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引起大腸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因子、環境因素、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等,且年齡愈大罹患大腸癌機率愈高。 然而不少患者會問醫生:「病情已趨向穩定,我們可以停藥嗎?」梁醫生指服藥一段時間後會發生抗藥性,然而持續服食藥物出現抗藥性的機會約10%,較服藥一年後便停藥有50%機會出現抗藥性為低。 為響應世界肝炎日,本會聯同葵青地區康健中心舉辦了「肝友同行」講座,邀請到肝科專科護士為大家講解關於肝炎的知識,如肝炎的預防、治療及護理小貼士。 「神經內分泌系統」,遍佈全身,其細胞含神經元以傳遞訊號,刺激分泌訊號(如荷爾蒙或其他細胞訊息份子)到血液。

梁澄宇醫生

Woo表示,他和Tina都熱愛唱歌,以前曾經一同參加歌唱比賽。 4個人因為參加醫院聯網的歌唱比賽走在一起,方發現原來Garret家中有一個設備齊全的樂室,令4人練歌更方便。 「雖然EGFR基因突變非常常見,但也有罕見的異變基因,如BRAF、HER2基因突變等,同樣可引致肺癌,以BRAF基因突變為為例,研究發現約有0.5至1%肺癌屬BRAF基因突變。但由於並不常見,醫學界並未有恆常地檢測。」梁醫生解釋。 (左起) 新行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衛鳳文博士、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紀文鳳小姐、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暨 周大福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主席鄭家成先生向香港大學內科學系頒贈港幣一千萬元支票,支持部門的「內科腫瘤學藥物開創和發展計劃」。 外科手術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針對早期腫瘤而為,包括︰功能性的受荷爾蒙分泌失控影響,以及非功能性的有機會惡化成癌症。 至於不可切除的/已轉移的腫瘤,則以減輕荷爾蒙分泌失控的影響,控制病徵,減輕遠端轉移的痛苦,以及綜合治療方案增加存活率。

梁澄宇醫生: 香港醫護聯盟、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及肝友同行 -「護肝有營」講座

遺傳性乳癌基因篩查的目的是抽出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以預防及盡早為乳癌作出治療。 遺傳性乳癌基因篩查的對象須為乳癌高危人士,包括有家族遺傳史(即有家族成員患有乳癌、卵巢癌或其他與BRCA基因突變有關的癌症)、診斷年齡少於45歲、及三陰性乳癌患者。 免疫治療透過激活病人的免疫系統,令免疫細胞(例如T細胞)認出腫瘤細胞後再消滅它們。

梁澄宇醫生

該藥會致惡心、嘔吐、暈眩及皮膚乾裂等副作用,惟有方法可紓緩。 乳癌是女性頭號癌症,但現今醫療發展一日千里,大大提高乳癌患者的存活率。 梁澄宇醫生 是次由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舉辦的講座,由經驗豐富的內科乳腺腫瘤科梁澄宇醫生為大家講解最新乳癌治療方案,以及即場解答相關疑慮,費用全免,歡迎各界人士報名參加。 George Private Hospital(Ramsay Healthcare System) 展開,由擔任新南威爾斯癌症研究所主任、西悉尼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伍倫貢大學醫學院所長的Paul de Souza教授主導。 本港瑪麗醫院則會在今年底展開,明年初再引進到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梁澄宇醫生: 晚期大腸癌不要怕 個人化治療成效佳

現時的基因測試會先檢驗腫瘤有否基因突變,若結果呈陰性,會再抽取組織作下輪檢測,但因為腫瘤組織並非太多,一般只能作數次,若下一輪檢測也未能找到問題所在,患者便不能使用標靶藥治療,只能接受效用較低,而且副作用較大的化療。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副教授、瑪麗醫院內科腫瘤科醫生邱宗祥認為,現時的單一測試檢測不全面,若抽取數次樣本,連同等待結果時間,最長或需數月,變相拖慢治療進度,錯失治療黃金機會。 梁澄宇醫生 在營運逾兩年時間裏,於各個香港肝癌基金會舉辦的講座及分享會中,體會到肝癌病友除了對肝癌知識求知慾甚深外,對腸胃癌的資訊亦非常殷切。 身為專業醫療團隊,深知肝癌與腸胃癌同屬消化系統的癌腫,三者關係非常密切。

