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國都戲院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Uwants.com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國都戲院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與歷史對話,與未來攜手,與文化同行,新世界重塑皇都戲院之傳奇,還原昔日繁盛風貌,填補年輕一代缺失的那塊記憶拼圖。 「保育並非只是保留舊建築,而是要形神俱備,將硬體與軟體融合,希望盡一切努力,令皇都戲院重生,讓這座古蹟重拾生命力,成爲香港下一代的文化綠洲。」鄭志剛博士如是說。 另外黃金戲院, 我記得應該在現在黃金中心的地方, 即是高登電腦商場旁的轉角位, 現在上面開了酒樓, 地下一樓是網吧. 《千古兩美人》描寫歷史上三位著名女王的戀情,據說全長三小時,臺灣上映的應是一90餘分鐘的精簡版。 本片首輪時僅在臺北戲院放映兩天即下片,廣告中雖刊有國都戲院,該院卻未正式上演,推測可能於日後選映。 (圖)1964年九月,改編自名燥一時「英倫緋聞案」的《琪萊故事》(The Christine Keeler Affair, 1963)罕見地在國際、國都、國泰、臺北四家戲院首映。

國都戲院: 九龍區

醋酸症候群也會導致菲林收縮,而菲林各部分變差程度不同,亦造成了變形。 另一問題是菲林軟化及變得黏稠,例如收回來的底片中有一卷聲片已黏連在一起,無法打開,以致影片失去部分聲軌,變成有畫面而沒有聲音。 其他問題還有兩段菲林交接位置較多出現畫面閃爍,菲林收縮令齒孔距離不均而引致畫面晃動,以及影像上出現斑點等。 各類文物都可能因為儲存環境和使用方式而變壞或損耗,例如發霉、撕裂、缺損,我們會為受損文物進行狀況檢查、清潔和修復。 例如上圖硝酸片(NITRATE FILM)邊緣的顯示該菲林生產於1941、1961或1981年。 由於硝酸片自從1951年已停產,我們由片邊記號「NITRATE FILM」可推斷它是出產於1941年的硝酸片。

  • 就在這股方興未艾的時代浪潮中,隸屬國防部、以軍方「福利單位」為名義建成的國光戲院,在延宕多時之後,終於在1957年的光復節前夕盛大揭幕。
  • 導演李鐵得悉沖印影片的公司快將結業,答允把《蝶影紅梨記》(1959)原底片及拷貝移交資料館。
  • 1980年下旬結束營業,不過「國都戲院」的公車站牌仍在此後存在了一段時間。
  • 參加者從踏入皇都戲院商場的一刻,便仿如置身50年代皇都戲院的華麗舞台,從售票處接過一張舊式戲票開始,展開第一身體驗之旅,親睹皇都前世今生,由璇宮戲院、「小上海」到皇都戲院,由國際級表演到中西首輪電影,親歷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歷史片段。
  • 不過,國都戲院其時並非專門映演邵氏電影,而是在檔期之間穿插其他西片、日片、華語或粵語片,如1964年便曾與國光、國泰、台北四院合映改編自英國名噪一時政壇醜聞的《琪萊故事》(The Christine Keeler Affair, 1963)。

首先其外牆的廣告牌被拆去,正門上方露出一幅隱藏多年的浮雕裝飾;有民間團體為戲院建築撰寫文物價值評估報告,要求當局重視保育。 古蹟辦專家早前建議將皇都戲院列為三級歷史建築(屬最低級別),古物諮詢委員會開會討論後暫不評級,待古蹟辦提交更多資料再作決定。 由於是次活動開放時段有限,並須實施人流管制,想參觀「尋找你我他的皇都 」活動需要成為Culture for 國都戲院 Tomorrow會員,再電郵至表達興趣並提交香港身分証號碼首四位數字,不包括英文字母(例:1234 )。 若未能到場參觀或未獲揀選的話,可留意4月中起亦設有網上虛擬導賞。 北角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於1952年建成,是香港碩果僅存、歷史最悠久的大戲院,天台的拋物線型拱橋式桁架,更是現今難得一見的獨特設計,亦是昔日北角「小上海」的歷史見證。 北角皇都戲院是有超過60年歷史的一級歷史建築,由於即將進行復修工程,在復修前便特別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歷史體驗活動,收集皇都戲院相關的舊物,還原昔日風光面貌。

