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藝人李芳雯近期驚爆去年應經紀人的要求安排了健康檢查,沒想到腸胃內視鏡檢查卻意外發現大腸內竟長了12顆瘜肉。 看到這樣的報告結果,李芳雯感到相當驚訝,她也表示自己沒有抽菸喝酒的習慣,飲食上也算相當健康,口味清淡之外,不吃辛辣、燒烤油炸和內臟類都不吃。 這種瘜肉非常常見,但是癌變的風險非常低,常見於直腸或乙狀結腸的成群微小瘜肉,50歲以上成人幾乎將近一半的人會有這種瘜肉。 因為這種瘜肉風險極低,臨床上不會去切除或摘除,很多人被醫師告知不需要處理的瘜肉,就屬於這類。 「如果在檢查中發現這種病灶,不必恐慌,也不需要常常為此追蹤,」邱瀚模說。 范峻維議預防大腸癌與大腸瘜肉,應該多吃蔬果,少油、少吃紅肉,提高蔬果攝取量或是攝取高纖維食物,例如地瓜、香蕉、益生菌等。
定期篩檢:大腸瘜肉由生成、長大,至演變成癌症需要約7至10年時間,但由於有年輕化趨勢,故此建議由45歲至50歲起,開始定期做大便隱血測試及大腸內窺鏡檢查。 前者用於檢測大便中肉眼察覺不到的微量出血,如發現大便有隱血,醫生便會安排患者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準確檢查大腸內的病變狀況及切除大腸瘜肉化驗。 如發現有少量大腸瘜肉,經化驗後無特別問題,可於5年後再作檢查;如果大腸瘜肉多達20至30粒,則應在翌年再作檢查。 不過,大便隱升測試只是輔助性質,因為沒有大便出血並不代表沒有癌症,特別是大多數瘜肉都不會流血。 因此如醫生認為病人有風險因素,即使大便隱肉測試的結果為陰性(negative),亦會建議病人接受大腸鏡檢查。
大腸瘜肉: 定期健檢 防疫也要防癌
曾患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均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如曾患有大腸瘜肉,而且瘜肉體積較大或數量較多,則有較高風險患上大腸癌。 雖然只有惡性的腸瘜肉才會演化成癌症,但由於未能預計良性瘜肉之變異的風險,所以就算腸瘜肉是良性,一般都會直接切除,以免後患。 長期進食過多肉類(尤其紅肉)中的脂肪和蛋白,蔬菜類攝取不足、吸煙、飲酒,將影響及刺激腸黏膜,容易產生細胞病變,形成瘜肉。
「腺瘤-癌』形成理論 是引致大腸癌的基本模型:是黏膜上皮細胞發生一系列基因突變的累積而成,細胞生長逐步失控,使正常大腸黏膜細胞→腺瘤→形成大腸癌。 這個問題應該這麼回答,關於瘜肉,只有一小部分族群是帶有先天性大腸癌基因,由父母親直接遺傳給子女,一定會得瘜肉或者得瘜肉的機率超過80%。 但是,絕大部分(95%)的大腸瘜肉或大腸癌,都是偶發性的,僅少部分與遺傳有關,大部分與飲食有關。 最常用的大腸癌指數是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癌胚抗原本身是大腸細胞內的一種物質,當大腸細胞癌變時,大量癌胚抗原就釋放到血液當中,令血液中的濃度上升,因而癌胚抗原可以用來觀察大腸癌的病況。 根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 的最新大腸癌分期,大腸癌依腫瘤侵入至腸壁的程度、淋巴擴散及遠端擴散等分為一至四期,第一期為最早期,第四期為最晚期。
大腸瘜肉: 常見的腸胃疾病
平常愛下廚的我,也樂於研究兼顧營養與美味的食譜,讓大家對於「營養就是不好吃」這個想法大大改觀,並將營養、健康的正確知識及觀念藉由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菜餚帶給大家。 可以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等各大社群媒體上關注我們,獲取最新最熱的文章、專欄及影片。 營養師趙函穎日前在《健康2.0》節目中分享,先前曾碰過一名職業婦女,她每天都在工作和孩子之間,且忙到無法抽身煮飯,因此往往選擇外食購買便當解決每日三餐,基本上一天會吃上3~4個便當。 另外,她下午也經常跟同事一起訂雞排、珍珠奶茶等食物。 從 大腸瘜肉 2006 年起,大腸癌就成為國內罹癌人數第一名的癌症,但直到最近多位名人,如前總統李登輝、屏風創辦人李國修、資深法醫楊日松等知名人物相繼傳出罹患腸癌的新聞曝光後,很多民眾才開始正式「腸癌」的嚴重性。
