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隊博物館的前身是在1964年成立的「警察歷史記錄委員會」。 該委員會搜集了不少與警隊歷史有關的文物,並建議開設一所博物館展出這些物品。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警隊博物館遂於1976年成立,原址位於警察總部,規模不大,其後遷至灣仔大生商業大廈,再於1988年遷至山頂甘道27號,前身為建於十九世紀的灣仔峽警署現址。 博物館分為四個展覽廳:歷史展覽廳、毒品展覽廳、三合會展覽廳及專題展覽廳。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事實上,九倉為山頂區大地主,當中以近年屢錄高價成交的Mount Nicholson最為矚目,提供19幢洋房及48個分層單位。 此外,該集團在山頂仍有項目正在部署,如提供7幢洋房的種植道11號,及提供8幢洋房的山頂道77號,該兩項重建項目的上蓋工程已完成。 九倉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表示,九龍倉是擁有最多山頂私人物業的業主之一,累積多年的實戰經驗,深諳及更能迎合山頂買家及住戶對理想居停的嚴格要求。 根據2019年區議會分區地圖,九龍城區與深水埗區以東鐵線為界,因此部份九龍塘住宅屬深水埗區。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香港私人屋苑列表主要收錄由地產發展商在香港建造的私人住宅(包括由香港房屋協會銷售的私人住宅,但不包括居屋屋苑);本列表只列出主要地產商興建的私人住宅樓宇組群。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九龍城區

新巴並先後將4輛Enviro400 Euro V 10.4米巴士(3851、3854、3855、3856)上掛特別設計的全車身廣告,並加上特別設計的「山頂探索號 Peak Explorer」電牌分頁以作宣傳,該四輛巴士固定行走本路線。 經重新包裝的本路線於2022年1月6日起以「山頂探索號 Peak Explorer」稱呼正式啟航。 值得一提,本路線一度是新巴全港所有營辦的常規非過海巴士線當中,收費最貴的一條,但此紀錄由2010年10月10日起,被當日投入服務的798線【調景嶺站←→火炭】以全程收費$10.00(現時為$11.70)打破。 另外,雖然本路線兩邊總站均屬中西區,但由於途經的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屬於灣仔區,因此成為中西區唯一一條兩邊總站均在同一區,但需取道經其他區往來的區內巴士路線,而且巴士駛到文輝道時,由於路面限制,巴士需要倒車才能掉頭,是少數需要中途倒車掉頭的巴士路線之一。

本路線提供中環、金鐘及灣仔(皇后大道東)往來司徒拔道及山頂的巴士服務,於1960年7月1日起投入服務,當時往來統一碼頭至山頂,試辦期為三個月。 1966年6月12日,受山頂道近馬己仙峽道一段馬路被豪雨沖毀影響,臨時分為上、下兩段行車,直至翌年(1967年)6月4日道路修復,才恢復全段行車。 新巴15線是香港新世界第一巴士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中環碼頭及山頂,主要途經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山頂道,另外平日早上至黃昏會繞經僑福道及文輝道。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山頂

乘客使用上述付款方式,將只可享有與其他城巴/新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新巴班次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項目分別於2014年及2015年的「亞洲十大超級豪宅」排行榜 (由世界經理人集團、《世界企業家》雜誌、世界地產研究院及《總裁》雜誌聯合編製)中獨佔鰲頭。 藍屋原址曾是一所醫院,樓高兩層,於1872年政府差餉徵收冊中名為「華佗醫院」(亦稱為「灣仔街坊醫院」)。 1920年代拆卸後興建,1922年建成,樓高僅4層,過往曾開設醫館、雜貨店、武館及書院等。 1990年代外牆髹上奪目的藍色,因而成為特色建築並得以保留及活化,至今仍有租客居住。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值得一提,雖然15線兩邊總站均屬中西區,但由於途經的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屬於灣仔區,因此成為中西區唯一一條兩邊總站均在同一區,但需取道經其他區往來的區內巴士路線,而且巴士駛到文輝道時,由於路面限制,巴士需要倒車才能掉頭,是少數需要中途倒車掉頭的巴士路線之一。 配合中環天星碼頭搬遷至七號及八號碼頭,由2006年11月12日起,每日早上後的總站遷往中環(渡輪碼頭),肩負往來山頂旅客至中環接駁天星小輪的任務。 山頂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未有常規巴士服務;只有在山頂纜車因事故停用時,連接山頂的特別接駁巴士服務方會出現。 1923年2月10日下午10時至2月12日上午7時,香港大酒店公共汽車曾開辦一條無編號,來往香港大酒店及山頂教堂(Peak Church)的臨時巴士路線,以配合山頂纜車停用修理。 直至1960年7月1日,山頂才有首條常規的巴士服務,中巴當日開辦15線,往來中環(統一碼頭)至山頂,試辦期為三個月。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山頂行山路線前往方法

