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醫院聯網發言人今日(二月二十七日)宣布,位於沙田瀝源街九號地下的瀝源普通科門診診所(診所)已經完成翻新工程,並將於下星期一(三月六日)起重新投入服務。 擴建工程將直昇機停機坪及網球場拆卸,原址興建一座樓高13層的新住院主樓及創傷中心,建築面積為75,000平方米,設於2樓的行人天橋連接醫院正座,而正門面向巴士總站。 大樓設有800張病床提供內科及外科住院服務,尚有24小時服務急症室服務及觀察病房、16個手術室及日間小手術服務、放射診斷影像科、24小時化驗室及血庫、藥房及入院登記處等。
- 2003年2月24日,一名26歲香港居民到京華國際酒店訪友後出現發燒症狀,在2月28日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診,被診斷為呼吸道感染後出院返家。
- 其後院方重開8A病房,不單令疫症在醫院中廣泛蔓延,而該名26歲的男病人出院後更把病毒傳入社區,尤其帶到了淘大花園,引致社區大爆發,釀成巨災。
- 2017年12月,一名四十三歲男病人因牙痛及下頜腫脹到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求醫,診斷有牙原性感染及蜂窩組織炎,拔除智慧齒及放膿後離院,惟相隔半日病情即急速惡化,再求診時證實患「口腔底蜂窩組織炎」,需即時在咽喉開刀放膿。
- 為配合需求,醫院發展至今經歷多次擴建,當中最大規模一次為2007年,工程將原有直昇機坪及網球場改建成一座樓高13層的住院主樓暨創傷中心。
- 由三月一日起,星期一至五的開放時間將延長至上午十時至下午八時,而星期六及星期日則於上午八時至下午八時開放。
前年6月甫出生便因發燒及肺炎留醫威爾斯親王醫院,其間兩度嘔吐及腹脹,醫生開刀後發現浚恒腸道旋轉不良及小腸扭結,需施手術扭正小腸;但後來浚恒被發現腸扭結令腸臟壞死,最終全部小腸及大部份大腸遭切除,需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 浚恒父母質疑院方延誤發現兒子有腸扭結及進行電腦掃描,令其病情惡化,過去一年半四處奔走尋求真相,前年除夕向林鄭請願後醫管局責成公眾投訴委員會跟進事件。 2009年8月,一名男病人因連續多日高燒、胸肺疼痛,在家中三度暈倒,晚上由女友陪同下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求診,醫生替他「聽肺」後認為沒雜音,診斷是上呼吸道感染,僅處方藥物給他離開,沒有做X光檢查。 翌日(廿三日)早上八時再度入院,經過分流程序,約三個小時後才做X光檢查,證實是肺炎,直至傍晚六時,院方才注射抗生素,惟四十五分鐘後其病情急轉直下,神志迷糊、血壓急降、心臟更一度停頓近十分鐘,轉送深切治療部搶救。 2003年2月24日,一名26歲香港居民到京華國際酒店訪友後出現發燒症狀,在2月28日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診,被診斷為呼吸道感染後出院返家。 此病人實為非典型肺炎(SARS)帶菌者,引致病房中多人被感染。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病房與非典型肺炎
8月14日晚上,病人家屬指病人氣促,護士到場時監察儀器如常發出警報,翌日早上8時半和9時半,職員確認病人正常,但10時14分護士例行檢查時發現其心臟停頓,最終不治。 2011年5月25日,一名產婦投訴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剖腹分娩之後嚴重漏尿,最後在10月19日向急症室求診,經轉介檢查,才發現原來膀胱在剖腹分娩時被割穿。 第二期重建計劃包括在2018年至19年分階段拆卸4座職員宿舍(A、C、D、E座),用作興建一座新住院大樓,現時位於舊大樓的兒科、婦產科及腫瘤科將率先遷入,新大樓落成後將可提供額外約450張病牀及16間手術室。 重建計劃在2018年9月開始,預計第一階段工程將於2027年完成。 威爾斯親王醫院第一期擴建計劃於2006年7月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正式提升為甲等工程項目及批准撥款,撥款數目為18億8210萬港元,其中大約16億元為建築費用,餘額用作儀器及家具設施預算。 「新昌有利聯營」獲聘為承建商,工程採用鑽樁技術,避免引起巨大聲浪及影響環境。
