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獎章已經換罄,多謝大家踴躍參與「地質公園達人」活動。 甕缸群島景區由橫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及吊鐘洲嘅金鐘岩組成。 由於海岸長期受到猛烈嘅風浪衝擊,因此形成獨特嘅外觀,沿岸遍佈懸崖峭壁及海蝕穴、海蝕拱。 橋咀洲位於西貢市中心東南面約2公里,大家可從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前往,船程約十五分鐘。 此外,萬宜水庫東壩亦設有萬宜地質步道及解說牌,介紹多種有趣嘅地貌景觀,包括斷層、扭曲嘅岩柱、侵入岩脈及破邊洲海蝕柱等。 漁護署稱,糧船灣組岩柱數量多、體積大、保存完好,而且分布範圍廣,是全球罕見且最具代表性的地質奇觀,今次入選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代表其國際重要性獲得認可。

Erik(右)向團友講解火成岩的形成,這裏是西貢橋咀洲,當年位於破火山口邊緣,現時布滿火山爆發後形成的火成岩。 資深本地生態導賞員葉恆榮(Erik)特別鍾情地質研究,擔任地質公園導賞員一職,對他而言就如度身訂做般匹配。 眼前的奇岩異石雖然是遠古遺留至今,但隨着他逐一翻開地動山移的證據,彷彿也感受到億萬年前香港東岸曾發生的火熱震撼。 地質公園六角柱 同樣在北果洲南端上,這裡有兩組不同方向的裂隙,令六角岩柱沿節理先從底層外端開始滑入海中,然後再是頂層的岩石,加上受到浪侵蝕及風化,而形成迴旋的形態。 震懾的巨型岩壁,除了面積之廣,還有岩柱的形狀大多是六角形。

地質公園六角柱: 「香港擁有全世界最壯觀的六角柱石, 還見到一片滿是灰雲的天空,並在2011 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可說是觀賞六 電話: 2394 1538

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名錄十月二十五日至十月二十八日(西班牙時間)於西班牙蘇瑪伊阿鎮宣布。 六角柱石群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景點。 地質公園六角柱 除了可以坐船出海觀賞,另一最佳位置是走陸路到萬宜水庫東壩近距離觀看大型六角柱,獨特S形六角形巖柱也可以在這裏找到。 另外,遊客亦可選擇參加導賞團乘船出海,欣賞位於甕缸群島、花山沿岸等壯觀的岩柱群。 據地質學家研究,西貢火山岩柱群源自約1.4億年前該地區的火山活動。

地質公園六角柱

西貢萬宜水庫位於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之內,六角柱石群景色壯觀,既是地質公園的標誌景點,也是行山人士打卡拍照的勝地。 香港攀總(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山藝科的文章提醒大家,近海的石景並非穩固,千萬不可忽視安全。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儲水水庫,由兩道大壩組成,分為 東壩 及西壩。 大壩下游朝向太平洋,工程師為了防禦洶湧的海濤和鞏固建築結構, 加建了一道由7000塊錨形石拼合而成巨大錨形石防波堤,而工程更被列作「香港十大傑出工程項目」之一。

地質公園六角柱: 國際

長1.2公里的「荔枝窩自然步道」,一小時內可觀賞多棵著名百年古樹,包括全港最大之一、樹齡過百歲的五指樟和空心樹等,部分更被列入古樹名冊。 這裡的紅樹林範圍雖小,卻擁有全港最多的紅樹品種,如銀葉樹、秋茄、桐花樹等,品種比米埔還要多。 ‧ 乘坐西貢市中心開出的94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96R巴士(僅在周末及公眾假期行駛),經過北潭涌後下車。 沿大網仔路前行至岔路口,靠右沿西貢萬宜路繼續步行約9公里。 另一些學者則認為,六角柱在火山活動後期才形成,火山內部含有豐富矽質的熔岩,沿火山口主要噴發通道緩慢向上溢出到地面。 目前六角柱的形成並沒有一致的結論,部份學者認為六角柱石由火山灰形成,熾熱的火山灰填入巨大的破火山山口,凝結並逐漸冷卻而成。

