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診時下咽癌已到晚期,淋巴轉移的機會高達70%。 下咽癌在男性身上發生的機率遠高於女性,且較常發生在五十至七十歲之間的男性,通常有吸煙及飲酒習慣。 下咽癌一般分四期,腫瘤2公分以下是第一期;腫瘤長2到4公分為第二期,腫瘤長4公分、頸部有硬塊已是第三期以上。 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病情進展卻又相當快速,不少人由就診發展到晚期,平均只有約四至六個月,下咽癌第一期與第二期的存活率,可以達到90%以上,因此要特別留意自己有沒有早期症狀,及早求醫。 喉部除了是呼吸器官外,也是聲帶的重要結構;而下咽則連接食道,乃進食時食物必經之路,因此咽喉癌一般都會影響到呼吸、聲帶以及進食等日常功能。 不少人會混淆咽喉癌和鼻咽癌,雖然兩者位置相近,但卻被歸類為不同的癌症。
在頭頸癌化學治療計劃中,大部份使用順鉑與5FU兩種藥物或單一使用順鉑一種藥物,同時合併放射線治療,我們稱為合併放射及化學治療;或是使用順鉑搭配其他化學治療的藥物,做為疾病復發時的姑息性治療。 咽喉癌最常見的標靶藥物為西妥昔單抗(Cetuximab),能對付某種在個別咽喉癌細胞特別活躍的蛋白質,從而遏止癌細胞生長。 患者須特別注意,因化學治療會減少血液裏的正常細胞,治療後或會出現發炎、疲倦、嘔吐、口腔疼痛等情況,乃正常的副作用。 接受放射治療後,患者有機會出現各種副作用,例如皮膚疼痛、咽喉疼痛、失去味覺、食慾不振等,實屬正常現象,毋須過分憂慮。 放射治療意指利用高能量射線,例如X光或質子(proton),對付患者體內的癌細胞。 體外放療方面,患者須平躺在一部會發射X光的大型機器下,讓X光穿透身體,抵達癌腫的位置,需時約數分鐘。
下咽癌檢查: 咽喉癌第一至四期、症狀及存活率
所有的頭頸部癌症患者,在治療之前都應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受手術治療。 評估的內容包括患者本身是否可承受手術的風險、原發腫瘤是否可完全清除、是否需要做頸部淋巴結廓清術、及評估術後可能造成的併發症是否會影響到咽喉機能。 理學檢查則會使用喉反射鏡或軟式纖維喉鏡來檢查腫瘤所在的位置、侵犯的範圍及觀察聲帶運動的情形。 此外還會對頸部進行觸診,注意喉頭及下咽部是否有腫大或固著、是否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等現象。
對此,賴文森表示,下咽癌算是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最棘手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相當高,第4期5年存活率在3成以下,就統計顯示,高達9成以上的下咽癌患者有吸菸或喝酒,若兩個習慣都有,將會大大提高罹癌機率。 經過放射線的照射,組織的傷口癒合能力會變的比較差,所以放射線治療之後去拔牙,傷口不易癒合,情況差的,甚至會產生放射線性骨壞死。 所以治療後應注意口腔衛生,儘量避免拔牙等口腔手術,到牙科就診時主動告知曾經做過放射線治療。
下咽癌檢查: 晚期症狀
無論是住院中或門診的病人,若有需要可以請您的主治醫師幫忙照會「癌症關懷照顧團隊」(住院中)或預約緩和醫療專科醫師的門診。 許多人認為接受緩和醫療就是「甚麼都不做」、「等死」。 緩和醫療的重要原則是:積極處理病人的各種身、心、靈問題; 下咽癌檢查 下咽癌檢查 協助病人和家屬調適;用更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因疾病所帶來的變化、甚至死亡,以達到生死兩相安。 癌症不僅影響病人本身,包含病人的整個家庭系統內的成員都直接受到癌症的衝擊,除了生理,癌症病人及家屬的心理暨社會層面更是受到遠大的影響。 家人在照顧病人的過程當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與心理狀況,避免因過度投入而造成情緒耗竭的情形,必要時也可尋求專業的協助。 雖然獲知得到癌症是心理上相當大的衝擊,但是大部分的病人都希望知道自己的病情。
這樣的分析,可看出病理中的危險因子會影響存活率預後。 所有的口腔癌治療準則及教科書都會提到在危險群病人的術後放射線治療的重要性(即使對於「危險因子」的定義可能各家有點大同小異)雖然加了放射線治療,似乎無法完全阻止復發與新生癌症。 甲狀腺功能受損的機會是20-25%,有2%的病人會發生顳葉腦組織的壞死,也有3%的病人會發生腦神經的受損。
下咽癌檢查: 腫瘤位置隱蔽或難早發現
確定的診斷還是要在開刀房內施行全身麻醉後,作顯微喉鏡的檢查,再用鑷 子夾出可疑的腫瘤部位組織,送到病理部門作化驗,才可以證實。 其實這些疑似的症狀,只要到耳鼻喉科進行內視鏡檢查就可以診斷出來,如果檢查後,就算沒有什麼問題,也可以讓自己比較放心。 下咽的形態尤如一個上寬下窄的袋,如出現腫瘤,下咽便會感到有異物卡住,但初期通常都不會有吞嚥困難的現象。 口腔黏膜下組織層呈現疤痕慢性增加現象, 下咽癌檢查 纖維組織增加造成張口受限,口腔黏膜活性減低進食時易受食物刺激並產生潰瘍。 部分早期之病患可藉由合併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以達到器官保存的目標。
