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計劃最終期望令大圍河成為市民能觀賞河景、認識社區的後花園。 為讓市民日後更安全地使用河道空間,大圍河道花園暫時為有限度開放,期間會進行「智能河道管理系統」及「水位上升預報系統」模擬測試,歡迎您就空間使用及管理提出意見。 河道花園原本有傳於今日早上8時開放,《獨媒》記者到場時仍有工人安裝警報系統和製作資訊版,花園未開放讓市民進入,工人向本網表示將於今日稍後開放。

大圍河道花園

設施方面,日後將交予康文署管理,而渠旁的行人通道則由路政署負責。 40P線服務不鄰近港鐵站的荃灣東北及北葵涌山上屋邨與商貿區,因此客量長期高企,區議員已多次要求運輸署及九巴提升40P線至全日服務,但運輸署過往未有考慮建議,聲稱乘客可以在非繁忙時間使用九巴31M/32M/36M/235M線,再轉乘40線或港鐵。 直至2018年12月,時任立法會議員尹兆堅及葵青區議員林紹輝稱,九巴已同意40P提升至全日服務,以及提出總站遷至荃灣西站或荃灣(如心廣場),並且已向運輸署申請,但運輸署當時認為遷站後走線會跟33線有所重疊而一度拒絕建議。 2020年初,荃灣區議會會議中曾經透露,運輸署已與路政署商討,決定擴建石圍角總站,以便日後作全日行駛。 其後在2021年初,運輸署正式建議40P線提升至全日雙向服務,並延長總站至荃灣(如心廣場),最終於2021年10月18日實施。 荃灣(如心廣場)開經:大河道、大河道北、荃錦交匯處、蕙荃路、石圍角路、二陂圳路、三棟屋路、和宜合交匯處、和宜合道、梨木道、大白田街、石排街、青山公路-葵涌段、呈祥道、龍翔道、大磡道、龍翔道、觀塘道、開源道及觀塘碼頭通道。

大圍河道花園: 服務時間及班次

《獨媒》記者今早到場視察,河道上流設有鐵絲網阻隔水中的垃圾,該處不時傳來臭味。 有街坊表示,擔心明渠內的安全和水質,又形容河道為坑渠,不會讓孫兒走近河道「玩坑渠水」。 渠務署就大圍明渠及火炭明渠的活化方案,向沙田區議會提交文件。 「活化」的大圍明渠長約兩公里,闊約40米,署方擬於香粉寮街及美田路附近建設兩個人工濕地。

目前的河道花園屬臨時性質,依靠鐵板連接河道兩邊,設有人造草地。 至於水質方面,署方上游位置設鐵絲網阻隔垃圾,惟仍不時傳來臭味。 2015年,政府按照沙田區社區重點項目計劃,耗資8000萬覆蓋大圍明渠近大圍站一段,建設一個五人足球場。 港府近年推廣親水文化,其中渠務署將為大圍明渠進行活化工程,料2024年動工,2029年完工,將成為市區首條做到真正「親水」明渠,初步計劃在旱季讓市民踩着石頭過河,彎低腰直接觸碰河水,並研發智慧洪水預告系統,保障市民安全。

大圍河道花園: 荃灣停車場

此外,河道上將設置「智能河道管理系統」及「水位上升預報系統」,當預測河道水位上升時,及早作出預告及採取適當行動。 由現在至2022年2月期間,我們在大圍明渠內約100米長的河段設置臨時公共休憩區,以測試及優化這些系統的運作,亦讓公眾可以在安全情況下體驗河道中的休憩空間。 發言人強調,河道花園是「活化大圍明渠」項目勘查研究的一部份,收集到的數據及意見,可以為下一階段的詳細設計提供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