威爾斯親王醫院在醫院管理局12/13年度《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中預約手術表現出色,但緊急手術卻表現遜色,出現兩極化。 2010年10月,樓高12層的擴建大樓「住院主樓暨創傷中心」啟用,總樓面建築面積達71,500平方米。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如果本身領取綜援,只需於每次登記求診時通知職員可以豁免醫療費用,並出示身份證明文件,經職員確認後,即可獲豁免公營醫療服務收費。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香港文匯網
醫管局提醒市民要為他人著想,切勿霸佔充電口,每次只可使用一個充電裝置,如有其他人輪候,切勿使用超過15分鐘。 香港於2003年爆發沙士疫症,3月開始,6月終結,有1755人受感染,其中299人死亡。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認為院方分流不準確,若事主能夠獲分流高一級的「緊急」級別,有望於30分鐘內得到診治。 2012年7月23日, 一名在七月廿三日分娩產婦,前日向醫院投訴,其會陰傷口由該院一名駐院年輕醫生縫合,紗布已由私家醫生取出。 2011年12月9日,一名末期肝癌男病人凌晨入院,苦候半日仍未獲安排上病房,因病情惡化,最終於人來人往、環境擠迫的急症室等候區病逝。
中心提供全面嘅產前篩查、診斷測試同接生胎兒服務,亦為高危孕婦提供特殊照顧同治療,包括:雙胎妊娠、早產懷孕、異常胎兒、需特別照顧同護理嘅產婦。 聯合醫院一名27歲男病人於昨日因發燒被送往急症室,經檢測後初步確診,及後確診,被送往隔離病房,目前情況穩定。 經接觸追蹤後,無病人列為密切接觸者,1名護士在協助採樣時無戴面罩,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需接受檢疫。 當年3月8日,沙田威爾斯醫院8A病房有十多名醫護、病房助理先後感到不適,出現喉嚨痛及發燒徵狀,病房感染人數不斷上升,疫情迅速擴散。 淘大花園爆發感染,政府於3月31日發出隔離令,E座居民被安排遷往度假村。 她憶述2020年初時,一位七旬伯伯染疫入院,醫院常為他安排和相依為命的十歲孫兒視像通話。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專科治療
搶救五分鐘後,醫生告知家屬病人曾一度停止呼吸,且因為腦出血過多,腦幹已經死亡,最終病重去世。 2018年1月29日, 一名入男病人本月十日照胃鏡檢查期間靜脈破裂大量出血,威院資深腸胃外科醫生為病人置入食道球緊急止血時,竟插錯入氣管並充氣。 2011年5月26日,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系一名助理教授在4月24日復活節假期凌晨,為一名年輕女病人進行緊急眼角膜移植手術,但他帶同女友入手術室觀看手術;該女子是中大醫學院碩士研究生,並非威院的醫護人員。
過去曾經有醫護遇到以下的情況︰病人因為交通意外輕傷入院,但充電器不在身邊,手提電話又無電,所以未能聯絡家人提供支援。 另一方面,家人看到新聞報道後非常擔心,但礙於病人電話無電所以聯絡不上,白白擔心了多個小時。 該十三個接種站過往只提供復必泰疫苗,下周起將同時提供科興及復必泰兩款疫苗供市民選擇。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年齡六個月至十二歲以下人士可接種科興疫苗,而十二歲或以上人士可選擇科興或復必泰疫苗。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屯門醫院