非藥物性疼痛解除法:這也稱之為非侵入性的疼痛解除法,通常這 些方法幾乎沒有副作用,而且也可以和藥物合併使用。 本手冊僅著重於藥物性疼痛解除法,非藥物性疼痛解除法則將另書說明。 下咽癌檢查 此外,當營養不足時,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的效果也會變差,不容易發揮抑制癌細胞的效果。
下咽癌檢查: 健康網》台灣人10大傷腎壞習慣! 冠軍是「這行為」:不改恐洗腎
其中,下咽癌是頭頸部癌症中預後最差,死亡率也最高的疾病,第4期的5年存活率更在3成以下;統計並發現,逾90%的下咽癌病患有吸菸及喝酒的習慣,兩者都有時,更會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最新的2014年癌症登記報告,當年度新舊病例共有7,606人罹患口腔癌,其中6成都已經來到第3、4期,也就是已經出現較大腫瘤,或是已轉移到淋巴、非黏膜的組織,會拖到這麼晚期,通常都是病患不想面對、擔心會毀容。 因為放射線治療會造成軟組織纖維化,造成頸部僵硬、牙關緊閉、吞嚥困難(造成吸入性肺炎)…慢性副作用,所以需要做復健。 建議每天要攝取六大類的食物,因為沒有單一種食物含有身體所需的所有營養素,況且治療期間的癌症病人對於熱量及蛋白質的需要量也比一般人多,所以必須依據所接受的治療種類以及病人的狀況來做調整。
- 體外放療方面,患者須平躺在一部會發射X光的大型機器下,讓X光穿透身體,抵達癌腫的位置,需時約數分鐘。
- 例如中期的口咽癌,擴散至頸部或淋巴的機會提高,外科手術切割腫瘤亦會嚴重影響外觀和功能,因此這類病人有機會安排聯合治療,例如合併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及化療,三管齊下,雖然治療時間相對較長,惟有望提高治癒率。
- 本院口咽癌第一、二期病人之存活率達75-80%以上。
- 人類乳突病毒若在口咽部可能造成腫瘤生長在懸壅垂或是扁桃腺,在臨床上跟良性腫瘤較難區分,建議若有徵狀要找專業醫師檢查。
- 所有的頭頸部癌症患者,在治療之前都應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受手術治療。
- 必要时需行X线拍片、CT、MRI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避免误诊。
由於原因很多,除了求診耳鼻喉科,必要時也可以看腸胃科及身心科。 在《良醫健康網》近4萬多名網友的票選中,獲選為「耳鼻喉科」第一名好醫師評價的康仲然表示,口腔癌初期的警訊,主要是破嘴和硬塊,如果同一個點破嘴超過2個禮拜都沒有好,或是發現有任何硬塊,都有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 其實口腔癌不但症狀很明顯、而且病患本身也非常疼痛,病人自己全都知道,但就是越怕越不敢看醫生。
下咽癌檢查: 健康情報
人類乳突病毒若在口咽部可能造成腫瘤生長在懸壅垂或是扁桃腺,在臨床上跟良性腫瘤較難區分,建議若有徵狀要找專業醫師檢查。 人類乳突病毒導致口咽癌病人年齡越來越低,其中六成患者的扁桃腺組織上被驗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好發在女性族群、不嚼檳榔、不抽煙的族群,但這個族群的病人相對治療效果和預後比較好,也較少機會同時併發其他的癌症。 年齡分佈從33歲至84歲,平均年齡為59.5歲,其中51至70歲病例最多,佔72.9%(圖一)。
總結來說,飲酒會增加1.15倍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喉癌1.5倍,口咽癌3.8倍,下咽癌最可怕,增加到19倍的機率,喝越多危險越高,可見直接影響有多大。 軟式鼻咽內視鏡檢查前,需進行鼻部局部麻醉,再經鼻腔伸入內視鏡軟管,除了檢查鼻咽位置外,可向下通至咽喉深處,檢查聲帶和食道開口;藉此可診斷初期症狀不明顯的下咽癌。 檢查約費時三到五分鐘,自費體檢一次費約為新台幣一千五百元。
下咽癌檢查: 喉嚨卡卡月餘 竟是下咽癌2期
這種方法雖然可將腫瘤徹底清除,不過喉部的發聲機能將受到影響。 若經醫師評估為無法開刀治療者,則須接受以放射治療為主之治療方式。 一般來說,目前頭頸部癌症的原發部分腫瘤所需的根除性治療,照射劑量為66-74 Gy,隨著時代的進步,照射的範圍及定位的技術均日益成熟,也能給予病患適當的治療。 95%以上的下咽癌都是扁平上皮癌,且好發於50到70歲之間的男性。 ,在下咽的三個部位中,生長於梨狀窩的下咽癌佔最多,約佔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