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大樓總面積達到6萬5千平方米,當中有超過1,500件館藏將於館內33個展廳中展出,除了展廳外還包含3間戲院、多媒體中心、餐廳、咖啡廳及天台花園等,從開幕日起12個月內,香港市民都可免費參觀。 「地方」以攝影及模型去探討香港長期以來的空間問題,展出作品有攝影師Michael Wolf著名作品《建築密度 #8b》,相裡是大家甚為熟悉的彩虹邨,繽紛、密集、秩序點出香港獨特的土地空間,還有張智強經典的《變形蝸居》,更是對空間最之間的回應。 「彼方」展示的是一系列以城市景觀為主的電子遊戲、電影及動畫,以流動影像直白反應當下的文化與生活。

這場以香港為主題的展覽,選取視覺文化的角度,再說一次香港故事。 建築是「地方」章節主題,如有吳爾夫(Michael Wolf)拍攝彩虹邨的照片,委約香港大學建築系教師製作的《懸浮城市》則以灣仔至上環信德中心的相連天橋為主題。 在複雜的建築模型與文獻之外,策展方藉房屋議題拉近作品與觀眾生活的距離。

張智強變形蝸居: 立即下載 Yahoo 新聞 app

同時,我們亦留意到近年中央名冊登記人數的增幅有所放緩,情況令人關注。 政府必定會繼續加強器官捐贈的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對器官捐贈的接納程度。 加強宣傳器官捐贈 雖然現時香港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保持平穩,但政府和大眾均有必要繼續保持高度警惕,在社會和個人層面做好防禦措施,嚴防疫情輸入和傳播。 為了響應政府減少大型公眾活動的呼籲,今年器官捐贈日的重點推廣活動移師網上舉行。 衞生署舉行一系列宣傳活動,藉此增加公眾對器官捐贈的認識、澄清常見謬誤,及鼓勵市民透過「器官捐贈3S」,把支持器官捐贈的信息傳遍社會每個角落。 除了於網上平台、政府大廈及公共交通工具展示廣告以及在「器官捐贈在香港」Fb專頁設計有獎問答遊戲外,亦包括首次與意見領袖(KOL)合作於網上不同社交平台推廣器官捐贈。

然而此處說明文字以「社會政治氣候在1980至1990年代發生轉向」,簡單交代六七暴動及之後回歸等政治格局下平面設計特色,問到是否不夠清楚時,彭綺雲指說明需要讓14歲的年輕參觀者亦能明白,將有錄音導賞輔助。 「《香港:此地彼方》以至整個空間布局,自兩、三年前開始策劃。」M+香港視覺文化策展人彭綺雲說,展覽分為「此地」、「身分認同」、「地方」、「彼方」四個章節,通過互相交錯的多重視角,包括個人以至集體角度,展現香港視覺文化,反映這座城市的活力。 「『此地』通過藝術家個人視野,讓人認識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本地藝術發展。」餘下三個章節,則藉着平面設計、建築歷史、流動影像等等,表達香港獨特視覺文化面貌。 香港是一座孕育豐富創意的城市,亦是社會和文化轉型之地,多年來匯聚許多具開拓精神的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和電影製作人。 張智強變形蝸居 《香港:此地彼方》銳意展示這個城市自1960年代起的視覺文化,從藝術到建築,由設計至電影,讓觀者探索勾勒充滿香港特質的視覺文化元素,追溯香港從戰後到今天的變革歷程。 「香港:此地彼方」展廳位於M+大門入口旁,是以視覺文化為定位的M+博物館的重要展覽,展出香港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及電影製作人自1960年代起的創作,作品橫跨畫作、平面設計印刷品、雕塑、裝置、影像等多種媒介。

