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波折的屯馬綫將於本月27日全線開通,港鐵繼昨日(12日)於土瓜灣站舉行開放日,今日(13日)再開放宋皇臺站,首批入場人士超過200人。 然而,站內尚未完成文物展覽、古井及C出口的工程,有不少九龍城街坊表示「等咗10幾年,等到對腳行唔到」,嘆道「遲到好過冇到」;亦有街坊質疑新站的便利程度,期望政府重整路面交通時,能積極諮詢居民意見。 古蹟辦則稱,該站將展出超過400件出土文物,主要是宋代的貨幣、陶瓷器和建築構件,亦包括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的日常用品,而展出文物的復修和維護由古蹟辦現有資源應付。 港鐵續稱,該站選用泥黃色作主色調,與該處帝王歷史及古蹟相襯,月台柱身展示出本地陶藝家黃麗貞的作品《大地陶詞》,展示日夜及春冬季景象。
如乘客使用之八達通或二維碼有登記乘坐頭等的記錄,但八達通或二維碼程式所顯示的進入及離開的車站均不屬於東鐵綫的車站,亦其須支付頭等額外費則相等於東鐵綫車程的最低額八達通或二維碼車費(過海車程的頭等額外費會以金鐘站/會展站為計算基礎)。 通車初期,宋皇臺站設三大出入口,其中一個出入口(B出口)用行人隧道連接世運花園一帶,再細分為三個分支出口,方便太子道西、亞皆老街及真善美村一帶居民使用。 根據站內標示,由B2及B3出口步行來往車站大堂,需時約5分鐘。 車站開放初期,不少市民到場參觀文物展櫃,以致須不時實施人潮管制措施,限制在指定範圍內近觀展品的人數,並播放廣播呼籲市民在其他時間前來。 由於展櫃處於已入閘區內,乘客若駐足細賞文物,有逾時出閘之虞,港鐵在展櫃附近設置流動拍卡機,供乘客查閱入閘時間及出閘時限(入閘時間起計150分鐘)。
宋皇臺站古井: 紅磡站 擔當鐵路樞鈕
在車站大堂的部分假天花範圍改為透明玻璃,讓公眾仰視觀賞,而大堂內亦會設置展櫃供展示文物。 不過有不少委員認為港鐵無心設計,認為不能表達昔日歷史,欠缺特色。 宋皇臺站古井 設施方面,採用單側式月台的土瓜灣站設有四個出入口,接駁至落山道、江蘇街等不同方向,當中大部分均設有升降機方便有需要人士,車站大堂付費區亦設有洗手間及育嬰間,同宋皇臺站一樣,新站亦設有四款機械人,提供客務查詢、清潔、電梯安全提示等服務。
而其餘出入口則設於啟德新發展區,連接未來商住大廈及多用途體育場館等基礎建設,現時因該區發展仍在起步階段,車站一帶仍一片荒蕪,須以臨時行人通道接駁附近街道。 宋皇臺站古井 車站以其西南面不遠處的宋王臺石碑命名[註 宋皇臺站古井 2],冀能反映有關該宋朝古蹟的特色。 施工期間,車站地盤曾掘出大量來自宋元時期及清代的文物,以及保存完整的方井、建築物結構等,引起社會關注。
宋皇臺站古井: 車站結構
港鐵昨安排傳媒參觀宋皇臺站及土瓜灣站,宋皇臺站以泥土黃為主色,分別取「皇」的諧音及呼應此地的帝皇歷史。 宋皇臺站古井 港鐵稱,車站建造期間有大量文物出土,故車站設計糅合考古元素,車站大堂設有兩個展櫃,稍後會展示該區出土文物,正與古蹟辦商討安排。 車站設計上採用不同考古元素,港鐵會於車站大堂將預留兩個大型展櫃,目前正與古蹟辦商討,展出建造車站期間發掘的香爐、青瓷壺等宋元文物,料展櫃將於通車當日正式開放予市民觀賞。 另外,月台展出本地陶藝家黃麗貞的《大地陶詞》,四幅陶瓷雕塑以日夜及四季為主題,向宋朝的陶器文藝頂峰時期致敬。 屯馬綫將在本月27日全綫通車,其中新的宋皇臺站工程一度受文物出土影響。
港鐵昨稱,宋皇臺站設計結合考古元素,包括展示該處發現的出土文物,日後或可在內仰望宋元時代的古井,站內亦預留空間應付日後啟德發展區人流。 【本報訊】沙中線工程一波三折,當中包括在二○一四年,前稱土瓜灣站的宋皇臺站發現宋元古井令工程超支及滯後。 土瓜灣站的考古工作花費逾三十一億元,原址保育各項遺迹需額外十億元。
宋皇臺站古井: 通車在即/宋皇臺港鐵站 抬頭可賞古井
