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彌敦道車水馬龍,但亦只是繼香港島軒尼詩道後車輛流量第二多的道路而已。 彌敦道(Nathan Road)是香港最著名道路之一,人多車多、繁忙擠迫是常態,因它是九龍油尖旺區的交通樞紐,由北至南貫穿太子、旺角、油麻地、佐敦,最後直達尖沙咀海旁,可以說沒在彌敦道走過,便不算到過香港了。 這裏尤其需要補充的是,由於九龍半島過去一直沒得到充分發展,居住人口不多,例如在 1891 年,整個九龍半島只有 19,997 人。 有兩處地方的人口居住情況值得注意,其一是旺角,當時有 218 人居住,另一處是「都市碼頭」(Cosmopolitan Dock),有 618 人居住,後者在大角咀海旁。 四年後的 1901 年,九龍半島人口進一步增加至 42,976 人,其中油麻地的居住人口增加至 16,859 人,旺角及旺角咀分別增加至 3,056 人及1,147 人,尖沙咀則沒有統計數字。 對香港歷史略有認識者都知道,香港開埠後,城市發展焦點集中於港島西北岸,深耕中上環至西環一帶,其他地方尚未得到重視,所以不但灣仔、銅鑼灣等地沒有甚麼突出發展,九龍半島的尖沙咀、油麻地及旺角一帶,也缺乏如中上環與西環般具份量的開拓工程。
它們有致地擺放在大理石鋪就的華麗廣場上,呈現出濃濃的文化意韻,共同營造着港島這個融合多元文化的獨特形象。 由於彌敦道一帶是人流密集的地區,該處由早到晚都是車水馬龍,亦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因此香港政府除了設立交通黑點警告牌,提醒途人及駕駛者注意交通安全外,亦在沿路興建行人天橋和行人隧道。 為紀念此事,香港政府將剛落成由窩打老道至亞皆老街的新路命名為加冕道。 1926年,加冕道延長至界限街,而香港政府決定將加冕道和彌敦道合併為彌敦道。 他於1907 年「落台」,離港後,被調往南非一個名叫納塔爾(Natal)的地方任職,17 遭貶謫的色彩濃厚。
彌敦道: (ホテル イーズ・モンコック(旭逸酒店 旺角))
2014 年,香港爆發「雨傘運動」,旺角一段的彌敦道(旺角道至登打士街)曾經成為佔領區的主要地段之一。 在旺角最繁忙的十字路口,即彌敦道與亞皆老街的交界,成為示威者聚集地點,見證一個時代的抗爭。 彌敦道早於 1860 年開始由英軍工兵修築,最初命名為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以紀念前來接管九龍半島的港督羅便臣,而且路段亦比現時短得多,範圍南至中間道,北至柯士甸道。 1904 年,港督彌敦積極發展九龍半島,擴闊彌敦道為一條可作六線行車的大道,並延長至窩打老道。 為免與港島的羅便臣道產生混淆,港英政府將道路易名為彌敦道,以紀念推動擴建的彌敦爵士。 彌敦道擴建完成初期,兩旁種滿大樹,但當時九龍仍人煙稀少,彌敦道因而被謔稱為「彌敦的蠢事(Nathan’s Fool)」,但今天看來完全是明智之舉。
它们有致地摆放在大理石铺就的华丽广场上,呈现出浓浓的文化意韵,共同营造着港岛这个融合多元文化的独特形象。 由于弥敦道一带是人流密集的地区,该处由早到晚都是车水马龙,亦经常发生交通意外,因此香港政府除了设立交通黑点警告牌,提醒途人及驾驶者注意交通安全外,亦在沿路兴建行人天桥和行人隧道。 最初将弥敦道扩阔成一条可作六线行车的大道,并在路的两旁种满大树时,九龙半岛仍然是人烟稀少的地区。 当时的人称弥敦道为愚蠢的弥敦(Nathan’s Foo)。
彌敦道: 彌敦道歷史沿革
