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时需行X线拍片、CT、MRI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避免误诊。 而其常見的好發因子,可歸類為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嚼檳榔)、病毒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illomavirus、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及遺傳因子改變。 頸部是頭部與軀幹相連接的重要通道,許多神經、血管,甚至呼吸道或消化道,均須經由頸部與全身軀幹相連。 另外頸部除了含有許多不同功能的肌肉束外,也有著人體分布最密集的淋巴管腺組織;亦是人體重要的交通孔道。
使用磁振造影檢查 或電腦斷層檢查 來了解腫瘤及淋巴腺侵犯的情況。 胸部X光、腹部超音波以及骨頭掃描可檢查是否有肺、肝、骨頭的遠端轉移。 大部份的頭頸癌解剖構造及組織成份複雜,因此使用磁振造影 檢查可分辨骨頭、肌肉,軟組織、血管及神經組織被侵犯之深度。
下咽癌轉移: 口腔癌存活率高嗎?看什麼科?需要什麼手術與治療方式?
有些人會「討價還價」,雖然承認自己罹患癌症,但是在接受醫師建議提出的治療方案中,猶豫不決。 在看完前述各存活率曲線圖之後以下兩圖則以口腔癌之例,說明本院口腔癌之主要治療模式──手術及可能加上的術後放射線治療。 依據口腔癌術後的病理報告,病人可概略區分成高危險群-有放射線治療,與低危險群-沒有放射線治療的兩群。 高危險群是指以下任一種狀況手術切緣受腫瘤侵犯,有淋巴結轉移,有淋巴結莢膜外組織侵犯,有淋巴管侵入,有神經組織侵犯。 治療到第三、四週,會慢慢覺得有口乾,味覺喪失及吞嚥疼痛的問題。 喉嚨疼痛以及吞嚥困難需要勤漱口,使用抗黴菌藥物以及攝食足夠的營養來減輕。
95 % 以上的惡性腫瘤都是鱗狀細胞癌,好發於 55 歲 ~ 70 歲之間的男性。 高復發率是頭頸癌死亡率高居不下的主因之一,臺中榮民總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林進清表示,頭頸癌依據原發部位不同,可分為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等,近年有年輕化趨勢。 以口腔癌病患為例,過去患者的年齡層約在50歲,近年已下降至40歲,研判與環境致癌物如空氣汙染、吸菸等有關。 喉癌治療的成效關係著存活率的高低,當然是病人所最關切的,但近年來,病人生理功能(如聲音、吞嚥功能)也是很重要的主題。 過去認為只有開刀才可有效治療喉癌,直到19世紀末期,放射線治療才慢慢展露頭角;直到今日,在早期喉癌的病人,手術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的成效是相當的。 它的發生原因仍不清楚,除了前面所說的種族、地區及性別因素外,遺傳因子也可能相關,患者一等親內的家屬得病機會遠高於一般人。
下咽癌轉移: 癌症治療期間常見飲食問題及處理對策
喉部主要由1塊硬骨(舌骨)及5塊軟骨構成(甲狀軟骨、環狀軟骨、會厭軟骨及成對的杓狀軟骨),其中舌骨、甲狀軟骨、環狀軟骨構成整體喉部的外圍,並利用各種肌肉筋膜及韌帶組織將各部位連結起來。 喉部上通口咽,下接氣管,為呼吸道的一部份,具有各種重要的生理功能,其最主要功能包括呼吸及發聲,防止各種異物進入氣道的保護功能,及利用聲門關閉增加胸內壓力以利各種身體活動的功能。 放射線學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對於決定腫瘤大小、侵犯範圍十分重要。 其他如肺部X光檢查、肝臟超音波及骨骼核子醫學或正子電腦斷層等,除有助於治療前臨床分期的判斷外,對於療效的評估及追蹤複查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論採取何種檢驗方式,若結果為陰性,都可以考慮用另一種方式再檢驗一次。