國都戲院: 銅鑼灣

位於和平西路與南昌路(昔南昌街)交叉口的國都戲院成立於1957年,負責人乃李長興、李長坤兄弟。 戲院在12月6日下午二時,由時任臺北市長黃啟瑞揭幕,並邀華語片影星夷光以及臺語片影星柯玉霞剪綵。 次日正式開幕,首映琵琶洛麗(Piper Laurie)、羅利卡漢(Rory Calhoun)及瑪美範多倫(Mamie Van Doren)主演之西片《龍鳳呈祥》(Ain’t Misbehavin’, 1955)。 位於和平西路與南昌路(昔南昌街)交叉口的國都戲院成立於1957年,負責人李長興、李長坤兄弟乃時任台北市第七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李水之子。 戲院在12月6日下午二時,由時任台北市長黃啟瑞揭幕,並邀華語片影星夷光以及台語片影星柯玉霞剪綵。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1972年開業的新光戲院,位於英皇道及書局街交界,現時改為新光戲院大劇場,是香港少數現存的大型粵劇表演場地。

國都戲院: 台灣元老級歌手心肌梗塞猝逝 密友Barry遺憾揭求救訊號

不過,皇都戲院經歷過多次改建,1995年的四級大火更令皇都不少地方變成頹垣敗瓦,現今滲水、批盪剝落隨處可見。 皇都戲院於1997年結業,其後被改建成桌球室,輝煌一時的戲院及超等座,都已被廢置。 完成聲音修復後,聲軌須於杜比立體聲錄音室重錄一次,以切合現今電影院的標準。 由於VHS錄影帶與菲林影片的格數規格不同,前者每秒25格,後者每秒24格,錄影帶的聲音檔須轉換成每秒24格,再套進畫面。

國都戲院

關德興之子關漢泉除了轉送先父的電影遺物予資料館,更透過人脈在美國三藩巿大明星戲院找到一批六十年代的戲橋轉贈資料館。 資料館因而找到掌管大明星戲院的胡氏家族,令保存於其祖家地窖的一批五、六十年代的經典,如陳寶珠演的《女殺手》(1966),重見天日。 全賴他牽線搭橋,資料館獲美國三藩市華宮戲院創辦人方創傑慷慨捐贈多部絕無僅有的三、四十年代華語電影硝酸片,包括《掙扎》(1933)及《女性之光》(1937)。 此外,馮秉仲亦把逾千套珍藏影片及數萬件宣傳材料捐贈資料館,如吳宇森執導的《喋血街頭》(午夜場版)(1990)及王家衛執導的《阿飛正傳》(午夜場版)。 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的紀錄片《淞滬抗戰紀實》(1937)和《勳業千秋》(1941)彌足珍貴。

國都戲院: 影片

不過,國都戲院其時並非專門映演邵氏電影,而是在檔期之間穿插其他西片、日片、華語或粵語片,如1964年便曾與國光、國泰、臺北四院合映改編自英國名噪一時政壇醜聞的《琪萊故事》(The Christine Keeler Affair, 1963)。 除接受捐贈外,資料館亦鍥而不捨地尋找舊影片的下落,以填補香港電影歷史的空白。 眾多的搜集旅程中,《人海孤鴻》(1960)的尋珍之旅最令人意想不到。 於尚在籌備的階段,資料館派員到英國取經;碰巧當地的蘭克沖印公司打算處理一批中文電影的菲林,並赫然發現當中有許多珍貴的影片,如這套武打巨星李小龍赴美前所拍的最後一部作品。 天映娛樂有限公司於二○○九年把所擁有的邵氏片庫的七百多套電影影片素材和數萬項電影資料轉交資料館作永久保存,包括導演李翰祥的黃梅調經典《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及導演杜琪峰寫救火英雄的《十萬火急》(1997)。 星空華文傳媒有限公司的片庫,保留了為數不少的七十至千禧年代的香港電影。

國都戲院

另外連續三年榮膺全港書法公開賽冠軍的年青書法家陳家浚亦有份參與! 今次嘅創作融入左 50 至 60 年代與電影相關的設計風格,同時亦將經典書法融入細節當中,真系超獨特又有格調。 皇都戲院在1952年落成,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大戲院。 不過,屋頂像恐龍骨架的飛拱桁架,卻予人超時代的感覺,不僅全港獨一無二,即使在亞洲以至全球亦難找到相同的設計。 比月園更早的是1947年9月5日開幕的麗池夜總會,則以舉辦「香港小姐」選舉聞名,麗池採用美式的方法選美,充滿話題性,1952年選出的「香港小姐」但茱迪(Judy Dan),更「靚出國際」,曾參演《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等荷李活大片。

