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推出以「食材連結社區」為題的手機應用程式「H18」,包含嘉咸市集的10個鮮貨攤檔,以及將於明年初開業的My Central零售空間的兩間商戶,讓公眾在日常買餸消費中,增加對嘉咸市集的不同攤檔和店舖的認識,以加強商戶與社區的連繫。 除了提供食譜外,亦會提供目標商舖的快捷路線,及嘉咸市集歷史、攤檔故事及最新動態,未來亦會加入嘉咸市集附近餐廳遙距取票,方便輪候座位。 「嘉咸市集」肉檔商戶才哥說,受疫情影響,不少人轉到超級市場購物,令檔販的生意及營業模式的帶來很大影響,加上每日開工亦消耗不少口罩。 他希望透過推廣活動為嘉咸市集帶來宣傳作用, 刺激街坊到街市的購物意欲。 非牟利團體「同心網絡」於周六(12月5日)起,展開推廣傳統街市文化的活動「嘉咸市集 – 嘉咸市集 嘉咸市集 舊墟濃情」,邀請了6位本港著名設計師製作口罩,並從 12 月中開始消費換領計劃,希望吸引街坊消費。 第一階段2012年的招商計畫主要為地盤B(住宅、嘉咸市集),於2012年5月由長江實業(集團)附屬公司得標。
- Oak試過在這環境中義賣為「星火」籌款,也在店中悄悄放點跟社會運動相關的貼紙,戰戰兢兢地擴闊過四周的政治光譜。
- 有搬遷到嘉咸市集海鮮商戶指,搬鋪後生意下跌約一半,減價約半成;亦有商戶上月底試業時每日僅有數百元生意,故停止試業,今日開幕日重開,指生意有所改善,期望市建局推出優惠改善生意。
- 「宇宙最強」甄子丹今年獲邀擔任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嘉賓,而他日前接受外國傳媒訪問,大談拍攝荷里活電影《殺神John Wick 4》的點滴。
- 嘉咸街與威靈頓街一帶的樓宇幾乎都被回收重建,旁邊圍起的建築地盤,將興建嘉咸市集,已有一批街市檔販落實在市集建成後,遷入上址。
- 市建局建議發展項目包括三個地盤(地盤A、B及C),用作住宅、商業、酒店及零售用途,並提供社區設施以及公共休憩空間。
- A地盤塔樓部分規劃3棟地上分別為38層、47層、47層建築(總戶數為1,096戶),基座一至三樓皆設有公共廁所及公眾休憩空間,提供公眾休憩空間包括整條利東街、第1座與第2座的入口廣場、以至第3座5樓平台部份範圍。
- 但在重建方案形塑的過程中,原利東街居民及商店所成立H15關注組(H15為該項目的官方編號)亦強烈要求臨利東街的連續唐樓也應予保存,至少中段部分必須保存,若為財務可行性需求,可於街頭街尾興建高樓,由於貌似啞鈴故稱「啞鈴方案」。
現代化的冷氣街市,無疑是為街坊提供了一個更安全舒適的購物環境,但以淘汰舊行業和小店來換取,這值得嗎? 香港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政府自以為「利民」的措施,總是拒聽民意去實行,重建嘉咸街如是,機場「三跑」如是,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如是,成立創科局如是……太多太多,沒餘力數下去。 這pop-up「異形」般的存在,又是另一種「轉型」,讓好多本來完全沒機會的對話開展。 附近排檔的小販可通過Oak聽到本不可能遇到的想法;而Oak用排檔的方法,也讓十年如一日的日常有了少許突變。
嘉咸市集: 市建局在嘉咸街與結志街交界興建的「嘉咸市集」上月啟用,惟周邊仍有不少工程。
【Now Sports】曼城中鋒賀蘭的女經理人皮雯達暗示,該挪威超級射手日後式會加盟皇家馬德里。 曼城中鋒賀蘭(Erling Haaland)的前經理人拉奧拿去年逝世後,經理人工作由皮雯達(Rafaela Pimenta)接手,她日前接受訪問談及職場遇到的性別歧視,並暗示賀蘭總有一日會加盟皇家馬德里。 再者過去一直盛傳賀蘭與曼城的合約存在離隊協議,更有指他最快在2024年夏天能加盟皇家馬德里,轉會費為1.75億英鎊。
- 本地資深設計師、C01設計學校創辦人林席賢用密集式插圖的形式創作出「嘉咸街市乜都有」環保餐具套裝,把「嘉咸市集」的點點滴滴躍然在餐具上,更以貓與人互相依存為題。
