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土瓜灣鴻福街25號商鋪為例,面積僅500呎,收購價達1,286萬。 其商鋪估價方式如下:市建局會聘用兩家獨立測量樓行作估值,以較高者作定價基礎,連同特惠津貼向受影響商舖的業主提出收購建議。 市建局向九龍城盛德街/馬頭涌道發展項目、首個獲政府授權進行的重建公務員建屋合作社重建項目內的業主發出收購建議,建議呎價為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9848元,亦即假定為同一地區7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呎價」。
市建局稱,將為受影響的業主、住戶和商戶舉行簡介會,就收購、特惠津貼及安置的準則及安排作解釋。 而由市區更新基金聘請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市區重建社區服務隊將會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適切的幫助和輔導。 項目涉及約70個業權,市建局稱於今天(2日)向業主發出收購建議,業主將有60日時間考慮市建局的收購建議。
市建局收購: 地產八一八:市建局天價收樓有因
2011年3月3日,市區重建局收購天行旗下利豐行金融其下的觀塘協和街79至91號及物華街50至58號中南樓地下B及C號舖,作價69,777,000港元。 2010年1月26日,市區重建局以172,398,000港元收購Tsui 市建局收購 Chak Company Limied持有裕民坊14-24號裕民大廈一樓4至5號,及裕民坊26-32號國泰大樓地下C號鋪。 2009年11月11日,市區重建局以1.71億元購入霍英東家族持有裕民坊64至76號裕民大廈1樓、裕民坊76號及76A號地下麥當勞舖位。 霍家近數個月,先以72,048,000港元向市區重建局出售裕民坊大廈2至5樓住宅,及後以2.4億港元出售一批舖位。
- 2021年4月18日,一名日前被執達吏收回單位的商戶不滿被市建局強收舖位,爬上裕民坊天台一度表示要以死控訴,約4小時後被消防員勸服離開,期間張開氣墊戒備。
- 項目亦會採用綠色生活為發展概念,除了公共交通配套外,在物料、設計上亦會採納環保元素,盡量多自然通風及採光。
- 他們在選購重置單位時,除了考慮重置單位的地區和樓齡之外,一般還對單位的面積、樓層、配套設施、景觀及座向等其他因素有不同的考慮,故此不能一概而論。
- 對於並沒有接受首次收購建議的業主,市建局會在首次收購建議限期完結後的一段時間,因應實際情況再考慮向他們提出修訂收購建議。
- 目前發展計劃擬提供約810個住宅單位,並會興建1個分層地下廣場,廣場位於地面水平以下部分會連接啟德地下購物街的地下入口,另設地下公眾停車場,平台低層則作商業/零售用途,部分樓面面積會作社區用途,發展計劃預計於2030至2031年度落成。
若獲准推行,將會是市建局2001年成立以來,最大規模、開支最龐大的一份業務綱領。 韋志成形容,市區重建項目收購成本高昂,並需要預留龐大的流動資金作收購儲備;而項目發展年期長,以致資金流轉慢,對財務狀況造成一定風險,形容這是市建局推展市區更新項目面對的挑戰。 位於黃大仙的衙前圍村(左圖 / 市建局),曾為市區最後一條圍村,雖具歷史價值,卻於 2013 年被市建局下令清拆,並曾提出周邊規劃為私人住宅((右圖 / 市建局收購 網絡),及後因於地盤發現明清時期古物,重建計劃才宣布暫緩。 重新規劃舊區,為舊區空間和建築進行活化,充分利用舊樓剩餘的地積比率,為區內居民改善居住環境,同時也為市場提供更多房屋供應,是市區重建局的職責之一。 於 2000 年以前,市區重建的職責落於「土地發展公司」(土發公司)身上。 土發公司根據《土地發展公司條例》於1988年成立,是市建局的前身,與市建局一樣,是一個獨立的公營機構,並不從屬於政府。
市建局收購: 市建局收購商舖如何計算
有學者比較去年市建局收購同區榮光街項目的價格,認為今次出價合理,對業主有頗大誘因,預計上述項目可順利進行。 其後地政總署估價8771萬,業主則聘用一家測量師行提出估值約一億。 結果2016年11月最終裁判,取兩者的平均數,業主可獲賠償9735萬。
再研究市建局的過去收購計劃,該局所選擇的項目,一般都屬於日久失修的樓齡50年以上舊樓,合併地盤面積起碼五、六千呎以上,亦即起碼6個舖面般大小。 當中最小型的項目,是於2003年開展,位於紅磡必嘉圍的「Baker 市建局收購 Residences御悅」,地盤面積只得277平方米(2982平方呎),實際上只牽涉兩楝舊樓宇,當初僅9人受重建影響。 而紀錄中最大型的項目,則是2006年開展的觀塘裕民坊重建計劃,其地盤面積共53500平方米,相當於200個紅磡必嘉圍項目,其受影響人數達3139人。
市建局收購: 市區重建局 – URA