地質公園六角柱

沒想過香港彈丸之地,竟然擁有逾億年歷史的自然遺產——六角形岩柱。 全長1.4公里、平坦易行的萬宜水庫東壩萬宜地質步道,是觀察六角形岩柱群的最佳地點,絕對值得一去再去。 今日的西貢既是郊遊熱點,同時亦是滋味的美食版圖,原來一億四千多萬年前,有一座直徑約20公里的巨型火山,坐落於現今的西貢一帶。 遊覽西貢火山岩園區之前,要去西貢地質景點的第一站——西貢市中心。

地質公園六角柱: 萬宜水庫|6. 六角形岩柱秘密

2011年9月17日,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成為中國第26個世界級地質公園,亦是罕有位於國際大都會中的世界地質公園,並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他更考我們一行人找出火山口:「一億四千萬年前,香港火山爆發,形成今天的獨特地貌,哪一座才是火山?」四處看了良久也找不到,原來一駛進西貢海域,由糧船灣延伸至果洲群島,火山口直徑長達10公里。 岩漿冷卻凝固,加上岩石的不同物質及風化,形成獨有的岩石及地質構造。

此外,海岸作用在此形成了多種侵蝕和沉積地貌,其中的化石對於瞭解古老的古生代環境、地理、氣候及生物進化提供了線索。 西貢萬宜水庫東壩、浪茄及西灣一帶,均佈滿六角柱石群,當中以東壩的 S 形六角形岩柱最為獨特,可說是觀賞六角柱石群的最佳位置。 這裡展示了岩柱在尚未完全冷卻凝固時,受重力影響而向下彎曲,形成現今的獨特形態。 要注意的是,六角形柱岩壁周遭只設矮石壆,沒有設置大型欄杆,可讓遊人近距離觀賞,但因岩石風化已久,存有落石風險,故不宜走得太近。 六角柱石群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Hong K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的主要景點之一,其他景點還包括:海蝕洞、破邊洲等。 徒步走到萬宜水庫水平面,可以邊走邊欣賞上帝鬼斧神工的天然巨作六角岩柱陣。

地質公園六角柱: 地質公園達人

(上)除了岩石和地貌,導賞團也介紹一些海岸生物,圖中的是大木林蜘蛛,亦稱為「人面蜘蛛」。 (下)露兜樹,果實由多個房聚合而成,多生長於海岸邊,外形像菠蘿,故又稱「假菠蘿」。 乘坐西貢市中心開出的 94 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 96R 巴士(僅在週末及公共假期行駛),經過北潭涌後下車。 沿大網仔路前行至岔路口,靠右沿西貢萬宜路繼續步行約 9 公里。 在糧船灣對出的橫洲,就可以看到海蝕拱,它又被稱為橫洲角洞。

除了研究地質和繪製地質圖之外,地質師還會協助工程師處理不同工程項目,包括跟地基、斜坡、岩洞和隧道相關地質的問題,他們在香港城市規劃、基建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角色。 如海蝕洞繼續長期受到海浪衝擊,以致洞穴貫穿,就會變成「海蝕拱」;如海蝕拱的頂部塌下,在外的岩體脫離了陸地,那就是「海蝕柱」。 就在我們熟悉的破邊洲,那沿岸的海蝕柱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豎立海中,遠觀之下十分壯觀,盡現大自然的力量。 岩石由冷卻後的岩漿、熔岩,經歷各種風化作用後形成,其主要成分就是礦物質,滋養泥土,亦是人類腳踏實地的根據,可說是萬物與文明的起源。 故此,地貌岩石是所有生態系統的重要基礎,好好保護它,就等同保護所有環境與生態歷史。