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 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 使用者應向醫師尋求醫療建議,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 Cigna 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 「Cigna」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 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Cigna Corporation 提供。
下咽癌轉移: 診斷︰
據權威醫學網站《emedicine》表示,下咽癌是種很特別的癌症。 下咽癌轉移 但很可惜的是,70%左右的病患在發現下咽癌時,都已經有頸部淋巴結的轉移;此外有20%左右的病患,已經轉移到肺、骨骼、肝臟等部位。 目前研究發現,約有90%以上的下咽癌病患有吸煙或喝酒的習慣,尤其是兩者都有的時候,更將增加癌症發生的機率。
喉癌治療前腫瘤的大小、位置的評估,對病人的治療方式及預後的影響很大 。 一般可分類為聲門癌、聲門上癌及聲門下癌,其中以聲門癌最多,超過一半以上,也是最容易早期發現的。 聲門癌初期,因為聲帶上沒有淋巴管,沒有頸部淋巴轉移;但聲門上癌或聲門下癌則因淋巴豐富,所以淋巴轉移很快,除了接受全喉切除外,還要做甲狀腺 、頸部淋巴甚至下咽切除,才能得到痊癒的機會。 賁門癌的早期發現比較困難,患者往往缺乏明顯的早期症狀。 一般病人會有上腹部或心窩部的不舒適、微痛、燒灼感,還有輕度吞咽哽噎感,有時還伴有消化不良或食欲減退。
下咽癌轉移: 健康網》台灣人10大傷腎壞習慣! 冠軍是「這行為」:不改恐洗腎
「不僅療效較傳統化療好,副作用也較化療低,患者在治療時可保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標靶治療能夠針對癌細胞進行攻擊,副作用相較化療小很多。 然而接受標靶治療最怕的就是好景不常,第一線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標靶治療平均可能在大約10-12個月後病情惡化,因為癌細胞漸漸出現了抗藥性。 至於第一線使用第三代標靶,可將抗藥性產生的時間延長,約在18個月產生抗藥性。
- 第三期13例中,7人以根除性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4人以放射治療為主;1人僅接受化學治療,於五個月後因敗血症而死亡;餘1人未接受積極治療,於四個月後因併發腫瘤部位深頸部感染而死亡。
- 適當地服用止痛藥物可以截斷疼痛的循環,達到疼痛的控制。
- 大部份的頭頸癌解剖構造及組織成份複雜,因此使用磁振造影 檢查可分辨骨頭、肌肉,軟組織、血管及神經組織被侵犯之深度。
- 究其原因,乃因下咽部富含淋巴系統,其粘膜下淋巴管易就近引流至後咽、側頸部與頸靜脈二腹肌 淋巴結,又因解剖上的連續性,下咽部上與舌底、舌部,下與食道,前下與喉頭氣管直接相連,腫瘤可藉侵犯或直接接觸而蔓延。
一般來說,抽取腫瘤細胞的基因檢測成功率會比抽血檢測的成功率來得高。 下咽癌轉移 這種治療策略與化學治療「通殺」的概念大不相同,可以針對帶有突變基因的癌細胞予以攻擊,對正常的細胞影響較小,因此被稱為「標靶治療」。 在顯微鏡下我們可以先把肺癌的細胞型態大致分成兩種類型,一個是「小細胞肺癌」,另一個是「非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是生長速度最快的肺癌類型,侵襲力又強又快;而「非小細胞肺癌」的生長速度比較沒那麼快,患者比較有機會接受治療並痊癒,約八成五的肺癌患者罹患的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我們先專注討論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下咽癌轉移: 癌症復發病患應該如何面對因應二次衝擊?
