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由某日開始,想入住院舍的人士都必須接種疫苗,希望促進長者有理由打針。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接種第二劑疫苗後未滿六個月的人士,他們的「疫苗通行證」仍然有效,但他們須於接種第二劑疫苗後六個月內(而非原來的九個月內),接種第三劑疫苗方能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 此外,即使並非直接掃描針卡上的二維碼,而是把二維碼拍下後上傳到電腦,再掃描電腦屏幕上的二維碼亦能成功讀取,加上同一張針卡可於多個「安心出行」帳戶登記,若針卡二維碼上傳至網絡,隨時被人盜取,令一張針卡被無限次使用。 Step 6:更新的電子針卡中,除了顯示兩針疫苗接種日期,亦新增「曾感染 2019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冠狀病毒病」一欄「是」。 使用安心出行時不需上網或上載資料,所以使用安心出行亦不會佔用用家任何上網數據,甚至開啟飛行模式亦可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亦因不用上網所以相對可以保護用家的私隱。

  • 【疫苗通行證第三針】政府宣布,5月31日實施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屆時市民須已接種第三針疫苗方才進入指定處所。
  • 此外,由衞生署為接受強制檢疫或圍封強制檢測人士發出的強制檢疫令或醫務證明,可被視為病假紙證明,合資格僱員可申領病假。
  • 2022年2月,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當局正研發提升「安心出行」,方便市民使用,同時又表明「安心出行」不會推行實名制。
  • 黃又指,政府未收緊防疫措施前,生意額只有正常的約2至3成,未來生意額將進一步下跌至兩成以下,在生意低迷情況下D類食肆需每枱減至2人,營運成本高反而令食肆虧損更大。
  • 本文整理疫苗通行證實施時間表、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要求,包括受限處所列表、酒吧等處所最新防疫條例,並分享第三針及第四針疫苗預約資訊。

資科辦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加入有關新功能時亦已徵詢個人私隱專員公署的意見,確保符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市民可安心使用。 如12至17歲青少年在四月一日或之後獲取疫苗接種紀錄,該二維碼應已加入出生日期,他們無需重新下載疫苗接種紀錄。 至於已接種一劑新冠疫苗的12至17歲青少年,若他們在四月三十日或之後仍未滿接種期後六個月,便可由即日起經「智方便」或「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重新下載加入了出生日期的疫苗接種紀錄二維碼。 政府鼓勵市民盡量利用電子渠道更新紀錄,有關人士如有需要可攜同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到任何一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重新列印附有二維碼的疫苗接種紀錄。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

「疫苗通行證」近日擴闊適用年齡至五歲,政府提醒市民應盡快接種相應劑量疫苗。 以下懶人包歸納出入處所限制、「疫苗通行證」要求、豁免人士及情況、出示針卡方法、安心出行加入針卡流程、遺失針卡解決方法及違例罰則,讓大家緊貼最新安排。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表示,昨日(10日)下午4時許推出的「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3.2.4版本,因服務承辦商出現技術錯誤,導致部分Google及華為用戶在更新程式後,其「疫苗通行證」二維碼等會被刪除。 資科辦已即時跟進,並於昨晚約8時在Google Play及華為AppGallery平台推出3.2.5更新版本以修正問題。

  • 他指,在技術層面而言,電子針卡是日後跨境出行時便利核實相關資料的基礎。
  • 使用安心出行方法非常簡單,在手機打開安心出行App後,只需點擊「按此進入」,待應用程式跳轉到拍照頁面,即可把鏡頭對準場所的QR Code記錄出行紀錄。
  • 「港康碼」用戶成功註冊帳戶後,再配合上傳「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中的出行紀錄、網上申報健康,經系統對比其住址和過去21天出行紀錄及確診與緊密接觸者名單,而獲取由系統判定的紅、黃或綠色個人「港康碼」。
  • 屆時,這些人士亦可透過「安心出行」掃描二維碼,將其疫苗接種紀錄及二維碼儲存在手機內。
  • 工聯會鄧家彪今日接種第三針科興疫苗,其後使用「安心出行」掃描針卡上的二維碼,卻發現只顯示己接種第二針及第三針,失去第一針的接種紀錄,無法看到已打齊三針,因此感到疑惑。
  • 「安心出行」推出初期,就因為其應用程式本身可能涉及的隱私問題而引起爭議,唯香港特區政府在推廣及解釋「安心出行」的隱私問題時,始終強調資料只會儲存在手機內。