地質公園六角柱: 公眾講座

從老香港口中得知,萬宜水庫是1970年代初港府為解決淡水供應量不足而興建,施工期間須在東壩一帶開採石材建造水壩,卻敞露出巨形酸性六角形岩柱,其規模之龐大、岩柱直徑之粗壯,屬世界罕見。 成立香港地質公園的計劃,初期由民間組織如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等等推動。 直至2008年,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接納建議,宣布考慮設立地質公園,以發展香港的特殊地貌及岩石群,成為可供觀賞的自然景點。 ),舊稱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簡稱香港地質公園,是一座位於香港新界東部和東北部的地質公園,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岩和西貢東部火山岩兩大園區等合共8大景區,佔地5,000公頃。

東壩位置偏遠而且揸車進入要事先申請,從北潭涌步行最少要 2.5 小時;大家可選擇乘的士或9A 專線小巴來往西貢北潭涌與萬宜水庫東壩。 沙塘口山東南沿岸嘅陡崖係全港最高海崖,高達 140 米。 而火石洲高 45 米嘅杬挽角洞、橫洲高 30 米嘅橫洲角洞、沙塘口山高 24 米嘅沙塘口洞以及吊鐘洲嘅吊鐘拱門,合稱為香港四大海蝕拱。 盡管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滿布各式商場和大廈,但內裡其實隱藏著不少匠心獨運的主題佈置和商場展覽,讓大家可跟愛侶或朋友一起打卡影相。

地質公園六角柱: 香港地質公園六角柱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離開維多利亞港時,Derek介紹鯉魚門、佛堂門及將軍澳的歷史典故,還指出山脈位置、廈門灣、果洲名字源由等,遊玩同時長知識。 由綠恒生態旅遊主辦的六方世界甕缸之旅,勝在不用千里迢迢到西貢,在觀塘碼頭上船,坐上特製的Ecojet噴射快艇,大約半小時船程,已可直達西貢海域,慳回時間,亦能觀賞維港景致。 這艘Ecojet全港只此一架,由前奧運帆船代表隊員華哥,根據冰川船的設計,以噴射式驅動而不用螺旋槳,減低對海底生態的破壞,也是綠色旅遊對環保的考量。 遠古的生物或遺骸被意外掩埋,再經歷漫長的地質作用之後,或會形成化石。 地質公園六角柱 文嘉棋博士將詳細講述這些化石的有趣故事,揭露四億年來香港的環境變遷。 吉澳文化徑以現有路徑為基礎,沿途設置27塊解說牌,貫穿島上多個重要的歷史及文化遺蹟,引領旅客探索島上不同景點,深入認識吉澳。

地質公園六角柱

馬屎洲的七彩岩石和多種地質奇觀,在二億多年前的二疊紀時期形成,當時連我們熟悉的古生物——恐龍,亦還未出現。 馬屎洲有豐富的岩石種類和多種地質構造,例如一些像拉鏈狀、膝折狀的紋路和芝士拉絲般的岩石,都相當有趣。 荔枝窩村是目前全港保存得最好的客家圍村,村前有個「暖窩」牌匾,意指荔枝窩村背山面海,享有冬暖夏涼的優越地理。 地質公園六角柱 導賞團(在村內的蓬瀛仙館荔枝窩地質教育中心報名)由土生土長的村民帶領遊覽古村,自然能深入了解昔日的圍村習俗、故事和兒時點滴,最重要是將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地質公園六角柱: 香港十八區景點

土木工程拓展署 的土力工程處轄下的香港地質調查組,經過數十年細緻而深入的地質勘測工作及研究,於2008年下旬發現香港可能坐落於遠古的巨大火山。 其後,該組再進行四年的深入研究,證實上述驚人發現,並於國際科學期刊發表論文,確認位於糧船灣的超級火山,即現在的六角岩柱群所在之地。 位於西貢的六角岩柱甚具規模,覆蓋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分布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滘西洲、吊鐘洲、甕缸群島及果洲群島等。 香港的六角形岩柱直徑可達3米,高度由數十至150米不等。 Erik說,地質是後人推斷出來的歷史資料,對於香港岩石的成因及某些地質歷史,不同門派有不同學說,但都有一共通點,就是代表了我們對本土地質的重視。 他舉例說,現時香港有3條法例及條文保護泥土或岩石,使之免被移走或外觀受損,違者最高可被判罰款及監禁。