如業主不在其物業居住而將其空置,市建局會給予該業主物業的市值交吉價及補助津貼。 然係便會交付收購價餘款以及與業主進行交收鑰匙等手續後,交易便完成了。 過去三年,市建局團隊與不同社區團體共謀協作,透過樓宇復修和改造重設的市區更新策略,為項目內合共九幢已收購的舊建築,進行「大翻身」 和提升設施,將舊建築物活化再用,成為嶄新的「共居」項目,讓社區資源能達致「民生共創」及「社區共享」的願景。 九龍城重建關注組於今年六至七月進行調查,訪問四十四名業主,約八成六受訪者為自主業主,其中有三十五名已接受市建局的收購建議,賣出單位,當中有二十四名業主已成功購入新單位。 (星島日報報道)市建局去年在九龍城區啟動兩個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重建試點項目,兩址分別為盛德街項目(見圖)及靠背壟道項目。 九龍城重建關注組昨舉行記者會發表調查結果指,只有三名已購置新單位的業主可以用少於三個月完成由尋找新單位至新單位交吉入住的所有程序。
有關收回土地的補償政策詳情,可參閱地政總署印製的「收回市區土地及補償安排」;內容詳見該署的網頁/landsd/public/culm.htm。 如天台上有搭建物業作出租之用,而業主又以不交吉方式出售,有關租戶可獲得的現金補償或安置與樓下單位租客的準則相同。 此外,為鼓勵業主出售其物業予市建局,市建局會給予業主相關費用津貼,以助其支付搬遷及重置物業等有關開支,數額在項目開展時公佈。 市區重建局的政策是為個別重建項目進行獨立的物業估值,以保持專業客觀。 在進行簽署物業買賣合約前,市建局職員會到收購物業單位內拍照、繪畫物業單位草圖、核實有關租約及所有居住者資料。 張認為,九龍城區重建潛力高,重建後住宅樓面高達200萬平方呎,數字上市建局可謂「無得蝕」,唯一要處理現金流問題。
市建局收購: 私人發展商強拍商舖(下)
市區重建是一項重大的工程,牽涉社會各界的持分者,不同身份的民眾,對市建局的規劃模式和辦事手法,或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和感受。 ),於2001年8月16日以7,450萬元購入,持貨12年易手帳面約賺2.045億元或2.74倍。 公司註冊處資料,公司董事包括吳錦青、黃海燕等,而吳氏為新世紀表行董事長。 2014年9月1日,市建局宣佈由信和置業及華人置業合組的財團溢順投資有限公司成功投得項目。 至於觀塘第二、三發展區中標價被指或會導致市建局蝕錢,邱松鶴解釋經上次流標後,調整部分條款,強調是次中標價符合該局期望範圍,冀盡快發展觀塘,而非只着重賺錢。
不過,這種「落釘」的投資方法需要動用龐大的資金,亦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樓市不景氣,地產商放緩收購的步伐,這班「職業炒家」為落釘所付出的成本便長期積壓,影響資金流通。 投資私人財團有意收購的舊樓,方法不僅限於純粹的個別單位買賣,有投資人士更會大筆購入多個舊樓單位,以圖進行所謂的「落釘」。 因此,我們會特別邀請獨立人士主持聘用測量師的抽籤會及為測量師行舉行的簡布會。 市建局雖不隸屬於政府,卻擁有政府賦予的公權力,能夠引用「收回土地條例」以免補地價的形式強徵土地,而且又每年獲得政府注資,拿著公共資本強行收地,難免予人「財雄勢大」的印象。 2022年12月12日,多年來一直爭取發牌,工作了30多年的一名工匠未獲安置,但最後被要求「清場」,惟食環署人員最終未有現身。 2021年5月4日,市建局派出百多名保安人員與執達吏到觀塘裕民坊進行清場行動,將未肯在限期前搬離的商戶強行抬走。
市建局收購: 地盤面積
項目於去年2月展開,地盤總面積約6110平方米,並將興建一個約1000平方米分層地下廣場供公眾享用,連接政府的行人隧道至啟德新發展區,作為新舊社區的交接。 同時,項目亦會興建地下公眾停車場,以紓緩區內泊位不足的問題,整個項目預期在2030/2031 年完成。 巿建局前年2月公佈啟德道/沙浦道發展計劃(KC-015),並於去年10月向受影響業主提出收購建議,估計受影響住戶約670伙,當時向合資格的自住業主提出其收購建議呎價為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7,698元。
當市區重建勢在必行,在於小業主們的立場,由市建局提出收購也許是一件好事。 市建局收購 市建局計算物業收購價有統一的公式,就是參考同區七年樓齡的單位,並將重置單位與被收購單位的差額,以「居所津貼」的形式,連同舊單位的市價交吉價,發放予業主,讓業主得到一個由市建局打本「樓換樓」的機會。 規劃方案未能改善基層社區生活,商販認為市區重建局年初以急於發展為由,要將植根觀塘數十年的商販趕走,市區重建局欠所有被逼遷的商販一個交代,未能改善基層的社區生活,需要反思現有的發展模式。 韋志成亦提到4個在九龍城和旺角區正進行收購的重建項目將在未來幾年招標,預計這批項目日後回標的地價仍有一定程度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