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行動於1992年在香港註冊,是一個非宗教、非政治、非牟利的慈善組織,致力促進教育發展及支援民生需要,如築建學校、學生資助、師資培訓、資助兒童之家及社區建設等工作,幫助世界各地的弱勢社群。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採取以地區為本的策略,為居住在社區中的殘疾人士、其家人和照顧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和支援。 中心透過提供一系列的支援服務,強化居住在社區中的殘疾人士的家居及社區生活技能,協助他們融入社區。 中心並為殘疾人士的家人/照顧者提供訓練及支援,提昇他們照顧殘疾人士的能力,紓緩他們的壓力。

  • 主中心設於葵涌九龍貿易中心,淨作業樓面面積約1500平方米,提供多項醫療健康服務,包括健康教育推廣及教育活動、健康評估及慢性疾病管理。
  • 計劃旨在發揮公私合營和醫社合作的效用,滿足地區需要和切合其特色,提高市民對保持健康生活、預防疾病及管理個人健康的意識。
  • 申請表格可於社會福利署長者咭辦事處、就近之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索取,或按此下載。
  • 以定點定月定戶形式派發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減輕基層家庭的經濟負擔;工作人員亦會定期面見及跟進服務對象狀況,以介入或轉介適當資源予他們。

請按下紅色的檔案瀏覽服務單位的宣傳刊物,收費表或附加資料;更新中、未被提交或不適用的檔案則以灰色顯示。 希少表示在擔任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委員的六年間,感受到很多界別都很有心及很有創意,群策群力希望改善社會。 剛卸任基金委員一職,他笑言自己雖然已「畢業」,但仍會運用社會資本的理念繼續服務社區。 本著基督教的宗旨,以優質「全人關顧」的專業精神,服務醫院內、外病患者、病患者家屬及醫院員工,與服務受眾同行,邁向豐盛人生。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大紀元媒體集團創辦於2000年,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發行5大洲,網絡版本有21種語言,是海外最大的中文媒體。 始終如一地報導真相、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大紀元》的使命。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 支援家長培育特殊學習需要兒童計劃 (新界西)

他又指,目前主要接收由私家醫生、公立醫院(主要是九龍西聯網)等轉介的復康病人,首年估計有160名中風病人參加。 港府近年銳意加強基層醫療服務,並籌劃在葵青設立全港首間地區康健中心,預計於今年第3季投入運作。 食物及衞生局公布,由葵青區議會副主席周奕希執掌的「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成功中標。 周奕希向《香港01》稱,自己的優勢是有營運地區中心的經驗,又透露該康健中心啟用時,會率先接收由公立醫院轉介的復康病人,例如中風病人等,預計首年有160名病人會參加服務。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在全港母嬰健康院推行「兒童發展監察計劃」,為家長提供兒童發展和親職資料,並與家長共同監察兒童的發展情況。

「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為患有言語或吞嚥障礙的兒童及成人提供評估和治療。 中心致力改善患者的表達能力和吞嚥狀況,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信,以及增進人際關係,令他們更健康地生活。 同時,我們也關懷家屬照顧者的需要,提出一系列的照顧技巧訓練,促使患者和家屬彼此了解和體諒,共同面對此挑戰。 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全面而多元化的培訓、輔導及支援服務,協助他們訂立良好生涯規劃、發揮潛能和多元才能,跨越挑戰,建立正面的人生價值。 本局一直謹慎及有計劃地使用社會福利署整筆撥款及資源,並持續檢視服務的需要,以應付多變及不斷增加的社會服務需求,並一直把行政管理的支出嚴控於合理水平內。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劵試驗計劃

《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如對《總覽》列載的機構資料有任何查詢,請直接與有關機構聯繫。 假如老師或幼兒工作者發現校內兒童有健康、發展或行為問題,經家長同意後,可轉介到區內所屬母嬰健康院。

連結社區資源,為家長提供有效的學習機會,教養孩子的專業知識,掌握健康、有效、正面的教養技巧。 是一個關注傳媒、性文化及社會倫理的非牟利團體,希望本著基督教信仰,藉研究、監察、教育及出版等工作去關心社會、服務人群。 這是為家有輪候學前康復服務或懷疑有發展障礙之幼兒而設的家長專線,由社工接聽,提供諮詢、轉介及情緒支援。 為殘疾人士及其家人而設的社區支援計劃,其目標是為了增強家庭照顧殘疾人士的能力,紓緩照顧者的負擔,及提升殘疾人士及其家庭的生活質素。 為進一步讓輕度弱智兒童融入社群,社署亦設立兼收輕度弱智兒童的兒童之家,入住比率為一名輕度弱智兒童對七名正常兒童。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

