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圖 a 是理想化狀態,實上電晶 體的放大特性曲線只有在中間區塊會 呈現線性,其餘區塊則不然。 若是輸入 的訊號未能落入最佳線性區,而是分 佈在其他區塊,就會造成訊號失真(如圖 b)。 事實上,所有的揚聲器都需要擴大機的推動,《音響入門誌》第一期所附贈的「三吋全音域揚聲器」與本期的「無線擴大機」就像雙胞胎一樣,不能分離;另外,如電腦喇叭等的「主動式揚聲器」則已經內建「擴 大機」,因此不需要外接。
顧名思義就是在封閉的箱體中裝入喇叭單元,由於內部的空氣阻尼較大。 喇叭構造 優點來說,單元的反應速度得到提高,低頻十分乾淨和清晰。 但缺點來說相對來說音箱的靈敏度比較低,所以密閉式音箱對於前端擴大器的功率需求會較高,通常需要出動怪獸級的擴大機。
喇叭構造: 阻抗與承載功率
揚聲器為一個揚聲系統內最多變的元素,每種聲音裝置都有可能不同。 揚聲器的分類別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按照工作方式、形狀等來區分。 为保锥盆前后压力保持平衡,倒相号筒装置于扬声器前面。 喇叭構造 折迭号筒音箱是倒相式音箱的派生,其声响效果优于密闭式音箱的一般低音反射式音箱。 这种音箱的主要优点是避免了反射出声孔产生的不稳定的声音,即使容积不大也能获得良好的声辐射效果,所以灵敏度高,可有效地减小扬声器工作辐度,驻波影响小,声音清晰透明。
- 高音單體(有些稱高音單元,這是翻譯的不同),英文是Tweeter,該名稱源於某些鳥類發出的高音(鳴叫聲),高音單體製造的揚聲器是高音揚聲器,英文也是 Tweeter ,因此本文通稱為高音揚聲器。
- 揚聲器的種類很多,雖然它們的工作方式不同,但最終都是通過產生機械振動推動周圍的空氣…
- 動圈式單體通常是由錐盆與音圈構成,錐盆邊緣由彈性物質支撐,這使得它無法有自由空氣振動頻率。
- 不過,也因為一階分音器的分頻斜率低,在導通帶以外也保留了更多我們不想要的訊號。
- 另外在〈聊經典〉單元,會跟各位談到音響歷史上的傳奇經典LS3/5A,就是密閉式音箱。
- 定心支片上有許多同心圓環,使音圈在磁隙中自由地上下移動而不作橫向移動,保證音圈不與導磁板相碰。
不過 B 類放大正因為沒有直流偏壓,所以 當輸入訊號為 0 時,便沒有輸出。 因此 B 類 的能量利用率會比 A 類高出許多,所以 B 類放大器是許多省電型裝置的最愛。 為了解決 A 類放大器效率過低的問題,於 是出現了 B 類放大器,利用兩個電晶體各自 處理正半波與負半波的訊號。 其一負責輸出大,而負半週的訊號就由負電壓的元件放大。 當正半週的元件在工作時,負半週的元件 就處在關閉的狀態;反之當負半週的元件在工作時,正半週的元件就關閉中。
喇叭構造: 主要種類
它是指揚聲器在額定不失真範圍內容許的最大輸入功率,在揚聲器的商標、技術說明書上標註的功率即為該功率值。 為保證揚聲器工作的可靠性,要求揚聲器的最大功率為標稱功率的2~3倍。 揚聲器分為內置揚聲器和外置揚聲器,而外置揚聲器即一般所指的音箱。 內置揚聲器是指MP4播放器具有內置的喇叭,這樣用戶不僅可以通過耳機插孔還可以通過內置揚聲器來收聽MP4播放器發出的聲音。
- 圓型模,那是共振用來發聲用的,這種材質不一定全是橡膠,亦可是紙盆及金屬製或陶磁製,但有一個要素即要輕、要硬、要薄,如此才可達到發音的目的。
- 由於紙盆是揚聲器的聲音輻射器件,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揚聲器的放聲性能,所以無論哪一種紙盆,要求既要質輕又要剛性良好,不能因環境溫度、濕度變化而變形。