因為一但組織沾黏,則手術當中要仔細分離欲切除的組織,以及保留一些重要器官構造如頸動脈與神經,是件相當困難的事。 但如果不接受手術,則患者根本沒有存活機會,且往後的無法經口進食、甚至無法呼吸的問題,將使患者經歷慘痛的臨終經驗。 一但決定再以手術方法積極治療,我們的目標則是在完全根除腫瘤、治癒病人。 但是即使成功切除咽喉腫瘤後,接下來遺留的咽喉缺陷如何重建,以讓病人日後仍能由嘴巴進食,呼吸沒有問題,甚至能夠再開口講話,是我們醫師們必須事先計畫好的功課。 經與胸腔外科、一般外科醫師討論後,決定以胃部上拉方式來重建咽食道的吞嚥道。
每支香菸經過燃燒可產生超過七千種有害的化的合物和93種致癌物質,當散播於空氣中,這些有害物質就會被吸入肺部組織內。 下咽癌轉移 香菸成分主要包括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和其他化學物質,為什麼人會持續想吸菸? 因為尼古丁有成癮效果,它會刺激中樞神經讓你感覺提神和興奮,是一種強烈興奮劑。
下咽癌轉移: 癌症分期
相較於其他頭頸部癌症,下咽癌初期常常完全沒有症狀,且腫瘤有時需要長到很大時才會出現症狀。 再加上由於下咽不容易檢查,因此下咽癌從出現症狀到診斷出下咽癌之間所消耗掉的時間常比其他頭頸部癌症要長很多。 咽喉癌症狀 和徵候,大部分以嗄聲、呼吸困難、吞嚥困難和咽喉疼痛為主其中,尤以嗄聲最為重要,它常是喉癌的第一個臨床表現,也是喉癌最常出現的症狀。 對於腫瘤範圍深度更大的晚期病患,除了做全喉切除,頸部淋巴或下咽切除外,還需要接受術前或術後放射線治療,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賴基銘醫師表示,癌症有許多類型,而病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癌細胞所在部位以及惡性生長的程度,以及是否發生遠端轉移。 醫生可以根據受檢查者的活體組織切片或經手術取得的組織,甚至是生物標記的含量做出診斷。
- 因為下咽位於隱密之喉頭後面,下咽癌早期的症狀常常較不明顯。
- :下咽癌的病患原則上都要做食道鏡的檢查,看其向下侵犯的範圍及有無第二處食道原發癌存在的可能性。
- 一般來說,聲門癌的五年存活率:第一期90-93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
- 病人治療之後需要規則的門診追蹤,這些門診不一定都有安排影像的檢查,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建議病人回來跟醫師談談有三個很重要的目的,一個是作鼻咽內視鏡或鏡檢,希望能早期發現局部的復發,即時進行適當的治療。
- 檸檬和柑橘類的確富含維他命C等抗氧化物,雖然尚未有臨床研究證明單純服用檸檬可抗癌,但可加入日常均衡飲食中,並且均衡補充各色蔬果都有不同營養價值,來取代單獨大量攝取檸檬。
病人所要交待給家人的話,應該提早在適當的時間提出,讓病人確實地知道自己的病 情,他(她)可以有很多機會與家人溝通,不致於到臨終時意識已經模糊,無法交談。 答:癌症的疼痛是一種慢性的疼痛,意思就是癌症所引起的疼痛是一種長期而且循環性的疼痛。 適當地服用止痛藥物可以截斷疼痛的循環,達到疼痛的控制。
下咽癌轉移: 存活率不到3成!咽喉癌早期8大症狀要注意,連聲音「沙啞」也要警惕
而針對其他細胞型態的肺癌,就能先找出癌細胞裡的生物標記,再決定標靶治療的藥物。 目前有4種藥物能用來抑制EGFR,因此若找到癌細胞內有EGFR突變,就可以選用其中一種標靶治療的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 如果是在接受化療後才發現EGFR突變,可考慮完成化療療程或先停掉化療,開始作標靶治療。 下咽癌轉移 然而通常對已經轉移的第四期肺癌來說,單純使用局部治療肯定是不夠的,需要使用全身性治療才有機會控制肺癌的發展。 下咽癌轉移 說到全身性治療,可能的選項是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等方式。