這批巴士的特別之處,是巴士上輪椅斜版是設於下車車門,與一般低地台巴士輪椅斜版全都設於上車門有所不同。 由於本路線需途經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渣甸橋橋底(建於1912年,橋底高4.3米),因此本路線用車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由中巴年代直至新巴,都是以車身長度不長於10.7米,高度不高於4.2米的巴士為主。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新巴接辦本路線後,鑑於欠缺短車身的雙層空調巴士,因此新巴先後購入了共60輛長10.3米,高度只有4.17米的矮身Dennis Trident空調巴士(33XX),成為本路線的主力車隊,並於2000年起改為全空調服務。 雖然受到途經馬己仙峽道(只准三公噸以下車輛駛入)的專線小巴1號線及山頂纜車競爭,但小巴只能覆蓋中環,且載客量有限;纜車則收費高昂,以及其人流過多,甚或出現故障、維修時,旅客都需要改乘本路線,帶動客量上升,尤其在假日及大節日更為明顯。 本線乘客可透過八達通享用雙向分段: 由 中環(交易廣場)總站起,前往 警隊博物館或之前各站,收費為 $8.2。

此車本身高只有四米,是中巴特意為了安排行走山頂而改建的,故此在編號上都是特別被冠以LS,以表示其是矮車身的。 由於途經的司徒拔道和山頂道狹窄多彎,無法使用長過11米的巴士,也因為需要途經橋底只有4.1米的加列山道天橋(又稱渣甸橋)的橋底。 渣甸橋於1912年啟用,是具殖民地風格建築的早期行車天橋之一,雖然已成為香港的古蹟,但一直以來都沒有被評級。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由於建造時沒有預計有雙層巴士途經,長久以來亦沒有計劃重建,導致本線在用車方面受到很大限制,都是以車身長度不長於11米,且高度不高於4.2米的巴士為主。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灣仔區

現時新巴將此路線包裝為「山頂探索號 Peak Explorer」,將探索者及旅客帶到極具標誌性的太平山頂,俯瞰香港的天際景色。 15中環開經:民光街、民耀街、港景街、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干諾道中、夏慤道、紅棉路支路、金鐘道、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山頂道、僑福道、文輝道、僑福道)及山頂道。 請注意,每日0900前由山頂開出之班次,以中環(交易廣場)為終站,乘客需於該站下車步行前往。 民光街,民耀街,港景街,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干諾道中,夏愨道,紅棉路支路,金鐘道,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山頂道,僑福道,文輝道,僑福道及山頂道。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路線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15 修改繞經僑福道及文輝道時間〉[乘客通告],2019年6月6日。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為額外11條路線提供實時抵站時間服務〉[新聞稿],2018年8月31日。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配合中環渡輪服務遷移 城巴新巴七線實施新安排〉[新聞稿],2006年11月10日。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15號線重新包裝為「山頂探索號」〉[新聞稿],2022年1月6日。 2012年12月7日:一位早更車長原本應駕駛10.3米長的丹尼士三叉戟(3302/JH7156),卻取錯了12米長的同款巴士(3020/HZ1156)行走此路線,並於途經渣甸橋底時削頂。 1988年1月9日:晚上八時二十分,一輛電單車在司徒拔道近港安醫院上山時失控翻側,電單車司機捲入一輛往中環的丹拿珍寶(SF17/CD1540)車底,幸巴士司機及時剎制未有輾過電單車司機,電單車司機頭部受傷送院。

山頂加列山道15號: 香港島, 中區, 山頂, 加列山道 (Mount Kellett Road)樓盤

太平山為全長50公里的港島徑的起點,由山頂巴士總站為起點,經過港島多過郊野公園,終點於港島東南部的大浪灣。 港島徑第一段的部份路段於山頂盧吉道,如天氣良好,可遠眺對面九龍半島的景色,為遊客必到的景點。 沿著夏力道及盧吉道圍繞山頂走一圈,可飽覽港九全景,全程約一小時;時間充裕的話,更可沿著纜車總站對面的柯士甸山道步行上山頂直達山頂公園。 其後地鐵通車,乘客人數續減,1982年正式提早於晚上十一時許開出尾班船。 15號路線自1960年起,一直服務山頂及半山區居民,且於中環、金鐘及灣仔均設車站,為探索太平山山頂的遊客提供頻密、便利及快捷的交通選擇。

  • 後來,亞美尼亞裔商人吉席‧保羅 Sir Catchick Paul Chater買下了所有小輪,並於1898年5月1日正式成立「天星小輪公司」,轄下的船隊的船名包含「星」字。
  • 山頂行山路線「太平山」(又名柯士甸山、扯旗山、爐峰)是香港島的最高峰,每年吸引著數以萬計的遊客登山觀賞維港景色。
  • 博物館分為四個展覽廳:歷史展覽廳、毒品展覽廳、三合會展覽廳及專題展覽廳。
  • 經重新包裝的本路線於2022年1月6日起以「山頂探索號 Peak Explorer」稱呼正式啟航。
  • 警隊博物館的前身是在1964年成立的「警察歷史記錄委員會」。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