國都戲院: 國都戲院 Olym

而由「鬼王」潘紹聰主持的ViuTV節目《總有一瓣喺左近》,之前都曾經實地到訪過旺角豪華戲院,有靈探表示一入戲院就看到在電梯附近的位置,向上望有些橫樑,上面有一個男性的靈體坐著,腳在擺動,她經過那個位置時,全身發麻。 之後她在影院內,見到有靈體在第一排近牆的位置,呈螢光白色地留在院內看戲。 旺角豪華戲院1991年開始營業,是一間裝潢比較舊式,同時都算佔地較廣的戲院。 內部的裝修和擺設都很有80年代的特色,但原來都是出名的猛鬼戲院之一,多年來有不少人表示曾經在該戲院遇過怪事,甚至曾有靈異體質的人在豪華戲院看到靈體。 新寶院綫在fb宣布旺角豪華戲院光榮結業,消息一傳出不少影迷都表示可惜,覺得又失去一間舊式戲院,睇戲又少了一個選擇。

國都戲院

有網民曾表示,沿著通道的樓梯往下走,樓梯很長一直轉,直到去到經過一個女廁,發現扶手有一條紅繩,繼續往下走,又是女廁。 陳教授指的正是「春秧街」這個街名,「以前有個來自福建,在南洋起家的糖商,名叫郭春秧。」她說二十年代時,郭春秧在北角投得大量土地,一度草擬建糖廠,雖然最終沒建成,後來他在北角興建房屋,他的兒子也建了遊樂場 ‘月園’。 1995年,一場四級大火,徹底逆轉皇都的命運,當時商戶損失慘重,災後生意大都一蹶不振,戲院無奈在兩年後關門大吉,只剩下商場與住宅部分繼續運作。 皇都入口處的弧形立面,實為一幅名為《蟬迷董卓》的大型浮雕裝飾,原來乃出自名畫家梅與天手筆,數十年來一直被電影海報及廣告板遮擋,至近年因重建工程而重現人前,算是因禍得福。

國都戲院: 灣仔區

域多利戲院(Victoria Theatre)(奶路臣街8-8A號/花園街49-69號)1950年12月9日開幕,重建為宏景大廈,商場現為旺角電腦中心。 皇室戲院(Windsor Cinema)(告士打道皇室堡)1992年開幕,百老匯院線經營至2006年結業,由UA接手,2008年2月28日起因皇室堡改建而休業至2010年4月29日重開,由2015年9月26日起改由MCL 洲立院線營運。 影藝戲院(Cine-Art House,港灣道30號新鴻基中心地下)1988年7月8日開幕,2006年11月30日結業,現已改建為餐廳,及後於2009年4月1日遷往九龍灣淘大商場重開(2018年3月28日再次結業)。 爲使本公司能夠實現目的(見下文),您須要在訂閱表格中提供所有要求/指定的個人資料。 如果您未提供所需的個人資料,我們則可能無法實現目的和/或向您提供與任何宗旨有關和與實現任何宗旨有連帶關係或有利的資訊、活動及項目(“資訊、活動及項目”)。

作為一間電影院,香港首辦的日本電影節,就是在皇都戲院舉行,外語經典電影如《仙樂飄飄處處聞》、《沙漠梟雄》以及多部膾炙人口的港產片均曾於皇都上映,為不少人留下「星光伴我心」的美好回憶。 50年代後期,皇都戲院地下停車場改建成零售商鋪及餐館後,成為香港早期一站式娛樂的地標之一。 最大的問題是影像顏色與菲林影片的色彩不同,因此修復的首要任務是盡量令兩者色調一致,以免過場時差別太大。 此外,影像來源是錄自電視節目的影帶,影音資料經過多次格式轉換及壓縮後已大量流失,畫質與菲林影片相比差距甚遠。 我們須利用數碼技術為影像增線,盡量提高其解析度,以配合已修復的菲林影片版本。