  • 而香港嘅世界地質公園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岩和西貢東部火山岩兩大園區等合共8大景區,佔地5,000公頃。
  • 破邊洲原為花山的一部份,卻因為侵蝕作用,最終從花山分裂了出來,成為了一座獨立的小島。
  • 六角柱石群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Hong K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的主要景點之一,其他景點還包括:海蝕洞、破邊洲等。
  • 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名錄,目的是認可全球具有高度國際科學意義的地質遺產地,以推廣其保育、教育和地質旅遊。
  • 當六角形巖柱仍處於半凝固狀態,受到地震和區域性下沉影響,扭曲摺疊成 S 形,呈現現今的獨特風貌。
  • 比賽結果以評審團及主辦機構的決定為準,參賽者不得異議,比賽亦不設上訴機制。

由於果洲群島位於核心保護區內,加上風浪較大及地勢險要,因此只適合在風平浪靜的夏季,乘船在近岸遊覽。 果洲群島位於外海由南果洲、北果洲、東果洲,以及多個小島和石排組成,長期受到風浪侵蝕,形成各種奇特嘅海岸地貌,當中包括斷崖、海蝕拱及各種奇形怪石。 其中以北果洲嘅六角形岩柱最為壯觀,同時北果洲直徑達 2 米以上嘅六角形岩柱亦係園區內最大嘅。 目前香港絕少機會發生地震,但原來在約 1 億 4000 多萬年前,曾經歷火山爆發和地震。 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名錄,目的是認可全球具有高度國際科學意義的地質遺產地,以推廣其保育、教育和地質旅遊。

地質公園六角柱: 遊客中心、地質教育中心及博物館

據估計,香港地質公園的火山岩柱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露出地面的高度達100米,總厚度有400米,平均直徑1.2米。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擁有世界級的地貌景觀、豐富的生態與人文景觀,景點遍布香港新界東北及西貢地區,大部分與市區僅有咫尺之遙,是假日休閒和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 地質公園遊客中心座落於西貢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內,於2009年12月正式啟用,中心面積約160平方米,用於介紹香港的地質環境,並提高市民保護地質環境的意識及地球科學的興趣。 此外,位於西貢北潭涌的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內亦有展區介紹西貢地質園區的地理特徵。

地質公園六角柱: 世界百大地質遺產地 本港火山岩柱入選

這組岩柱群分布在西貢東郊野公園糧船灣一帶、滘西洲、吊鐘洲、甕缸群島及果洲群島等約100平方公里範圍,覆蓋陸地及海洋,岩柱的直徑平均為1.2米,而最大更可達3米,露出地面的高度達100米。 地質公園六角柱 地質公園六角柱 根據香港地質公園的資料,約在1億4000萬年前,香港經歷過一連串猛烈的火山爆發。 據估計,當時有一座直徑超過20公里的巨型火山,坐落於現今的西貢一帶。

地質公園六角柱: 地質教育中心

始終如一地報導真相、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大紀元》的使命。 土拓署製作短片,以及以發現香港超級火山為藍本的故事書,供市民進一步了解曾經存在於香港的超級火山和香港岩石分佈。 故事書更附有紙樣,讓讀者親自製作香港超級火山立體概念模型。 平日可於西貢市中心乘搭94號巴士到北潭涌落車,再步行2.5小時或乘搭的士前往,假日則可於北潭涌乘搭新界專線小巴9A前往。 名錄主辦單位共收到181份來自56個國家的提名,所有提名均由不少於三名國際專家評估。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