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欄所載各藥方,僅為說明中醫治病的原理,並非指導讀者自行用藥;體質和病情因人而異,讀者如有需要,務請先接受專業診斷。 腫瘤能縮小或化掉當然最好,萬一化不掉也可以與腫瘤共存的,只要它不影響患者的起居生活,同時也沒有繼續長大。 縮小腫瘤須把握時機,把握住患者的體質相對強健起來,沒那麼「虛」的時機。 中藥裡面,有一些專門的藥物,能化掉或縮小腫瘤的,但這些藥物的使用,須要患者有足夠的氣血,才能承受。 患者就診時,不適的症狀有輕有重,有多有少,個個都不一樣的。

一個HER2陽性乳癌病人,接受了手術、化療、電療和標靶藥治療,完成1年治療後,想用中藥調理身體。 初診見她右手因手術及電療後出現淋巴水腫,而化療後感到手腳麻痺,且經常失眠兼心情緊張,無法應付工作。 從這病人情况,可以看出即使腫瘤已經痊癒,但仍有很多不同徵狀影響生活。

中醫腫瘤科: 臨床服務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本港癌症患者數目有上升的趨勢,而且趨向年輕化,最年輕的乳癌患者僅十七歲。 中醫腫瘤科 浸大中醫藥學院與浸大中醫藥研究所合作,本月推出治療癌症的新藥劑,將靈芝、生黃耆、西洋參,以及廣譜的抗癌藥白花蛇舌草製成膠囊,臨床成效顯著,有效延長晚期癌症患者的壽命,最長可達兩、三年。

中醫腫瘤科

2018年6月開始,受聘於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任臨床部中醫臨床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及中醫學院中醫專科診所暨臨床教研中心推出「2019冠狀病毒病康復者遙距診症贈醫服務計劃」,為康復者提供免費中醫諮詢及診症服務。 中醫專科包括:內科、皮膚科、消化系統科、腫瘤科、腎科、兒科、泌尿系統科、內分泌及糖尿科、婦科及乳腺病科、腦內科、心血管科、老年病科、呼吸系統科、過敏性疾病科。 專科門診部內設有一間評估診所,由受過專業訓練之登記及註冊護士為初次到診的病人進行基本健康評估及檢驗,診所內並設有緊急救援醫療儀器以處理急症。 中醫腫瘤科 在2003年,本院有幸成為首批與醫院管理局合辦中醫門診的醫院之一,與醫院管理局簽訂合作備忘,共同開辦「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仁濟)」。

中醫腫瘤科: 懷孕五個月確診大腸癌   中藥保胎增抗癌力

可惜好景不常,輸尿管癌有好轉,一年多後肺部又見癌細胞,病情急轉直下,用遍西藥中藥療法皆發揮不到效果。 那兩年他大量涉獵中醫典籍,覺得內裏博大精深又神奇,中六如願拔尖進入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此個案為單身,無懷孕哺乳經驗,加上長期工作壓力,乳管腺氣血淤積,易導致毒素無法代謝而形成腫瘤微環境,讓正常細胞病變癌化。

中醫腫瘤科

董汝玲教授說,當中的成分無任何的副作用和毒性,包括靈芝、生黃耆和西洋參,均有補氣養陰的作用,如靈芝有抗菌消炎、解熱毒,以及保肝的作用,因此一般的市民亦可服用藥劑,提高身體的抵抗力,但有關的劑量需作調整。 浸淫在陰陽寒熱、脈法正隅的世界裏,他讀中醫至第四年,任教他的陳炳忠教授指他成績佳且對研究有興趣,建議他再修讀西醫。 「第一個想法是好瘋狂,還讀多個西醫!身邊的人都鼓勵我,讀埋西醫發展會更好,始終沒甚麼人是兼具中西醫資格。而且我心繫科研,如同時修讀西醫,路向會更廣闊。」他指近幾十年,國內的卓越名中醫及專家,不少都是中西醫,有西醫底子,甚少是純中醫。

中醫腫瘤科: 臨床腫瘤科醫生名單 (全港)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有些人做了功課才發現台灣的化療藥物市場幾乎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日本也不少,反而先進國家的歐美很少用化療藥物,中草藥、天然藥物的自然療法比較多。 中草藥治療初期,患者自訴精神狀況變好,一個月後右側及左側乳房硬塊變軟,且外觀由暗紅(類似瘀血的顏色)轉為粉紅且發熱感減輕。

中醫腫瘤科

桑黃及雲芝用途廣泛,可稱為百搭藥材,加入黨參可助補血氣;於癌症化療後服用,有助提升白血球數量;與西醫的升白針並無衝突,反倒相得益彰。 以上第一點成功了,就意味著患者的體質相對強健起來,氣血也相對充足了,這就可以把握住時機加入化瘤的藥物,只要用藥恰當,腫瘤是有機會縮小,甚至完全化掉的。 我們認為,患者之所以患癌,多數是「虛證」體質,而且多數是「虛寒」體質。