港铁公司车站事务经理胡棨灏表示,已预留弹性处理古井日后於车站上方的重置安排,并加建混凝土井槽,其底板日后可更换为透明底板,日后乘客可在站内仰望古井的底部。 市民也可以手机扫描地板的“QR code”,浏览文物相关资讯。 宋皇臺站入口通道墙上会有考古过程及历史文图介绍,站内天花有一个褐色圆圈,圆圈位置正是兴建时发现的宋元时代「J2古井」。 宋皇臺站古井 市民也可以手机扫描地板的「QR code」,浏览文物相关资讯。 港鐵稱,大堂頂蓋設計經修改及加建混凝土井槽,車站天花日後可換成透明底板,讓乘客在站內仰望古井底部,具體安排要視乎重置計劃。
然而港鐵回覆傳媒查詢時指,有關資料是港鐵內部用作協調及預備工作時作為參考用途,並未作實。 爲免影響考古工作,當時港鐵公司停止了考古範圍內工程,只進行配合考古發掘的工序,導致土瓜灣站和相關隧道工程進度滯後。 爲了不影響區內遺跡,港鐵公司修改了隧道鑽挖機豎井的設計及調整豎井建造工序。
宋皇臺站古井: 尖沙咀「海員之家」重建逾40層高酒店 富商郭炳湘生前投60億元打造
港鐵表示,為了預留彈性處理古井日後於車站上方的重置安排,車站大堂的頂蓋設計已修改,並加建混凝土井槽,其底板日後可更換為透明底板,日後乘客可在站內仰望古井的底部。 現場所見,該位置的天花有一個淺啡色圓形圖案,地板有「QR code」供市民瀏覽文物資訊。 宋皇臺站古井 在建造期間,工程人員發現大量宋代遺蹟,包括於現時車站大堂中央位置發現宋元時代的古井及接連的引水槽。 因此,大堂頂蓋設計已重新修改,另港鐵會加建彈性預留的混凝土井槽,有待宋皇臺公園設計落實,上方的宋元古井(J2井)及引水槽於原址重建後,大堂頂部的混凝土底板將可換作透明底板,乘客日後可在大堂內仰視古井底部。 2014年,港鐵沙中線宋皇臺站工程施工期間發現宋元古井,工程造價亦因考古工作而上升起碼41億元。
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包括羅湖站及落馬洲站,但不適用於輕鐵、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宋皇臺站古井 如使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只適用於前往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之前一程港鐵車程。 屯馬線將於6月27日全通車,港鐵今日(9日)安排傳媒宋皇臺站及土瓜灣站參觀。 宋皇臺站過往建造時,發現不少文物,當中包括宋元時代的「J2古井」。 然而由於政府取消啟德發展區填海計劃,沙中綫啟德段走綫被大幅修改。
宋皇臺站古井: 古蹟文物處處 緬懷歷史往昔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等在場見證儀式。 主席黃楚標表示,引進737-9客機可帶來更好經濟效益,有助開拓更多航點,不斷擴充飛行網絡,相信今次採購協議能有效支持發展規劃,以及引進商務艙服務等。 大灣區航空指,737-9將成為未來機隊主要機型,開辦更多往返香港與亞太區及內地主要城市的航線,認為有關機型運載力及續航力更好,有助公司減低營運成本及拓展飛行網絡。 公司目前採用3架 客機,提供定期航班往返曼谷、台北、東京及首爾。
二零一二至二零一五年間,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為配合宋皇臺站建設工程,委託考古專家於聖山一帶進行考古工作,發現大量宋元時期及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的考古遺存。 為了讓公眾了解考古發掘的成果,宋皇臺站內特設兩個展櫃展示出土文物。 是次展覽展出的文物以宋元時期陶瓷器為主,介紹宋元時期的香港,尤其是宋皇臺站周邊地方的歷史變遷和生活情況。
