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規律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的發生率。 如果有規律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一看到癌前病變就治療,幾乎可以預防所有的子宮頸癌。 而美國防癌協會建議30歲以上若連續3次抹片正常,則每2~3年做1次即可。
而這個交界點會隨著年齡及荷爾蒙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一旦性腺荷爾蒙增加,例如在青春期、懷孕當中,或者使用口服避孕藥,均會造成肥大,甚至造成子宮頸柱狀上皮外翻。 年紀小於25歲之女性,約高達百分之65有子宮頸外翻。 覆蓋扁平上皮及柱狀上皮的交界處,特別稱之為扁平柱狀接合處。
子宮頸癌的原因: 預防子宮頸癌
骨盆腔檢查:醫師會撐開陰道,以觀察子宮頸和陰道的上半部,從腹部或指內診方法可檢查骨盆腔內的器官如子宮、卵巢、輸卵管、陰道、膀胱及直腸是否有異常。 它與放療結合使用,或在放射性治療或手術前幫助縮小腫瘤。 如果妳出現上述的症狀,卻又不立即就醫治療,有可能會引起併發症,導致不孕。
当子宫颈中健康细胞的 DNA 发生变化(突变)时,就会出现宫颈癌。 跟随妙佑医疗国际的妇科肿瘤科医生 Kristina Butler(医学博士、理科硕士),了解有关宫颈癌的更多信息。 9至14歲建議接種兩劑,兩劑之間相隔5至13個月內;15歲或以上則建議接種三劑,在第一劑後兩個月接種第二劑、六個月後接種第三劑。
子宮頸癌的原因: 子宮頸癌成因、風險因素及預防
到了第一期後期與第二期,若病灶較大或合併慢性骨盆腔發炎的病患,應做根除性子宮切除術,將子宮、輸卵管、卵巢、陰道的上三分之一、子宮兩旁結締組織,以及兩側骨盆腔淋巴結全部摘除。 若手術後發現骨盆腔淋巴結有轉移情況時,就須附加化學治療。 HPV 為雙股螺旋 DNA 病毒,感染途徑以性接觸為主。
- 子宮及卵巢是女性特有的器官,一個負責孕育生命,另一個則掌管女性荷爾蒙分泌;兩者一旦發生病變,都可能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態。
- 大部分的侵犯性子宮頸癌是由原位癌長時間演進而來,此過程一般需要5至10年以上的時間。
- 第一期子宮頸癌的癌細胞已達基底膜,但尚未擴散到子宮之外,又以癌細胞侵犯至基底膜的深度及腫瘤大小細分為1a、1b。
- 一般認為,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多重性伴侶、太年輕發生性經驗、抽菸、長期使用避孕藥,是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
- 跟随妙佑医疗国际的妇科肿瘤科医生 Kristina Butler(医学博士、理科硕士),了解有关宫颈癌的更多信息。
- 至於香港, 2016年的數據顯示,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因癌症死亡的第九大原因。
- 不過,在用藥前,需檢測病人是否有足夠的PD-L1 蛋白表達。
另外,醫生一般建議病人在手術後 6 星期內不要進行性行為,以讓傷口正常癒合。 99% 子宮頸癌個案由人類乳頭瘤狀病毒(HPV)感染誘發細胞病變而起。 其中,約 7 成的子宮頸癌由 HPV16 及 HPV18 引致,這類病毒被稱為高危 HPV。
子宮頸癌的原因: 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賴鴻政表示,子宮內膜癌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可能有一點出血但量不多,很多人因此疏忽。 而接受子宮頸癌疫苗是預防子宮頸癌的其中一項有效方法,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HPV疫苗最早可於9歲時接種;也有研究指在年紀小且還沒有性行為前接種疫苗的保護性最高,因適齡人士愈早接種可以產生更高的免疫反應。 如果檢查出「癌前病變」,屠乃芳說,這也不是癌,它分成CIN1、2、3期。
