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性腎癌切除術包括腎周圍筋膜及其內容:腎周圍脂肪、腎和腎上腺。 腎癌亦稱腎細胞癌、腎腺癌,是最常見的腎臟實質惡性腫瘤,由於平均壽命延長和醫學影像學的進步,腎癌的發病率比前增加,臨床上並無明顯癥狀而在體檢時偶然發現的腎癌日見增多,可達1/2~1/5。 腎癌多發生於50~70歲,男性比女性發病率高一倍以上。 另外,腎癌有傢族現象,提示可能有遺傳因素參與。
- 當癌化細胞吹起號角,準備攻入泌尿系統時,如何好好面對並處理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 腎臟細胞癌常見的症狀包括貧血、惡病質、虛弱、體重減輕與發燒等,其中最典型的三症狀則是「血尿」、「腹部腫塊」及「腰部痠痛」,三類症狀同時出現的機率約10%~15%,但通常此時癌症已經轉移至其他部位。
- 若腎癌已經擴散到腹部主要血管(如下腔靜脈)中,磁力共振成像可提供更好的血管圖像。
- 而有些腎透明細胞癌內部均勻,呈很弱的低回聲,在體檢篩查時容易被誤診為非常常見的腎囊腫。
- 對較小的腺瘤,一般都採用剜除術,連同腫瘤周圍的0.5cm距離的正常組織一併切除,因貼近腫瘤的腎上腺組織有多倍體異常,可引起腫瘤復發。
台北榮總泌尿外科醫師張延驊說,2006年台灣有750名腎臟腫瘤新增病例,478名死亡病例,雖未名列國人十大癌症,但每年以2%速度攀升,其中8成腎臟腫瘤患者,得到是腎細胞癌。 腎細胞癌除直接蔓延向鄰近組織擴散外,可通過血道和淋巴道轉移。 有時原發灶體積很小,無局部症状,但已侵入腎靜脈引起遠處轉移。
左腎細胞癌: 腎上腺腫瘤治療
嗜鉻細胞瘤宜行手術切除,因其多為良性腫瘤,絕大多數術後效果良好。 但手術和麻醉的危險性較大,尤其是大的腫瘤,血管豐富,又緊貼周圍大血管,容易出血;腫瘤內含大量兒茶酚胺,容易被擠壓釋放入血,引起患者血壓劇升和心跳驟停。 左腎細胞癌 本症以女性居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1980年至1998年底,共收治48例,女30例,男18例,年齡12~74歲。
在一項已進入第二期的臨床試驗中可看到,新型免疫治療將標準化療失敗後的晚期膀胱癌患者一年存活率從不到百分之十提高至百分之三十七。 而過去化療、標靶藥物雖短期可見到腫瘤縮小,但幾個月後通常都會再度惡化。 但在免疫治療的情況中,有百分之七十七的病患的治療效果可以長時間維持,病患的生活品質也比較好。 從西元一九三三年Kinball及Ferris證實整條輸尿管切除之後,可以完全排除輸尿管殘肢腫瘤再發,後人Strong及Pearse等,陸續報告整條輸尿管切除之後,有較佳的存活率。
左腎細胞癌: 疾病百科
因為長在私密處,許多人擔心是「花柳病」,心裡感到不好意思而不敢前往就醫。 跟前面幾種不太一樣,前面四種都是長在腎臟實質部分,然而腎臟的另一個部分,也就是尿液途經的路線,這裡可能會產生此癌。 由於腎臟位置隱蔽,早期缺乏典型臨牀表現,其臨牀表現與腎癌的體積大小、生長位置和生物學行爲有密切關係11。 腎上腺髓質在腎上腺的中間部位,僅佔腎上腺的10%左右。 髓質細胞的形態不一,由於在用含鉻的液體處理髓質細胞時,發現這些細胞中的顆粒可著色,故稱其為嗜鉻細胞。 低血鉀 低血鉀引起的肌無力和肌麻痺,使病人感到頭重腳輕,四肢無力,以下肢更明顯,重者呈現週期性麻痺。
「新型的免疫治療」出現後,治療晚期腎細胞癌可以說是多了一項武器。 一項進入二期的長期追蹤試驗發現,新型免疫治療可將晚期腎細胞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從百分之十提高到約百分之三十。 另一項第三期的臨床試驗則發現,比起標靶治療,接受新型免疫治療(Nivolumab)的患者在整體存活期上可延長將近六個月(前者為十九點七個月,後者為二十六個月)。 腎細胞癌早期的標準治療就是手術,且隨著冷凍治療、達文西手臂技術的出現,大部分的腫瘤也幾乎都能被處理得乾淨。 但即便透過手術治療,仍然有將近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患者會在三年內復發。 因此整體來說,還是有約一半的患者會成為晚期的腎細胞癌患者。
左腎細胞癌: 手術是否治療腎癌的最佳方式?
