。 其中,肌肉肌腱交合處(Myotendinous junction, 半腱肌拉傷 MTJ)因為兩者質地與結構轉換,造成接合處發生拉傷或撕裂的機會很高。

半腱肌拉傷: 受傷位置在哪裡?

如果讓我「嗨」的是尼古丁、酒精,或者垃圾食物,我絕對會被貼上「癮君子」的標籤。 但讓我「嗨」的是跑步,聽起來夠陽光正面清新健康了吧? 話雖如此,我的那些「烏煙」跟「瘴氣」真的很像成癮物質的戒斷症狀,必須依賴它才能過活了。 解「嗨」後,我樂觀正面的能量會逐漸被焦慮、陰晴不定、消極所取代。 而且時間過得越久,我會開始花越多心思找「嗨」。

這其實很常見,因為我們似乎比較不重視髖屈肌的伸展,我在一些短跑選手的跑姿技術上也發現在起跑與途中跑階段會有三關節伸展不足的現象(坐著跑),可能的原因或許跟髖屈肌較緊繃有關。 由這些功能性可以發現,腿後肌群對於膝關節穩定起到很大的保護功能,尤其可以協助前十字韌帶限制脛骨前移,另外在膝關節伸展時也必須要有強大的力量才能發揮離心減速的功能,以避免傷害產生。 在功能上,腿後肌群主要是扮演離心穩定肌的角色,支撐期初期,腿後肌群會幫助前十字韌帶限制脛骨的前移並穩定膝關節,並且在支撐期後期協助臀大肌進行髖伸展的動作。 半腱肌拉傷 經過完整的檢查與評估後,建議先進行基本處置,包括疼痛減緩的藥物或注射治療、處理腫脹出血、減少肌纖維的沾黏等。 PRP濃厚血小板注射治療可考慮在急性損傷後的24-48小時,使用超音波導引注射,部分研究支持可減少疼痛跟提供早期回場的好處。 圖1是根據飯干等人(1990)所提出的見解,以示意圖標示出「造成肌肉拉傷的動作」。

半腱肌拉傷: 生活與休閒

其實訓練和拉筋的想法都沒有錯,只是除此之外,還要找到真正導致跑步容易拉傷的原因才有辦法解決反覆的受傷,以下我們從肌肉本身開始介紹。 膕旁肌大至可以分為內外兩大肌肉群,分居在後大腿的內側和外側。 半腱肌拉傷 內側主要是半腱肌和半膜肌;外側則是股二頭肌,分為長頭和短頭。

  • 如果情況嚴重或好幾個禮拜依然有不適感,請盡快就醫,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 在膕繩肌對應跑步周期時段內,膕繩肌力量的加強是跑動速度增加的保證。
  • ​髖膝牽拉測試法:躺著,將髖關節及膝關節彎曲到極限,再由施測者快速將髖關節及膝關節伸直,若過程中在坐骨感覺疼痛,就可能是大腿後肌的近端受傷。

膕肌受傷後,膝外側腫脹劇痛,但亦能繼續短途跑步,但當繼續跑步會慢慢出現膝後外側痛的情況。 如經常進行需要減速或跑下坡的運動,痛楚便會增加。 測試膕肌受傷情況,可將膝關節屈曲至90度,脛骨外旋時施以阻力,痛楚便會增加。 復健治療:透過熱敷,減輕疼痛、使肌肉放鬆增加組織血液供應、促進組織修復癒合。 以及電療來止痛、放鬆肌肉(肌腱)軟組織、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痙攣。 增加腰骨盆區域的神經肌肉控制穩定,避免因為骨盆過度前傾導致膕旁肌處於容易過度拉長的情形,進而導致拉傷,並增加股四頭肌與膕膀肌的平衡。

半腱肌拉傷: 沒有完美體格 訓練視乎目的

因為參賽者眾多,桃園機捷也首開先例,加開班次,將眾多參賽者準時送達賽會場地國立體育大學。 在真正的放鬆之後,看到數值直接的變化,可以幫助患者了解「原來這樣是放鬆的感覺」,慢慢學會透過一些技巧來幫助自己回到這種放鬆的狀態。 C(compression):使用彈性繃帶加壓患處,減少腫脹並有支撐效果。

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潘梓竣補充,一般建議同一肌群的訓練至少隔48小時,讓肌肉有足夠時間復元;有些健身人士或運動員會以「梅花間竹」方法操練,「一日操上身,一日操下身,再操上身」。 • 重拾活動能力的時間軸:第一級肌肉拉傷通常需要兩到十四天才能恢復正常的活動能力,第二級肌肉拉傷最長可能要花上六週;至於第三級拉傷可能就要耗時兩到三個月,復原期間除了要讓拉傷處休息,還要接受一系列的物理治療。 • 該採取什麼行動:大部分的拉傷都適用「靜觀其變」的處置手段。 在傷處沒有發出「啪」之類很大聲的爆裂聲,或其他令人擔心的症狀(意料之外的症狀)時,肌肉拉傷都可以用休息、Tylenol 止痛藥(乙醯胺酚),和冰、熱敷治療。

半腱肌拉傷: 腳踝扭傷如何治

因為肩關節極精密且空隙狹小,需由超音波導引以免傷害其他正常組織。 在膕繩肌對應跑步周期時段內,膕繩肌力量的加強是跑動速度增加的保證。 如果隨著跑動速度的急劇增加,而膕繩肌的力量不能相應提高,將使膕繩肌拉傷的可能性增加,膕繩肌的力量不足是致使膕繩肌拉傷的常見原因之一。

  • 以大腿前面來說,股直肌比股肌群更常拉傷,小腿肚上則是腓腸肌比比目魚 肌還常發生,膕旁肌則是股二頭肌長頭或半膜肌比股二頭肌短頭更容易拉傷,如此說來,大部分的情況下,發生肌肉拉傷的都是雙關節肌。
  • 有時候會是複合型:陳舊的撕裂傷伴隨部分疤痕組織,就像是皮膚上一些癒合不良的傷口一樣,需要先清理傷口再讓他重新生長。
  • 桃園日月光半程馬拉松早在報名階段,就因為豐富的活動贈品、史上最佛心報名價格引起跑友們關注,8,000個名額在開放報名不到兩天就被搶光,創下桃園市最快秒殺紀錄。
  • 在舊石器時代,當時的人類必須在大草原上追逐羚羊追個半死,一天的食物才有著落。

超馬跑者 Rob Krar 用跑步來控制他的抑鬱症,而他的好戰友 Timmy Olson,更因此從酗酒嗑藥的深淵中,跑出全新的人生。 當你在閱讀這篇文章時,一定也有將跑步視為救贖的人們,在外揮汗奔馳著。 我和貝蒂慢慢磨合,多少找到了一些平衡,有些時間陪她,有些時間留給老婆大人,有些時間讓我獨處。 我會在街坊鄰居都還沒醒的早晨牽著貝蒂,一起到街角的公園晃一圈。 但我不得不承認,我有點習慣了陪伴貝蒂的時光,希望老婆大人不要吃醋。 ※本部落格之文章圖文皆為全人物理治療所所有,禁止任何全部或部份之拷貝、截取行為,如果喜歡本文歡迎直接分享網址,或聯絡本所授權。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