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長者的身體機能較差,當中還有不少慢性疾病的患者,他們的健康狀況限制了治療選擇,這在以大部分患者均是長者的肺癌來說,上述情況更加常見。 目前本港有五間醫院設有SIRT治療,包括瑪麗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養和醫院及聖德肋撒醫院。 梁惠棠指,由於各間醫院的住院及醫生收費不同,治療費用由數萬元到十多萬元不等,若患者身體欠佳、肝功能衰竭或對放射性物質吸收欠佳,便不適合有關治療。 其實無論是治癒性或紓緩性的治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給病者提供一個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使病人有機會達到最長的存活期,或提供最高的根治機會,同時也確保病人能擁有一定的生活質素,我認為這才是一個負責任的醫生所應做的。 當然醫生不是萬能,不能保證所有治療的目標都達到,但醫生會盡力用他們的知識和訓練所得,為病人作出最好的治療計劃。 所以我認為所有的病都要醫,意思是醫生要按病情作根治性或紓緩性的治療,就算不能根治也可以延長壽命、紓緩症狀或改善生活質素。

梁惠棠醫生

當患者確診肝癌後,生命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令無數家庭手足無措。 香港健康醫療網 收錄全港中西醫診所、醫院、健康護理服務等商戶網站,商戶可免費登錄網站,增加曝光, 發掘更多商機。 梁惠棠醫生 養和醫院內科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梁惠棠表示,釔90方法的原理是經動脈導管引入肝後注射含有放射性元素釔90的微粒,微粒隨血流直接抵達肝腫瘤位置,然後釋放輻射消滅腫瘤。 釔90目前只適用於治療肝腫瘤,雖然所有年齡層病人都適合,但術前需接受模擬微粒等測試,患擴散性腫瘤的病人則不能接受此治療。 本港每年約有二千個肝癌新症,部分人因腫瘤過大無法切除,降低存活率。

梁惠棠醫生: 腫瘤科

60歲的李先生是乙肝帶菌者,今年3月確診肝癌,惟腫瘤體積太大並接近靜脈,無法接受手術。 他在年中接受釔-90治療後,腫瘤縮小,正常肝組織由35%增加至48%,其後接受肝臟切除手術,毋須化療或電療,肝功能回復正常。 周凱旋基金會慷慨捐助港幣1000萬元,於2022年9月再度展開「親愛的妳」醫療計劃,以資助有經濟困難的女病人,在養和接受更精準和高端的治療,預計約106名病人受惠。 有關計劃自2019年7月推行以來,已為222名癌症病人提供資助。 每位個案護士均已接受腫瘤科護理培訓,並熟知病人狀況及需要,跟進診斷、治療及復康等階段,服務貼心細心。 護士團隊會定期舉行個案研討會,確保病人得到合適的護理服務,如有需要會與腫瘤科專科醫生商討,以作跟進。

他私人執業後,據了解首次一小時病情評估便收費三千元,之後每節五十分鐘的心理治療亦需三千元;以一般五至十節的療程計算,每位病人至少要付一萬八千元,絕對是高檔消費。 梁惠棠醫生 中心提供全面而創新的臨床及分子病理化驗服務、包括測試器官功能的驗血服務 (如肝臟、心臟、甲狀腺、骨骼等)、傳染病快速應變測試、癌症基因診斷及預測性生物標記等。 診斷及介入放射部與同位素及正電子掃描部均設有全面先進的醫療造影設備及技術,包括常規X光檢查、超聲波檢查、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乳房X光攝影、骨質密度檢查、顯像導引介入治療及正電子/電腦雙融掃描等,提供準確可靠的診斷服務。

梁惠棠醫生: 梁惠棠醫生

傳統來說,治療晚期肺癌以化療為主,但它在消滅癌細胞之時,也帶來不少副作用,包括脫髮、嘔吐、白血球數目減少、免疫力下降等,並非每一位年長的肺癌患者也能夠承受上述副作用。 儘管近年多了年輕人患上肺癌,但肺癌患者還是以長者(65歲以上人士)為主,只需看看2009年醫管局癌症統計中心的資料,便發現在四千多名肺癌患者之中,便有接近三千名患者的年齡在65歲以上,是肺案個案總數的三分之二。 我行醫多年期間,最多病人問我的問題是:「我個病有冇得醫?」因為我的病人都是患上癌症,問這個問題當然可以理解。 我的答案通常都是:「個病是要醫!」這個答案其實有點不對題,但在我心目中,所有病都要醫,但最終能達到什麼治療效果,因病情不同而因人而異。 梁惠棠醫生 「在中環開診,服務是否妥貼好重要,如果病人滿意,醫生的口碑就會在病人的network口耳相傳,才會有更多人幫襯。」有中環名醫說。 據了解,謝德富一般診症收費由千五至千八元不等,要找他做「通波仔」手術,聞說收費至少二十萬元。