國都戲院: 香港戲院列表

由於疫情關係,活動屬私人性質,屬Culture for Tomorrow會員的人士有機會參加,由即日起至4月底可到有關網站登記,機構會揀選合適人士入場參觀,條件包括要對歷史文化、文物有多大程度重視等。 展覽時間為每日早上10時至晚上8時,每個導賞團可容納10人,每小時會有3個導賞團,而無法入場市民可於4月中起透過網上虛擬導賞進行參觀。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文物項目主管楊頴賢指,集團聘請了國際及本地精英建築保育團隊,制訂全面保育及發展兼備的方案,期間亦會繼續搜羅與皇都有關的文物,至於長遠會如何保育,則留待團隊完成全部整體結構勘探再作決定。 寶華戲院 位於大埔墟寶鄉街東亞銀行與中國銀行位置,現已為實惠家居廣場大埔墟分店。 在六七十年代,寶華是新界區規模最大的「龍頭戲院」,全院裝設冷氣及使用軟座,擁有多達一千三百個座位。 1980年代後期,大埔的銀星戲院、鴻基戲院、星輝戲院相斷開業後,寶華戲院經營走向下坡,於1990年代改為發售全日通戲票以吸引觀眾。

  •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 今天這些娛樂場所大都已經拆卸,沒留半點痕跡,而皇都戲院是50年代前衛建築的僅存代表。
  • 旺角豪華戲院1991年開始營業,是一間裝潢比較舊式,同時都算佔地較廣的戲院。
  • 早於1918年(亦有說是1923年)開業的名園遊樂場,位於糖水道及明園西街,算是香港最早期的遊樂場,1945年拆卸後改建為多棟住宅。
  • 1952年建成,皇都戲院擁有超過60年歷史,是香港碩果僅存的舊式大戲院之一。
  • 域多利戲院(Victoria Theatre)(奶路臣街8-8A號/花園街49-69號)1950年12月9日開幕,重建為宏景大廈,商場現為旺角電腦中心。

由於我們收藏的彩色醋酸翻底片欠缺片頭和結尾部分,聲片亦已散佚,在修復工作開始前,我們要預備其他原材料補足缺失,當中包括一盒VHS錄影帶作為聲音檔案的主要來源,以及補足了片頭和結尾畫面缺失部分的一盒Betacam SP 錄影帶。 我們首先將底片清潔乾淨,並進行初步的修復工作,得出一套較完整的底片,用作沖印測試拷貝,重現影片影像,以便評估底片變色的程度,再決定如何矯正。 接著,利用影片掃描器將影片上的資料轉化成2K解析度的數碼影像資料,以便進行數碼修復,減輕影像閃爍、晃動的情況,並去除斑點及修正顏色。

國都戲院: 發展商辦展復流金歲月

桃源電影企業公司創辦人李會桃離世後,其妻把公司留下來的影片交予資料館永久保存,當中包括馮寶寶童星時代演出的《夜光杯》(上集)(1961)。 萬利影業公司創辦人李志卿的家人把《正德皇夜探龍鳳店》(1958)的彩色底片及黑白拷貝移送資料館。 雖然部分原底片損毀嚴重,但經資料館修復組的數碼修復技術改善聲畫質量,製成了是次108分鐘的彩色修復版。

國都戲院: 香港戲院

此案爆發於1963年上旬,英國陸軍部長普羅佛莫(John Profumo)坦承與應召女郎克麗絲汀琪萊(Christine Keeler)有染。 華德醫生(Stephen Ward)被疑居間仲介,據稱其在別墅舉辦的派對不僅涉及英國諸多政壇要人,且有蘇俄武官出入其中,產生國防疑慮,震撼當時執政的保守黨麥米倫(Harold Macmillan)政府。 「英倫緋聞案」當年在台灣也相當轟動,有關報導自六月起如連續劇般持續整整三個多月。

國都戲院: 國都戲院

九個導賞團於一日內全部爆滿,可見大家都喜歡邊行邊聽歷史故事。 即使未能參與也不用失望,信託會攝錄樂悠遊活動中導賞員的講解,並於稍後上載至信託的網站供大眾觀賞。 另外仲有「懶人包」,大家可以各自計劃自己的路線,歷史文化就在你的身邊。 今次我們請來信託的三位文物保育大使——陳蒨教授、呂大樂教授和丁新豹教授,與我們分享在北角和銅鑼灣的有趣歷史故事。