現時在先進的達文西機械臂輔助下,醫生只需開多個細小切口,便能在病人體內精確地切割腫瘤,傷口及出血量均較傳統手術少,而且亦較有把握保留大部分腎臟功能,復原更快。 腎細胞癌為腎臟實質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年齡為40歲至70歲,癌症初期通常無任何症狀,大多是因其他疾病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無意中發現。 因有少部份的腎細胞癌是呈囊腫型的,因此,定期檢查及請教泌尿科醫師,才能維護腎臟的健康。 左腎細胞癌 約有15%的腎細胞癌是囊腫型的,如果有經常血尿、腰痛、合併反覆感染或腎臟因囊腫壓迫而有積水,腎功能變差的狀況時,有可能是腎細胞癌的問題,應接受接受詳細的檢查,若是惡性變化,須進行手術將腎臟切除。 多數的腎囊腫病患沒有症狀,但有少數人可能有腰酸痛、血尿的情形,如果影響到腎功能時,也可能出現下肢水腫、貧血、血壓升高的症狀。
- 其他方法包括通過高能能量束以殺死癌細胞的放射性治療以及化療。
- 腎癌病人在完成治療後需要定期進行一次檢查,包括影像檢查和血液檢查,以監控癌症有否復發。
- 常轉移到腹主動脈淋巴結或血行轉移到肺、肝等處。
- 有些可轉移到一些不尋常的部位,如口腔、喉、眼和陰道。
- 整個腎外形變形,局部有腫塊凸起於正常野輪廓之外。
- 台灣的腎臟尿路上皮癌病患,男性與女性比例約略相等。
由於腎癌患者在治療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腎癌晚期能活多久可以牽涉到很多問題。 一般臨牀上患者進行腎癌切除後五年生存率大約爲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之間,十年生存率爲百分之十七到百分之三十之間。 腎癌的預後有時難以估計,可以在腎癌切除手術後20年、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出現轉移病竈。 細針穿刺切片檢查:提供手術前的組織病理報告,確認是否為惡性腫瘤;但是癌細胞有可能沿針穿刺路徑轉移,故較少被採用。
左腎細胞癌: 經常默默生長、不易察覺的 – 腎臟癌(懶人包)
接受根治性全腎切除手術病人,手術後尤其應該特別注意腎臟保健。 定期追踪腎功能及檢查腫瘤有無復發,以利早期偵測早期治療。 左腎細胞癌 左腎細胞癌 若轉移到腦部會引起神經系統障礙,如運動異常、感覺遲頓等。 另外,因為癌細胞本身分泌一些毒素,可造成疲勞、發燒盜汗、食慾不振、生化檢查異常、體重減輕等症狀,叫做「副腫瘤症候群」;另也可能引發腎動靜脈廔管或腎動脈栓塞而引起高血壓。 1.腎囊腫:典型的腎囊腫從影像檢查上很容易與腎癌相鑒別,但當囊腫內有出血或感染時,往往容易被誤診為腫瘤。 而有些腎透明細胞癌內部均勻,呈很弱的低回聲,在體檢篩查時容易被誤診為非常常見的腎囊腫。
在分離患腎以前先結紮腎蒂血管或在手術前先行腎動脈栓塞以防止手術時癌細胞的播散,對預後影響較大。 淋巴結有轉移時可能同時已有血行轉移,因此淋巴結清除術是否能明顯地增加存活率現在對於有遠處轉移的腎癌現在還缺乏確實有效的治療方法。 但腎癌是一種容易誘發免疫力的腫瘤,因此許多腫瘤專家正在努力研究促進這種免疫反應的嘗試。 因腎癌在初診時約有1/3的病人已有遠處轉移,在手術後約有1/2病人在一定時間內將出現轉移,因此尋找有效的化學、免疫等輔助療法,對改善腎癌的預後,顯然是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 腎細胞癌常見的症狀為血尿(59%)、疼痛(41﹪)、腹部腫塊(45﹪)、體重減輕(28﹪)、貧血(28﹪)、發燒(7﹪)等,其中血尿、疼痛及腹部腫塊為典型的三症狀。
左腎細胞癌: 症狀
醫生會將細針經皮膚刺進腫瘤,然後注入液化氮將癌細胞殺死。 最常見的腎癌有兩種,根據腫瘤的細胞型態,分別為腎細胞癌及腎盂癌。 腎細胞癌的惡性腫瘤是由近端腎小管的上皮細胞所引致而成,腫瘤範圍是發生於腎皮質;而腎盂癌的惡性腫瘤可由腎結石感染演化出來,一般位於腎盂及輸尿管交界。 香港大部份腎癌患者都屬於腎細胞癌,腎盂癌的數字較少,且發病率亦較低。 左腎細胞癌 根據癌症登記年報,在2014年時,腎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於男性為第14位,女性為第17位;腎臟癌死亡率的排行於男性則為第14位,女性為第16位。 一年中台灣初次診斷為腎臟癌的患者約有1400人左右。
一般來說,外科手術是大多數腎臟癌的主要治療方法。 如病人屬於第一至三期的腎癌,醫生會根據癌症位置進行手術以去除整個腎臟或部分腎切除手術,亦會按情況或會去除腎臟周圍的脂肪組織、腎上腺及附近的淋巴結。 研究表明,全腎及部分腎切除手術的成效大致相同,而後者可幫助患者保持更多的腎功能。 除了直接開腹的手術外,許多醫生通過腹腔鏡或使用機器人進行部分腎切除的微創手術。 早期局部性的腎細胞癌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根除性腎臟切除手術,術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80%。 傳統的切除部位包括整個腎臟及腎臟上的腫瘤、一段輸尿管、腎上腺及包圍著腎臟之脂肪及筋膜。