中醫腫瘤科: 腫瘤病系- 中醫名單(全港)

我是長庚大學中醫系畢業,雙主修西醫,畢業後走西醫的原因是「想要發展中醫」,這個理由聽起來好像很奇怪,但當時真的是這樣想。 中醫從人體機能出發,直擊肝、膽、腎,以內服中藥調理,配合外敷,喚醒頭髮自生機制,從根源解決脫髮、斑禿、頭油頭瘡、牛皮癬等多種頭皮問題。 【 兒科 】 常見兒科疾病包括過敏性疾病(如濕疹、鼻敏感、哮喘)、腸胃系統疾病(如厭食症、便秘、腹瀉)、呼吸道疾病(如傷風感冒、小兒肺炎、百日咳)及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腦性麻痺、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等。

從事中醫教學、醫療和研究工作30餘年,對於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和癌前病變、常見婦科病、心腦血管病、哮喘、糖尿病及老年病的防治有較深入的研究。 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6項,出版專著12部,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10餘部包括《腫瘤病診療全書》《中西醫結合腫瘤診療大全》《戰勝腫瘤—中醫調理與食療》等。 我們的經驗是中醫藥能有效地幫助癌症病人減低因患病所致的疼痛,及在進行各種治療期間所帶來的副作用。 2012年9月,香港防癌會於會址開設「香港防癌會麥紹堅伉儷中西醫結合化療中心」,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是該化療中心的主要臨床合作機構。

中醫腫瘤科: 王人澍 / 醫師

蘇子謙專科選了臨床腫瘤科,中醫較少分專科,視乎跟隨哪位中醫老師。 習中醫途上,他有幸遇上3位恩師,一位教他針灸的老師,一位本身也是中西醫的余秋良醫生,一位是上文提及的陳炳忠教授。 中醫、西醫,由病理基礎至治療方向,似是南轅北轍,兩者走在不同道路上。 蘇子謙醫生,由註冊中醫師至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擁有雙重身份,在香港確是少數。 除醫療服務外,本院亦十分重視健康推廣,特安排註冊中醫師在全港各區主講不同主題的中醫健康教育講座,並以優質中藥材搭配出多款切合不同時令的保健湯包和花草茶,旨在提高大眾對預防保健和養生的意識,鼓勵市民及早調理身體,防患未然。 化療中心位於B座地下,為需要接受抗腫瘤藥物的病人提供舒適環境及適切合時的治療。

  • 特約報道|來自醫學世家的中醫師張琛,曾祖父為清末「江南神醫」,張琛其後也走上行醫之路,因醫術精湛吸引眾多名人明星光顧。
  • 因此患者可透過中醫調養預防因癌症治療引起的副作用以及癌因性疲憊發生。
  • 本院以滿足不同區域的市民對中醫服務的需求為目標,分別於荃灣區及西貢區開設「仁濟醫院曾卓明中醫痛症中心」及「仁濟醫院西貢社區中醫診所」,而位於長沙灣的「綜合醫療中心」亦於2018年正式啟用,當中亦設有中醫診症服務。
  • 從這病人情况,可以看出即使腫瘤已經痊癒,但仍有很多不同徵狀影響生活。

面對這樣一個讓人談之色變的魔頭,恨不得一下子將其斬草除根。 中醫腫瘤科 配合4D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 和6D同步移動治療床,於治療位置首先掃描了立體的影像,臨床團隊會按影像導向,把腫瘤及相關組織驅動到正確的治療位置,經核實後才開始治療。 郭岳峰:主要是由於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日積月累導致的,因此要忌食辛辣等刺激之物及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之食物。 最好不要飲凍飲、吃雪糕或冰淇淋以及冷凍的水果,少飲咖啡、可口可樂、雪碧及其他汽水,少吃甜品。

中醫腫瘤科: 服務單位

西方醫學逐漸發現,很多癌症康復者,腫瘤根治後伴隨不少後遺症。 有些後遺症可能是疾病本身引起,有些卻是手術、電療或化療等治療手段併發。 腫瘤科近年愈來愈注重處理這些康復者的徵狀,讓他們重回正常的生活,亦即所謂survivorship。

  • 很多患者經過中醫藥的治療,雖然腫瘤仍在,但體質方面與治療前比較已經判若兩人,生活起居與健康的人無異,他們不說別人也想不到他們是腫瘤患者呢。
  • 在2007年,本院再次與醫院管理局合作,於葵青區開辦「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床教研中心(下葵涌)」。
  • 飲片中藥的價格依據各中藥材時價而定,並非一固定價,本院藥材的煎煮費為一帖60元,依照醫師調配的處方約每日200至500元不等,詳細費用請與您的中醫師討論。
  • 中心除普通科門診外,亦設有中醫專家門診服務及其他多元化服務(詳見服務範疇),以滿足服務使用者的需要。
  • 婆婆兩年前發現腹瀉,大便有血及黏液,跟家人說不舒服,於是去做檢查,其後確診是腸癌第四期,有轉移狀況,立即接受手術切腸,要長期帶糞袋。