- 雖然市建局的發展項目,令街市變得面目全非,但仍有不少檔販抵著炎夏寒冬,風雨不改地緊守崗位,朝六晚七,準時為街坊服務。
- 自少蹓躂在嘉咸街的香港資深平面設計師及企業品牌形象顧問陳超宏創作出嘉咸媽姐買餸袋,他把長辮、身穿白衣黑褲、手拎餸菜的媽姐刻畫在仿照昔日街市的「雞袋」而創作的環保買餸袋。
- 嘉咸市集亦正在打樁建地基,每天早上8時、下午1時和5時,準時開機。
-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来唤醒街坊和市民对保育『嘉咸市集』这个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户外市场的关注,计划也是透过这个市集以孕育本地文化的一次尝试。」黄曦华娓娓道来这次项目的文化意义。
- 今次研習計劃得到市區重建局的支持進行,同學們曾跟隨市建局職員到中環街市、嘉咸市集及卑利街實地考察,了解該區的特色,市建局亦借出中環中心H6 CONET作為展覽場地。
多年來從事企業形象、品牌包裝工作的易達華就構思出三隻精靈:小雞(黃色)、海鮮(紅色)、蔬果(綠色),代表嘉咸街供應的各種新鮮食材,以三隻精靈設計的扣針,三組拼湊一起更可組成嘉咸街的標誌性斜路,好比精靈們在市集遊走。 嘉咸市集 自少蹓躂在嘉咸街的香港資深平面設計師及企業品牌形象顧問陳超宏創作出嘉咸媽姐買餸袋,他把長辮、身穿白衣黑褲、手拎餸菜的媽姐刻畫在仿照昔日街市的「雞袋」而創作的環保買餸袋。 嘉咸市集 香港設計師協會、香港插畫師協會全權會員賴維鈞也創造出宛如回憶寶盒的仿藤籃,「小時候,外婆居住在新界,逢星期六她便會以藤籃盛載食物或其他東西送給我們。」賴維鈞期盼大家翻開這藤籃時,就會喚醒已封存的回憶。 其中一個嘉咸街菜檔檔主的妻子Christine表示,若要完全跟從食環署要求的尺寸限制,小生意根本難以經營,所以她要求更大的經營空間。
嘉咸市集: 中環「嘉咸市集」 有望下季營運
地盤C範圍內涉及兩個具歷史評級的戰前唐樓項目,包括一級歷史建築的威靈頓街120號及三級歷史建築的嘉咸街26A至C號,市建局把前者的構件拆卸和只保留後者立面的保育方式,均被質疑有改善空間。 嘉咸市集 有關商戶的租約屆滿後,但至今仍有一間茶餐廳的東主拒交鎖匙,該區租金太貴,一直找不到舖頭,堅持繼續營業。 受重建影響的多名商戶於4月1日聯同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峯發起堵塞地盤行動,要求市建局延長寬限期半年至一年,讓商戶找到新舖才搬走,又要求市建局承諾讓已離開的商戶可在新街市繼續經營,揚言將無限期堵塞地盤的車輛出入口。
「宇宙最強」甄子丹今年獲邀擔任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嘉賓,而他日前接受外國傳媒訪問,大談拍攝荷里活電影《殺神John Wick 4》的點滴。 回首過去的荷里活發展之路,他直言曾遇過不受尊重的對待,當時令他相當氣結。 大埔早前發生名媛蔡天鳳(Abby)碎屍慘案,死者前夫Alex及鄺氏一家、前家翁情婦共5人先後被拘捕,尋日(2日)再多一名男子涉嫌協助罪犯被捕,據悉為死者前夫朋友。 家人對前夫喺2016年曾涉盜竊案被通緝一直知情,但見佢經常中港兩邊走,所以Chris及譚家以為事件已解決。 嘉咸市集 「同心网络」总监李伟强多年来专心致志於将「文化落区」由口号实践为付诸行动。
嘉咸市集: 高檔「嘉咸市集」
「嘉咸市集 – 舊墟濃情」共邀請到約75個販商及商戶參與消費換領計劃,及4所小學逾 250 名校學生投稿參與主題填色創作。 填色作品於周六起展示在嘉咸市集一帶的販商攤檔及商店舖面,同時「嘉咸市集」鮮貨零售中心亦設有市集 Pop Up Store (商店 M02),即日起開放至明年1月 2 日。 而紀念品換領計劃則由12月19日起至明年1月2日,推廣期內於嘉咸市集消費滿指定數目獲一印花,儲滿指定印花數目可扭蛋換領設計師紀念品一份 ;而主辦單位亦會向嘉咸販商分發嘉咸口罩,販商自行決定派發。