  • 渠務署希望透過河道活化工程,提升大圍明渠的生態價值,並加入綠化元素、美化環境,令大眾有更多機會接觸自然環境,推動親水文化;同時建造優越舒適的公共空間,加強社區聯繫,締造宜居社區。
  • 如果要在大圍挑選一家具有質素的日式餐廳,那麼這家地點很隱世的「在家居酒屋」一定榜上有名。
  • 地理上而言,荃灣西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如心廣場巴士總站、萬景峯公共小巴總站及已拆卸的荃灣運輸大樓的出入口均位於大河道,請參閱有關條目。
  • 河道花園設於大圍明渠內約100米長的河段,署方希望藉着這個臨時公共休憩區,測試及優化這些系統的運作,讓公眾可在安全的情況下體驗河道中的休憩空間。
  • 每天都會在城門河晨運的李先生,今天經過河道花園,他認為花園「都幾靚,有啲畫,有啲地方坐」,為附近街坊提供了不錯的閑暇地方,又指待花園開放後「會落去行吓」。
  • 配合政府「河畔城市」概念,發展局早前公布率先綠化三條明渠,推動親水近水文化。

周二(7月19日)渠務署就項目進展及初步設計諮詢沙田區議會,會上多名議員憂慮安全問題,有議員稱「唔係你話講咗有個(水位上升預報)系統就能提供安全性」。 政府在2019年的《施政報告》提倡打造「河畔城市」,即在活化河道工程上,希望加強公眾與河道的連繫,大圍明渠為其中一個活化地點,近日渠邊出現印有「大圍河道花園」的橫幅,形容現時開放作「冬日限定初體驗」。 在場的工地師傅則透露,市民可於本周三(5日)起到場體驗有關設施,有當區居民表示十分期待,但亦擔憂場地的防洪措施,認為當局應做好安全方面的研究,亦有當區區議員形容設施浪費公帑,促請當局2月底後便應停止計劃。 渠務署在今年年初,於大圍明渠興建示範作用的臨時河道花園,原定於今年1月至2月旱季期間開放,惟署方稱因應疫情,沒有開放設施。 大圍河道花園 《獨媒》記者到現場視察,所有設施均已拆除,僅遺留一面壁畫。 設立臨時花園的其中一個目的,為日後「活化」明渠後正式開放時使用的「水位上升預報系統」收集數據。

大圍河道花園: 中原大圍趙國華團隊 2月業績過百萬 表現出色

餐廳暗黑復古酒吧為主題,黑色瓷磚設計,牆上以壁畫裝飾,更是寵物友善。 招牌X河粉,Pho配上生牛、牛丸及牛腩,少見的大叻薄餅,以米紙作餅底,加上蛋漿、芝士、但是、蔥花和肉乾,頗有新鮮感。 另外火魔牛肉十分Igable,在盛牛肉的碗上點火營造火燒效果。 616火鍋店在香港有十幾間的分店,不過616燒肉就只有大圍這裏有,店內裝潢設計充滿日式風味,午市有lunch set及一般和食。

顧問公司艾奕康有限公司香港區水務董事胡逸飛表示,該系統連接天文台預報系統,能提供實時數據,河內亦設有探測器實時監測水位上升,估算風險。 明渠日後亦會設「智能河道管理系統」,估算人流及所需疏散時間,而測試顯示可於兩至三分鐘內令空間內的人群安全離開。 署方擬將大圍明渠長約2公里的混凝土排水道,活化成大型綠色空間,並積極考慮加入親水活動設施,研究以試驗方式讓公眾進入河道的可行性。 政府在2019年的《施政報告》提倡打造「河畔城市」,即在活化河道工程上,希望加強公眾與河道的連繫,大圍明渠為其中一個活化地點。 今年1月明渠邊出現印有「大圍河道花園」的橫幅,當時形容即將開放作「冬日限定初體驗」,有當區居民表示十分期待,但亦擔憂場地的防洪措施。 不過,由一月至今,該處仍未開放,其間在2月大除夕夜水位上漲時,有市民拍得明渠也出現水浸。