安心出行程式已推出更新版,可加載電子疫苗接種記錄(電子針卡)二維碼,並同時支援儲存「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豁免證明書」,以配合「疫苗通行證」。 安心出行的最新版本新增返回功能,讓市民可在當局抽查時出示,可展示曾到過的場所,毋須反覆再次掃描。 用戶可自行決定選擇使用應用程式掃描其個人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和檢測紀錄的二維碼,從而將有關資料及二維碼保存在程式內。 繼續維持其他就餐飲處所的規定及限制,包括離開餐桌時不得飲食並必須佩戴口罩;所有顧客(只購買外賣的顧客除外)必須在進入處所前利用其手機/其他流動裝置上的「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掃描「安心出行」場所二維碼。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安心出行取消|處所類別:酒店及賓館

但政府表示,暫時不會引用相關條文,因為執法及現實情況都存在困難,始終市民日常也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外出接種疫苗亦可能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另一種形式是被動形式,某些人流流量比較大的處所,例如超級市場、商場、百貨公司等,市民只需掃描「安心出行」,而不需要主動出示「疫苗通行證」,只有在獲授權的執法人員要求下才需出示「疫苗通行證」。 當市民進入商戶時,要先掃描「安心出行」場地二維碼,再向商戶的「驗證二維碼掃瞄器」展示手機上的針卡或「豁免證明書」二維碼。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政府當局在2021年12月10日公布了「安心出行」的技術規格文件、保安風險評估及審計報告,以及私隱影響評估報告。 2022年7月,波蘭網絡安全公司7ASecurity與美國獨立非營利組織「開放技術基金會」的紅隊實驗室發布報告,指《安心出行》存在多個安全漏洞和弱點,但香港政府否認。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認為,雖然市民只需展示己打齊兩針,但引起市民疑惑和困擾應處理,而且「安心出行」的使用頻率明顯比「智方便」或「醫健通」高,當局應從善如流,盡快更新系統。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疫苗通行證安心出行針卡

「康復紀錄二維碼」在康復日期起計的180天(即六個月)內有效,期間康復人士可攜帶或出示「康復紀錄二維」碼替代疫苗接種紀錄進入「疫苗通行證」指明處所。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康復人士亦可將「康復紀錄二維碼」儲存至「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以便在進入主動查核「疫苗通行證」的處所時,進行掃描。 安心出行早前正式推出更新,市民日後在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時,將會加入電子針卡的進入場所介面,並且會顯示藍色電子針卡二維碼,介面上顯示「已接種疫苗/豁免接種疫苗」,至於未能提供電子針卡的用家,將會顯示為一個紅色告示,介面上顯示「未有儲存接種紀錄」。

資科辦指,針卡二維碼採用數碼簽署技術,資料不能被竄改,以保資料真確無誤。 市民須妥為保管紙本、電子針卡及二維碼,切勿隨便傳給他人或在社交平台分享。 A5.假如員工拒絕打針或沒有疫苗通行證不能上班,而遭僱主解僱將不會被視為「不合理解僱」。 如有僱主因僱員接受強檢或圍封檢疫而無法上班,僱主若將其解僱,將會構成「不合理解僱」。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政府處所

據了解,無故出現「藍轉紅」問題的「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不論是iOS或Android用家都有遇到;而且即使已更新至最新版本,仍然出現有關問題。 此外,餐飲業務處所A類運作模式將不再適用,所有食肆須按B類、C類或D類運作模式的其中一種運作。 至於購買外賣的顧客,毋須掃瞄餐飲處所的安心出行場所二維碼或登記資料。 至於其他街市,包括領展、房委會、民坊負責管理的街市都未強制市民使用「安心出行」,但會鼓勵出入者掃描二維碼。