他說由2018年開始構想今次的活動,當中遇到許多始料不及的事情,設計師們的意念也走過了多個春秋,直到今天呈現在大家眼前的禮品和口罩,都全賴設計師們對保育文化的執著才能成事。 正如設計師們所言,培養文化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卻是有心人一點一滴地累積延續、傳承發展。 探尋嘉咸市集一帶的昔日情懷和歷史風貌,無論從日常生活、特色小食和傳統節日等方面,都會可以發現不少大街小巷藏著的種種回憶及社區故事。
嘉咸市集: 凱滙商場真係高格調?市建局 觀塘裕民坊YM2 的定位、發展方向與隱憂
商場是香港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不過當一個新商場的賣點,只剩下冷氣巴士總站的時候,大概這個商場很有機會是個大伏。 有袁澧林的駿業里固然是美好,但對很多人來說,觀塘川流不息的人流,令人窒息。 【明報專訊】在中環挖一個洞起樓,聽上去似不可能任務,不過市建局做到了,這個洞還緊貼着嘉咸街露天街市來挖,分為三個地盤A、B、C,夾在中間的地盤B已成為長實新樓盤,起名倒是直接不繞口,就叫My Central。 素食自助餐「無肉食」開業多年,在港島及九龍區一共有3間分店,主打港式平價素食。 最近無肉食就在中環開設第4間分店,以全新純素主題登場,是香港首間供應純素的素食自助餐餐廳。 結志街是中環的街市區,街上沿途有不少街邊賣濕貸的小商販,包括賣鮮魚蝦蟹的、粮油雜貨、雞鴨鵝、旦、菜、瓜、生果、豬牛羊肉,有新鮮的,也有凍肉。
為市建局位於卑利街及嘉咸街發展項目,提供 「連繫社區、讓市民共享」的空間,設有多元化的零售和餐飲體驗,也進駐了昔日在嘉咸市集擺檔的老字號肉檔、菜檔和海鮮檔。 非牟利團體「同心網絡」邀請了6位本港著名設計師製作以嘉咸街作主題的口罩,共約11萬口罩,並有超過2000份紀念品,將透過12 月中開始的消費換領計劃供公眾換購。 參與設計師包括本地創作品牌 「Chocolate Rain」,品牌設計師麥雅端說,自己本身於「嘉咸市集」一帶居住多年,對於嘉咸街的貓及市集人情感深刻,並成為今次的設計靈感。 另一名參與計劃的設計師易達華則希望透過計劃吸引年輕一代關注濕貨街市。 市建局於2008年宣布嘉咸街/卑利街的重建項目,部分位於嘉咸街一帶的攤擋結業,部份商戶獲安置到新建的鮮貨零售中心「嘉咸市集」。
嘉咸市集: 嘉咸市集正式開幕 「日日餸禮」派10蚊及禮品券
除了超過2,000份與「街市」、「購物」、「飲食」、「生活」等主題相關的紀念品,設計師還製作超過110,000個「嘉咸」主題口罩,透過消費換領計劃,吸引街坊及市民到「嘉咸市集」消費,在面對持續的疫情挑戰下,助商戶把握可持續營運的商機。 本案規劃設計較具特色的部份是位於第4及第5發展區的裕民坊休憩公園、公眾廣場及地標大樓。 裕民坊休憩公園及公眾廣場是整個重建項目最主要的開放空間,採「梯級」式設計,並設水景與表演平台,原本的商販也將安置在這個區域。 地標大樓寬達280米,為避免造成屏風效應,整個量體區分為三個部份,採鵝蛋造型設計,並由多座天橋連接,增加通往開放空間與港鐵觀塘站的可及性,也解決了空氣流通的問題。 建築物外圍也規劃大量的人工平台連結基地內外的公共空間,同時創造出拾級而上的設計風格,建築物的低樓層更規劃具屋頂的廣場供市民利用。
香港居住大不易,都市更新重建對於原社區的居民與商家而言,自是極大的衝擊。 即使香港政府在收購這些老舊物業時,最高是以該區七年樓價予以補償,但居民重建後仍是各自紛飛,因此常受到都更破壞在地社區網絡的批評,這也使得近年許多重建項目的收購進度不如預期。 嘉咸市集 2011年後,港府祭出「樓換樓」政策,讓原居民增加了原地安置的選項,但實際成效極低。 因為原本自住業主經濟水準並不算高,選擇樓換樓仍需補七年樓價與新屋樓價的差額,這對大多數原業主是負擔不起的。 因此「樓換樓」政策被批評實為「樓買樓」,為德不卒,近年甚至可以看到「實質樓換樓」、「鋪換鋪」及「呎換呎」(類似台灣一坪換一坪)的居民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