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生活:最常見的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原因是〝不當的性生活〞。 子宮頸癌病理 報告指出沒有性生活的女性,通常幾乎不會產生子宮頸癌,而愈早有不當的性生活,往後便愈容易產生子宮頸癌。 而在性伴侶方面,女性若有2個以上的男性伴侶,其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更是有顯著的增加。 子宮頸癌是常見的婦女癌症,根據統計顯示:子宮頸癌發生率的排名為女性癌症第一位,各個年齡層的女性都有可能發生子宮頸癌,但以25歲到45歲的婦女最為常見。 死亡率的排名則為女性癌症的第四位,死亡人數佔全部癌症死亡人數的4%。 【診斷】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尤其有接觸性出血者,應想到 子宮頸癌的可能,需做詳細的全身檢查及婦科三合診檢查,並採用以下輔助檢查。

台灣是子宮頸癌的好發國家,無論有無危險因子30歲以上有性行為的婦女均可每年接受政府提供免費抹片檢查;如有危險因子可加作人類乳突病毒檢測。 當抹片異常或16及18型人類乳突病毒陽性者均需施行陰道鏡檢查,如發現異常即需進一步切片檢查。 輕度子宮頸上皮內腫瘤的處理 子宮頸癌病理 此類病患有恢復正常的機會,可不進一步處理。

子宮頸癌病理: 定期做抹片檢查 預防子宮頸癌

癌前低度病變也可以稱為輕度化生不良(mild dysplasia)或是子宮頸上皮內贅瘤第一級(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1)。 這樣的子宮頸早期病變最常發生在25到35歲的女性,但其他年齡層的女性也有可能發生。 反觀台灣,衛生福利部於1995年開始提供免費篩檢子宮頸抹片,確實達成一部分的效果,25年來,子宮頸癌每年發生人數從1995年的2136人,降至2017年1418人。 在女性十大癌發生率中,子宮頸癌自每10萬婦女27人下降至7.9人,但跟歐美比起來,台灣身為一個已開發國家,我們的抹片實施狀況如何呢? 由2019/20學年起,衞生署會為合資格的小學女學童提供子宮頸癌疫苗接種,兩劑分別在小學五年級及六年級時注射。

子宮頸癌病理

零期的子宮頸癌在臨床上往往沒有特殊的自覺症狀,絕大多數都是在例行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意外地被發現出來。 通常子宮頸癌最常見的症狀是不正常的陰道出血。 子宮頸癌到了腫瘤有潰爛時常會聞到一股特殊臭味,有如魚屍腐爛的味道,常常尚未走近病患就可以聞出。 若病患已有主動脈旁淋巴腺轉移合併腰薦椎神經侵犯,則病患會呈現腰測或臀部疼痛症狀。 如果病患有血尿或肛門出血症狀則代表可能有膀胱或直腸侵犯。 前陣子有一位女性連續兩年都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兩次都被告知結果正常,卻罹患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病理: 子宮頸原位癌是什麼?癌前病變因素與CIN

腫瘤生化診斷 通過學者臨床研究發現,在宮頸癌病人體內,乳酸脫氫酶、已糖激酶明顯增高,尤其有浸潤者更明顯,有助於臨床診斷。 由於巴氏5級分類法,主觀因素較多,各級之間無嚴格的客觀標準,故目前正逐漸為TBS分類法替代,而後者需專業醫師方可讀懂。 故目前國內許多醫院常利用電子陰道鏡局部放大10~40倍的功能,進行宮頸可疑部位的染色,從而重點取材,以提高病變的檢出率。 鱗狀上皮浸潤癌:當癌細胞穿透上皮基底膜,侵犯間質深度超過5mm,稱為鱗狀上皮浸潤癌。

當醫生懷疑宮頸有病變,且細胞學檢查有異常時,需在直視下或陰道鏡下用活檢鉗對宮頸病灶進行咬取活檢,可取一點或多點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婦女接受子宮頸陰道鏡檢查是完全不會痛的,亦不需要麻醉,檢查的方法與作子宮頸抹片檢查完全一樣,只是再加上使用陰道鏡來檢查子宮頸而已。 臨床上被懷疑有罹患子宮頸癌、子宮頸癌前期病變、或是有子宮頸抹片不正常的人,就需要做進一步的陰道鏡檢查。 對於一期及二期初的子宮頸癌,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有相同的療效,但對於那些年紀較輕及身體情況良好的病人,醫生多會選擇手術切除,以便保留卵巢來分泌生殖賀爾蒙,亦可避免因放射治療而引致的陰道萎縮及硬化,以至影響性生活。 手術引起的長遠後遺症較放射治療所引起的為少。 65 歲以上女性,若在過去十年都有進行定期檢查,且過去 20 年都沒有嚴重癌前病變跡象,就可以停止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病理: 子宮頸癌的分期與治療