張智強變形蝸居: 亞洲首間!建築名師之作

此外,M+ 在 2014 年購入日本設計師倉俁史朗的《清友壽司吧》亦惹人爭論。 香港東方報業集團報道是次購藏涉及 1,500 萬港元,引發輿論質疑「壽司吧」的價值所在;而 M+ 在 2018 年公佈將數碼藝術二人組合「張英海重工業」全部作品納入館藏,「買斷」作品的做法亦被指不理想,觸發「未來作品質素難作保證」的批評。 2012 年,M+ 首批購藏之一的「M+ 希克藏品」最先引起討論。 瑞士收藏家希克(Uli Sigg)將 1,510 件中國當代藝術品轉讓予 M+,當中 1,463 件為捐贈,其餘 47 件館方則以 1.77 億港元購買。

今期介紹的是於馬頭圍道新樓盤傲形的一個實用面積250呎單位,戶主強調空間感,唔能夠豪裝但又想住得有taste,亦要有「酒店feel」及展示收藏品,於是設計師進行大翻新,最重要是增加空間感。 2009 年,M+ 概念落實、大樓尚未動工之際,他在西九海旁把四呎乘四呎的蝸居放到海上漂流,批判香港生活空間太過狹小。 如今看來最感觸的是, 黃國才近月因香港局勢而移居台灣, 藝術家本人亦正經歷某種意義上的「漂流家室」。 左面是越南船民,右面是機場接機,加上《漂流家室》,三組展品合成的小角落,叫我最能連繫「此地彼方」。 就在 M+ 開幕前八個月,今年 3 月中開始的大半個月之內,香港傳媒和政界都把目光放在這座即將落成的博物館,可以想像策展團隊承受的壓力之大。

張智強變形蝸居: 《博物館之夢》 概念藝術的想像

率先公開的 「香港:此地彼方」展覽分為「此地」、「身分認同」、「地方」、「彼方」四章,展現香港自1960年代起至今,由建築、影視及生活等視覺文化,當中張智強於2007年為百多尺房間設計的《變形蝸居》相信最為大家感觸良多。 中央政府於《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到,支持香港發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坐落西九文化區的M+,身為亞洲首間現代與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可謂責任重大,其中一個開幕展有追溯戰後到千禧變革的展覽「香港:此地彼方」。 展品除了必定有的流行文化元素,當中亦有涉及社會各範疇的議題,卻未見近年最衝擊本港的社運展品,策展人解釋M+並非歷史博物館,而且作為新館須先做好基礎工作,先選較突出的視覺作品。 展品呈現了亞洲藝術家不同年代都致力創新,嘗試以新的藝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與經驗。

  • 位於二樓東展廳的《物件.空間.互動》,以過去七十年的國際設計與建築為主題,分主題和時序探討設計和建築與人類生活以至世界的互動關聯。
  • 一個英國藝術家在中國廣州的創作、命名為「亞洲」的作品在香港展出,觸及國際、亞洲、中國和香港元素,概念上似在有意無意地呼應 M+ 「三層圓形圖」的定位。
  • 有記者問及展覽藝術品不包括與六四事件、九七回歸等有關的藝術作品,是否過於去政治化,彭綺雲認為展品提到越南難民及房屋問題等,可見策展上有考慮社會議題,藝術家的確思想較進步,但未必人人表達方式都如此直接。
  • 餘下章節,彭綺雲表示是透過平面設計、建築歷史及流動影像,表達香港獨特的視覺文化現象。
  • 近年,香港社政環境經歷大變,香港人對於自身的理解想必變得更加豐富,尤其「此地彼方」的副題放在 2021 年的語境,容易令人聯想到出於各種原因的離散。

更何況,輿論不單針對艾未未的作品,同時批評部分涉及身體裸露的藏品。 館方未有因而「封殺」個別藝術家,部分被指「不雅」的藏品仍然得以展出。 要將這些藏品擺放出來,我相信策展人員背後定必經歷多番協商、努力調解各方意見,方可成事。 M+ 概念起源自 2006 年,香港西九文化區諮詢委員會轄下的博物館小組遞交報告,提倡建立以 20 至 21 世紀視覺文化為焦點的博物館,初步命名為「Museum Plus – M+」。