梁惠棠醫生

周一,前青山醫院精神科高級醫生曾繁光正式落戶中環,與做了十八年同事的簡重盛醫生拍檔,在萬邦行租用一個八百多呎單位,準備大展拳腳。 中環名醫收費不菲,據悉有的開一次刀索價三、四十萬,旺市時一星期賺「一球」(一百萬)的大有人在,故有「星球醫生」之稱。 部分名醫「棄公投私」後,身家暴漲幾倍,密密掃入豪宅且愈買愈豪,富貴逼人。 本刊調查發現,多位前港大醫學院的重量級教授醫生,近年湧到中環開檔搵真銀;無論是資深的還是新晉的,無獨有偶均選擇在中建大廈、皇九、萬邦行等「名醫大廈」開診。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而家公立醫院嘅醫生建議佢做化療,但係我屋企人好掙扎 …

梁惠棠醫生: 醫院診所分類

據醫管局資料顯示,過去一年有二百多名醫生離職,三成是年資逾十年的資深醫生;全港七大醫院聯網無一倖免,而作為港大教學醫院的瑪麗醫院,更是重災區之一,多名港大教授級醫生,紛紛開檔搵真銀。 青山醫院最近已有四名資深醫生離職,其中三人到中環開檔,包括他自己。 「以前在公立醫院的病人,未必有能力出來睇私家了,在中環一定是target on中產階層。」曾繁光說。 據了解,自從他「棄公投私」的消息傳開後,幾十名病人先後致電查詢,並已有兩名病人預約,足見名醫有幾渴市。

研究指出,接受SIRT治療的患者,存活率平均延長超過一年。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中心副主任梁惠棠指出,由於肝動脈的血流量高,大部分的放射性物質均由肝腫瘤吸收,正常細胞接收不多,可集中消滅腫瘤,估計約一成患者治療後腫瘤收縮理想,可進行手術切除。 梁惠棠醫生 以外科手術發展為例,今天利用微創技術和機械人技術等方法,可以大大減少癌症手術後的創傷,並且能加快康復的速度,再加上其他如深切治療等的術後支援治療,都增加了癌症病人接受手術治療的機會。

梁惠棠醫生: 醫生專欄

據悉剛誕下孖胎的黎姿、懷孕幾個月的李嘉欣、育有四歲女兒的吳君如、劉嘉玲等都是他的病人,何永超亦幫過陳慧琳剖腹接生。 消息人士透露,盛傳港大內科學系系主任黎嘉能,或會步梁憲孫、韋霖等後塵,加盟養和醫院,而內分泌專科兼瑪麗醫院骨質疏鬆中心主任龔慧慈教授,以及專醫糖尿病的曹慧崑教授,傳聞亦計劃到中環開診。 「廖子良手勢好好,他的病人很少有併發症、發炎、復發等問題,而且好快可以康復出院,是行內公認的好醫生。」行內盛傳他開一次刀,收費要三、四十萬元。 如果他一星期做三、四宗手術,要成為每星期搵一百萬的「星球醫生」,絕非難事。 「廖子良出來做私診後,無再幫人換肝,不過其他手術如肝癌和肝炎的都好多。」廖子良是香港「換肝之父」范上達的徒弟,○五年他和范上達、陳詩正組成的「換肝夢幻組合」,奪得由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乃本港學者首次獲得此殊榮。 曾繁光在青山醫院專替重症病人做心理治療,例如病態賭徒、性功能障礙、因社交障礙而引發的抑鬱症病人等,每次收費只需一百幾十元。