專家報告曾指,申請人下體只是受輕傷,應採用保守及觀察治療,事實上沒必要進行手術,而手術後的護理情況低於標準水平。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中心嘅醫療團隊有多年產科臨床經驗,而中心主管梁德楊教授唔單止有有超過25年產科同胎兒醫學專科工作經驗,更因為一直處理複雜產科問題,加上創新嘅產科同胎兒研究工作而聞名。 威爾斯親王醫院(威院)是位於沙田的公立醫院,目前隸屬醫院管理局新界東聯網。 因威院規模龐大、醫療範疇廣泛,是新界區最主要的公營醫院之一。 公立醫院新冠疫苗接種站分別位於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將軍澳醫院、明愛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瑪麗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屯門醫院、博愛醫院、北區醫院、瑪嘉烈醫院、律敦治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以及仁濟醫院。 由本周六(二月二十六日)起,政府會擴大十三間位於公立醫院的新冠疫苗接種站的服務至一周六天,即星期六會照常開放,為市民接種復必泰疫苗,無須預約。
產婦丈夫多次要求安排太太立即入產房進行無痛分娩,或轉院分娩,都遭拒絕。 嬰兒最終被發現無心跳,院方才緊急安排入產房,用產鉗輔助胎兒出生。 2016年3月,女童去年11月不時全身乏力,更曾於街上暈倒。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她其後於威院先後接受血科、兒科、新陳代謝科及外科檢查,卻未確診病因。 家屬批評,女童的覆診時間卻由1周1次減至2周1次,再減至1月1次。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外科
有一天,伯伯病況急轉直下,林倩雯決定在為他插喉前,安排最後一次電話。 當年受技術限制,沒有資訊工具輔助追蹤,林偉奇與同組醫生親自調查,將沙士患者入院後的位置、行蹤記錄下來,找出密切接觸者,並以人手主動尋出院後再入院的密切接觸者,然後警示有關病房的醫護。 2020年爆發新冠疫症,有曾與沙士打仗的醫生再投身「Dirty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Team」,在前線抗疫。 「很多在沙士時想過的方案、準備的藥物、做過的研究,都可用於新冠抗疫」。 他更認為新冠疫情加速推進疫苗、藥物的研發,讓病人不用苦等多年。 2016年10月,一名產婦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待產,陣痛約13小時後,出現劇痛,一度頭暈及抽筋。
為應對沙士的高傳染性,他找到前衞生防護中心感染控制科學委員會主席、香港大學傳染病學司徒永康醫生,以最快時間惡補一堂課,掌握流行病學調查重點,隨即在醫院內與一組專責醫護人員進行追蹤調查。 「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病,只聽聞板藍根、熏醋有效果,沒想到傳播力這麼強!」香港胸肺基金會主席何重文憶述,沙士是所有人都未遇過的兇猛病症,患者發病後短短兩、三日內,已惡化到需送入ICU(深切治療部)。 他憶述,當時剛取了長假,照顧太太和剛出生的兒子,當接到醫院的電話後馬上銷假,走上抗疫最前線。 為減少暴露於風險的醫生人數,醫院將何醫生與其他五位資深醫生,組成一支「六壯士敢死隊」,由收症、抽血到診治,都由六人「一腳踢」。 2020年12月18日,一名63歲男病人12月16日下午因左手被電鋸鋸傷被送到急症室。 病人當時左手五指嚴重受創,其食指被完全切斷,中指及無名指血管及神經亦被切斷,需進行緊急手術,接駁斷指及修復受傷血管和組織。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專科門診診所(臨床腫瘤科)名單
2010年5月14日,死因庭裁定呂巧琳,在威爾斯醫院接受化療注射打錯針,是死於不幸。 裁判官說,呂巧琳的死因很清晰,是醫生及護士無看清楚藥物注射方法,將原應注入靜脈的藥,錯誤注入脊髓。 2005年8月,一名電器技工,因心律不正,到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手術,疑因醫療疏忽,無法診斷出其心室壁有孔,及時進行治療,使他仍然昏迷,還有慢性腦缺血的危機。 首先,院方為李進行無線射頻熱療法和電學診斷檢查時,未有採取合適和安全措施,同時也沒有依足正常程序,為李施行心包穿刺術。 李嘉誠專科診療所(北翼)附設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南端,樓高4層,於1984年5月隨著醫院落成正式啟用,內設49間各類全面性專科檢查及診症室。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而南翼則在1995年2月開始興建,於1997年6月竣工,同年8月開放啟用,南翼包括地下共5層,總面積7,930平方米,設有70間診症室,裝置先進儀器設備。
