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女士希望透過遺傳基因檢測來減低女兒的憂慮,亦可由及醫生或遺傳諮詢顧問解釋報告及給予正確的意見。 遺傳風險較高的癌症有乳癌、卵巢癌、子宮體癌、大腸直腸癌、前列腺癌等。 「明白到癌症患者在對抗病毒途中的徬徨無助,我們希望藉此服務為他們提供可靠的癌症資訊,也給予他們更大的支持」,基金會主席方嘉儀說到。

  • 在2018年,本港首五位女性常見癌症依次為乳腺癌、大腸癌、肺癌、子宮體癌和甲狀腺癌,而在20至59歲的成年人中,婦女患癌比例較同齡男性為高,主要由於與性別有關的婦女癌症如乳腺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和卵巢癌的發病率相對較高。
  • 標靶治療以至免疫治療仍不斷發展,處理副作用的方法亦有進步,因此病人應積極接受治療,切勿輕言放棄。
  • 適逢國際抗癌聯盟「世界癌症日」(2月4日)主題為「關愛患者,共同抗癌」,呼籲社會大眾關愛癌症患者。
  • 她亦表示,會於稍後帶同女兒一同諮詢腫瘤科醫生,一旦女兒亦驗出帶有PALB2基因,根據最新NCCN腫瘤學臨床實踐指引,她或有需要比一般人提早於30歲開始進行乳癌篩查。
  • 現時新型冠狀肺炎肆虐全球,香港每日都有新的確診個案,若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對肺功能本已偏弱的慢阻肺病患者是一大重擊,病情有機會較一般感染者惡化得更快更嚴重,不容輕視。
  • 據醫管局最新公佈數字,2016年本港癌症病發及死亡率分別有31,468宗和14,209宗,預計2030年將較2016年急增四成。
  • 1分鐘自我評估25個症狀:失眠、有自殺念頭、自殘、對生活失去興趣…

另外,我們亦建立了緊密的外科專科醫生網絡,為患者提供多元化治療。 吳雲英醫生提醒:「現時,醫學界只建議為高風險癌症患者及已驗出帶有基因變異癌症患者的家庭成員,進行癌症基因檢測。其他非癌症或沒有家族史的普通市民不應盲目接受基因檢測」,「基因檢測異常不一定會發病,只是得到該病的機率較高」。 吳醫生指出:「雖然目前進行基因檢測的時機並沒有明確規範,但仍希望當事人可在理解檢測內容與意義、了解疾病內容、確認可以接受檢驗結果所帶來的影響、對人生規劃有想法的情況下,再考慮接受檢驗。」一般而言,年齡小於18歲的人士並不適合接受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 因此,越能及早預知先天的遺傳性癌症風險,越可以早期就能制訂預防治療及考慮生育的計劃。

吳雲英醫生: 醫生教路 :1-6個月BB腦部發展黄金期攻略

一旦驗出屬遺傳性癌症基因變異,患者健康的下一代及其他直系家屬亦有機會遺傳到癌症基因,故亦可以考慮進行相同基因變異檢測。 頭頸癌專科醫生李兆康稱「相信許多病人就接觸癌症諮詢頗有難度,幸得有此機構。」面對頭頸癌,大多以藥物或物理治療,但病者都會出現吞吃困難,待治療師評估配與高卡路里營養奶等方法助病人補充營養。 「機構是非牟利,我們將結合臨床經驗並講客觀,讓患者了解抗癌資訊」,乳癌專科醫生馬國權說到。 她續說,事實上,癌症的發生不只是先天遺傳因素,後天因素像是飲食、環境、生活習慣、壓力等也有重要影響。

吳雲英醫生

出現上述症狀不等於一定患肺癌,但若身體有不尋常變化,應盡早求醫,找出原因。 鈣化點、乳房造影檢查;原位癌、入侵性乳癌;全乳切除、乳房重建;新藥VS舊藥,認識這些關鍵字,了解乳癌的前因後果,才能精明地守護珍貴的乳房。 新型的乾粉吸入器,步驟相對簡單,需要較少手口協調,病人容易使用。