不要輕易相信「無需經驗、學歷」,「人工高、福利好」的招聘廣告,應留意空缺工資與所需條件是否合乎現實和市場水平。 連結社區內未被發掘、閒置、浪費及遺忘的資源(包括﹕居於不適切房屋居民、事和物),配以服務對象的轉化並投入在社區,共同改善社區問題及居於不適切房屋居民(劏房及板間房居民)狀況。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自七十年代開拓服務,致力為殘疾人士及其親屬提供多元化的康復服務,以尊重及平等的信念,透過卓越團隊,提供全人關顧的優質康復服務。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現時,商界與不同界別的合作已愈趨成熟,通過建構跨界別協作平臺,企業與不同夥伴合作,瞭解社會訴求,與持份者緊密溝通,更能有效迴應社區需要。 本會轄下的「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於2014年6月設立,致力為有言語或吞嚥障礙的兒童及長者提供便捷與適切的訓練課程,達致改善言語和吞嚥問題,並提昇個人自信心及生活質素。 若「殘疾人士煤氣費優惠計劃」之受惠人士須要搬遷,其原有地址所享有之優惠將會被取消,而有關人士可以前往任何一間審核中心重新申請有關優惠。 致力服務基層市民,不分宗教、種族、性別和年齡;以市民「身心健康」為切入點。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 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 綜合服務中心服務地域範圍(以區福利辦事處劃分)

綜合家庭服務 以「兒童為重,家庭為本,社區為基礎」的服務宗旨,為有需要家庭提供適切及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協助失衡的家庭及人士重回正軌。 另一方面,我們亦緊貼社會需求,長期自資為超過50,000名長者、兒童、青少年、康復人士及病友提供服務。 我們有着對社會服務的長遠承擔,期望得到更多各界捐款及支持,繼續將服務帶到核心處,惠及 更多有需要的人士。 香港小童群益會成立於一九三六年,是一個正式註冊的非牟利志願社會服務機構,服務的主要對象是三至三十五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家長。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暫時照顧兩歲至六歲的殘疾幼兒,以便他們的家人及照顧者可偶爾外出辦理各項要事或突發事務,從而減低獨留殘疾幼兒在家而引發事故的危機。 家長可預先致電有關中心登記;亦可隨時在中心的開放時間前往這些中心申請服務。 提供在中心進行的深入訓練及照顧予中度及嚴重殘疾學前幼兒。 為配合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政策在2017/18學年落實,特殊幼兒中心將獲豁免收費。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 支援家長培育特殊學習需要兒童計劃 (觀塘)

除了葵青區設康健中心,觀塘、東區、油尖旺、深水埗、灣仔及大埔亦將物色選址開設地區康健中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擔當社會房屋中介平台的角色,旨在成立一個平台以凝聚不同的持分者,如業主、社福機構、專業人士及社會各界的力量去共同推動及發展社會房屋。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南葵涌社會服務處總幹事周奕希總結,香港屬於高度規範化的社會,很多事情要有牌照才能推行,面對人口高齡化,他希望能通過跨界別協作,一起為社區尋找良方妙藥。 保良局於八十年代開始制訂長者服務發展計劃,迄今已開設共60個安老服務單位,以「五全照顧」為理念,積極推動「長者優質生活」,讓長者「活著就是精彩」。

今次透過「遙距醫療在葵青 ─ 中醫視像義診計劃」,她只需從家中步行數分鐘前往南葵涌社會服務處,在社工陪同下以視像形式獲得中醫師診治,亦方便她按時覆診跟進。 食衞局發言人表示,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為試點計劃,運作模式嶄新,由政府出資開設。 計劃旨在發揮公私合營和醫社合作的效用,滿足地區需要和切合其特色,提高市民對保持健康生活、預防疾病及管理個人健康的意識。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長者除了需要親友的關懷外,鄰里的支援、跨界別夥伴的無縫合作同樣重要。 講者在此環節分享了跨界別協作的成功經驗,並帶出建立跨界別協作平臺的重要,亦提及香港需要更詳細的地區數據以助大家更瞭解分割槽特性,從而提供更適切的服務支援長者。 「從心出發 ,用愛營造」是南葵涌社會服務處的信念,亦是作為一間地區服務中心的核心價值。 過去廿多年來,中心無論在規模上、運作上及人事上圴經歷不少變遷,但中心方向始終不變一從「心」出發,用「愛」營造,照顧區內居民的需要,真心真意關愛一群有需要之社群。