目前為止,台灣婦女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比率仍然偏低,最近統計的數據顯示,台灣每3年至少做一次子宮頸抹片篩檢率約為百分之五十到五十五之間,距離歐美國家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還是有一段差距。 因此,目前子宮頸癌防治的首要目標為加強衛生教育、提升抹片受檢率。 有性行為及停經婦女每3年至少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窺鏡檢查是一項專科的婦科檢驗,可為子宮頸細胞的病損程度提供進一步的診斷,從而及早進行治療或轉介,以保障婦女的性與生殖健康。 醫生會先放入陰道窺器(俗稱鴨咀鉗),然後把一個放大鏡放在距離子宮頸十二英吋的位置進行觀察。

  • 根據香港防癌會資料指出,由國際性的臨床研究發現,絕大部份的子宮頸癌個案均由數種高危至的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
  • 除非發現侵襲性癌的跡象,否則一般會建議定期追蹤檢查即可,不見得會立即切片。
  • 患有陰莖癌或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患宮頸癌,以及男子有個多性對象,其妻子患宮頸癌的機會增多。
  • 滴蟲陰道炎為第三常見的陰道炎,女性會有大量膿狀且惡臭黃綠色陰道分泌物,會伴隨排尿困難、性交疼痛或是下陰搔癢,症狀多發生在生理期中或剛結束時。
  • 這裡要說明的,CIN-1以上都是陰道鏡(Colposcopy)或切片的診斷,這個組織的發現,才能做為處理的依據。
  • 此外,HPV測試也被認為是一個主要的篩選工具,它能進一步提高宮頸細胞學檢查的敏感性。
  • 這樣的子宮頸早期病變最常發生在25到35歲的女性,但其他年齡層的女性也有可能發生。

選擇子宮頸鱗-柱交接部的3、6、9、12點處取4點活檢,或在碘試驗、腫瘤固有螢光檢測、陰道鏡觀察到的可疑部位取活組織作病理檢查。 若 子宮頸刮片為Ⅲ級或Ⅲ級以上塗片,子宮頸活檢陰性時,應用小刮匙搔刮子宮頸管,刮出物送病理檢查。 患者年齡分佈呈雙峰狀,35~39歲和60~64歲,平均年齡為52.2歲。 由於 子宮頸癌有較長癌前病變階段,因此子宮頸細胞學檢查可使子宮頸癌得到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近40年來,國內外均己普遍開展 子宮頸細胞防癌塗片檢查,子宮頸癌發病率明顯下降,死亡率也隨之不斷下降。

子宮頸癌病理: 子宮頸抹片檢查費用及流程介紹!早期篩檢治癒率高

診斷都是指出現非典型的腺細胞,而是子宮頸原位腺癌。 這些一般建議陰道鏡檢查及子宮內頸管搔刮,若大於35歲者還要加做子宮內膜切片,這是因為不正常腺細胞也有可能是來自子宮內膜病變。 診斷是腺癌,須馬上進一步檢查區別是子宮頸腺癌或子宮內膜癌。

子宮頸癌病理

在開完子宮根除手術後,通常要住院一~二個禮拜。 在動完手術後幾天,會有排尿困難、腸子蠕動不正常,下腹部痛,在一~二個月內通常會恢復正常。 子宮頸癌病理 若沒有切除卵巢,則因為卵巢仍會產生荷爾蒙,就不會經歷停經期的生理變化。

子宮頸癌病理: 健康人群

人類乳突病毒檢查的方法與子宮頸抹片類似:醫師於內診時,以子宮頸刷在子宮頸沾取一點分泌物,放入試管送到實驗室做人類乳突病毒DNA的測試。 使用已超過50年歷史的常規子宮頸抹片,可篩檢子宮頸癌,查出侵襲性子宮頸癌的發生。 在台灣,30歲以上婦女3年內曾接受抹片檢查的百分比僅約50%,相較於歐美國家的80%仍低有一段距離。

子宮頸癌在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八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 2019年共錄得520宗新症;同年,因子宮頸癌死亡的人數有162人,是本港第八大女性癌症殺手。 一般而言,30 歲以上的女性有較高風險患上子宮頸癌,而本港子宮頸癌的確診年齡中位數約為55歳。 含人類乳頭瘤病毒 6、11、16、18、31、33、45、52及58型L1蛋白的九合一疫苗,可預防由疫苗內含相關HPV病毒引致的生殖器疣、子宮頸 / 子宮頸癌病理 陰道 / 外陰 / 肛門的癌前病變及癌症。 根據醫院管理局的資料,在 2020 年,香港錄得 1,186 宗子宮頸癌新症,佔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 6.8%,為往年的雙倍有多,成為香港女性第八大常見癌症。 人類乳突病毒會從受傷的子宮頸上皮、以及子宮頸上皮的「鱗狀柱狀上皮過渡區」(即transformation zone或稱squamous-columnar junction)感染細胞。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