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的廣播大廈於1969年在廣播道30號落成。 香港電台電視部則於1987年遷入廣播道1號A的電視大廈,電視大廈前身為佳藝電視大廈。 碧麗閣於一九七七年入伙,由八座樓高8至9層大廈組成,共有269伙,間隔分兩房及三房,建築面積介乎500餘至1,200餘方呎,實用率逾八成。
廣播道位於九龍塘東北部、獅子山下的小山崗,東鄰老虎岩(後改稱樂富)。 中原余社朝說,廣播道百美花園B座複式戶,實用面積947平方呎,三房套房間隔,上月初租金叫價35,000元,其後調低至33,000元,終連車位,以27,000元租出,單位折實呎租僅28.5元。 廣播道(Broadcast Drive)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北部九龍塘筆架山山麓地段,舊稱五台山及四台山,是香港以街名作為地名的地方的其中之一。
廣播道花園: 建築呎價失守萬關
地產代理教路,近年政府銳意拓展啟德新發展區,帶動區內一幢幢新廈拔起,但要留意是否揀錯校網,例如位處沙浦道的豪門及御‧豪門,正納入43校網之內。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示,廣播道一帶新樓盤供應較少,加上九龍塘至石硤尾近月的住宅成交價也較高,認為是次成交價合乎預期,又預計樓盤日後每呎售價可達4萬至4.2萬元。 九龍塘目前可建住宅地皮,已設有樓宇高度限制,故入伙逾十年鶴立雞群的廣播道83號嘉皇臺算是「奇葩」,是區內罕有的高座豪宅,也是現存九龍塘最高物業。
其後,由於夜總會在香港式微,故此區內的時鐘酒店到了2022年末只剩不足10間。 香港日佔時期,日本軍政府曾將九龍塘列為「特別區城」,稱為鹿島區。 區內別墅被日本軍官及商人佔用,日軍在整個區域嚴密佈防。 1937年,香港政府劃出界限街以北的九龍半島為新九龍,並細分為四區,其中一區稱為「九龍塘」,奠定今日九龍塘範圍的基礎。
廣播道花園: 2廁,實用率高,極高層,連車位《翠華園出售單位》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宅谷地產資訊網』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作出任何保證,無論是明示或暗示的,就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 如閣下繼續使用本網頁,即表明同意接受此等免責條款。
- 龍津橋於1873年至1875年間建成,原長約200米,是當時九龍半島最重要的碼頭。
-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示,廣播道一帶新樓盤供應較少,加上九龍塘至石硤尾近月的住宅成交價也較高,認為是次成交價合乎預期,又預計樓盤日後每呎售價可達4萬至4.2萬元。
- 影片拍攝了九龍寨城公園仍在興建時的情景,片中已見九龍寨城公園的雛形,一些寨城的遺跡糅合在公園的設計中,供遊人欣賞。
- 1974年,九廣鐵路局在實行九廣鐵路電氣化時,決定特別於九龍塘設站,以配合地下鐵路的興建,並對地鐵和火車進行接駁,目的在於方便香港地下鐵路於1979年通車後修正仍然採用早期系統的觀塘綫。
- 山頂和南區一向是港島富豪聚居地,而要數九龍豪宅區,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九龍塘,因該區一直是富豪聚居地,不少社會賢達、富豪名人均居於九龍塘的獨立屋和別墅。
- )位於香港九龍半島中部,當中大部份地域屬十八區的九龍城區,狹義上具體位置為歌和老街以南與畢架山及獅子山連接,界限街以北與加多利山連接,達之路及南山邨路以東(即港鐵東鐵綫以東)與石硤尾及又一村連接,以及窩打老道以西與九龍仔連接。
此花園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園內面積與鄰近私人屋苑星輝豪庭相若,設施以休憩空間為主,有長者健身園地、卵石路步行徑和兒童遊樂設施。 由於兒童遊樂設施附近的長椅均是露天設計,建議家長帶備遮陽傘前往。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廣播道花園: 九龍塘廣播道79號項目
九龍塘村是一條客家村落,原址位於今警察會球場至大坑東遊樂場一帶,村中有兩排青磚屋。 廣播道花園 九龍塘村所在的地方前臨一個處於大角咀與芒角咀之間的淺灣。 19世紀末,淺灣中築有一條海堤(近現今荔枝角道)以連接深水埗,令海灣變成水塘,九龍塘因而得名。 該水塘至1920年代中才完全被填平以發展土地,九龍塘村亦於1920年代末拆卸。 1920年代香港政府開發新九龍,推出城市規劃方案,批出「九龍塘花園城市」,試行將九廣鐵路路軌東面、界限街以北的土地發展為低密度英式住宅區,是香港開埠首次以城市規劃為原則的開發計劃。 1924年的香港藍皮書,政府特別把原九龍塘村和「九龍塘花園城市」的基建工程分開報告,以資識別。