吳雲英醫生: 癌症爆發性疼痛難耐 新式止痛藥能抑制痛楚

至於嚴重副作用如肺炎、心律異常及肌肉痛等不常見,醫生亦會密切監察病人情況,有需要時可以暫時停藥。 另外,第二代標靶藥亦有多種選擇,有些需要與食物同服,有些則不受時間限制,有些每日只需服用一粒,醫生可因應病人需要而選擇。 由於鼻咽癌康復者較常人易有牙齒問題,因此應每半年作牙齒檢查,每次飯後亦應刷牙。 至於不少病人治療後易因進食困難而體重下降則需注意營養的補充,多吃高蛋白質食物。 吳說,近年的強度調控電療技術已減低對腫瘤附近正常組織傷害,口乾、聽力下降或頸肌肉繃緊等情況大有改善,惟吞嚥困難仍是影響較深遠副作用。 吳雲英醫生 她曾有病人在電療後受吞嚥困難纏擾十數年,每次進食都要將食物切得十分細小,且只能吃較軟身食物,每餐動輒花一小時。

她更概述肺癌治療的新發展,包括靶向治療和癌症治療的新星─免疫治療等等。 吳雲英醫生 由於其母親患大腸癌及再上一代都有人患上乳癌,恐怕女兒都會有較高患癌風險,所以決定做基因檢測,了解自己是否帶有相關的遺傳基因變異。 幸而檢測結果顯示20個基因變異均為陰性,李女士及女兒都鬆了一口氣。 經過檢測結果及在遺傳諮詢顧問的解說下,黃女士得知自己帶有PALB2基因突變,患上及復發乳癌的機會會比一般人高。 黃女士得知結果後,她笑說曾有一刻想隔疏一些去檢查,但現在自己不能懶惰,要繼續乖乖地每年進行檢查及更注重身體。

吳雲英醫生: 醫療服務包括

適逢國際抗癌聯盟「世界癌症日」(2月4日)主題為「關愛患者,共同抗癌」,呼籲社會大眾關愛癌症患者。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秉承此原則,首推「醫事.問先導計劃」,由專業的醫生團隊組成,義務為患者提供免費癌症諮詢服務,助他們果斷決定治療方案,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增加康復率。 只有約15%肺癌病人確診時屬第一期,要預防肺癌最重要還是不要吸煙或盡早戒煙。

吸入式藥物是慢阻肺病最主要的治療之一,以藥的性質分類有急救和控制預防兩大類,藥物主要為氣管舒張劑和類固醇噴劑。 吳雲英醫生 而吸入裝置就以乾粉吸入器、壓縮吸入器及輕霧吸入器三款最為常見。 此外,子宮體癌起源於子宮內膜腺體的惡性腫瘤,為本港女性常見癌症第4位,它亦與遺傳性基因有關,例如「錯配修補基因」(MMR)突變容易誘發子宮內膜癌。 醫生會為患者示範吸入器用法,患者本身亦應細心學習,若有疑問應立即諮詢醫生,以確保自己不會錯誤使用吸入器。

吳雲英醫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專科醫生全面拆解

BRCA 的基因突變可遺傳自父親或母親,因此吳醫生提醒,若已知同源血親帶有BRCA基因突變,診斷有乳癌並有近親還有乳癌、卵巢癌、胰臟癌或前列腺癌,便需要做BRCA基因檢測,採取預防措施,但即使沒有家族病史,吳醫生也建議盡早做檢測。 睿賢學社於2018年12月19日邀請了吳雲英醫生蒞臨主持「肺癌-認識與最新治療」講座。 她自2015年起被委任為香港鼻咽癌研究小組和香港頭頸癌協會理事會成員。 家族中除她之外,她的媽媽患上大腸癌及再上一代亦有人患上乳癌。 因擔心自己20歲的女兒會否有較高風險患癌,加上三陰性乳癌惡性度較高,所以決定進行基因檢測,了解自身是否帶有癌症相關的遺傳基因變異。 她續指,遺傳風險較高的癌症有乳癌、卵巢癌、子宮體癌、大腸直腸癌、前列腺癌等。