行政長官今日公布,鑑於「疫苗氣泡」將會擴大至涵蓋大部分公眾使用的處所,該措施會正名為「疫苗通行證」,代表只有已接種疫苗才可以通行。 計劃中的「疫苗通行證」要求進入個別處所的人士必須接種新冠疫苗,並只在以下兩種例外情況下容許相關人士無須符合疫苗接種要求:(一)因年齡關係而未符合接種疫苗資格;或(二)獲醫生證明因健康原因而不適合接種疫苗。 柯創盛認為疫情雖有緩和迹象,港府未來將逐步放寬防疫措施,屆時針卡紀錄將成為市民進出各類場所的憑證,若當中存有造假空間,則有機會演變成防疫缺口。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如何申請「香港健康碼」港康碼?(政府短片示範)

A3.如果「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並非從應用程式商店下載和安裝,視乎不同的手機型號及規格,在使用上有不同的限制,例如將無法選用相關的自動更新程式功能,用戶需要不時訪問「安心出行」專題網站檢查是否有最新的程式版本可供下載及手動更新程式。 亦可能無法使用“上車”功能掃描的士車廂內側的車牌進行光學字符識別。 另外,除了程式每天自動下載確診或懷疑確診病人出行資料的更新外,如有需要,用戶或需手動更新資料以收到程式發出的通知。 在過渡期後,康復人士必須使用「康復紀錄二維碼」,或按「疫苗通行證」的相關要求接種疫苗及使用包含其康復身分的疫苗接種紀錄二維碼進入「疫苗通行證」處所。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今日(1日)表示,「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新增功能,可儲存電子針卡或電子檢測紀錄,方便市民在有需要時展示。 當用戶更換手機時,我們建議用戶保留舊手機31天,以便在有需要時由舊手機的流動應用程式向用戶發出通知。 此外,我們建議用戶使用新手機掃描其舊手機內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紀錄和檢測結果二維碼,以添加到新手機中,然後將舊手機內的電子針卡或檢測紀錄刪除,以免構成私隱風險。 A4.「安心出行」的到訪紀錄、電子針卡和檢測紀錄以加密方式貯存在用戶手機的流動應用程式內,不會在任何政府或其他系統(包括Apple和Google 雲端)內備存,並在31日後自動刪除。 因此,用戶手機的流動應用程式內現有的資料不能轉移到其他手機,以保障用戶的個人私隱。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必須要上網才可以使用安心出行嗎?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發言人表示,配合「疫苗通行證」於本月24日起全面實施,市民應盡快把「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更新至3.0.2版本,並把疫苗接種紀錄或「新冠疫苗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加入程式,方便展示。 在一般涉及除下口罩飲食或活動、傳播風險較高的處所,市民進入時須繼續出示「疫苗通行證」二維碼(以「安心出行」、「智方便」或「醫健通」應用程式出示,或使用紙本紀錄、手機截圖均可),以供處所負責人以流動應用程式識別。 資科辦最新指,為保障用戶儲存的紀錄和個人資料私隱,每次均須使用開啟手機的生物特徵驗證或密碼,才可打開應用程式內的電子針卡或檢測紀錄。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新增加入儲存及展示「豁免證明書」的新功能。 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和新冠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系統(經「智方便」登入)亦會相應更新,以供市民下載醫生為其簽發的電子「豁免證明書」。 這安排方便使用流動應用程式記錄並展示「豁免證明書」的市民無須隨身攜帶紙本。 安心出行|政府推行「疫苗通行證」在即,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亦更新至3.1.0版本,新增一項相當有用的新功能,配合未來進入場所需要自動顯示電子針卡二維碼/醫學豁免證明書,建議市民盡快更新,至於打針後如何在「安心出行」輸入針卡? 在香港以外地方完成接種相關疫苗的人士,現時他們可以出示當地相關機構發出的疫苗接種紀錄,以符合「疫苗氣泡」下縮短強制檢疫期的要求。 此外,食物及衞生局正研究將香港居民在香港以外地方接種疫苗的紀錄,經申報以數碼方式收錄至政府的疫苗接種紀錄數據庫,並為他們提供疫苗接種紀錄二維碼,以方便他們進入有關接種新冠疫苗規定適用的餐飲業務處所或表列處所。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甚麼情況下轄免使用「疫苗通行證」?