施醫生指,一照大腸鏡,就發現有幾顆瘜肉,其中一顆像拇指般大。 醫生切除這瘜肉分析化驗,發現它是一個管狀絨毛狀的腺瘤,若不及時處理,下一步便會變成癌症。 他同時指出,常吃醃製食物、加工食物,飲食時多肉少菜,會增加患結腸瘜肉的風險。
大腸瘜肉: 檢查大腸的方法
曾經有民眾拍到新竹縣竹北市的房屋,在會同書法官、記官、警察點交履勘當天,發現屋主服藥過量陳屍屋內,整整花了2年時間,才成功退回法拍屋。 目前增生性瘜肉被認為不具癌病變的潛力,雖然肉眼無法與小的腺瘤性瘜肉區別,但特殊的大腸鏡,例如:Narrow band imaging ,可輕易判別是增生性瘜肉或腺瘤性瘜肉。 1946至1972年出生的香港居民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便可以參加計劃。 基層醫療醫生會親自接見申請人,評估是否適合參加計劃。
我們會即日提供大腸鏡檢查報告,但若果檢查期間有瘜肉切除或活檢,病理報告將會於數週內儘快提供。 病人一般可以即日出院,我們建議病人應該有親人或朋友陪同下離開。 同時,我們建議病人當天避免操作重型機器、駕駛或簽署任何重要文件及合同。 而高危人士,尤指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患有大腸癌,應提前從40歲起進行篩查。 中大最新研究發現,如兄弟姊妹患有高危腺瘤,也有較高機會患有瘜肉,因此及早進行大腸鏡篩查也有好處。 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患者,其罹患的風險可能會提高。
大腸瘜肉: 瘜肉變大腸癌的治療與控制
所以一旦出現以上徵狀,應立即求醫,找出病因作出治療,切勿因爲心存僥倖而延醫。 腸瘜肉是影響正常細胞生命週期的結腸內膜細胞遺傳變化的結果。 腸瘜肉成因與飲食、生活方式、年齡、性別和遺傳或遺傳問題有關。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新症病人數目每年不斷上升;大部分的大腸癌均由瘜肉慢慢演變而來,患有初期腸癌的人,一般無任何症狀,許多人往往會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號,直至確診時已屬晚期,導致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該女士表示,自己明明已經改變飲食,對此她感到十分困惑。 台灣一名42歲女上班族因工作忙碌,回家還要照顧小孩,故三餐幾乎都是外賣。 後做健康檢查發現,其大腸有瘜肉,即開刀切除,也開始多吃蔬菜了,沒想到一年後回診,大腸瘜肉又長出來了。 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腸胃問題形成普遍存在的病症,但是許多人並不自覺! 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2010 年有 67% 的受檢者健檢前的主訴中並無便秘、腹瀉、腹脹、消化不良、胃痛、胃酸多、食道逆流等症狀,然而腸鏡檢查卻發現異常。 大腸瘜肉 這3種腺瘤性瘜肉,若超過1公分者,約有三分之一可能演變成大腸癌。
大腸瘜肉: 家族病史、大腸息肉者更容易患有大腸癌症狀
在預約檢查時,醫護人員會提醒你注意相關事項,如有任何疑問,應該向醫護人員詳細查詢。 另外,可以記錄相關徵狀的情況,例如徵狀維持多久、排便習慣、體重改變等等,甚至是與大腸癌無關的徵狀也可以記錄,譬如壓力來源、憂慮情緒、生活上的變化,以及列出正在服用的藥物或補充劑等。 資料越詳細,醫生越容易透過你的身體狀況了解你的病因。 雖然增生性瘜肉演化成惡性腫瘤的機會較低,但由於瘜肉無法透過內視鏡準確地進行良性/惡性上的區分,因此一般會切除腸瘜肉,再作組織化驗是否有癌細胞。 目前未知大腸瘜肉明確的形成原因,大腸壁細胞可以受多種行為、環境和遺傳因素影響而異常增生,形成大腸瘜肉。 據香港衞生署統計,本地每年約五千宗大腸癌新症中,有超過九成患者年齡在50歲或以上。
- 5.裡急後重(排便排不乾淨):若腸腫瘤長在直腸或離肛門口較近的位置時,會有便意但是去了又解不出來,抑或是排便完仍覺得解不乾淨。
- 其中內鏡下高頻電切除是一種較理想的治療方法,適用於根蒂部無惡變徵象的息肉。
- 醫生切除這瘜肉分析化驗,發現它是一個管狀絨毛狀的腺瘤,若不及時處理,下一步便會變成癌症。