第零期(原位癌):第零期子宮頸癌的處置方案爭議性很大,一般大部份認為若錐形切片的邊緣有殘留病灶者必須再實施子宮頸錐形切除手術。 研究顯示對於腫瘤分期IB-IIA的子宮頸癌,甚至是復發性的子宮頸侵襲癌,放射治療也可以達到跟手術治療相同的效果。 在接受放射治療前,會先進行治療前的定位準備,一至二周內會開始進行放射治療,需進行5次以上的放射治療。 和沒有家族史的女性相比,具有子宮頸癌家族史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高出2~3倍。 根據國外網站《Steptohealth》的報導,雖然現代醫學檢測和治療子宮頸癌的能力大幅進步,但它仍然是30~59歲女性的第四大死亡原因。
子宮頸癌的原因: 容易患上子宮頸癌的人
引起子宮頸發炎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細菌和病毒攻擊陰道。 子宮頸癌的原因 這種攻擊會導致性病的感染,如滴蟲、淋病,衍生其他問題,如宮頸炎。 子宮頸癌的原因 導讀:子宮是女性身體重要的器官,它的相關系統內也可能衍生許多疾病。
根據 FIGO 分期準則,將子宮頸癌分為零到四期 (0-IV),其目的是為了比較疾病的發展狀況或嚴重度。 疼痛:若癌症已壓迫到骨盆腔內的神經,則可能出現下腹、腰部或大腿等不同部位的疼痛;如果癌症侵犯直腸,則可能出現解便不順,肛門下墜腫脹感;若壓迫到了膀胱,早期症狀則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血尿。 子宮頸癌的原因 披衣菌是一種感染女性生殖係統的常見細菌,可透過性接觸傳播,是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披衣菌感染會使盆腔區域發炎,進而影響生育能力。
子宮頸癌的原因: 女性必看!當醫師說「子宮內膜比較厚」…原來有這五種可能
放射治療有機會引致與輻射相關的長期副作用,包括:陰道狹窄、陰道乾燥、直腸出血或變窄,直腸和陰道之間也可能形成異常管道(或稱瘻管),導致糞便從陰道流出、泌尿問題,膀胱和陰道之間也可能形成瘻管、骨骼脆弱、腿部腫脹等。 子宮頸切除手術:切除部分或整個子宮頸、周圍組織和陰道上部,但保留子宮。 此手術能保留女性生育能力,但僅適用於非常早期的子宮頸癌。
潘俊亨指出,目前子宮肌瘤的發生原因尚未明確,推測與荷爾蒙有關,絕大多數不會威脅生命,也沒有明顯症狀;根據文獻統計,子宮肌瘤轉變為惡性者,僅千分之2,非常罕見。 症狀 常見症狀為持續性的劇烈下腹痛、肚子有下墜感,並伴隨陰道分泌物增加、白帶惡臭、流膿,出現發燒、畏寒、全身無力,內診時會產生子宮壓痛。 2017年,本港共有150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佔女性癌症死亡總人數的2.6%。 在2001年至2016年期間,每年死亡率略為浮動,大致在3至4%的水平。 當抹片檢查結果為異常,並不代表一定就是癌症,必須進一步了解檢驗結果的意義。 常見的異常狀態名稱有 ASCUS、SIL、CIN,接下來將個別解說其意義。
子宮頸癌的原因: 我們的醫生
而部份研究者也發現,有抽煙之婦女其子宮頸黏液含有高量的尼古丁。 經常抽煙者其免疫能力會比較低,因而會使細胞病變加速。 曾有「台版深田恭子」之稱的韓國瑜競選總部發言人何庭歡,日前透露抹片檢查檢出「異常病變」子宮頸發炎,她一度擔心會演變成子宮頸癌、無法生育,所幸最後虛驚一場。 婦癌專家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報告中顯示檢出「發炎細胞」很常見。
所以,今天檢驗出的HPV,其實可能在更早的時間前已經存在於身體。 目前臨床會看到子宮頸癌的患者年齡,呈現M型化,一組是20歲到30歲,另外一組為70歲到80歲。 年輕族群是多不認為子宮頸癌與自己有關,加上沒有抹片檢查,發現也常常是晚期,而高齡族群的患者,通常是不願接受抹片,甚至這輩子從未接受過內診,而錯失被發現的機會。 若持續感染高危險型HPV,子宮頸細胞便容易發生癌化,其中約有20~30%會形成原位癌。 大部分的侵犯性子宮頸癌是由原位癌長時間演進而來,此過程一般需要5至10年以上的時間。
子宮頸癌的原因: 子宮頸癌/一生染HPV機率達80%!罹癌成因、類型有哪些?出現3大症狀速就醫
子宮頸病變的原因是被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只要有過性經驗就有被感染的可能,即使停經、無性生活多年,都需要持續做抹片。 除非是因為「良性」的原因,已經切除子宮頸的患者,就不用做抹片,否則即便是切除全部子宮頸的人,因為病毒仍可能在陰道處復發,所以依然要定期檢查。 但是子宮頸癌大約6~7成是由第16、18型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導致,此疫苗無法有效預防剩下3~4成子宮頸癌之病因。 所以即便有施打過子宮頸癌疫苗,建議有過性行為之婦女,仍然需要每年進行子宮頸抹片篩檢。 子宮頸癌篩查方法主要包括: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檢測,以及子宮頸細胞檢驗(又稱子宮頸抹片或柏氏抹片 )。