舉個之前我遇到的一個病例,是一位79歲的老先生,初診日期是2016年2月。 主要病史是高血壓和高脂血症史,2016年1月體檢時發現「右肺上葉背段占位」,經穿刺活檢病理確診為「右肺鱗狀細胞癌IIIA期」。 自覺胸部悶脹不適,微咳少痰,口乾微苦,納差食少,寐安,大便正常。

中醫腫瘤科: 癌症研究

乳癌的死因常常是因為肺、肝轉移,臨床上即便手術也常常轉移出去或復發。 所以根本治本的作法,是改變腫瘤微環境,以天然中草藥代謝癌細胞組織間的毒素環境,進而不利癌細胞的生存,加上能提升患者免疫的中草藥(尤其是能活化吞噬癌細胞的巨噬細胞)來達到癌細胞夾擊效果,如此患部硬塊便會逐漸縮小。 調理脾胃是治療的重要內容及抗癌的保證,中醫講「脾胃為後天之本」、「有胃氣則生」,實在地強調調理脾胃的重要性。 中醫腫瘤科 因此在通過「三調」培元固本的基礎上,時時不忘「三攻」抗癌治療,方可達致更佳的效果。

香港防癌會自2009開始,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於本會會址九樓合辦香港防癌會-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中心。 近5年來,我已用中醫方法治療近百例此類病人,療效滿意,深得患者信任和好評。 所謂「胃氣」一是泛指脾胃的運化功能,人以胃氣為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機體的抗病能力。 其中,調心是治療的前提,其目的是專科醫師讓病人認識其所患疾病及治療方面的知識,減除恐懼及焦慮,令病人積極配合治療。 電療是一個很強大的輻射線能量,在電療的過程中除損傷腫瘤細胞之外,也會讓正常的細胞損傷,中醫在治療的過程中會針對正常細胞受損的部位做針對性的用藥,利用氣陰雙補的方式祛痰濕及滋陰清熱,讓受損的正常細胞得以修復。 並讓凋亡的代謝廢物及病理產物等,順利地從身體中排出,避免發展成嚴重的發炎反應,讓電療期間產生的副作用能有效的預防與減緩,免於因電療產生永久性的組織纖維化傷害。

中醫腫瘤科: 莊佳穎 / 醫師

後來於C醫學中心作追蹤時,發現不只排便頻率下降,腫瘤也縮小,糞便態樣也獲得改善,故在西醫決定下於107年8月11日將其結腸造口關閉,回復正常肛門排便。 9月26日,大腸癌指數(CA-199, CEA)正常,腫瘤亦縮小,仍繼續在翁院長診治下服用中藥。 12月14日追蹤大腸癌指數正常,至108年1月24日經由腹部超音波以及核磁共振追蹤後,已無發現腫瘤蹤跡,現今一日排便4-5次,並持續回診保養。 【明報專訊】過往癌症治療目標是盡快切除腫瘤,或用化療和電療控制腫瘤。

中醫腫瘤科: 中醫病系分類

診所於 2001 年成立,由多位教授、專業顧問、講師及資深醫師駐診,並帶領見習、 實習同學為校內外人士提供高質素的專業中醫服務。 中醫腫瘤科 本診所的專業中醫服務由香港註冊中醫師提供,醫師均為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曾接受香港醫管局的中西醫學系統培訓,致力提供優質及可靠的中醫醫療服務。 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從1996年起遷至R座,樓高十五層。 主要為居住在九龍中的癌症病人提供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住院、門診及紓緩服務。

中醫腫瘤科: 醫院診所分類

術後中醫治療:透過中醫針灸治療,提前恢復術後的腸蠕動,幫助患者盡早恢復進食,接著服用中藥調養恢復體力,促進傷口癒合,減輕術後疼痛及併發症的發生。 親人好多年前鼻咽癌化療前及電療後睇過廣華”謝國材”調理身體, 但唔知依家佢仲有無o係廣華, 你可以上網search 中醫腫瘤科 o下都搵到d關於佢o既背景資料. 另外, 印象中以前廣華中醫果度都有poster寫明邊個醫生專醫d咩病, 如果行開可以過去睇o下.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建議,如果要使用輔助與替代醫療,病人應該要和原醫療團隊討論,因為 CAM 的療效在科學上未知,且有可能會影響到現有的治療,甚至是造成傷害。 【 痛症科 】 中醫利用中藥內服外敷、針灸、拔罐、推拿等方法,內外兼治,針對治療肌肉骨骼損傷或退化性關節疾病。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