國都戲院: 戲院林立

作爲全港現存最後的單棟式戲院,皇都戲院其天台「飛拱」,也被國際保育組織Docomomo International譽爲全球獨一無二的戲院設計,讓皇都戲院成爲北角特色地標逾半個世紀,也見證著香港娛樂事業的黃金年代。 ,一度盛傳與同為黃卓漢所有的華聲戲院一同出走,最後乃於1979年十月與甫開幕的西門等戲院合組為專映第一公司出品影片的新院線。 期間亦會展出逾百件收藏,包括多款不同舊戲票,戲院員工制服、英皇道電車站明信片,以及仿製的大型桁架模型等。 除此之外,更罕有展出 1978 國都戲院 年已故國際巨星李小龍遺作《死亡遊戲》的電影海報及節錄,非常值得趁機會一睹珍貴展品! 活動也邀請到90後電影海報畫家「無紙用」林嘉恒, 利用皇都歷史和文化元素,創作出多款電影海報,以懷舊風格呈現電影經典角色的獨特韻味。 在得悉美國三藩巿華埠的世界戲院即將結業,資料館遂派員越洋搜羅超過六百部電影,包括導演李晨風代表作《寒夜》(1955)。

它雖然不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戲院建築,卻最富時代特色,且設計全港獨一無二,反映了當年電影業的興盛,最重要是它與北角的發展息息相關。 1952年建成,皇都戲院擁有超過60年歷史,是香港碩果僅存的舊式大戲院之一。 以獨特的拋物線屋頂和立體浮雕的設計著稱,皇都戲院獲一級歷史建築評級。

國都戲院: 九龍戲院

抗日戰爭爆發前後,大批富裕的上海人南遷香港避難,當中有些選擇在環境清靜的七姊妹居住。 國共內戰期間,南來的上海人更多,七姊妹仿如「小上海」。 不過,曾經有人分析過,由於戲院長年不見光,環境陰暗,可能因此經常會傳出靈異事件。 當中豪華戲院歷史都算悠久,多年來都有不少人表示在該戲院遇過怪事,連Viutv節目《總有一瓣喺左近》都曾經到那裡實地探究,更似乎直擊拍到有靈體。 「記得有一天,途經英皇道準備乘電車上學,警察說前面有炸彈要封路,連想走路上學也沒法子,有時連想看電影也只能走路。」這些有趣故事都見證香港的變遷,下次行經北角時不妨停下腳步,想像一下當時香港的模樣。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Uwants.com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國都戲院: 【皇都戲院】皇都戲院曾是50年代的演藝殿堂 國際巨星到場獻唱、放映多齣經典電影

皇都戲院大廈是集戲院、商場和住宅一體的建築群,因此,戲院連商場將會一起保育,至於戲院旁兩幢住宅如何發展,目前未公布細節。 國都戲院 目前正舉辦「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活動,展出多項與皇都戲院有關的舊物。 皇都戲院終由新世界發展(00017)統一業權,新世界執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志剛強調,希望喚醒沉睡已久的皇都戲院,注入新的文化精髓要,將盡力研究復修皇都戲院。

璇宮戲院1959年易手後,改名為皇都戲院,上演過粵劇,放映過多齣經典中西電影,直至1997年2月,放映成龍主演的電影《一個好人》後結業。 2020年,新世界發展以47.76億元投得皇都戲院大廈業權後,保育及活化工程已展開。 目前正舉辦「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活動,展出多項與皇都戲院有關的舊物,在昏黃的燈光下,參觀者彷彿走入時光隧道,經歷戲院昔日的繁華。

進行影像複製之前,所有駁口都經過重新檢查,當中大部分均須重新接駁,以防駁口在複製過程中鬆脫,這些步驟可防止菲林在通過印片機時受到進一步的破壞。 國都戲院 因菲林已變壞,收縮情況相當嚴重,一般印片機不能處理此片,故我們選用了鏈齒經過特別設計的印片機,務求安全地翻印影像。 同時,為減低片基花痕的影響,我們採用了全浸式濕印片技術翻印新片,新印了一條翻子和一條底片。 我們搜集到的《孔夫子》(1940)影片底片及聲片,除了部分聲片已經遺失外,硝酸片纖維分解令菲林變壞及嚴重收縮,導致部分聲片黏連,無法打開。 1965年的7月1日,國光戲院由國防部明令:往後僅供軍中康樂使用,不對外進行商業營運,也不出租給普通商人。

國都戲院: 百老匯院線

資料館幸獲黎氏後人捐贈影片,讓這歷史性的影像呈現觀眾眼前。 製片家黃卓漢多番帶領電影潮流,亦發掘了不少影星,如《工廠皇后》(1963)的丁瑩。 在其子黃海的安排下,資料館得到黃卓漢公司的電影,使精彩的聲影得以留存。 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信託)趁着今年成立25周年,籌辦了一系列活動推廣文物保育,其中包括將於12月15日舉辦的「歷史古蹟樂悠遊」。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