- 4、分塊、分期摘除法:如果息肉較大,無法一次性切除,可以採用分塊電切的方法將息肉逐步切除;如果息肉數量較多,若無法一次全部切除,則要求患者定期進行分次電切治療。
- 所以不管是良性或惡性,都建議一旦發現,最好切除,以杜絕後患。
- 施醫生續指,大腸癌不是突然出現,它由不同的階段演變而成,相信最初可能是一些瘜肉問題;經過5至10年之後,便有機會演變成癌症。
這種非介入性的篩查方法簡便,只需自行收集糞便樣本交回收集點。 若對於本院有任何讚美、抱怨及建議請至「院長信箱」,如有健康問題諮詢請至「民眾發問」,會有專人回覆您,謝謝您的配合。 檢測時,需經醫師或放射師指示於檢查台上做不同姿勢之旋轉與X光攝影,藉此來瞭解是否有下消化道影像異常。
大腸瘜肉: 息肉只怕惡化 建議切除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醫療設備的發達,早期的疑問或擔心都已有更好的方式可提供解答。 無痛腸胃鏡檢查在國外已行之多年,而聯安於民國89年領先國內健診業界率先引進,至今每年有上萬位受檢者接受無痛腸胃鏡檢查服務,有多位肝膽腸胃專科執行檢查,並以無痛舒眠方式讓受檢者輕鬆受檢。 在檢查前給予受檢者一些短效安眠麻醉藥物,幫助受檢者在深度睡眠中完成無痛腸胃鏡檢查,全程僅約15~20分鐘,以聯安所做的統計,接受檢查的受檢者對於服務滿意度超過九成,且幾乎沒有暈吐等不適現象發生。 大腸鏡檢查是目前最直接的大腸癌篩檢方式,但許多民眾對於大腸鏡檢查認識不足,多因怕痛、無安全感及擔心有危險性,而心生恐懼。
一般以管狀腺瘤最常見,四到五成的腺瘤性瘜肉多屬此類,其外觀為帶有柄莖。 其次為管絨毛狀腺瘤即混合型,約占四成;絨毛狀腺瘤則外觀無柄莖,呈扁平狀,它最少見,約占一到二成。 1分鐘自我評估25個症狀:失眠、有自殺念頭、自殘、對生活失去興趣… 他信流亡多年,相信一直以香港為定居點,他信家族有華人血統,佢喺2001至2006年出任首相,之後被軍方奪權後,流亡英國,2011年英祿領導為泰黨再次贏得大選,但2017年被指濫權瀆職,之後流亡海外。 現時他信嘅細女佩通坦宣布參選首相,再次挑戰有軍方背景嘅首相巴育。
大腸瘜肉: 「大腸瘜肉」一定會變大腸癌?
大腸癌的發生需要一段過程並不會突然發生,從瘜肉發生到癌變的發展過程大約需要5~10年,是一種很容易被掌控的癌症。 您有便秘、大便解不乾淨、大便變細或一天跑好幾次廁所的情形嗎? 大腸瘜肉 千萬別輕忽這些問題,這些都有可能是早期大腸癌前兆症狀。
- 陳皇光指出,大腸瘜肉有很多種,增生性瘜肉基本上無惡性風險,但腺瘤可能就是大腸癌的前身,如果發現絨毛狀或高度分化異常腺瘤、大於1公分腺瘤以及超過3顆以上腺瘤就要小心有癌變的風險。
- 不過,大便隱升測試只是輔助性質,因為沒有大便出血並不代表沒有癌症,特別是大多數瘜肉都不會流血。
- 但是,不能做消化道內鏡檢查者、有出凝血機制障礙未糾正者、直徑較大的寬基息肉患者、裝有心臟起搏器或年老體弱者,則不適用此種切除法。
- 如果手術後有發現癌指數有上升的情況出現,醫生可能會建議病人進行影像檢查,進一步找出病因。
- 增生性瘜肉可長於胃腔任何位置,多發現於中年或更年長人士,亦與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及慢性胃炎有莫大關係。
- 另外,她下午也經常跟同事一起訂雞排、珍珠奶茶等食物。
- 梁程超醫師表示因每個人的年齡、飲食習慣、家族史、生活型態的不同,會影響腸道內的狀態。
實際上,大腸的息肉狀腫塊既可以是腫瘤,也可以是炎症或其他病變。 大小可自直徑2毫米以下至10厘米以上,多因糞便等慢性刺激而引起。 大腸瘜肉 大腸鏡檢查要求病人腸道必須完全乾淨,否則殘留的大便渣滓有可能遮擋腸道瘜肉,影響檢查結果。 因此接受檢查前2、3天需要吃得清淡,不能吃高纖維食物,檢查前1天只可進食流質食物,並飲用瀉藥徹底清理腸道。 檢查時,病人可以選擇注射鎮靜劑及止痛藥或用監測麻醉進入熟睡狀態,令整個過程較為舒適。
大腸瘜肉: 預防大腸癌的方法
此外根據美國2016年的指引(2016 USPSTF),無家族史的一般人 45 歲以上亦可考慮篩檢。 至於 30 多歲或更年輕的健康民眾,目前並無明確的共識;雖然偶而會看到這個年紀的大腸癌患者,但整體來說發生率算是相當低;個人的建議是如果非常擔心,可以至健檢診所或中心安排,或門診諮詢是否自費接受大腸鏡。 主要的是遺傳性非瘜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有明確的基因變異。 除了大腸癌外,家族中若有很多人有癌症,包括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胃癌、小腸癌、腦癌、皮膚癌等,就要強烈懷疑帶因,建議家族做基因檢測,並從25歲開始追蹤各項可能罹患的癌症。 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與水分,肉類以魚肉、雞肉等白肉為主。