然而,大家只要在50歲或以後,進行大腸鏡檢查作為預防,又或能及早發現,治癒的機會率便會提升。 至於胃癌因初期的徵狀不明顯,故進行胃內視鏡檢查作預防,若能及早發現癌腫,可以接受手術、電療或化療等治療。 在過去十年,癌症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最嚴重的疾病,而原發性肝癌是本港第三號的癌症殺手。 本港的原發性肝癌新增個案每年大約1,876人,單在二零一九年死亡人數更達1,530多人。 原發性肝癌的治療相對其他常見癌症更困難,主要因為大多數病人當發現患上肝癌時,已到癌症的中晚期,影響治癒率,而且大部份肝癌病人亦同時伴有肝硬化,令治療更加複雜。

梁惠棠醫生: 梁惠棠醫生 LEUNG WAI TONG, THOMAS

肝癌腫瘤依賴肝臟動脈供應血液,「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SIRT)經導管將含有放射性同位素釔九十特製粒子注射到肝臟動脈,再經血液直接傳送到腫瘤,令腫瘤縮小。 本港逾二百宗病例中,近九成患者能改善病情,部分更因腫瘤縮小至可用手術切除,令患者存活率及壽命得以延長。 他六八年港大醫學院畢業後,曾以講師身份主管瑪麗醫院心臟科,是首批從外地引進「通波仔」手術的醫生,有香港「搭橋之父」之稱。 「好多病人有小病會隨便找個醫生,但要做手術的話,一定搵個出名且資歷深的醫生,廖子良出名,當然有好多病人找他。」一位中環名醫說,肝癌現時排行最常見癌症的第四位,愈來愈多人患上肝病、生膽石等,廖子良可說是「接病人接到手軟」。 上周三,全民自願醫療保險計劃諮詢正式出台,政府鼓勵市民買保險轉投私人醫療服務,以減輕公營醫療系統負擔,但事實上,近年不少原本在公立醫院睇症的資深醫生已紛紛「出走」,病人要找名醫,只能到中環或名牌私家醫院走一趟。 養和醫院內科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梁惠棠表示,釔-90治療是將導管由患者大腿內側引入肝臟動脈,再注入放射性釔-90(Yttrium-90)同位素微粒,微粒可隨血液積聚在腫瘤的小血管,並釋出輻射消滅腫瘤。

梁惠棠醫生

養和醫院研發一種新技術,能針對不同病人調整注射量,從而減少副作用。 香港中文大學外科講座教授劉允怡表示,近年愈來愈多肝癌患者採用SIRT,有關技術自九十年代臨床至今,威爾斯親王醫院約有二百多個病例,當中九成患者腫瘤出現不同程度收縮,部分病情改善後更可利用手術切除腫瘤。 醫生會按患者肝功能、身體狀況、癌細胞的蔓延情況等進行評估,以確定是否適合該治療,而該治療的副作用亦較傳統治療少。 養和醫院核子醫學科專科醫生張盛基指出,該院於二○一四年展開為期三年的臨床研究,分析六十二名接受釔90的後期肝癌病人,利用雙追蹤劑正電子掃描找出腫瘤體積及惡性度,並於治療後第二日及兩個月再後進行正電子掃描,評估成效。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梁惠棠醫生說,過去十年(二○○三年至二○一二年)共有一百三十三名肝癌病人在養和醫院接受內放射治療,在治療兩個月後,約36%病人的電腦掃描顯示腫瘤明顯縮小,而有個別病人,接受治療後四年仍然存活。 外國的研究數據顯示,接受內放射治療的肝癌病人,平均存活率是十六個月,相對其他治療只有約八個月的存活率,內放射治療能延長多八個月的壽命。

梁惠棠醫生: 梁惠棠醫生指出,內放射治療對一些無法進行手術的病人,提供了一條出路。

我鼓勵大家瀏覽本基金會的網頁,從而加強自己對預防肝癌及腸胃癌,以及及定期檢查的知識;畢竟,預防勝於治療。 本網頁亦為肝癌及腸胃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比較詳細的資料,幫助肝癌及腸胃癌患者更加了解治療的選擇方案,能夠更積極和有效地對抗癌魔。 從〈醫護信箱〉提問後,更有機會參與〈醫訪共融計畫〉透過綜合意見問診服務,會員可對病情預先稍作了解後,選擇性地邀請相關合適醫生共同參與該計畫,為健康生活作更週全之護理安排。 梁解釋,過往醫學界一直將涵蓋腫瘤的放射區域劑量劃一為一百二十格雷,無將腫瘤及正常肝組織分開計算,亦無考慮腫瘤大小及惡性度,有可能因劑量過多而導致不必要副作用,包括輻射造成的放射性肝炎及肺炎,亦有肝功能衰退風險。 慎防詐騙提示:公眾人士請慎防冒充養和醫療集團或其成員包括養和醫院、養和醫健以及各關聯公司名義的通訊 (虛假網站、電郵或語音來電等)。 名醫的病人非富則貴,除了診症準、手勢好,對病人是否細心亦很重要。