2007年6月15日,21歲血癌女病人呂巧琳,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化療注射,女醫生梁錦雪錯誤將只可作靜脈注射的針藥長春新鹼(Vincristine)打入脊髓,導致呂巧琳昏迷,22日後不治去世。 2010年5月,案件於死因庭聆訊,涉案打錯針的梁錦雪醫生於死因庭哭著向死者的父母致歉。 梁錦雪醫生供稱沒有留意裝有長春新鹼針筒上的標籤註明僅供靜脈注射,也不知道此藥經脊髓注射會致命。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沙田銀城街32號,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
其後院方重開8A病房,不單令疫症在醫院中廣泛蔓延,而該名26歲的男病人出院後更把病毒傳入社區,尤其帶到了淘大花園,引致社區大爆發,釀成巨災。 由吳光正伉儷捐款興建的包玉剛爵士癌症中心及包黃秀英女士兒童癌症中心於1994年11月正式啟用,中心樓高7層,其中一層闢作兒童骨髓移植中心,集合診斷、住院及門診治療、手術、病人輔導及教育、教學及研究於同一中心。 威爾斯親王醫院於2015年3月12日至15日期間,動用10個部門共370人次醫護人員為6名病人成功進行換腎手術,為香港醫療界一項紀錄。 本港再多58人出院,至今共9976名確診或疑似病人康復出院。 現時共有474名確診病人分別於24間公立醫院及社區隔離設施留醫,其中24人情況危殆,23人情況嚴重,其餘427人情況穩定。
經搶救近一星期後文旭培終甦醒,但眼部完全失明,其後更出現失禁及行動不便等後遺症,與入院前判若兩人。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威院護理員替文旭培理髮時,赫然發現其頭蓋有一個長達四至六厘米、已結痂呈「L」形的傷口。 文太表示,丈夫出事前頭部並無受傷,入院時救護員與急症室人員亦無發現此傷口,故質疑傷口是院方疏忽造成,且是導致文重傷及失明的主要原因。 不過,多月來院方對該神秘傷口一直避而不談,甚至指傷口是病人自己造成的。 2007年2月,兩名放射治療師,為一名58歲患上肺癌的男子進行放射治療時,涉嫌違反指引,其中一人沒有做好監察工作,結果治療中心點偏差4厘米,病人原本健康的右肺受到放射治療。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專科門診中心
過去一直有意見希望醫管局能在轄下的公立醫院提供手機充電設施,方便求診市民及探病家屬。 醫管局收到有關意見並推行「手提電話充電站」試點計劃,在每個醫院聯網選擇一間醫院增設「手提電話充電站」,7間公立醫院(包括仁濟醫院、聯合醫院、伊利沙伯醫院、東區醫院、瑪麗醫院、屯門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充電站已投入服務。 術後醫生極速拔除氣喉,結果病人出現缺氧,心臟更停頓三分鐘,經搶救後雖檢回一命,但從此癱瘓。
威爾斯親王醫院電話: 查詢
2020年10月,一名69歲男病人因嘔吐送院,出現出現頭暈、頭痛等,送往威爾斯親王醫院。 在一小時後,胞弟發現死者的面色轉黑,似是沒有呼吸,故立即通知醫護搶救。 事主其後須依靠機器呼吸,惟腦掃描顯示其腦部嚴重出血,醫生亦稱無法以手術救治,延至凌晨3時48分宣告死亡。 病人曾因缺血性中風入院,故須每日服用薄血藥華法林 ,病人在分流站的紀錄顯示,護士有寫下事主的病歷,卻沒有列明病人有服用薄血藥的習慣,而醫生的診症紀錄卻有清楚寫下服用華法林的字眼。 另在候診區約一小時的過程中,亦沒有醫護巡視過病人的情況,直至其胞弟發現病人情況轉危才獲安排急救。 後來男病人開始意識不清,不久臉色發紫,陪伴在旁的葉先生緊張得大叫護士,但未獲理會,直至父親完全失去反應,才有護士前來輕拍病人,見沒有反應始通知醫生將病人推入急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