如果就診時下咽癌已到晚期,淋巴轉移的機會高達70%。 下咽癌是頭頸部惡性腫瘤中預後最壞的腫瘤之一,又因發現時多已為晚期,對耳鼻喉科醫師而言,其治療仍為一大挑戰。 最重要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喉癌第一、二期可接受放射治療或雷射局部切除,術後仍可自然發聲,第三、四期則需接受範圍更大之手術或全喉切除,後者需藉人工發聲器說話。 咽喉癌較常見於男性及老年人,於2018年本港錄得476宗唇、口腔及咽喉部位癌症,相對女性的263宗高出四成多,發病年齡主要由45歲開始,因咽喉癌身故的多為65歲以上的人士。
下咽癌轉移: 頭頸部腫癌
分析本系列存活率仍不理想的原因,除了治療方式有待我們進一步努力與改善之外,整體民眾的警覺性與衛生知識仍有待提昇。 就治療結果而言,依AJCC的TNM分期系統分類,第二期患者僅1人,接受近全咽喉切除術與患側根除性頸淋巴擴清術,以及術後放射治療,經追蹤至今達二年以上仍存活。 第三期13例中,7人以根除性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4人以放射治療為主;1人僅接受化學治療,於五個月後因敗血症而死亡;餘1人未接受積極治療,於四個月後因併發腫瘤部位深頸部感染而死亡。
下咽癌轉移: 癌症出現骨轉移,就是宣告病患死刑嗎?
因此,目前喉癌的治療,採取的原則是:早期喉癌如第一、二期以放射線治療或喉部分切除術為主,晚期喉癌如第三、四期則採取合併療法,對喉部原發病灶進行喉全切除術,對頸部淋巴轉移施行頸部淋巴結廓清術,並考慮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輔助。 聲門下癌:該類型較為罕見,佔喉癌1%;早期徵兆往往沒有或僅造成喉部模糊的不適現象,通常最先出現的症狀是咳血或呼吸困難,一旦腫瘤向上侵犯至聲帶時才會出現聲音沙啞。 聲門下區淋巴循環不多,發生淋巴轉移的機會遠比聲門上型喉癌少。 下咽癌轉移 聲門上癌:發病率僅次於聲門癌,佔喉癌約20%;初期大多僅以聲音沙啞、喉嚨不適、有喉頭異物感表現,因此症狀通常被忽略,直到晚期才被發現,其他症狀包括喉嚨痛、吞嚥困難等。 此區淋巴循環最為豐富,因此是喉癌中最容易發生淋巴轉移而出現頸部腫瘤的一型。
下咽癌轉移: 鼻咽癌治療成果
一般而言,積極治療之下,三年存活率大約是50%左右。 但大部分的晚期喉癌要作全喉切除術,也就是把喉頭全部拿掉,此時口咽腔和氣管之間的通道被切斷了,空氣不能進出肺部。 為了解決呼吸問題,必須在患者頸部下方開一個洞口,把氣管切斷口和頸部洞口縫合在一起,空氣就可以直接從洞口進出氣管到達肺部,這個洞口叫做氣管造口。 關於喉癌的治療方法,與幾個因素有關:如腫瘤的實際位置大小,是否擴散 、轉移,以及病人的職業特性、年齡,一般健康狀態。 咽部疼痛:一般的上呼吸到感染經常會有咽喉疼痛的情形發生,不過通常會在一週內痊癒,所以如果疼痛症狀超過兩週,且持續疼痛甚至加遽,就應該至耳鼻喉科醫生處做進一步的檢查。
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罹患,但以40-60歲年齡層居多,平均年齡為50歲左右。 優點:藉由化學治療消除全身性肉眼及儀器無法可見的癌細胞。 合併化學治療可以增強放射線治療的效果,更有效率地消滅頭頸部可見的腫瘤,提高病人的存活率。 一旦藥物接觸血液進入循環中,這些藥物就會經由血液被帶到每一個癌細胞中去作用。
