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二年(1910),雖然中國科舉早已被廢除,蘇萬興老師曾經解釋過,清未科舉廢除只是取消進士殿試,其他科舉貢考試仍然有進行。 因為清朝廷要為籌舉人貢人出路,進行「舉貢會考」以代替殿試,結果相當於文進士。 關於宣統二年舉貢會考,程尋香港溫佐治分享了一份文件,指「… 宣統二年於京城有舉行第二次舉貢會考,在前一年各省如額保送」。 元朗區內,有兩塊宣統二年中式的功名牌匾,一位是「歲魁」鄧翹嶽,另一位是八鄉牛徑「恩魁」李漸鴻,是清未最後一批科舉出身的貢士。 屏山坑頭村 鄧蓉鏡乃同治年間進士,雖然非屏山鄉人,他曾經為屏山鄧大成母親(鄧述卿之妻)撰寫一篇「麻姑獻壽」祝壽賀詞,寫在剌繡賀帳上,即是鄧族文物館裡保存的一幅賀帳。

屏山坑頭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食山頭的食材種類和份量是訂立下來多年不變的,與價低者得的投標方式無關,並不會因為投標價格不同,而出現食材種類或份量的增減。 至於每年打盆的總數,才是影響每個盆菜所分到的豬肉和食材份量多寡的關鍵因素。 族人們則仍要按規定在截止時間前抵達龍鼓灘登記姓名,方能領取盆菜。

屏山坑頭村: 屏山

書室的確實建造年份已難確定,但據父老相傳,書室是屏山鄧族為紀念十四世祖鄧懷德 (號仁所)、十五世祖鄧枝芳 (號敦服)及十六世祖鄧鳳 (號鳴岡)而建。 據屏山鄧氏族譜所載,聚星樓約於明朝洪武年間 (即1368年至1398年)由鄧族第七世祖彥通公所興建。 據傳聚星樓原為七層,但被兩次台風吹塌上部四層,只餘下現存的三層建築。

眼前這一幢鑊耳大屋是坑頭村 99 號,三邊被其他村屋緊貼包圍,建築物以五層麻石作基座,原本跟 99 號與 55 號是一個單位,後來一分為二,今北翼(99號)變成懷舊古樸,南翼(55號)已經加建了石屎騎樓露台,原建築風味大減。 在這裡遇上一位屏山村民坐下乘涼,他是一名退休公務員,閒聊時他介紹我遊屏山,要去附近的仁敦岡書室和述卿書室看,他又介紹去南生圍,不過似乎是他好想去,覺得他頗緬懷以前去過的漁塘泥路。 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並對此等資料,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包括其商業適用性、準確性、足夠性及可靠性等。 在港版「大富翁」遊戲中,元朗曾經是版圖上最廉價的地區之一。

屏山坑頭村: 地址

大多數訪客會選擇乘坐港鐵來屏山,並在天水圍站下車,出站首先會見到就在附近的聚星樓。 這座簡潔、典雅的古塔建於明代,且是全香港唯一一座此類型的古塔。 從這裡走入村落,你會發現更多瓦頂灰磚古建築,它們大多帶有精美雕刻,十分特別。 其中一名祭祖負責人、坑頭村村長鄧則鳴表示,食山頭歷史不知何時開始,但肯定以百年計,他說農村生活好窮,不是家家有豬肉吃,太公為子孫好,祭祖時煮盆食山頭,讓族人吃得豐富。

  • 大圍村又名積存圍,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正月二十日建立,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沙田最悠久亦是最大的圍村。
  • 掃墓當日早上,族人就會到達龍鼓灘山頭準備及架設臨時灶頭,其後祭主和一位鄧族傳人先行拜祭,祭品包括已宰好的生豬、茶與酒各五杯、五生與五熟(生、熟豬內臟)、五碗飯、五碗湯、水果等。
  • 1983年九廣鐵路增設大圍站後,「大圍」逐漸變成了地區名稱,區內的大圍村亦逐漸被外界遺忘。
  • 10月15日中午時分,百多位鄧氏族人到達蓮花山祭祖,齊齊分享40個盆菜,食材有筍蝦、枝竹、魷魚和豬肉,與龍鼓灘食山頭相同。