張智強變形蝸居: 蝸居設計圖片

部分展品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有明確的獨特之處,如藝術家馮國棟畫於一九七九年的《光河》,突破了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盛行的寫實繪畫框限,以抽象形式和鮮豔色彩表現陽光照耀下的山巒。 也如黃永‎砅一九八九年的作品《六走向的小轉盤》,提出藝術創作應交給機遇和自然,透過轉動輪盤決定構圖材料等畫作元素,與同期崇向自我表達的藝術潮流抗衡。 張智強變形蝸居 這個單位,以簡約現代風格設計,間隔可隨生活所需而輕易轉化,拉出不同的機關,將空間轉換成睡房、客廳、工作間、6 張智強變形蝸居 人家庭影院,更配備蒸氣間和浴缸 spa。

張智強變形蝸居

展覽重點介紹了亞洲戰後的抽象畫發展、日本「具體派」發起的激進藝術實驗、移民或離散藝術家如何在海外處理自身的身份認同問題,亞洲藝術家又怎樣在世界主流外確立充滿自身特色的創作風格。 展廳內,以李明維的《魚雁計畫》裝置最突出,三個隔間放在展場,邀請觀眾前來執筆書寫,由博物館定時代為寄出。 作品始於藝術家外婆離世,他寫了過百封給亡者的信件,抒發喪親之痛,繼而認定書寫的治癒力量。 餘下章節,彭綺雲表示是透過平面設計、建築歷史及流動影像,表達香港獨特的視覺文化現象。

張智強變形蝸居: M+開幕展覽率先睇 「香港:此地彼方」談身分認同【多圖】 (18:

館方表示,M+開幕日起12個月內,持有效身分證明文件的香港居民可免費參觀M+展覽。 建築師張智強將個人在筲箕灣的住所化為《變形蝸居》,以原來比例在展廳內呈獻變奏版。 1970年代至千禧年間,娛樂行業百花齊放,粵語流行音樂風行各地,本地創作風格多樣,發展模式各擅勝場。

張智強變形蝸居

該作品為迷你水上房屋,以香港住宅常見的建築材料製造,曾由作者本人駛往西九文化區對出海面停駐,藉此諷刺香港樓價高企,生活空間狹小。 作為香港首間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總佔地面積達65,000平方米,單是展覽空間便有17,000平方米,包攬33個展廳,3個戲院,多媒體中心、學舍,以及飽覽維多利亞港景色的天台花園。 這次與M+ 商店合作系列的靈感來源包括張智強著名的作品《香港變形蝸居》,並以他的語錄和建築草圖為主題,讓你代入他的生活和思維,也能發揮變化萬千的創造力。 展廳內有一項由十萬計泥塑雕像組成的大型作品,由英國雕塑家Antony Gormley聯同三百多位廣東象山村村民在二○○三年花五天時間合力製作。 泥塑雕像總數逾20萬個,反映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二千呎的展廳只足以擺放一半雕像,但已極具懾人魅力。

張智強變形蝸居: 博物館

遺體捐贈 在遺體捐贈方面,在現行政策下,捐贈器官屬自願性質,醫院管理局會尊重死者家人的意願,決定是否捐出器官。 衞生署2008年設立的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方便有意捐贈器官的市民自願登記,不但可以方便與器官捐贈有關的醫護人員在病人身故後得悉其捐贈器官的意願,亦讓捐贈者家人知道去世親人遺愛人間的心願。 根據醫院管理局的統計數字,相比2019年,2020年的遺體器官捐贈者當中,生前有登記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的比例及數字均大幅增加,由佔28名遺體器官捐贈者中的兩名增加至佔40名遺體器官捐贈者中的七名,這顯示名冊對器官捐贈的重要性逐漸浮現。 在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醫院管理局及不同團體大力推廣下,現時在中央名冊上有超過34萬名市民登記,然而,我們認為登記數字仍然有進步的空間。