1926年,香港政府完成九龍半島夷平工程,而加冕道亦延展至界限街,此時政府也將兩條街道合併為現今的彌敦道。 彌敦道(Nathan Road),始於尖沙咀梳士巴利道開始,北至旺角界限街,全長3.5公里,是油尖旺區以至九龍半島其中一條主幹道路。 由於彌敦道一帶是人流密集的地區,該處由早到晚都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但也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因此香港政府除了設交匯處通黑點警告牌,提醒途人及駕駛者注意交通安全外,亦在沿路興建行人隧道,如旺角豉油街跨越彌敦道的地底隧道。 最北一段,喺北旺角,有大埔道、長沙灣道同界限街路口,之後運動場道,又太子道西,向南係鴉蘭街同水渠道路口,荔枝角道同弼街路口。 彌敦道 從深圳機場出發,可以乘機場往尖沙咀的直通巴士,到佐敦龍堡國際賓館,然後走5分鐘就到彌敦道。 或乘中港通,過深圳灣口岸(過關較快),到終點九龍機鐵站,換小巴77M,到彌敦道。
弥敦道,位于香港九龙半岛,是中国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 彌敦道 道路南至梳士巴利道,北接长沙湾道,经过佐敦及油麻地一带,是九龙区最主要的干道。 彌敦道 2008年5月2日上午,北京奥运圣火在香港传递开始,在香港本土特色很浓的弥敦道,塞满了各方前来的“圣火团”,沿着弥敦道可以从旺角一直走到尖沙咀,沿途有许许多多的世界品牌店铺,还有许许多多的药妆以及护肤品店铺,女士最爱喔。 每到晚上的时候,这里都会显得非常耀眼,穿梭其中的人群交织着,一幅繁荣的场景,沿街也有许多的小吃店铺,转累了可以选择一家坐下休息一下,街边无数的创意广告层出不穷,还有许许多多的路人乐队在此处演奏,唱功都是相当不错的,也算是香港繁华街道之一。 彌敦道 但深入或引人關注的,則是反映了同輩中有不少人不覺得他能成事,主要原因不在於那裏是「山陵起伏的荒原」,而是另外兩大原因:其一是該區乃「歐人住宅保留區,限制華人進入居住」;其二是那裏有「大批英軍在山坡上紮營,並將大部分土地劃為軍區」。
彌敦道: 彌敦道兩旁建築物
鑑於港九兩地有多條街道同名,當局將九龍半島一批街道重新命名,當中包括將羅便臣道改名「彌敦道」(Nathan 彌敦道 Road)。 1919年當局終把加士居道口的山崗夷平,使彌敦道直抵窩打老道。 重組計劃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牽涉彌敦道北行23組巴士站,在2月27日實施;第二階涉及彌敦道南行24組巴士站,在3月5日執行。 重組巴士站後,各線巴士在繁忙時間內每小時停站次數由6300次減至5400次,約佔總數14%。
運輸署表示,因火警,中間道介乎彌敦道與梳士巴利道之間的全線仍然封閉。 同時,彌敦道(尖沙咀方向)介乎金巴利道與梳士巴利道之間的全線及彌敦道(佐敦道方向)介乎海防道與梳士巴利道之間的全線現已封閉,梳士巴利道(紅磡方向)近中間道的第1及第2線亦已封閉。 每逢維多利亞港兩岸除夕倒數活動舉行前夕,尖沙咀一段彌敦道會分階段進行封路措施。 內每小時停站次數由6300次減至5400次,約佔總數14%。
彌敦道: 彌敦道(ネイザンロード)
彌敦(Matthew Nathan)於1904年就任港督,對九龍發展作出很多貢獻。 他提出夷平柯士甸道北面的山丘,使羅便臣道伸展至加士居道口,同時擴闊路面。 彌敦道 1909年工程完成時,彌敦已卸任了兩年,由盧吉(Frederick Lugard)接手。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弥敦道是两旁种满大树的林荫大道。 后来大部份的树木因为阻碍双层巴士行走而被锯去,只剩下九龙公园一小段仍然留有当年种下的大树。 为纪念此事,香港政府将刚落成由窝打老道至亚皆老街的新路命名为加冕道。 1926年,加冕道延长至界限街,而香港政府决定将加冕道和弥敦道合并为弥敦道。 三座宏偉的建築各具特色,太空館外形呈米色半球形,演藝場館設計的非常現代化,藝術館則是香港第一座純粹作為博物館的密封式建築。
彌敦道: 彌敦道(ネイザンロード)