廣播道被稱為「五台山」是因為1970年代中,佳藝電視、亞洲電視、無綫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五間廣播機構都進駐了廣播道,同時也形成了「三台鼎立」的現象。 亦於1967年由本來的光偉道(Galway Road)及安寧道(Antrim Road)改名為廣播道(Broadcast Drive)。 由於廣播道花園在「五台山」(當年集中了五間傳媒機構的廣播道),據Moostrip知情人士透露,當年有不少粉絲於此公園內等待自己偶像。
廣播道花園: 宿舍組
鄰近多家名校,如喇沙小學及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等。 附近不單中小學多,而且亦有多間幼稚園和國際學校,無論是望子成龍的家長或正計劃生小孩,都可早作出「選宅」。 至於中學九龍城區亦是甚受歡迎的傳統名校網,共有16間BAND 1中學,包括拔萃男書院、喇沙書院、瑪利諾修院學校、華英中學等,都是備受歡迎的傳統名校。 以該地皮可建樓面面積約71,591平方呎計算,項目每呎樓面地價約22,465元,略高於市場上限2%。 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後,令港府萌生將廣播機構集中在一地的念頭。
既然上述租盤賣點甚多,何解業主仍以劈租吸客,代理解釋說,舊租客搬出後,業主隨即放租單位,惟遲遲未租出,由於暑假旺季已過,所以才願大幅減租。 廣播道花園 事實上,業主早於1977年,以35萬元購入上址,即使目前大幅減租,仍享超豐厚租金回報。
廣播道花園: 業主自讓 廣播道百美花園高層 新裝
其後因預見將來有更大的需求量,第二管道的工程展開,到了1978年才正式開通。 廣播道花園 1976年,香港電台曾於何文田自由道進行外景拍攝,引來大批市民圍觀。 從衣著所見,當時還流行「喇叭褲」,現在較為少見。 而在自由道的九龍總商會幼稚園、中文小學及英文中學當時還在,到了1984年它已改建成28層的高樓大廈。
屋苑與毗鄰百美花園一樣,位處內街位置,環境清靜,離附近的社區配套又不遠,加上駁程小巴就到港鐵九龍站,交通尚算方便,而九龍站旁邊有多間名牌小學,包括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及九龍塘官立小學,湊囡囡返學便捷。 前身為港台教育電視大樓的九龍塘廣播道79號住宅地皮,由麗新發展(0488)以16.083億元奪得。 廣播道花園 據地政總署公布,以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約71,593平方呎計,項目每呎樓面地價約22,464元,略高於市場上限2%。 )著名的「花園城市」(Garden City)概念而建成的社區,政府希望建立一個交通便利、自給自足的中型工商業市鎮。 既接近農業區,但又把工商業與住屋分隔開來,亦是香港少有的洋房式住宅區。 廣播道花園 政府將這特色保留,規定那裡的發展最高地積比率和層數分別為0.6及三層,因此多年來九龍塘的屋宇均為低密度建築。
廣播道花園: 九龍塘廣播道住宅地招標 估值約14億
香港置業文華說,屋苑3B座高層G室,實用面積272平方呎,月租原叫價14,000元,放租約一星期,獲外區客接洽,終經議價後,減價2,000元,以12,000元租出,減幅約14.3%,實用呎租44.1元,低市價約7%。 九龍塘發生車禍,周五(9月30日)晚上11時許,姓戴(57歲)男子駕駛一輛載客的士沿獅子山隧道公路,往九龍方向行駛,甫轉入至龍翔道支路、近廣播道花園對開時,據報失控撞欄,繼而衝上行人路,猛撼護土牆後停下。 意外後,的士男司機陷入昏迷,其後由救護車送往明愛醫院搶救,惜告不治;車上3名乘客無恙。
新近成交為高層A室,以3,880萬元易手,建築/實用呎價16,870/21,995元。 九龍塘是昔日開發的低密度住宅區,環境寧謐優美,兼坐擁名校網,俯瞰全區,盡是樓層不高的傳統豪宅及著名學府所在,獨有的居住氣氛,是其他市區難以媲美。 以往九龍塘最有名的街道,不能不提素有「五台山」美譽的廣播道。
廣播道花園: 大廈資料:翠華園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廣播道花園 九龍城區的九龍塘@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8,034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0,289人。 主要街道包括筆架山道(九龍塘段)、衙前圍道(九龍塘段)、歌和老街(九龍塘段)、窩打老道(九龍塘段)。
屋苑低層戶現時呎價約11,000至13,000元,高層可望遠海景單位則需約15,000元。 六、七十年代不少廣播機構進駐廣播道,高峰期曾有5間電子傳媒機構在廣播道設置總部,因此又被稱為「五台山」,可謂廣播業界大本營。 「五台」先後進駐廣播道,按時序為「無綫電視」、「麗的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和「佳藝電視」。