經期過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荷爾蒙失調、藥物治療、子宮肌瘤或瘜肉、盆腔炎,甚至癌症等,實在不容忽視。 然後樣本會被轉至一樽液體內以便保存,或者塗抹在玻璃薄片上,又稱柏氏抺片,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鐘而且非常安全,之後樣本會被送往化驗室,在顯微鏡下進行測試。 大部份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HPV病毒)所致,而感染HPV病毒是引致子宮頸癌的主要風險因素。 不過,由於二價疫苗始終較便宜,故仍有部分地方選用。 子宮頸癌會隨著嚴重程度不同,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轉移途徑會透過直接侵犯、血液及淋巴轉移,擴散到子宮頸旁的組織、陰道、骨盆腔、腎臟、膀胱或直腸,遠端轉移則包括肺臟、肝臟、骨骼或腦部等。
子宮頸癌的原因: 子宮頸癌檢查及診斷
潘俊亨指出,已發現的危險因子,包括:未曾生育、初經早或停經晚、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以及具有大腸直腸癌、乳癌、子宮體癌、卵巢癌等相關家族史,尤其是發生在50歲以前。 潘俊亨強調,子宮內膜癌最典型的症狀,就是不正常出血,停經後的婦女要特別注意,如果發生已停經一段時間後,又再發生的出血,就要當心了。 子宮內膜癌是國人婦科癌症首位,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子宮體癌排名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6位、死亡率排名第11位,每年超過1700人罹患子宮體癌,其中高達9成為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好發於45到59歲女性,尤其是50歲之後發生率大為增加,近年隨著飲食逐漸西化,發生率有年輕化的趨勢。 若是抗生素治療無效時,則需要進行手術引流或手術切除膿瘍,嚴重感染可能併發腹膜炎、敗血症,甚至發生感染性休克而致命。 潘俊亨說明,由於細菌隨著泌尿道逆行而上,初期可能是尿道感染、陰道感染,蔓延至膀胱等整個泌尿生殖系統,進而造成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卵巢炎,都統稱為骨盆腔炎。
子宮頸癌的原因: 子宮頸癌有哪些症狀?
但是子宮頸畢竟是連接陰道跟子宮的通道,所以可能會出現像是感染的相關症狀,比如分泌物變多、顏色改變、發出奇怪的惡臭等。 性經驗:18 歲以前有性經驗,或有多重、不固定性伴侶的女性,因較容易感染 HPV,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也相對較高。 感染的機會較高的女性,相對的也較易得到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的原因: 子宮頸癌自我檢測
HPV病毒基因檢測總共可檢測33種HPV病毒基因型。 除了最廣為大眾認知的甚因型16,18外,覆蓋範圍還包括另外15種高危病毒基因型,如基因型45,52等。 子宮內膜移位症是由於原本應在子宮內的內膜組織會剝落並成為經血排出體外,一旦未排清並出現在體內子宮外其他地方,就會形成病變,例如在卵巢就會產生巧克力囊腫,如果在子宮肌層就會是子宮肌腺症。 子宮內膜移位症常見的症狀包括近似經痛的盆腔痛、性交疼痛、月經異常等等。 正常來說女性的月經的週期是21-35天左右,當女性經期的週期及經血量出現異常,例如經期週期過短抑或過長,經血量多至即時使用加長衛生巾仍要隔一小左右就要更換等等,抑或經期少於兩天亦屬月經失調。 月經失調的因素可以由於心理原因例如壓力過大、荷爾蒙分泌出現異常、體重突然劇變、甚至是婦科疾病引起,如子宮內膜增生、子宮頸癌等等。