大圍河道花園: 社區研究

河道活化有助增加公共空間,配合整全的管理系統便能讓市民親近水源、享受綠化環境,並提升社區聯繫,拉近彼此距離。 每天都會在城門河晨運的李先生,今天經過河道花園,他認為花園「都幾靚,有啲畫,有啲地方坐」,為附近街坊提供了不錯的閑暇地方,又指待花園開放後「會落去行吓」。 不過李先生同指,明渠不時傳來嗅味,水中亦有不少垃圾,擔心將來公園開放,小孩在河道旁邊玩「坑渠水」會影響健康,直言不會讓孫兒在河邊玩耍。 另有議員關注明渠休憩設施管理權及水質問題,沙田區議員鄭仲恒認為若設施「由康文署管理咁就死得」,「一定唔俾狗入」。 沙田區議員周曉嵐亦憂渠務署欠管理公共空間的經驗,他另提及水質問題,指目前水質「五光十色」,充滿油污、海藻等污染物。 迪士尼樂園穿梭巴士R8線、S64系線及龍運巴士青馬收費廣場巴士路線轉乘計劃均不能與此轉乘優惠連續享用。

大圍河道花園

想吃到高質素的西餐,在大圍得到不少好評的風車是人氣首選。 供應多款意粉、漢堡及薯菜,當中以波士頓龍蝦意粉最受歡迎,皆因龍蝦肉鮮甜彈牙,再配上香濃的意粉汁,非常滋味。 至於漢堡則推介流心藍芝士牛肉漢堡,極厚身又多肉汁的漢堡扒配上藍芝士,還有香脆惹味的薯條絕對吃不停口。 餐廳搬了去大圍城門河道後,對海風景令餐廳添了一份清優的愉悅感。 大圍河道花園 有時候想不到去哪裡玩,可以去逛逛、喝杯咖啡,享受慢活的一個下午。

大圍河道花園: 設計

當預料河道水位上升時,系統將透過警號燈或廣播發出預警信號,請在場人士迅速依照指示離開。 亦有部分市民為求方便,利用河床橫過對岸,造成危險,一旦發生意外亦難以求助。 參考新加坡河道活化的成功案例,一個理想、安全的河道休憩空間需要整全的管理配套。 活化的目標 — 希望藉著活化項目的提升生態價值、綠化河道、改善水質讓市民可以親水近水,及打造高質素的公共空間。

  • 在家居酒屋是一間隱世居酒屋,提供丼飯、壽司、炸物及串燒等,被指擺盤美觀,食品又高質;餐廳也設每季限定餐單,春日限定包括春日綜合刺身野菜沙律及溫泉玉子吞拿魚腩蓉丼,三文魚籽粒粒飽滿,且充滿甜美魚香。
  • 此外,河道花園內的設施均屬簡單設計,而且盡量採用循環再用物料建成。
  • 食越南菜當然要吃Pho,推介Pho Bo X 河粉,配以生牛、牛丸及牛腩,還可以額外柯打牛骨髓增加香濃程度,湯底以南越的煮法烹調,特別加入椰糖調味。
  • 當預料河道水位上升時,系統將透過警號燈或廣播發出預警信號,請在場人士迅速依照指示離開。
  • 首先,馬路兩旁常見的集水溝 (又稱「咖喱缸」﹑即溝渠口)會收集地面上的雨水,雨水經過地下排水管道到達河堤上的排水口,然後於大圍河匯流,最後排放出城門河,保護我們免受洪水威脅。

市民可以進入河道空間休憩放鬆、小聚談天,體驗這片優美又舒適的公共空間。 提到大圍,相信是不少人曾前往單車的熱門經典地點,港鐵大圍站一出,美食隨即映入眼簾,亞婆豆腐花、手撕雞腸粉,都是我童年、大學時期的回憶,不算特別卻很經典,應該很多人都有所聽聞。 不過,遠道而來,我想為大家介紹大圍比較有特色的美食,本文整理了7間大圍美食推介,有雞蛋為題的韓式盒子吐司、人氣足料海鮮漢堡、米芝蓮推介湯麵、創新高質中菜館、正宗少見IGable的越南菜和良心日式燒肉,假日到大圍踩單車、行山,不妨一試覓食。 九龍巴士、新世界第一巴士、城巴、龍運巴士及陽光巴士全職員工及家屬(不包括外判職員)可免費乘搭本路線,惟必須拍職員或職員家屬八達通。 至於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保育的東涌河,將發展為河畔公園,梁華明透露,讓河道亦有機會發展提供「親水」元素,讓遊人近距離接觸水面,料將成為本港首個可親水河道。