  • 「如果政府肯畀多些資源,放多幾個醫生落去,waiting list即刻縮短,每個病人睇症的時間都長一點啦。」他忍不住炮轟公立醫院長期人手短缺,令醫護人員和病人都要受苦。
  • 每位個案護士均已接受腫瘤科護理培訓,並熟知病人狀況及需要,跟進診斷、治療及復康等階段,服務貼心細心。
  • 然而,大家只要在50歲或以後,進行大腸鏡檢查作為預防,又或能及早發現,治癒的機會率便會提升。
  •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梁惠棠醫生說,過去十年(二○○三年至二○一二年)共有一百三十三名肝癌病人在養和醫院接受內放射治療,在治療兩個月後,約36%病人的電腦掃描顯示腫瘤明顯縮小,而有個別病人,接受治療後四年仍然存活。
  • 養和醫院研發一種新技術,能針對不同病人調整注射量,從而減少副作用。
  • 在營運逾兩年時間裏,於各個香港肝癌基金會舉辦的講座及分享會中,體會到肝癌病友除了對肝癌知識求知慾甚深外,對腸胃癌的資訊亦非常殷切。
  • 上周三,全民自願醫療保險計劃諮詢正式出台,政府鼓勵市民買保險轉投私人醫療服務,以減輕公營醫療系統負擔,但事實上,近年不少原本在公立醫院睇症的資深醫生已紛紛「出走」,病人要找名醫,只能到中環或名牌私家醫院走一趟。

很多人可能覺得年長的病人若患上癌症都不應該進行手術,恐怕不能承受手術帶來的創傷,但對有經驗的外科醫生來說,病人能否接受手術,年齡並不是唯一考慮的因素,最重要的是病人的體質和主要器官的功能,更重要是手術帶來的好處是否多於風險。 隨着近年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出現,這些藥物多數治療晚期的癌症,例如不能動手術切除的肺癌、肝癌、腸癌和腎癌,都能大大延長病人的平均存活期,隨時達到兩三年甚至更長,最重要是新的療法比化療少副作用,病人生活質素也更佳。 此外,標靶藥物配合化療混合治療更可以治癒部分病人,例如第四期的乳癌和腸癌,開始見到一些病人接受綜合治療(藥物加手術切除)後可把病根治,這些現象不是我初做醫生時能見到的! 可見晚期癌症病人經治療後亦可以存活多年,並非一定「冇得醫」或「不應該醫」。 養和團隊於2014年展開為期3年的臨牀研究,共分析62名接受釔-90放射治療的病人,並首次利用雙追蹤劑正電子掃描,分析腫瘤體積及惡性程度。 養和醫院核子醫學科專科醫生張盛基表示,研究有助設計新公式,計算出個人化的注射量。

梁惠棠醫生: 梁惠棠醫生 Dr Leung Wai Tong, Thomas

他早年在中建大廈十六樓,與名醫兄弟余宇康、余宇超等人成立「813醫療中心」,不少城中富豪如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查良鏞等都幫襯他。 至於名醫界樓王,非有「富豪御醫」之稱的心臟科醫生謝德富莫屬。 他鍾情投資工商單位,九六年曾以公司名義,一擲近一千八百萬買入香港仔海灣工貿中心十個單位;惟較特別的是,該工廈大部分單位由發展商華懋持有,歷年來甚少賣給外人,未知此交易是否與謝的人脈網絡有關。 謝德富亦在二千年,一筆過以三千九百萬購入中半山世紀大廈一複式單位,相當豪爽。 何永超七四年港大醫學院畢業,十年前開設「輔助生育中心」,開宗明義幫難以成孕的夫婦「造人」,故有「不育聖手」之稱,傳聞做人工受孕至少收費十萬元。

而最為專業醫療團隊關心的,是腸胃癌晚期時,最先擴散的臟腑是肝,因為肝臟是身體其他癌症常轉移到的器官。 幾乎所有部位的癌腫都有可能擴散到肝臟,引致繼發性肝癌,最常見的是經由大腸癌、胃癌、胰臟癌、肺癌和乳癌所轉移,例如本港第二常見的癌症大腸癌,有一半病人會於發病時或之後擴散到肝臟。 繼發性肝癌是常見癌症死亡原因,但一些病人通過手術配合藥物治療,仍有治癒機會。

梁惠棠醫生: 梁惠棠醫生:醫生,我個病有冇得醫?