- 要知道音箱发声的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途径。
- 所以在挑選的時候還是要先掌握自己的使用目的,才能買到適合的器材喔。
- 雖然,聽覺感受無法完全透過視覺來了解其差異,然而揚聲器的發聲 原理,正是物理現象的實作,來呈現完美的聲音。
- 與電磁式原理相近,不過電樞加倍,而磁鐵上的兩個音圈並不對稱,當訊號電流通過時兩個電樞為了不同的磁通量會互相推擠而運動。
Siemens (Siemens & Halske公司創始人)於1874年1月20日,申請了電動式揚聲器原型專利,讓帶支撐系統的音圈處於磁場中,以便使振動系統保持軸向運動。 1877年12月14日, Siemens申請了號筒專利,在一個移動的音圈上面附著一個羊皮紙作為聲音輻射器,羊皮紙可以製成指數型錐體形狀,這是第一個留聲機時代的號筒實型。 而在1910年,Baldwin 又發明了’balanced armature’平衡電樞耳機。 電樞式耳機是在一個U型的磁鐵的中間架設可移動鐵片(電樞),當電流流經線圈時電樞會受磁化與磁鐵產生吸斥現象,並同時帶動振膜運動。
喇叭構造: 影響因素
一般中音頻時產生的聲壓較大,而低音頻和高音頻時產生的聲壓較小。 當聲壓下降為中音頻的某一數值時的高、低音頻率範圍,叫該揚聲器的頻率回響特性。 普通揚聲器發出的聲音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要實現定向,揚聲器的直徑必須做得非常大。 與傳統揚聲器的原理不同,有源定向揚聲器首先將低頻聲音信號載於指向性很強的高頻信號之上,再經過放大、發射到空氣中,而後,空氣會把高頻信號迅速過濾,其上的可聽聲音信號便會自然濾出,實現像雷射一樣定向傳播。 喇叭構造 在過去的五十年間,電動式揚聲器的基本原理沒有變化,只是改進了設計細節及零件。
在扬声器的输入端加上脉冲直流信号,如果振摸向前推动,则与直流电压正端相接的为喇叭的正极,反之为负极,如果接反,则喇叭振动的相位将不正确。 以静态扬声器来测其阻抗,所以求的的结果是直流阻抗,就是音圈上所绕的铜线总长的阻抗值。 特性灵敏度(SPL):以一瓦电功率,在一米距离处所测得的声压,并由频响曲线取四个点所得平均值即为平均音压。 当喇叭接收到由音源设备输出的电信号时,电流会通过喇叭上的线圈,并产生磁场反应。
喇叭構造: 扬声器喇叭单元与配置
變化有點像是在既有的顏料桶中又倒入新的顏料,剛開始有點不和諧,或許有些人會怒斥這個改變,拼了命想把新的顏色撈走…… 喇叭阻抗有很多种,最常见的阻抗值为4欧姆、8欧姆,不过也有6欧姆、11欧姆、15欧姆及16欧姆的喇叭。 要注意的是,厂商所标注的阻抗实际上并非单一值,而是平均值,它会随着喇叭频率高低而有所变化。 喇叭構造 举例来说,有的喇叭可能标注8欧姆,但实际上要发出30Hz的极低频讯号时,阻抗会变成15欧姆;要发出4kHz的高频讯号时,则阻抗又可能降到2欧姆。
接下來,我們將以家用與專業的角度來剖析一般常用的音箱結構。 好的音響提供了多種阻抗,阻抗一般以8Ω為其標準值,大多數二音路書架喇叭的阻抗值均為8Ω,多單體多分頻的落地式音箱也有6Ω、4Ω的。 阻抗值越小,需要推動的電流就越大,要求的功放功率也相應高一些。 許多擴大機可以對應不同阻抗的喇叭,圖中是Denon AVR-2400H 支援 4Ω 到 16Ω大多數揚聲器都會在背板的銘牌上標示額定的阻抗值提供使用者作為參考。
喇叭構造: 設計物料不同