大圍河道花園: 河畔城市的概念

圖片來源:OpenRice @ 大圍河道花園 karykarycc、eatortrip、HiuLamChan2053、berber0201、龜爺JjAyS、chow928裝潢充滿傳統中國風,門口掛滿紅燈籠,設計非常有心思的中菜館。 生活在大圍、80後的飲食界初哥開業3年,因為區內缺乏好的中菜館,而萌生開店的念頭。 招牌的叉燒用脢頭肉,燶邊、厚切,為的是咬下鬆化的口感。

大圍河道花園

他擔心雨季洪水泛濫會產生危險,因此希望能設置防洪的警報系統,令市民有所警剔,但相信要等新一屆區議會運作,才有更多資料。 他同樣擔憂新一屆區議會會因政治凌駕民生議題,令活化項目被耽誤。 一直為大圍居民跟進活化項目,前沙田區議員唐學良向《我家》表示,區內缺少土地,但同樣缺少文康設施,活化明渠是好辦法。 為了解決當前問題,不少居民都贊成項目,惟因現時項目仍處於初步規劃,最終會交新一屆區議會審議。

大圍河道花園: 香港旅遊優惠

我們發現現時河道旁邊的行人徑融合了許多不同的日常活動,包括上學、上班、散步、跑步、買餸回家等等,相當熱鬧,也比較擠迫。 很多受訪者表示希望河道兩旁能提供開闊的休憩空間,亦期望看見綠化景觀,同時也著重河道與環境清潔。 長久以來,大圍明渠除了是重要的排水設施外,還是連繫整個大圍社區的重要地標,是大圍人的共同記憶。 渠務署希望透過河道活化工程,提升大圍明渠的生態價值,並加入綠化元素、美化環境,令大眾有更多機會接觸自然環境,推動親水文化;同時建造優越舒適的公共空間,加強社區聯繫,締造宜居社區。 明渠本身用作疏導雨水,暴雨時水位有機會上升,故在活化河道的設計過程中,渠務署需要研究一個全面的水位上升預報系統,在有需要時能向在場人士發出迅速有效的離場指示。 根據政府的「大圍明渠活化項目」構想圖,市民可以踏石頭過河和觸摸清澈的水面,河道四周亦有草皮和植物,項目目前仍在規劃中,行人徑全長約三公里,由港鐵大圍站延至美田村及香粉寮村一段城門河。

大圍河道花園

大圍河道花園場地設有「水位上升預報系統」,當預測到河道上位上升時,系統便會透過警號燈及廣播發出預警,呼籲在場人士盡快依指示離開。 大圍河道花園 河道花園設於大圍明渠內約100米長的河段,署方希望藉着這個臨時公共休憩區,測試及優化這些系統的運作,讓公眾可在安全的情況下體驗河道中的休憩空間。 活化項目的其中一個重大目標就是開放河道,計劃在河道範圍建造行人通道及活動平台,並翻新河道兩旁的設施,供市民作休憩用途,讓市民能在社區中親近水源,連繫市民到河畔參與社區活動,增強社區凝聚力。

大圍河道花園: 活化河道的例子

擬建的大圍河將會是本港首次在排水道內,提供步道及休憩設施供公眾在安全情況下享用。 「水位上升預報系統」(下稱「系統」) 是渠務署應用在河底空間的預報系統。 此系統可以整合並實時分析河道水位、雨量監測、收集天文台「小渦旋」臨近預報、暴雨及相關警告等資訊,預報潛在的水位上升風險,在適當時候透過訊號燈及廣播作出提示,讓市民能有充足時間離開河畔空間。

大圍河道花園: 沙田新強記燒鵝海鮮酒家

在活化河道工程下,為進一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除了安排管理人員定時巡邏外,渠務署亦研究增設一套智能河畔管理系統,實時偵測已進入河床範圍的人數,以及檢測偏離指定活動範圍的人士,並通知管理人員。 大圍河道花園 藉此確保在非開放時段及發生緊急情況時,能讓所有市民離開河道範圍。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排水工程師陳鯉庭表示,水質問題是因有食肆、車房將生活廢水排入河道,署方將繼續追溯污水源頭以及調查有否非法接駁。 他提到火炭明渠的工程會包括安裝旱季截流系統,將部分污水截流。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