這裝置獨特之處是,當把「牆」拉下來,用家並不需要把「牆身」架子上的物件拿走,架子能在被拉下時依然保持平衡,方便變形。 設計師 Pal Yu 表示,這種「變形」家具不是他們首創,而是數十年前已有。 其中一個示範單位,就以雙人梳化變雙人床的概念,令客廳及睡房兩種起居空間結合。 這個家居裝置,其實是把梳化背後的「牆」拉下,而「牆」後方正藏着床褥,拉了下來就成了雙人床。

張智強變形蝸居: 香港有條件成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彭綺雲(蘇智鑫攝)【明報專訊】倒數3星期,M+將於11月12日正式開幕。 花了13年時間策劃,在西九文化區坐擁維港海景,獲17億元購藏及豐厚資源策展,卻備受文化政治爭議,開幕日因疫情及承建商問題多次延遲,到底M+成為「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的夢,能否真正實現? 本周一M+安排傳媒參觀地下大堂展廳開幕展覽「香港︰此地彼方」,借策展人彭綺雲的介紹,以及香港藝術家對M+的展望,探討M+應如何說香港故事。 「如何將那麼多不同類型的展品放在一起,然後講出一個故事,是最具挑戰性的地方。」策展人彭綺雲的目標是讓所有觀眾,不論本地還是外國觀眾,都能夠理解展覽內容,多認識香港的視覺文化發展。 她續解釋,展覽將香港的視覺文化故事從60年代開始說起,因為那是朝氣勃勃的年代,她舉例,其時藝術上有新水墨運動實驗,平面設計上有許敬雅加入政府新聞處、建築上也有爐峰塔(老襯亭)等有現代主義色彩的項目,不同領域上均有各自的革新。 《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展品豐富,分成八部分講述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轉折,重點主題包括一九七○年代的地下藝術運動、一九八○年代的「八五新潮」,一九九○年代的後六四藝術、北京東村藝術家羣體等。

EDGE Design Institute Ltd 創辦人及執行董事張智強,將會在設計「智」識周2017分享住宅研究,其講題為「全球現象︰大城小宅」。 訪問約在中環置地,53歲的建築及室內設計師張智強(Gary Chang)得悉要上鏡後大驚,急忙上廁所「執樣」。 「今朝搽完太陽油忘了搽控油粉……我剛睡醒,塊面會否很腫?」他10分鐘後出來,不放心地問記者和攝影師。 一個良好的家居,除了要有足夠的休息空間,更應能滿足到住戶的嗜好,有足夠的實用性,讓住戶喜歡上留在家中消閒的感覺,不用每天往外跑,走去尋找喘息的地方。

張智強變形蝸居: 香港變形蝸居生活展覽 – 張智強 Gary Chang

門口當眼出,以九龍皇帝曾灶財的塗鴉作品為始,展開「此地」的章節。 在街上塗鴉逾五十年的曾灶財,其作品曾遍布港九,如今雖已寥寥可數,但他的「墨寶」可稱得上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和象徵;除外,還有起於60年代末,引起畫壇熱潮的「新水墨運動」,展出作品有呂壽琨的《禪畫》、王無邪的《遙思》、靳埭強的《重奏》等水墨作品。 M+ 打造的藝術印製品系列,透過印製畫、海報及明信片等精品,將視覺文化體驗與身處世界各地的你分享。 醉心於中國傳統藝術及建築,積極利用數碼媒介詮釋中國傳統視覺語言,以創新方式推廣中國文化的趙廣超在是次展覽中,將俗稱乾隆花園的寧壽宮花園與荷李活道的古蹟珠璧交輝,參觀者可一窺巍峨堂皇的帝王之家,同時尋訪本地傳說。 他為Aluhouse設計的AlPod,是嶄新的流動住屋概念,旨在配合當代都市人流動多變的生活模式。