聯哥年過六旬,他的祖父和父親均在村中煮盆菜,加起來已有百年之久,他因為不想圍村盆菜失傳,毅然決定繼承衣鉢,擔起屏山傳統盆菜主廚的重任。 如今他的兒子鄧健鵬亦願意傳承這門傳統手藝,在食山頭中不時看到父子倆一起工作。 對於聯哥來說,協助族人煮山頭也是為鄧族做事,試過煮山頭日子遇上幾十圍的到會訂單,他寧可放棄賺錢機會,也守諾為族人服務。

屏山坑頭村: 鄧氏宗祠廣場 屏山街市

屏山鄧族的歷史源遠流長,至八十六世祖鄧漢黻,於北宋初由江西省遷居廣東省,成為鄧族粵派一世祖。 至北宋中期,鄧漢黻曾孫鄧符協擴建岑田 (即今錦田) 祖居,並設置書院。 至十二世紀,第七世祖鄧元禎與其獨子鄧從光 (字萬里) 由錦田遷居屏山,鄧元禎被尊為屏山派一世祖。

屏山坑頭村

至於另一位歲歲貢士鄧翹嶽,他的名字沒有出現在屏山鄧氏宗祠內的《屏山鄧氏宗祠子孫科舉功名榜》之中,不過在屏山及廈村鄧氏宗祠均懸有他的功名牌匾。 屏山鄉文武舉人有鄧瑞泰、鄧寶琛、鄧宏英等人,這一批屏山子孫的功名牌匾未見於鄧氏宗祠中,反而在橫台山永寧里有同治舉人鄧寶深的牌匾(可能指鄧寶琛),屏山鄉可考慮重新制造功名牌匾,反正一百幾十年後又會成為古物。 屏山坑頭村 在正廳內,另有兩副功名牌匾懸在廳中,屏門上居中的鄧蓉鏡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功名牌匾,幾乎出現在新界各大鄧姓祠堂之中,他的功名彰顯,光宗耀祖。

屏山坑頭村: 坑頭村(元朗 屏山)

一路漫步,你還會經過覲廷書室和仁敦岡書室,有著700多年歷史的鄧氏宗祠和建於16世紀早期的愈喬二公祠,以及多座廟宇、庭院和古井。 在屏山的傳統氛圍當中,你也能感受到現代生活的節奏 —— 高大的住宅樓林立於歷史遺蹟旁,而孩子們騎著單車在祖輩精心照料的花園內玩耍。 對比昔日族人攀山涉水拜山,在山中食盆的情形,今日到蓮花山「猛虎跳牆」墓穴拜山,在遠離市區的寧靜郊野環境中以柴枝生火煮食,眾人興高采烈席地而坐食盆,最能保持食山頭的那種原有風貌與情懷。 蓮花山「猛虎跳牆」墓穴位於逾300米高的山中,今日位處大欖郊野公園境內,從元荃古道步行至石龍拱附近可抵達。 昔日新界在未有公路興建之時,族人從元朗出發,取道元荃古道步行數小時而至,後來有了青山公路,族人可乘車到荃灣,但仍要從大欖涌引水道起步登山,加上攜帶大量食材和煮食工具的負重,過程毫不輕鬆。 如今族人取得當局許可,可駕車到大欖林道蓮花山段的盡頭處起步,沿山徑徒步半小時抵達墓穴,比以往輕鬆不少。

屏山坑頭村

屏山文物徑位於元朗屏山,於1993年開幕,是香港第一條文物徑。 文物徑全長約1.6分里,貫通坑頭村、坑尾村及上璋圍等多條村落,是新界五大家族之一「鄧氏」的主要據地。 文物徑沿途貫連了已被列入為法定古蹟的古塔及多幢中國傳統建築,並設有展示牌作詳細解釋,讓遊客可以對昔日鄉村風俗有更深厚的認識。 屏山文物徑早在1993年12月12日開幕,由坑尾村、坑頭村蜿蜒至上璋圍,展示了元朗屏山鄧氏的宗族生活。

屏山坑頭村: 屏山鄧氏宗祠

),位於水邊圍的西面,天水圍的南面,洪水橋的東北,是新界五大氏族鄧氏家族的其中一個聚居處。 屏山與厦村、十八鄉、八鄉、錦田和新田合稱「元朗六鄉」。 屏山文物徑沿線歷史建築並非全部對外開放,部分歷史建築的開放時間或會變更,請留意古物古蹟辦事處網站( )上的最新公布。