挑選完合適的監聽喇叭後,也歡迎參考以下文章,來為其他硬體設備做調整或升級! 尤其當空間不適合擺放喇叭時,監聽耳機也會是不錯的選擇,除了比較不會影響他人之外,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也更容易買到適合的款式,有興趣不妨考慮看看。 擺放位置得依聆聽的位置為準,與左右喇叭會呈現一個三角型。 喇叭正面得往內夾以對著聆聽者,高度則建議與耳朵齊高,並小心不要過遠或過近;以6吋的喇叭為例,建議擺放距離大約為90~120cm。 另外,一般宅錄時牆面上應該只有簡單的吸音,所以建議喇叭不要太靠近牆,避免聲音與牆面共振造成低音轟鳴,影響對聲音的判斷。
被動輻射器(參見 P40 上圖)從音箱外部看起來與一般單體無異,檢視音箱內部可看出沒有驅動系統。 因為不需要電源,也能夠發出聲音,所以又稱為被動振膜、空紙盆。 分音器能完全決定喇叭聲音的走向,因此分音器的設計相當重要。 首先要根據單體的特性曲線,選擇最佳的頻率段,進而決定喇叭的分頻點,此外,還要依據高低音單體的效率與阻抗,來設計出最適合此音箱與單體的分音器。 以一個分音高、低音頻的兩音路喇叭來看,分音器就是設計讓喇叭的高、低音單體以我們希望的斜率衰減,這時候便交會出一個分頻點(Fx),讓單體各自在表現最佳的區域內工作,發出理想的聲音。
喇叭構造: 單體的運作原理
挑選監聽喇叭需要一定程度的相關知識,初學者可能會望之卻步或難以判斷。 在這樣的狀況下,推薦從 YAMAHA、Mackie、JBL 等大廠牌或是業界常用商品中來做挑選。 此類高人氣商品不僅代表已被專家認可,品質上也具有一定的保證,不妨以其做為入門選項,未來需要升級時再考量更適合自己的機種即可。
平面喇叭也有其限制,它的磁結構使得只有磁場的邊緣通量能與振膜上分佈的「音圈」相互作用,因此效率都不高,到目前這個現象能然存在。 喇叭構造 再一方面,平面喇叭所用的振膜比靜電喇叭或帶狀喇叭都來得重,因此會限制它的頻寬,過去只有Audire一家公司使用全音域的平面驅動器,連Magneplanar自己的喇叭後來都改採帶狀單體的高音,加上平面振膜低音組合而成。 Burwen與日本山葉曾利用平面振膜製成耳機,Pioneer則放棄磁性平板,改用高分子聚合物來製造耳機,但這些產品似乎都沒有獲得肯定。
喇叭構造: 何謂「單體」?看完馬上理解揚聲器--音箱結構秀出聲音魔法
當時以美國的電子公司為主力,目前在許多美國鄉間小戲院裡現在還看得到。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歷史產品都只能列入PA系統(公共廣播),還未能進入Hi-Fi之林。 彈波主要是避免音圈在移近磁隙時和外極磁片及軛鐵發生接觸,同時當音圈靜止時使它回復到原來位置,為振動系統的平衡提供支撐作用和控制振動系統的順性(柔順性)。 彈波的材質則棉布、化纖、蠶絲、CONEX、聚脂類等。 而多音路设计运作过程,由扩大机驱动的电流讯号,会先经过分音器,将高、中、低频音讯分配到对应的高、中、低音单元上发声,然后「混合成」成我们听到的声音。 揚聲器系統 《揚聲器系統》是2010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山本武夫。
它的平面振膜是一塊圓形峰巢板,板中間是用鋁箔製成的峰巢芯,兩面蒙上玻璃纖維。 它的頻率特性較為平坦,頻頻寬而且失真小,但額定功率較小。 高音單體(有些稱高音單元,這是翻譯的不同),英文是Tweeter,該名稱源於某些鳥類發出的高音(鳴叫聲),高音單體製造的揚聲器是高音揚聲器,英文也是 Tweeter ,因此本文通稱為高音揚聲器。 高音單體通常是位於喇叭最上方位置,這樣的擺位主要是因為高頻音波的擴散性較低,稍為偏離單體指向的方位就會衰減得厲害,所以通常都會設計水平接近於耳朵的位置。 為了減少失真並使放大器穩定運作,會將放大器的輸出信號按一定比例送回輸入端,放大器可依送回來的輸出訊號做調整,達到改善失真的目的,此過程即為負回授(Negative Feedback)。