下咽癌轉移: 化學治療的副作用
吳尚殷醫師指出,若已發生遠端轉移或雖為局部復發,但無法再次接受以治癒為目標的手術或放射線治療時,治療的目標會轉變為使用抗癌藥物以期維持病人生活品質、降低癌症造成的身體負荷與儘可能延長時間。 年齡分佈從33歲至84歲,平均年齡為59.5歲,其中51至70歲病例最多,佔72.9%(圖一)。 初診症狀頻率如表一所示,以嘎聲和吞嚥困難或疼痛最多。 臨床分期依1992年AJCC之TNM分期,第一期0例,第二期1例(1.7%),第三期13例(22.0%),第四期45例(76.3%)(表二)。 就腫瘤位置而言,38例(64.4%)源自梨狀窩,5例(8.5%)源自後咽壁,僅3例(5.1%)源自環狀軟骨後區,另有13例(22%)於診斷時無法確切判定其起源位置。
下咽癌轉移: 咽喉癌症狀 分類
聲帶或喉頭癌,因為部位小又容易動,所以需要不受影響的檢查,現在的電腦斷層檢查 速度快又能細切,最合適此需求。 治療鼻咽癌主要透過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很難用手術處理,因為太靠近腦部、大血管,又容易轉移到頸部,難用手術清乾淨,但是用放射治療效果是很好的。 以本院來說,第一期第二期的鼻咽癌病人經過放射治療有超過九成的五年存活率,第一期的十年存活率也超過九成,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最好的。 只要是口腔裡的惡性腫瘤都可稱為口腔癌,最常見是鱗狀細胞癌,所謂的鱗狀細胞是我們的上皮細胞,從黏膜長出來的癌症。
下咽癌轉移: 需要協助處理索償?
早期的下咽癌因症狀並不明顯,發現時往往都已較為晚期,不過若是仔細的詢問病人的病史,仍然可發現許多病人在早期有咽部疼痛、咽喉異物感及耳痛等症狀。 隨著腫瘤的逐漸長大,病人會產生頸部腫塊、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呼吸喘鳴,體重減輕等症狀。 還有2-10%的病人被診斷時更已發生遠端轉移,另有50%局部晚期的病人經治療後仍會發生局部復發或轉移。
根據統計,約有65-75%的下咽癌發生在梨狀窩,20-30%發生在下咽後壁,環狀軟骨後區的發生率最低,不到5%。 下咽癌最常見的細胞型態為鱗狀上皮細胞癌,超過95%的惡性腫瘤都是這種型態。 55歲的謝女士在5年前發現左邊乳房有一個硬塊,隨後的化驗報告確診為乳癌,接着就是為期半年包括手術、化療與放療的標準治療,之後也接受了為期4年的荷爾蒙治療。 乳腺癌是女性乳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亦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下咽癌轉移: 頭頸癌易復發轉移 免疫療法延長存活期
檸檬和柑橘類的確富含維他命C等抗氧化物,雖然尚未有臨床研究證明單純服用檸檬可抗癌,但可加入日常均衡飲食中,並且均衡補充各色蔬果都有不同營養價值,來取代單獨大量攝取檸檬。 酒精通過下咽和食道等吞嚥道器官容易導致下咽癌和食道癌,此外,酒精內的乙醛也是致癌物,飲酒頻率及飲酒量越高者,將會增加罹患頭頸癌的風險。 若已經罹癌仍持續飲酒,酒精還會促進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 有人喝酒時臉容易紅,是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代謝成乙醛,再從乙醛去氫酶代謝成醋酸,若ALDH2基因缺損導致乙醛累積,會提高50%罹患頭頸癌風險,因此酒精也是對頭頸癌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