控制腦轉移對 ALK 肺癌病人十分重要,原因是多達三成晚期病人在確診時已擴散至腦部,因此需要選擇一些能通過血腦屏障的藥物。 她說,肺癌病人對一線 ALK 抑制劑失效後,可因應情況甚至利用次世代基因檢測,幫助選擇下一線的治療。 而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停用第一代 ALK 標靶藥後,再使用第二代 ALK 標靶藥作第二線治療令腫瘤縮小的機會達五成,穩定病情的比率更達八成,整體無惡化期中位數更超過一年,並且對腦轉移控制非常有效。 吳雲英醫生 她稱,這些針對癌症基因的治療,已獲證實療效比化療為佳,有效提升病人的存活率,因為針對癌細胞產生作用,故副作用比化療明顯較少,讓病人保有更好的生活質素,即使身體狀況較差或無法承受化療的病人亦適合使用。

吳雲英醫生: 癌症研究

新冠肺炎是新的傳染病,坊間一般流感測試劑不能確診得到,最有效確診是到醫院抽取鼻腔分泌物做測試,現時亦有政府及私家診所提供收集深喉唾液樣本作測試。 雖然新冠肺炎暫時亦未有預防疫苗及特效治療藥物,但只要及時醫治,康復機會不低。 無論是慢阻肺病患者或一般市民都毋須過於恐慌,齊心抗疫才能打贏這場疫戰。 針對化療後嘔吐或噁心,吳醫生建議患者可在化療前先吃簡單食物及盡量多喝液體,化療後也宜少食多餐和減少進食濃味的食物,以減低嘔吐機會。 現時亦有預防性或治療性的升白針,能有效減少因白血球指數低而引起的發燒和感染。

在2018年,本港首五位女性常見癌症依次為乳腺癌、大腸癌、肺癌、子宮體癌和甲狀腺癌,而在20至59歲的成年人中,婦女患癌比例較同齡男性為高,主要由於與性別有關的婦女癌症如乳腺癌、子宮頸癌、子宮體癌和卵巢癌的發病率相對較高。 在現時新冠疫情下,慢阻肺病患者本身肺功能偏弱,若不幸感染新冠病毒,會對肺造成重大打擊。 因此,除注意服藥外,慢阻肺病患者亦須更小心保持個人及家居衞生,以減低感染機會。 癌症由腫瘤形成,而腫瘤的出現成因眾多,包括遺傳因素、病毒、各種化學及環境致癌物等引致,但一般都源於體內細胞的異常生長,且可分為良性和惡性。 雖然良性腫瘤只局限於發生部位,散播性較低,但部分腫瘤個案也可能致命,例如長在腦部或心房的良性腫瘤 ;惡性腫瘤就是一般所指的癌症,它很容易經由淋巴、血液或體液等直接轉移到其他器官,因此有機會散播及出現在任何器官或部位。 她續稱,除了療效較高,第二代 ALK 抑制劑的副作用也較少,常見有腸胃、肝功能或血壓等影響,但很少病人因此而停藥。

吳雲英醫生: 吳雲英醫生 Ng Wan Ying, Alice

帶有遺傳性癌症基因並不一定會患上癌症,最重要就是可以讓自己及家人盡早了解清楚身體的狀況,及早採取預防措施,如生活習慣上的轉變及持續監察及檢查甚至治療,以減低晚期癌症的發生和降低癌症相關的死亡率。 遺傳性癌症基因高風險的癌症患者可在輔助治療完成後,考慮進行基因檢測。 她直言,愈能及早預知先天的遺傳性癌症風險,越可以早期就能制定預防治療及考慮生育的計劃。 現年49歲的黃女士擔任香港醫護聯盟註冊社工,亦是一名乳癌患者,乳癌發病時為40歲,家族中多人患癌。 她有一名20多歲女兒,整天也擔心自己會否像媽媽及家中長輩一樣患上癌症,若身體稍不適便非常擔心。

吳雲英醫生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