若你在 Google 搜尋「彌敦道」,首先出現的結果不是街道,而是香港歌手洪卓立的同名歌曲。 彌敦道如同歌詞中所描述:「街邊太多人與車」、「繁華鬧市人醉夜」,除行車道經常擠塞外,兩旁的行人路也是人流如鯽。 旺角彌敦道的黑夜,在霓虹招牌映照下,行人、車輛來回沒完,教人完全感受到香港是「City never sleeps」。 彌敦道全長約 3.6 公里,南起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及大埔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 港鐵觀塘綫及荃灣綫太子站至尖沙咀站段,均在彌敦道底下平行建設。
- )位於香港九龍,連接旺角與尖沙咀兩大主要商業區,為香港最著名的道路之一,也是九龍的第一條道路,以第13任港督彌敦爵士命名。
- 周博士在香港大學考獲經濟社會學哲學博士、並曾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香港浸會大學一級榮譽文學士學位。
- 很簡單,為了修築火車路軌及總站等設施而要開山劈石、移山填海,帶來更多可資運用的土地資源,接着還要擴建碼頭及其他交通接駁網絡,強化內外聯繫;至於因原來馬路不敷應用,必須擴建,則誕生了日後的彌敦道。
- 在1909年3月19日,为避免此路与香港岛的同名街道混淆,香港政府决定把该道路更名为弥敦道,以纪念扩建该路的港督弥敦爵士。
- 在1909年3月19日,為避免此路與香港島的同名街道混淆,香港政府決定把該道路更名為彌敦道,以紀念擴建該路的港督彌敦爵士。
- 在《北京條約》簽訂前,兩廣總督勞榮光以租賃方式,將九龍半島以每年500元租給港英政府。
道路自修築至落成使用起,九龍半島日漸繁盛起來,經常車水馬龍、遊人如鯽。 另一方面,在油蔴地窩打老道向北開闢的「加冕道」亦多次延長,1919年延伸至亞皆老街,翌年再伸展至快富街,之後又有另一座山崗阻隔去路;1923年再度夷山,使加冕道接駁大埔道,直通新界。 1925年金文泰就任港督,翌年將彌敦道與加冕道連成一體,統稱「彌敦道」,由尖沙咀梳士巴利道直達旺角界限街,成為九龍半島最長的馬路。 在《北京條約》簽訂前,兩廣總督勞榮光以租賃方式,將九龍半島以每年500元租給港英政府。 另一方面,英皇喬治五世於1911年加冕,窩打老道至亞皆老街一段被冠名「加冕道」(Coronation Road)。
彌敦道: 巴士分站
只可惜剪髮的手藝不敢恭維,只能保證剪短,也保證便宜,但剪出來的髮型常讓人看了就發笑。 老一輩的香港人,提起彌敦道九號剪頭髮的,就禁不住要笑,是搞笑的絕好的代名詞。 彌敦道 三座宏伟的建筑各具特色,太空馆外形呈米色半球形,演艺场馆设计的非常现代化,艺术馆则是香港第一座纯粹作为博物馆的密封式建筑。
彌敦到港前數年,香港社會出現重大變化,處於蓄勢待發的格局,而背後的最重要因素,是英國政府於 1898 年逼令滿清政府「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的新界土地,此舉不但令香港人口驟升,亦大大增加了土地及經濟資源,5 進一步強化了香港的競爭優勢,其中進出口貿易拾級而上。 就以 1898 年至彌敦上任時(1904 年)六年間的數字為例,年平均貿易增長率達 7.65%。 更重要的是,被視為連結香港與廣州大動脈的九廣鐵路,經過多年籌劃,已經進入施工階段,此點相信引起工程出身的彌敦之高度注視,亦促使他在這方面作出更大擘劃和發揮,因為現代城市地理學極為強調交通網絡對一個地方商業經濟與生活所產生的巨大推動力。 在他主導下,原來設計的火車總站由油麻地改到尖沙咀海旁,需開展更大型的移山填海工程,因「油麻地站與紅磡海岸之間,隔着一座小山,工程人員把小山劈開,鋪設路軌,山泥則運往東南海岸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