位於新界粉嶺聯和墟東北面的龍躍頭,因該處有山名龍躍嶺,自古相傳,有龍跳躍其間,因而得名,俗稱龍骨頭,亦稱龍嶺。 龍躍頭是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鄧氏聚居之地,鄧族原籍江西吉水。 龍躍頭鄧族與宋朝皇室淵源最深,南宋 (1127… 鄧氏宗祠位於坑頭和坑尾兩村之間,是屏山鄧族的祖祠,由屏山三圍六村所環抱。

屏山坑頭村: 新界鄧氏

文物館由舊屏山警署改建而成,是新界現存我其中一所戰前警署,由三座建築物組成。 建築物於1900年4建成,為清政府與英政府1898年6月7日簽訂 屏山坑頭村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和1899年4月22日平定新界鄉民的抗英爭後,為了控制新界西部而建。 原來建築之主樓為金字塔形的紅色瓦頂,被屏山鄉民拍為破壞屏山三圍六村的 “蟹地” 風水,後來改為現在的平頂,平頂山上角,設有瞭望台和槍孔。 這些不但象徵鄧族的民俗文化,同時亦反映新界的傳統風貌。 屏山坑頭村 維基百科的內容和香港民風大典一樣以GNU 自由文檔許可證發佈。

例如位於龍鼓灘的十八世祖鄧若虛墓穴,據鄧氏族人回憶,昔日在未有交通工具前往龍鼓灘祭祖之時,往往在凌晨三、四時已啟程,到達墓地已是中午時分,族人們於是在墓地現場生火煮食充飢。 10月15日中午時分,百多位鄧氏族人到達蓮花山祭祖,齊齊分享40個盆菜,食材有筍蝦、枝竹、魷魚和豬肉,與龍鼓灘食山頭相同。 祭主鄧東照稱,過往族人在現場吃剩的盆菜,均一律不准帶走,全部歸祭主所有,是因為過往在農業社會,人們很難得才有一次機會吃到豬肉,吃這方面的問題比較大。 今年10月13日藍地秋祭當日早上,燕翼堂鄧氏族人在墓穴前的煮食地點首先架設好遮擋陽光的帆布天幕,以便族人乘涼及煮山頭的工人們不用在烈日下工作。 至將近中午,祭祖儀式舉行,兩名族中長老穿起長衫向祖先拜祭。 由於在現場烹煮的食材大幅減少,至下午二時前,豬肉已經煮好,隨即被放入鐵桶內儲存。

屏山坑頭村: 跑遊元朗屏山鄉 ( - 屏山鄧氏宗祠

可能正被屏山某一大房收藏,一直以為屏山鄉只有一塊如斯瑰麗的賀帳,原來至少有兩幅。 傳說指沙田韋氏村民是西漢淮陰人韓信的後代,現居大圍村、田心村和徑口村。 屏山坑頭村 據說韓信之子被人帶至嶺南,從此隱姓埋名,取韓姓右半部為韋姓。 積存圍的命名有「積善」及「存仁」之意,最初由29戶不同姓氏的村民合力建立,目的是團結起來防盜。 瀝源(今稱沙田)近海,清朝年間引來盜賊劫掠,一眾鄉村於是組成九約(聯盟組織),共同肩負治安防衛責任。

屏山坑頭村

離開元朗市中心,經過水邊圍站後,下一個站就是屏山站,車程只須要5-10分鐘。 下車後,再按以下地圖的指示,步行5至10分鐘即可到達。 元朗屏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鄧族則是新界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宗族。

屏山坑頭村: 歷史建築

的四世孫鄧符協於熙寧二年(1069年)中進士,獲授廣東陽春縣縣令。 鄧符協在任期間,曾遊歷屯門、元朗一帶,因感這裡「風俗之淳,山水之勝」,於是於崇寧三年(1103年)遷居於岑田(今錦田)定居,並遷葬三代祖先於今元朗、屯門及荃灣。 屏山坑頭村 昔日由於交通非常不便,有的祖先墓穴位處偏僻郊野,或者位處遠離族人居住的地區,族人拜山往往需要長途跋涉,徒步數以小時計方能抵達祖先的墓穴。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