他解釋,當有人展示他人針卡資料進入指定場所,職員亦會因無權查閱對方身份證而難辨真偽,加上若在繁忙時間入場,職員往往無暇細查針卡資料,匆匆一瞥便會放行,防疫措施頓時淪為空談。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他促請港府必須盡快更新「安心出行」程式,讓市民在登記針卡資料時輸入個人資料作同步認證,同時禁止一份針卡上傳多於一個「安心出行」帳戶。 資科辦解釋,「安心出行」的Google或華為用戶若於昨日相關時段手動或自動更新其「安心出行」程式至3.2.4版本,會因為有關技術錯誤,導致已儲存在程式內的電子針卡、「醫學豁免證明書」二維碼、「康復二維碼」等被刪除。 在原先17項表列處所的基礎上,加入六項新的表列處所,包括:宗教場所、商場、百貨公司、超級市場、街市/市集,以及理髮店/髮型屋。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政府亦已將相關疫苗名單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並不時作出更新。 正如我剛才所表示,「安心出行」無須用戶登記任何個人資料,亦沒有追蹤功能或記錄用戶任何地理位置資訊。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我們認為現行安排可有效平衡防疫抗疫的需要和市民對個人私隱的關注。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外地打疫苗人士明起可获发放「安心出行」针卡二维码

因此,該二維碼不能取代正本紀錄,相關人士仍須妥善保存其非本地針卡的正本。 (二)政府透過「安心出行」提醒可能受感染人士提高警覺和及早接受檢測。 自程式推出以來,下載次數至今已超過480萬,約91 000個公私營場所參與貼上二維碼,讓市民掃描記錄行蹤。 約有310名確診者透過「安心出行」程式將其手機內的出行紀錄上傳到衞生防護中心。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下載應用程式

使用「安心出行」原本無須登記資料,不過資科辦表示,用戶若使用新增的電子針卡或檢測紀錄功能,每次均須使用開啓手機的生物特徵驗證或密碼才可打開應用程式。 1.用戶可自行決定選擇使用應用程式掃描其個人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和檢測紀錄的二維碼,從而將有關資料及二維碼保存在程式內。 「疫苗通行證」明日進入第三階段,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提醒符合相關要求的市民檢查電子針卡是否已包含最新新冠疫苗接種紀錄;若未能確定,可經相關政府網站下載。 而中國大陸和澳門在同年12月表示陸續取消使用健康碼,不過香港仍然繼續使用。 在同年10月,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建議取消無追蹤功能的安心出行應用程式。 不過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疫苗通行證必須與安心出行共同使用,才能起到效果,認為目前正發揮重要作用。

安心出行針卡消失: 康復人士如何使用「疫苗通行證」?

2020年11月25日,香港政府表示已有超過12,000個公私營場地參與,包括商場、戲院、政府機構、公園和餐廳等,其中各類餐廳有超過千家參與。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公佈,截至2021年2月17日,安心出行的下載次數超過100萬次。 問及為何只在蘋果手機推出電子錢包收藏針卡,薜永恒回應指,政府與所有手機平台討論使用電子錢包,而蘋果電腦的iOS系統最先完成推出,強調其他手機系統只要完成,都會盡早推出。 黃家和則表示,至今約有2,000間食肆暫停營業,包括酒樓、茶餐廳及小菜館等,料數字會持續上升,估計在4月20日前,全港1.7萬間食肆中或有3成會暫停營業,以避免營運虧蝕。 黃又指,政府未收緊防疫措施前,生意額只有正常的約2至3成,未來生意額將進一步下跌至兩成以下,在生意低迷情況下D類食肆需每枱減至2人,營運成本高反而令食肆虧損更大。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