全體教職員及近300名學生,一起參與是次愛與關懷的行動。 透過探訪荔景區內的長者,將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之「愛德」及「家庭」傳揚到社區,並按照耶穌基督的教導,身體力行服務弱勢社群。 為殘疾人士(包括6-15歲殘疾兒童)提供短暫日間或住宿照顧,讓他們的家人或照顧者處理個人事務或突發事情,或暫時卸下照顧重責,減壓調息。 家長可直接向服務單位申請,或由各醫務社會服務部、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特殊學校或康復服務的社會工作者轉介。 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為十二歲以下出現成長發展問題的兒童提供全面的體能智力測驗評估及診斷服務, 並根據孩子的需要及家庭狀況制定康復計劃,安排轉介及跟進。 測驗中心會為家長提供過渡性的支援,例如親子講座、工作坊及實用培訓等,加深家長對其子女的情況和社區資源的認識,從而進行家居訓練,協助兒童發展成長。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香港聾人協進會

本局一直秉承「保赤安良」的 宗旨,聯繫及善用社會資源,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優質社會服務,包括家庭服務、幼兒服務、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康復服務、安老服務、醫療及綜合健康服務,每年服務人數超過300,000。 近年不少社會福利機構均開展非資助服務中心/計劃,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及青少年,以及其家庭提供支援,範圍廣泛,涵蓋專業評估、治療訓練、成長支援、輔導、社交康樂活動、家長教育及支援等。 食衞局今日(4日)公布,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在2019年10月1日前,會開始營運主中心,為期3年。 在主中心啟用後一年內,營運機構須於五個葵青分區各設立附屬中心。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合約總價值為2.8億元,較政府預計的3.5億元少約6600萬元。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組織互助互愛,互相支持的支援網絡;以建立一個安全、健康、和諧的社區。 註冊西醫或心理學家可轉介有需要的兒童接受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的評估及診斷及醫院管理局其他的專科跟進。 教育局會根據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在家長同意下,轉介有較嚴重或有多重殘疾的學生入讀特殊學校,以便接受加強支援服務;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則會入讀普通學校。 家長若想進一步了解如何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子女,可參考上載於教育局網頁的《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家長篇》,並瀏覽相關資訊。 這裡,我們嘗試集合各種社會資源供家長參考,當中包括政府的、資助的、非資助的自負盈虧服務,以及同路人的互助資源。 整合資源時,我們特別聚焦懷疑/確診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學前及學齡階段),希望家長在起步之初,便找到貼心可靠的同行夥伴,把親子成長路上的障礙一一跨過去。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於2010年之前稱為浸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於1978年由香港浸信會聯會,授權香港浸會大學(前稱為香港浸會學院)籌辦,並於1982年成立,正式投入服務。 本處初期在灣仔及港島區提供多元化社區服務,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斷發展,服務地區已擴展至荃灣、葵涌、青衣、長沙灣、旺角、佐敦、土瓜灣、彩虹、沙田及大埔等各區。 服務包括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幼兒學校、長者綜合服務、精神健康綜合服務、臨床心理及輔導服務、綜合就業培訓、餐飲服務、及食物網短期食物援助等,服務對象年齡包括剛出生的幼兒到90歲以上的長者。 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於葵涌區內提供多元化的服務超過六十載。 透過全港超過200個社會服務單位,由幼至老皆照顧到,為有需要人士建立貼心到位的社區安全網。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葵涌總幹事助理招募

孩子已經被評估為有特殊教育需要,接下來便要讓他們及早接受支援,幫助他們適應日常生活及學習環境,讓他們健康成長,發揮潛能。 社會福利署和教育局分別為學前及學齡的孩子提供服務,衞生署和醫管局亦提供跟進服務,除此之外,不少社會服務機構也提供非資助的自負盈虧服務,補足服務空隙。 這些服務是自費的,低收入家庭可向社服機構了解有沒有減費安排。 透過非政府機構的跨專業服務團隊,為於參與計劃的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就讀的輕度殘疾幼兒提供到校訓練服務。 跨專業服務團隊亦會為教師及幼兒工作員及家長/照顧者提供支援服務。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 支援家長培育特殊學習需要兒童計劃 (將軍澳)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油尖旺初步選址在前旺角街市;深水埗在石硤尾邨第六期重建選址;灣仔選在加路連山道的前機電署總部;而大埔區則位於安邦路已空置的游泳池。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目前最有機會敲定選址的為深水埗區,即第二間地區康健中心預計最快於2020年招標。 定期發放房屋及搬屋資訊、提供搬屋租賃支援、舉辦社區活動,組織及團結劏房居民一起關心社區事務,從而建立互助網絡,共同回應及解決住屋困境。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 明愛全人發展培訓中心 – 荃灣中心