這個網站旨在為肝癌及腸胃癌患者提供最新的診斷和治療資訊,並成爲教育公眾預防肝癌及腸胃癌的平台,瀏覽完這個網頁後,希望您會更了解肝癌及腸胃癌。 「香港肝癌基金會」是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的前身(下稱“基金會”),於2011年成立的非牟利機構,由一群負責診治及熱心研究肝癌的專業人士所組成的顧問委員會管理(下稱顧問團隊)。 當時,我們致力促進不同的公眾教育活動和肝癌研究,以提升大眾對肝癌及其治療的認識。 香港肝癌基金會亦希望能夠扶持肝癌患者及其家人,讓他們在抗癌路上不會感到孤單。

梁惠棠醫生: 肝癌系列文章

養和醫院聲稱新技術是全球首次利用雙追蹤劑F-葡萄糖及C-醋酸鹽正電子掃描,找出肝腫瘤體積及惡性度以調整注射量,目的是用最少注射量達致最佳效果,減低副作用,而釔90治療連正電子掃描,費用平均三十萬港元。 研究顯示,雙追蹤劑可將腫瘤惡性程度分為低、中、高三級,並針對不同惡性度決定目標劑量,而大部分病人可減少釔90注射量達五成或以上。 梁表示,以其中一名接受治療病人李先生為例,由於腫瘤吸收輻射能力比正常肝組織高,若以傳統方法進行治療,李於治療時或需攝入四百格雷輻射,但經過雙追蹤劑檢查及計算所需劑量後,腫瘤只需吸收一百多格雷輻射量,輻射最多可減少七成半。

梁惠棠醫生: Share “梁惠棠醫生 Dr Leung Wai Tong, Thomas”

據了解,像廖子良般級數的外科醫生,在中環開診「最好搵」,皆因手術費不菲,閒閒哋盛惠幾十萬,因此不少港大外科教授都自己開檔搵錢。 記者上周在其診所觀察,即使是平日十二時許的上班時間,診所內亦坐滿病人。 記者以病人身份預約時間,護士指當日booking已滿,要翌日才可見醫生。 芸芸「出走」的醫生中,不乏港大醫學院後起之秀,包括曾是「換肝團隊」骨幹成員的廖子良。 事實上,近年為數不少的公立醫院資深醫生相繼離巢,轉投私人市場。

梁惠棠醫生: 肝癌放射治療新公式 減逾半劑量降傷害

他指低惡性腫瘤可調低注射量,研究中大部分病人減少超過50%的釔-90注射量,降低對周圍組織的傷害。 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梁惠棠醫生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 香港肝癌基金會於2011年正式成立,致力促進大眾對肝癌的認識和及早治療,從而提升對肝癌的預防及療效。 直至2015年擴展為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目的是希望能在抗癌路上,肝癌及腸胃癌患者及其家人,提供適切的支援,包括藥物優惠,讓他們更有效對抗肝癌及腸胃癌,同時亦希望為他們提供有關治療方法的最新資訊。 在過去的十年,新的肝癌治療方法如消融術和標靶療法已明顯提高肝癌的治癒和生存率;展望未來十年,將會有更多新的治療方法和藥物,令肝癌及腸胃癌病人的治癒機會進一步提高。

梁惠棠醫生: 香港2021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

身為專業醫療團隊,深知肝癌與腸胃癌同屬消化系統的癌腫,三者關係非常密切。 而患有腸胃癌的病友,癌腫通常會先擴散至肝臟,成為繼發性的肝癌;此外,2019年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顯示,大腸癌繼肝癌成為香港常見癌症及致命癌症的第二位。 肝癌是香港第三號癌症殺手,一年新症達一千八百宗,逾一千五百人死亡。 對於不能接受切除手術的後期肝癌病人,又稱放射性栓塞的「釔90微粒體內放射治療」是其中一個治療方法。 不過,以往的治療當決定注入劑量時,大多未有考慮病人腫瘤體積及惡性程度,有機會導致劑量過多出現不必要副作用。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