張智強變形蝸居: M+當代博物館下月開幕 「九龍皇帝」曾灶財墨寶打響頭炮

「首爾最新的樓盤單位面積也是約20、30平方米,而且三分一是單身公寓,比例很高,招攬的亦不一定是年輕群體,也包括如配偶已離世獨居的老年群體。」張說,獨居現象全球很普遍,這也是另一造成小戶型走紅的原因。 張智強變形蝸居 在《香港:此地彼方》之外,M+另一備受矚目開幕展,必然是位於二樓希克展廳、根據烏利希克捐贈予M+的大批藏品策劃的《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 M+開幕首年,任何人皆可免費入場,親眼看看這耗時十多年、花費數十億港元建立的博物館及其館藏,評估公帑是否用得其所。 然而,館內設施眾多,除了33個展廳和三間戲院,還有多媒體中心、學舍、商店餐廳、天台花園等,一天時間絕不足以完全細味M+。 因應疫情,訪客參觀M+前亦需預約,博物館亦限制同一時間參觀人數不多於6000人。 M+博物館開幕將近一年,市民可免費參觀館內各個展覽至11月11日,之後成人便要購買$120標準門票入場,把握最後機會免費進場參觀啦!

張智強變形蝸居: M+ 博物館參觀心得

踏入展場,便見到大師級作品,如小野洋子的《讓釘子錘進的畫作》、概念藝術之父杜尚的「可攜帶的博物館」《手提箱裏的盒子》、 Andy Warhol的《錘子與鐮刀》,其後也有後進藝術家拓展概念藝術想像的創作,他們運用不同素材革新傳統。 如金範的《青花釉下彩白瓷棘龍紋罐》以紙黏土製成白瓷罐的形狀,再用原子筆在黏土繪畫龍紋,以幾可亂真的方式造就「寶物」。 展覽整體嘗試讓觀眾重新想像何謂「創作」,以新的方式體驗世界。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根據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就涉及變異病毒株輸入個案所作的全基因組測序最新分析,編號12382和12374兩宗輸入個案基因排序相同,反映兩者可能有流行病學關連。 有關分析確認個案12382與個案12374同屬Delta變異病毒株AY.4.2亞系,而且基因排序相同。

張智強變形蝸居: 展覽

以香港自一九六○年代至今的視覺文化演變為主題的《香港:此地彼方》,位於博物館的地下大堂展廳。 甫踏進M+,入口旁邊便是《香港:此地彼方》展廳,如此安排,自然是把M+這座博物館與城市扣連,並彰顯博物館從香港出發,收藏及展示視覺文化之獨特定位。 《懸浮城市》呈現香港獨特的城市空間結構,白色架起的模型便是信德中心與金鐘之間的天橋走道和電梯,行人無需要踏足地面就可以通往各個目的地,是一種複雜且多層次的都市基建系統。

張智強變形蝸居: 設計師:小型戶全球趨勢 200呎黃金比例大解構

除了浴室之外,有實際私隱的空間不多,所以可能要到住所以外才能有私人空間。 RMM跟這位具前瞻性的建築及室內設計師進行了訪談,去了解他最新的「Domestic 張智強變形蝸居 Transformer」住所。 在該作品中,張智強利用移動牆壁和多功能家具,讓家居環境靈活變化,達到面積雖小、房間俱備的效果。

對張智強來說,空的房子其實很奢侈,用家應該取回主動權,將住家變更成自己真正想要的,而非交由市場或已配置好的空間來擺布。 張智強從小到大都住在這個地方,原本與父母和兩個姐姐一起住,一共五個人就住在這個僅有32平方米的空間裏,這裏應該只有三間臥室,其中一間更一度租了出去。 在他家人搬出去後的幾年裏,作為一名設計專業的學生,他開始用這個空間進行實驗,實踐不同的設計理念。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