殘疾人士社交及康樂中心分別為視覺受損、聽覺受損、肢體傷殘及智障人士而設,同時亦為其他殘疾人士及健全人士提供服務。 這項服務的目標,是照顧視覺受損人士在閱讀及資訊方面的需要。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傳達及資訊服務會透過閱讀輔助器材,以及有聲或點字書籍/雜誌,向視覺受損人士提供閱讀資料及音樂,滿足他們在學習及康樂方面的需要。 支援居於不適切住房兒童提升學習及遊玩空間,改善家居環境,提升兒童生活質素;及幫助他們發掘及發展其強項,促進兒童在身心社的發展及成長;並推動其社區參與,以劏房兒童視角進行社區營造,共建兒童友好社區。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社聯主要負責統籌「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和「組合社會房屋計劃」兩個項目,前者是利用在空置樓宇提供社會房屋;後者則是利用空置土地採用「組裝合成」的方法興建社會房屋。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與14間社福機構合作,計劃已於2020年9月完結。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而「組合社會房屋計劃」則有3個項目,與3間社福機構合作。 時任新建立集團有限公司企業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社會資本摯友鄧祥兒說,企業參與建立社會資本,一方面能服務社區,另一方面亦可提升企業形象、促進業務持續發展,可謂雙贏。

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為十二歲以下出現成長發展問題的兒童提供全面的體能智力測驗評估及診斷服務,並根據孩子的需要及家庭狀況制定康復計劃,安排轉介及跟進。 在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期間,政府為低收入家庭提供訓練津貼,讓他們獲得由認可服務機構營辦的自負盈虧服務,協助孩子盡早開展訓練和治療。 為配合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政策在2017/18學年落實,正在輪候特殊幼兒中心的兒童將毋須經過資產審查便可獲「學習訓練津貼」。

為幼兒提供早期教育及訓練,並特別著重協助家長/監護人/家庭成員接納、了解、照顧和訓練有特殊需要幼兒。 DrGo作為香港主要遙距醫療服務平台之一,已連繫超過12個醫療夥伴、超過100名醫護人員,提供普通科及8個專科的視像診症服務,包括中醫、兒科、心理健康及家庭醫學服務,以及遙距監測及長期疾病管理等。 另一名參加此次義診計劃的曾先生70多歲,受濕疹困擾多年,他得悉能夠在居所附近的南葵涌社會服務處,一站式以視像模式諮詢中醫師及享有送藥服務,便捷的安排讓他更有動力及信心去處理纏身多年的老毛病。 而榮譽贊助人有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 以定點定月定戶形式派發防疫物資和生活用品,減輕基層家庭的經濟負擔;工作人員亦會定期面見及跟進服務對象狀況,以介入或轉介適當資源予他們。

據協會網頁透露,其辦事處在荔景邨,2002年成立,2004年註冊為慈善機構。 該協會現時設有至少三個社區健康中心,包括青衣社區健康中心、葵涌社區健康中心、葵涌(東北)社區健康中心。 此外,該會有安排流感疫苗接種,並有眼科服務,曾經與理工大學視光學系合辦視網膜檢查,目標受惠者為5萬人。 葵青安全社區及健康城市協會董事會主席周奕希表示,會按照標書要求,將聘請護士、物理治療師、社工等人員,其中護士有10人、物理治療師有2.5人。 至於醫生人手方面,會向葵青、深水埗、沙田等區域的普通科醫生招手,醫生不會直接受聘於康健中心,而是合作形式,如病人有需要,中心會轉介他們至醫生,以提供適切治療。

主中心設於葵涌九龍貿易中心,淨作業樓面面積約1500平方米,提供多項醫療健康服務,包括健康教育推廣及教育活動、健康評估及慢性疾病管理。 宗教事務委員會為表達對長者的關懷和敬愛,以「茘天傳情45載,攜青敬老榮主愛」為主題,於二月二十五日舉辦「探訪長者日」。 活動由香港都會扶輪社,以及荔景天主教中學家長教師會贊助,並由長者安居協會葵青區關愛長者大使計劃、南葵涌社會服務處協辦。

南葵涌社會服務處: Y Farm 健康長者農場

為聽覺受損人士提供全面的社會康復服務,包括個案工作及輔導、手語翻譯服務及訓練、耳模配制及修理服務,以及聽覺矯正和言語治療服務等。 有關服務可經由醫務社會工作者、家庭服務中心或非政府機構職員轉介,有需要的人士亦可自行向有關中心提出申請。 合資格的機構可以申請成為營運機構,並在營運期間向住戶提供社區為本的社會服務,建立網絡及資本,讓住戶能夠回饋社區,並在日後有能力於社區中獨立生活。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