廣播道花園: 廣播道
啟德機場的前身是「花園計劃-啟德濱」住宅項目,但後來因為省港大罷工、公司經濟等問題使計劃擱置,及後才演變成啟德機場項目。 衙前圍道旁的市場,當年還是一個戶外市場,售賣各種衣物、蔬菜和食品。 現在的街市多設在單棟多層式大廈,既方便管理,衛生情況也較好,同時設有熟食中心,可謂應有盡有。 1967年,香港首間免費電視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啟播(簡稱TVB,無綫電視),總台座落於廣播道77號,附近一帶尚未開發,可見山上仍有木屋住戶。
廣播道花園: 物業管理
黃埔天地鄰近紅磡火車站及海底隧道,交通網絡完善。 旅客可乘坐渡海小輪往來北角,亦有多條公共巴士及小巴路線行經尖沙咀、旺角、九龍塘等地方。 1976年3月7日各大傳媒派出代表參與《公益金百萬行》活動。 香港電台有熊德誠、顏國樑、葛劍青、黃兆強、鍾偉明、車淑梅、楊麗仙、韋以莊等等。 當年香港電台還是用RHK作台徽,而相中位於廣播道的政府高級公務員宿舍現已改建成私人住宅。
廣播道花園: 成交記錄
至於九龍城新進精品住宅太子滙,既坐擁41校網優勢,又有亮麗前景,投資自住兩皆宜。 項目上周吸引多家發展商入標競投,包括建灝地產、英皇國際(0163)、長實集團(1113)、華懋、遠東發展(0035)、佳明集團(1271)、信置(0083)、嘉華國際(0173)等,而富豪(0078)夥拍百利保(0617)遞交標書。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座副教授張聖典表示,由於項目規模不算太大,各財團都有能力參與,認為中標價合乎預期,相信與近期市場氣氛有關。 廣播道花園 他又指,純粹由成本角度考慮,再加上合理利潤作計算,估計未來落成後每呎售價約4萬元。 市場現有近十個買賣放盤,入場價建築面積逾900方呎的單位,叫價逾1,300萬元起;另優質高層戶大宅,叫價逾4,000萬元起。
廣播道花園: 電視
由於地主不能將物業以高密度形式發展重建,所以一般會將土地轉售或出租予時鐘酒店、老人院、婚紗鋪、幼稚園等只需三數層樓面的商戶,慢慢形成今日的模樣。 九龍塘區內以別墅及平房為主,當中保留很多數十年歷史,甚至是1920年代「九龍塘花園城市」建立時最早一批的百年洋房,並保留著不少樹木,頗具市郊風味。 星輝豪庭由舊無綫電視大樓改建而成,由長實發展,2000年落成,毗鄰香港電台教育電視大廈,屬中低密度住宅,單位面積介乎1,400餘到3,100餘方呎。 星輝豪庭高層單位可享維港遠海景,中層以上單位景觀開揚,低層戶則難免受天橋噪音影響。
方面,項目向北單位普視野開揚,望獅子山郊野公園翠綠景致。 其他坐向中低層單位以望周邊星輝豪庭、尚御、美輪閣等樓景為主。 其後廣播事業漸趨多元化,二十世紀末傳媒機構陸續遷出廣播道,其中無綫及亞視分別於1988及2007年遷出。 廣播道花園 時至今日,僅餘香港電台及商業電台總部迄立於廣播道。 單位不設窗台,地方更見用,主人房布置同樣簡約,一面牆壁改用文化石牆,與周邊平滑牆身形造對比,還備有衣櫃間,收納衣服及雜物。 現時,單位連1個車位叫價1100萬,實用呎價約20716元,同類型市值租金約2.8萬,租金回報率約3.1厘。
廣播道花園: 提供80伙 市場估值10.7億至15.7億
至於入門盤要數5座中層A室山景戶,建築/實用面積1,363/1,047方呎,叫價雖一向企硬2,050萬元,但以建築呎價計,屬屋苑至平之選。 世紀21富山高級經理林偉雄表示,現時屋苑約有十個放盤,兩房及三房各佔一半,其中三房以最近放盤的B座高層3室最筍,建築/實用面積717/578方呎,叫價700萬元,建築呎價失守萬元關口,較辣招前呎價動輒萬元略有回落。 至於兩房戶入門盤為剛放售的D座極低層3室,建築/實用面積521/457方呎,叫價550萬元,建築/實用呎價10,557/12,035元。 想「豪」住九龍塘大型屋苑,首選畢架山一號平價盤,享受悠閒的度假生活。
廣播道花園: 九龍城區
最近的「電視風雲」搞得滿城風雨,倒令人懷緬昔日星光熠熠的九龍塘廣播道「五台山」;今天,電子傳媒機構陸續遷出,惟廣播道的寧靜氛圍、獨特居住環境,未因「五台山」美好時代終結而失色;相反,更由當年舊有「星味」,變為一幢幢新興豪宅林立的高檔社區。 起初港英政府對廣播機構選址並無政策,香港電台更一度計劃遷往薄扶林一塊傍山的土地。 又到了1970年代中期,麗的電視(亞洲電視)、無綫電視、佳藝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一共3家電視台和2家電台,總部均坐落於這條只有一公里長的、位處小山丘上的街道,因此當年的廣播道又被稱為「五台山」,同時也形成了電視台「三台鼎立」的局面。 正因廣播道當年的地理格局,藝人通稱亞視及無綫為友台或「隔籬台」,而「隔籬」的五台山在粵語意謂「只有籬笆相隔」,意思是「隔壁」。 當時不少明星經常在廣播道出沒,故此吸引大批影迷在此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