喇叭構造: 手機喇叭手機喇叭構造
喇叭規格當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就是「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簡單來說就是喇叭播放音樂或者聲效時,可以重現到「適當音量」的聲音頻率的範圍。 這類分音器在被動分音器中最為常見,因為它在設計複雜度、頻率響應與高音單元保護性當中取得了合理的平衡。 當揚聲器的所有單體在擺放時對齊,二階分音器與所有的偶數階分音器都能夠提供對稱的極性響應。
喇叭構造: 喇叭
中音域是分佈在人耳最敏感並且訊源集中的區域,中音單體的發聲表現往往能夠做到逼真還原,音色乾淨有力,且讓人感受到強烈的節奏性。 有關載流音圈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可用「佛萊明左手定則」簡單地判別。 圖 B 截取圖 A 音圈與磁鐵的一小段來作說明,大拇指代表導線運動的方向,食指代表永久磁鐵的磁場方向(由 N 指向 S),而中指則代表電流方向。
喇叭構造: 【評測】Denon AVR-X2400H:HEOS 系統駕臨入門機 仲有 Dolby Vision 加持!
箱體的尺寸也是很重要的,必須和揚聲器的參數相對應,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協震頻率。 為了在演出時將音樂大聲的放送給觀眾,我們需要透過PA系統,將所有聲音訊號整合放大,才能有足夠的音量涵蓋整個表演空間。 想像對著一個酒瓶口吹氣,瓶口的空氣柱產生振動,振動的空氣 柱與瓶身內的空氣腔相互作用產生了共振,因而發出嗚嗚的響聲。 瓶子 裡裝些水時,聲音也會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瓶身空氣腔的體積發生了變 化,影響到瓶口空氣柱的共振頻率,聲音也就跟著不同。 所謂全音域(Full-Range)是以一個單體,涵蓋大部份的頻率表現。 因為沒有經 過分音器,也沒有聲音的損耗、頻率被分割與相位的問題,所以高低頻到耳朵的時間一致。
這個單體採用十公分的金屬振膜,鈹青銅制的音圈,以及方形的框架,非常有特色。 1975年Jordan Watts推出的Flagon花瓶狀全音域揚聲器,一直到今天還在生產,是少數像藝術品的喇叭。 1932年創立的英國Wharfedale,在二次大戰前後也推出不錯的全音域單體,1958年老闆換人後,開始往計算機等尖端科技發展,放棄了全音域單體的發展。 英國另一家Lowther倒是始終堅持,60多年來一直浸淫於全音域單體領域中,它們單體的特色是白色獨立邊緣、中心均衡器等,現在台灣仍可買到它們的產品。 目前並沒有標榜以DaLine設計的喇叭,不過一些低音反射式音箱卻從這裏得到靈感而進行改良。
不過,也因為一階分音器的分頻斜率低,在導通帶以外也保留了更多我們不想要的訊號。 如此一來,低音單元容易接收到在分頻點以上的高頻成分、產生較大的失真;高音單元容易接收到在分頻點以下的低頻成分,除失真外更可能因此損壞。 單體的種類很多,最簡單的一種設計就是一個單體負責所有音頻範圍,也就是「全音域」的設計,多見於超小型喇叭、藍牙喇叭。 人耳可以聽到的聲波的頻率一般在20Hz~ 20KHz之間,所以一般的揚聲器都會把設定在這個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