大腸瘜肉: 瘜肉或會復發
但由於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因為有相似的飲食習性,因此父母雙方有一人有大腸癌,子女得瘜肉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3倍;若父母都有大腸癌,子女得瘜肉的風險可高達9倍。 大腸瘜肉一般可分為腺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齒狀瘜肉、錯鉤瘤性瘜肉、幼年型瘜肉,其中一些瘜肉如果不及時切除,會發生癌變。 曾斐敬特別提醒,使用止血夾後,不適合進入MRI檢查艙,因為MRI會導致夾子晃動,如果鬆脫會影響止血功能。 在做其他影像檢查時,也要事先告知醫療人員,由專業人士判斷能否進行,並避免止血夾干擾影像判讀的結果。 有很多民眾會詢問,止血夾究竟是什麼、會不會造成傷害? 曾斐敬解釋,其實可以把止血夾想像成一次性的訂書針;大部分息肉切除傷口都很小,無須用到止血夾,但如果傷口較大、出血風險較高,醫師會使用止血夾來阻斷傷口的血管,預防息肉切除後的出血風險。
大腸瘜肉: 預防肌少症怎麼吃?少吃紅肉、飲食清淡…其實都是錯誤迷思!
知道自己的家族疾病史:家族性息肉疾病或其他增加大腸癌風險之遺傳疾病的患者,請務必做遺傳諮詢,並於成年後固定做大腸鏡檢查。 檢查時切除息肉:大部分的息肉都能在檢查時切除,先在大腸鏡上繫上帶電流的鐵絲環,藉此燒灼切除大腸息肉,過程並不會感到疼痛。 大腸瘜肉 若息肉大於一公分,可能會注射液體,讓息肉與鄰近細胞組織分離,使切除更順利。 糞便潛血反應檢查(Stool test):醫師會給你一組糞便檢體收集容器及採檢說明,讓你自行採集糞便檢體後送回醫療院所進行化驗,其中顯微潛在出血的檢查可以驗出糞便是否含有血液,進而判斷是否有息肉的徵兆。 陳皇光指出,大腸瘜肉有很多種,增生性瘜肉基本上無惡性風險,但腺瘤可能就是大腸癌的前身,如果發現絨毛狀或高度分化異常腺瘤、大於1公分腺瘤以及超過3顆以上腺瘤就要小心有癌變的風險。 腺瘤為大腸癌的元兇,而大腸鏡只要透過專業操作,便可直接辨識病灶種類、位置、大小及直接切片或切除,不僅可以快速發現異常,如有高風險族群,依據檢查結果定期追蹤,以國泰健檢近三年發現大於一公分腺瘤有392人。
腺瘤階段的瘜肉才是目前臨床內視鏡手術主要的切除目標,因為這個階段的瘜肉只需臨門一腳就到達惡性腫瘤階段。 內視鏡手術最需要在第一時間切除的,是最有癌變可能的腺瘤性瘜肉。 臨床也證實,做內視鏡時切除所有腺瘤性瘜肉以減少未來結腸直腸癌的危險高達90%。 大腸息肉有基因遺傳性,若父母兄弟姊妹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就要提高警覺,因為大腸息肉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如果是健康檢查發現息肉,一般都建議先以手術為優先考量。 當醫生建議進行大腸鏡檢查後,會提供低渣飲食指引、腸道清潔藥物及其服用法予病人,進行檢查前的腸道準備。
大腸瘜肉: 大腸內視鏡檢查
大腸的作用是吸收食物中的水分,最後食物渣滓變成糞便經肛門排出。 一般只要透過定期的大腸鏡檢查,找出腺瘤性瘜肉並切除,就可以降低75-90%大腸癌的發生。 但以王先生為例,連續兩年大腸鏡檢查都正常,但隔年再次檢查卻出現大腸癌,此種狀況稱為大腸間隔癌,意指上次大腸鏡檢查正常,但在五年內得到大腸癌。 根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癌症致死率則是排行第三位,大腸癌只要在早期(零期或第一期)被發現,治癒機率高達90%以上。 而95%的大腸癌都是一步步從大腸瘜肉(腺瘤性瘜肉)轉變過來,從最初正常的粘膜生長到瘜肉再形成為癌,需經過一系列的基因突變過程,這個過程一般需1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