左腎細胞癌: 泌尿關鍵字
台中醫院泌尿科醫師孫宏舜指出,腎臟細胞癌的成因不明,臨床症狀變化多端,有些甚至沒有症狀,患者多半都是在無意中發現罹癌。 而去年四月開始, 衛福部也已經核可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藥物(Nivolumab),使用在經「抗血管新生療法」治療後的晚期腎細胞癌病患上。 但手術適用對象很有限【註1】,僅能針對「單一部位轉移」的患者。 至於標靶治療則主要「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以及「mTOR(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兩種癌細胞特別活化的訊息傳遞路徑,雖能讓腫瘤部分縮小,但也僅能延長無惡化存活期,較難增加整體存活期。 談到免疫治療,其實治療泌尿道癌症的醫師應該算是先鋒之一,因為我們很早就開始採用免疫治療的觀念來對付泌尿道腫瘤。
依據癌細胞擴散、轉移的情形,一般可將腎細胞癌分為四期(圖3-4),它跟肝癌十分類似,早期症狀不太明顯(說明2),在過去電腦斷層技術尚不普及時,病患多半在第三或第四期才被診斷出來。 而近年隨檢驗技術進步,國人腎細胞癌的發現時機逐漸提前,已有將近六成的病患都可在早期被發現。 其中膀胱癌的追蹤最沒有問題,因為膀胱鏡的檢查可以在門診以局部麻醉施行。
左腎細胞癌: 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這種腫瘤甚至可能在孩童還在母親的子宮中發育時就開始生長了,儘管這種腫瘤直到患兒長到幾歲大時才會造成問題。 腎母細胞瘤多發於5歲以下的孩童,但在大一些的孩子或成人中卻很罕見。 IMA901,一種對腎細胞癌的治療性疫苗,亦被用於對腎癌(具體來說是腎細胞癌)的治療之中。 這種疫苗由多種能在人體腫瘤組織中提取到的腫瘤相關肽(TUMAP)組成。 該疫苗能活化患者體內的細胞毒性T細胞,使其對癌細胞進行攻擊。
高度未分化的癌細胞呈梭形或不規則形,似肉瘤樣,稱為未分化癌。 有時癌組織中有大量乳頭狀結構,這種結構可見於透明細胞癌的某些區域,也可為腎細胞癌的主要成分,稱為乳頭狀腺癌。 在大多數腎癌中,幾種類型常同時並存,而以某一類型為主。
左腎細胞癌: 腎臟癌的診斷
根據腫瘤的細胞型態,腎臟癌可分為腎細胞癌、腎盂癌、腎腺癌及其它少見的腫瘤:如肉瘤或轉移性的腫瘤……等等。 成年人的腎臟癌絕大多數都是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而兒童最常見的腎臟癌則是腎母細胞瘤(Nephroblastoma或Wilms’ tumor)。 腎細胞癌是腎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以下的描述都是針對腎細胞癌討論,這是由近端腎小管的上皮細胞所衍化出來的惡性腫瘤。 由於腎臟位置較為隱蔽,腫瘤在達到相當大的體積以前,不容易發現,因此當醫師可以摸到腫塊時,通常已經是晚期。 而隨著免疫機制運作被研究得更透徹,「新型的免疫治療」鬆開了免疫細胞鎖鏈的鑰匙。
左腎細胞癌: 健康學
鏡下,癌細胞形態和排列多樣,多數癌細胞體積較大,呈多角形,輪廓清楚,胞漿清亮透明;細胞核小而深染,位於細胞中央或邊緣。 癌細胞常排列成片狀(圖12-27)、條索狀、腺泡狀或管狀,很像腎小管(圖12-28)。 癌細胞體積較大,呈立方形或多角形,胞漿呈伊紅色細顆粒狀;核圓形,多位於細胞中央。 左腎細胞癌 分化較好的癌細胞比較規則,排列成腺狀或片狀;分化不好的癌細胞大小形狀不規則,胞漿深染,核大並有多數核分裂像,有時並有癌巨細胞形成。
左腎細胞癌: 健康小工具
大多早期攝護腺癌的治療效果都相當不錯,甚至一部分癌細胞並不惡劣的患者,只需要好好追蹤,也不一定要接受治療。 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對早期攝護腺癌的診斷有很大幫助,若PSA出現不正常升高,病人接受切片檢查後,就可能診斷出早期攝護腺癌。 大部分的膀胱癌都是所謂的表淺性膀胱癌,它只長在膀胱最表淺的那一層,沒有侵犯到膀胱內部的肌肉層,相關症狀是血尿、頻尿,屬於比較初期的癌症。 因此,患者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時,應該及時就診,爭取儘早診斷。 目前常用的腎癌檢查方式有CT、B超、血管造影及核磁共振(MRI)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