宋皇臺站古井: 歷史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除了不少現有車站外,當時未啟用的宋皇臺站出入口亦在同年10月初被示威者破壞。 【明報專訊】32歲銷售員上周五涉於巴士伸手多次觸碰一名女乘客胸部,車上休班女警長上前協助時,遭該男子由巴士上層拖行至下層受傷骨折,男子最終擺… 他說,近年附近店舖流轉較快,亦沒店舖丟空,預計車站可帶動人流,但該區人口始終較少,加上附近沒景點,預計物價及租金不會大幅上漲。 宋皇臺站的月台以当代艺术品结合考古主题,乘客可於柱身上看到由本地陶艺家黄丽贞创作的陶瓷浮雕。 主题为《大地陶词》,是以黄丽贞对宋元时代的理解,以瓷器呈现出宋元时期的日夜、春冬景象。 歷任教育評議會主席/副主席、教育評議會教育基金主席、香港特區選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中學校長。
- 通車前夕,港鐵在月台紫藍色柱身亦裝上與黃色部份一致的黑色浮雕站名,因顏色對比不大導致辨識度較差,被網民譏為「色盲(色弱)測試」,而在開放日當天,亦有市民認為難以看清楚站名。
- 宋皇臺站闸内有将两个分别长七米及十五米的展柜展示建站期间发掘的历史文物。
- 因應古蹟辦要求,考古工作進一步擴大至整個土瓜灣站建造範圍,最終2014年9月完成。
- 宋皇臺站內裝以黃色作為主要色調,源於「皇」字與「黃」同音;輔以紫藍色於月台兩端及大堂部份牆身使用。
- 港鐵公司車站事務經理胡棨灝表示,宋皇臺站三個出入口,分別是A、B及D出口,而C出入口走線設計須視乎考古工作結果而定,因此該出入口仍處於計畫階段。
- • 編輯專綫小巴使用任何八達通於此站出閘並轉乘任何專綫小巴路綫可享至少$0.3轉乘優惠,反之亦然。
- 另外,屯馬綫各站月台均設有車廂載客情況顯示器,紅色代表下一列列車的載客率逾九成,黃色即載客量介乎五成至九成,綠色則代表有充足位置,讓乘客選擇候車位置。
經修改此站設計及施工方法,將通風設施及機房選址移離J1井及周邊房基遺存後,土瓜灣站建造工程於2015年3月起全面恢復。 發言人亦稱,與港鐵公司一直保持密切聯繫,商討港鐵公司計劃在宋皇臺站車站設置展櫃的技術要求和規格,以及陳列展示有關文物的具體安排,而有關詳情,將會適時公布。 港鐵屯馬綫全綫將於本月27日正式通車,宋皇臺站今日開放參觀,有父親陪同喜愛鐵路的兒子前來參觀,亦有住附近的居民坐輪椅前來,表示等通車已等了十多年。
宋皇臺站古井: 出口
宋皇臺站一帶在宋元時期已有人居住,車站在建造期間有大量文物出土,故車站的設計融入考古元素。 日後大堂將設展櫃展示該些出土文物,港鐵正與古物古蹟辦事處商討有關展出的安排。 同時,為預留彈性處理宋元時期古井及連接的引水槽,港鐵決定將文物在車站上方原址重置,車站大堂部分天花將換成透明底板,以便乘客在大堂觀賞古井的底部。 宋皇臺站在建造期間,發現宋元時代古井等文物,車站將設兩個展櫃展示有關出土文物,市民在通車當日就可參觀。 古井位置為混凝土井槽,位於站內天花,日後或會換為透明底板,乘客置身車站內,可仰望古井的底部。 屯馬綫開通後,每個站都會設有列車資訊顯示屏,顯示每卡車廂的載客情況,乘客可選擇較多空間的車卡位置上車。
在車站建造期間,工程團隊於現時車站中央位置發現宋元時代的古井(J2井)及接連的引水槽。 為靈活配合古井的原址日後重置安排,車站大堂頂蓋設計作出相應修改,加建混凝土井槽。 混凝土底板日後可更換為透明底板,方便乘客在車站大堂仰望觀賞古井之底部。 宋皇臺車站大堂以泥黃色為主色,設有2個展櫃,展示出土文物,但暫時圍封,出入口通道有介紹九龍城區歷史的圖片及資料,至於展示古井的天花仍未更換透明底板。 港鐵同時安排了2部智能機械人當值,提醒攜帶大型行李的乘客使用升降機,及協助指示乘客到附近的目的地。 宋皇臺站設有三個出入口連接區內,方便周邊居民往返車站;同時為配合宋皇臺站的歷史元素,車站內將會展示出土文物,當中包括宋元時代的古井;而由宋皇臺站到土瓜灣站需時不多於兩分鐘。
宋皇臺站古井: 車站啟用
及日本侵華,香港淪陷,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日軍為擴建機場,炸裂山上巨石泥土用作填海。 戰後機場擴建需要,港英政府終於剷平聖山,原址大概是客運大樓位置。 宋王臺巨石倖存,政府將其切割,1960年移往今宋王臺公園展示留存。