除了常見的子宮頸癌、菜花與病毒疣等癌病之外,台灣頭頸癌與口咽癌的患者有3成是HPV感染造成。 秀明耳鼻喉科診所耳鼻喉專科醫師吳忠倫進一步指出,美國因為HPV造成的頭頸癌比例是7成,可以推測,台灣當菸酒檳榔使用族群減少,頭頸癌的主要致病原因也會轉為HPV。 此外,30歲以上有性生活者,每年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是預防子宮頸癌的第一道防線;40歲過後的婦女,每年或最晚3年檢測一次子宮內膜,以排除內膜癌的可能。
子宮頸癌的原因: 子宮頸癌的原因與風險:注意性生活與生活習慣
但是,每天仍有近4人新診斷罹患子宮頸癌、近2人死於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的原因 而子宮頸侵襲癌好發於35到45歲,且會隨著年齡增加患病比率亦會上升。 不過要留意,任何開始了有性行為的婦女都有機會患上子宮頸癌,因此建議女士年過25歲,應該每年接受子宮頸癌檢查,預早得知自己身體狀況。 根據香港防癌會所述,幾乎所有子宮頸癌都是由某幾種高危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簡稱HPV) 導致。 70%的子宮頸癌、50%的2或3級子宮頸上皮內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簡稱CIN)和25%的CIN I 病例,都是由HPV第16型和第18型這兩種病毒導致。
子宮頸癌的原因: 月經出現2大症狀「婦科可能出事了」 滴答型vs.長時間狂流…醫曝:嚴重恐是癌上身
[周刊王CTWANT] 子宮頸癌的原因 楊紫瓊以《媽的多重宇宙》入圍奧斯卡影后,被視為熱門的得獎人選,她昨(7日)在IG分1篇《VOGUE》雜誌標題為〈我們已超過20年沒有非白人演員獲得最佳女主角了,2023年會改變嗎? 〉的文章,內容針對她最大的對手澳洲影后凱特布蘭琪指出,她已拿過2座奧斯卡獎座,再拿第3座無疑… 子宮頸癌的原因 勇士隊今天客場又輸球,比賽中格林(Draymond Green)疑似不滿波爾(Jordan Poole)沒把球傳給他而生氣,格林竟沮喪到直接掉頭走人,隊友隨後馬上發生失誤,這一幕也在網路上引起球…
子宮頸癌在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八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 2019年共錄得520宗新症;同年,因子宮頸癌死亡的人數有162人,是本港第八大女性癌症殺手。 一般而言,30 歲以上的女性有較高風險患上子宮頸癌,而本港子宮頸癌的確診年齡中位數約為55歳。 子宮頸癌是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也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台灣每年有1500人新罹患子宮頸癌,每年有超過600人死於子宮頸癌,可以說是婦女們健康的隱形殺手。 抹片檢查的過程相當簡單,且不易感到疼痛,檢驗過程先將擴陰器置入陰道,再以小木棒或刷子在子宮頸上,刮取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最後塗抹於玻片上進行染色處理,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可疑的癌細胞。 子宮頸癌初期大多沒有先兆,由於較難及早發現,患者往往在患病中至晚期或癌細胞擴散後,才會出現症狀,若出現以下症狀應盡早求醫。
子宮頸癌的原因: 藥物治療
如腫瘤少於4cm,及未影響到子宮旁組織,患者又想保留生育能力,便可進行子宮頸切除手術、淋巴切除手術、放射治療,如患者年齡較大,或未有生育計劃,可選擇全子宮切除手術。 如腫瘤大於4cm,已影響到子宮旁組織,便需做放射治療及化療。 若抹片檢查結果為陰性,代表子宮頸內沒有發現不正常的細胞,可其後定期接受篩查。 若抹片結果為陽性,則表示子宮頸細胞出現變化,並不一定代表確診子宮頸癌。 大部分不正常的細胞是由於感染 HPV 病毒所致,若發現有癌前細胞病變而需要接受治療,醫生會建議下一步檢查或跟進。
子宮頸癌的原因: 檢查前有哪些注意事項?
ASCUS 為「重要性不明之非典型鱗狀細胞」,若被診斷為 ASCUS,表示子宮頸細胞異常情況很輕微,而且尚不確定其本質為何。 子宮位於腹部正中間,下方連接陰道,是女性發生月經與孕育胎兒的器官。 子宮是個壁厚、中空的肌肉器官,上端寬大的部分稱為子宮底,中間稱為子宮體,下端突出於陰道的部份稱為子宮頸。 臨床上的觀察指出,子宮頸癌除了局部的侵犯與擴散之外,子宮頸癌也容易經由淋巴系統的循流而產生鄰近淋巴腺及遠端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