宋皇臺站古井: 九龍塘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爆急性腸胃炎 27名童中招又屙又嘔
不過相片引起不少網民討論,認為設計「好Hea」,同時批評為何當年發掘到的文物在站內完全不見蹤影。 屯馬線將於本月27日全面通車,港鐵繼昨日在新車站土瓜灣站舉辦開放日後,今日開放另一個新車站——宋皇臺站,讓持入場券的市民參觀。 根據古諮會文件,港鐵於2012年末展開首輪考古工作,範圍為約15萬呎,結果找到200多個遺跡,其中一個宋代方井獲原址保留,但文件並再無交代其他遺跡狀況。 有民間組織要求政府全面接管發掘工作,避免歷史文物受破壞,古蹟辦指宋皇臺站地盤部分工程已暫停,處理文物符合考古原則。
宋皇臺站古井: 宋皇臺站賞宋代古井 車站展示出土文物
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工地早年發掘出宋元古井的文物和遺跡,而根據港鐵在2017年公開最終考古報告,宋皇臺站車站內將會設置展櫃供古蹟辦展示在考古工作區發現的文物,裝飾和藝術設計亦以圖像方式展示來凸顯地區歷史。 近日港鐵發布了屯馬線三個車站包括宋皇臺站的站內圖片,不過有網民指出,相中並未見到港鐵當年強調會加入的「考古元素」,質疑文物「去咗邊」同時,亦認為即使真的有設置展示櫃,其規模亦無法與台北捷運北門站的同類文物陳列相比。 港鐵指車站開放日吸引超過3,000名市民到場參觀,當中包括約400名應港鐵邀請來自地區及非政府組織團體人士。
宋皇臺站古井: 車站用途
古蹟办表示,展柜内将展出名为「圣山遗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的展览,展出超过400件出土文物,主要是宋代的货币、陶瓷器和建筑构件,亦包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日常用品,通车当日市民便可观赏文物。 以往要橫過亞皆老街及馬頭涌道要經多條行人隧道,而宋皇臺站將接駁九龍城與啟德發展區,只要經B出口即可通往九龍城區,更不用受日曬雨淋。 港鐵稱,大堂有預留更多空間及閘機,應付日後啟德發展區及體育城完工後帶來的人流。 歷史妨似靜靜消逝之際,因為港鐵沙中線工程的掘地,既發現宋代古井與建築構件、陶瓷、錢幣,連那連接寨城到海灣的龍津石橋亦重見天日。 港鐵屯馬線第二期開通,宋皇臺站啟用,宋皇臺站周邊歷史得以重新受到關注,中小學教育可以此範圍用作考察研習對象,市民亦可透過這區域認識宋代及近現代的香港與國家歷史。 由於土瓜灣站建於繁忙的馬頭圍道地底,空間有限,故採用單邊兩層式月台設計。
〈屯馬線|皇臺站展出400件出土宋元文物 迷你陶骰、藥王像等〉,《明報》即時新聞,2021年6月27日。 宋皇臺站所屬的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原定在2015年竣工,惟因此站工地發現宋元遺跡,須進行考古工作,導致工程產生約11個月的滯後;隨後紅磡站新建月台在2018年5月被揭有剪短鋼筋等施工問題,令工程一再延誤,開站日期一拖再拖。 宋皇臺站古井 自港鐵於2009年5月摒棄沿土瓜灣道興建沙中綫的「下路方案」,將土瓜灣站改設於鄰近宋王臺的位置起,已有居民認為此站應改名為「宋王臺站」。 2009年10月,有消息指出「土瓜灣站」可能改名為「宋王臺站」,以車站附近的地標宋王臺命名;「馬頭圍站」則可能以附近公共屋邨樂民新村之名改稱「樂民站」,從而徹底解決兩站站名與所處地名不符的問題。 一群九龍城南角道商戶指沙中綫工程封路嚴重影響商戶生意,南角道地盤由2013年開始施工至今,該路段一條行車線被封,另一邊亦改劃為雙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