梁澄宇醫生

生活 Power Up 網站 收錄香港超過 30,000 名註冊西醫及執業醫生(14,000 名西醫、10,000 名中醫、2,400 名牙醫、3,600 名物理治療師)的基本資料。 據了解,鄭力翔早前已向瑪麗醫院辭職,最快下月轉往名醫雲集的中環中建大廈私人執業。 在履行新世界集團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承諾,新世界集團慈善基金成立於2011年。 其使命不僅支持社會別具意義的慈善活動,而且還對各種由集團發起,在有關體育、藝術和文化方案提供實際支持。

梁澄宇醫生: 香港斜視重影病患者協會 – 生死有誰知 (轉載自: 香港斜視重影病患者協會 )

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負責作詞的胡裕初指,《同行.四千週歲月》中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是「薄扶林上扎根,始終也為你守望」,因為瑪麗醫院服務的,其實不止當區居民,而是全港的市民,一直守護大家。 另外2句「你的理想是什麼、你的初衷是什麼」,則是Tina的概念,希望聽此曲的醫護人員,都會毋忘當初入行想幫助人的初衷。 Tina則表示,有醫院同事聽了此曲,向她表示覺得感動,她亦非常開心,可以為同事打氣。 由心理學家、輔導副院士及認可督導羅健文博士主講,教授0至3期乳癌患者放鬆心情的方法,協助釋放壓力,加速復原的步伐。

梁澄宇醫生

腸胃道基質瘤(簡稱GIST)由基因突變引起,致病基因主要有兩個:C KIT和PDGF,佔所有GIST個案約90%。 GIST的發病率不高,以每一百萬人口計算,平均每年有0.1至2%,即100宗新症。

梁澄宇醫生: 預防糖尿「心」 NT-proBNP心血管風險指標是什麼?

而患有腸胃癌的病友,癌腫通常會先擴散至肝臟,成為繼發性的肝癌;此外,2019年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顯示,大腸癌繼肝癌成為香港常見癌症及致命癌症的第二位。 因此,專業醫生團隊認為有必要開拓新的領域,於是,在2014年11月決定增添腸胃癌的各種資訊,並於2015年將原有名稱轉變為「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同時拓展腸胃肝的資訊,讓更多肝癌及腸胃癌的病人,能透過基金會獲得專業及實用的訊息,增加對治療的效用,這是專業醫療團隊一直持有的抱負。 癌症是本港頭號疾病殺手,現時的單一基因測試無法發現部分異變基因,不能使用標靶藥治療,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FDA)近年核准一個全面基因體分析伴隨檢測,能一次過檢測多個基因,減少「漏網」,但每次費用約三萬元。 瑪麗醫院內科腫瘤科醫生邱宗祥指,若醫管局認為此測試重要,相信會有相應資助,他認為準確測試對腫瘤科醫生十分重要,可為病人提供更有效治療。 除了給予病人臨床意見及不同的治療方案,鄺靄慧醫生認為與病人保持良好溝通是作為好醫生的重要一環,因此她很樂意了解每位病人背後的故事。

梁澄宇醫生

當患者確診肝癌後,生命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令無數家庭手足無措。 這個網站旨在為肝癌及腸胃癌患者提供最新的診斷和治療資訊,並成爲教育公眾預防肝癌及腸胃癌的平台,瀏覽完這個網頁後,希望您會更了解肝癌及腸胃癌。 說起懷孕,如不幸於孕期患上乳癌,會否影響胎兒健康,這是不少姊妹最關心和憂慮的。 瑪麗醫院內科顧問醫生梁澄宇醫生在講座上解釋,一般情況下,婦女在計劃懷孕之前應先進行詳細身體檢查,以確定有否患上乳癌。

梁澄宇醫生: 肝炎小教室 4 – 乙肝媽媽

內科腫瘤科梁澄宇醫生表示,抽取腫瘤組織進行化驗,找出癌細胞內存在的基因變異有助醫生制訂適切的治療方案,但常用測試只能檢測一種基因,以本港常見的肺癌為例,EGFR基因突變便屬最常見的一種,本港有高達四成個案均屬EGFR基因突變,因此醫學界恆常地為肺癌患者進行EGFR基因檢測。 一般來說,GIST多被醫生界定為惡性腫瘤,然而它較其他常見的腫瘤如大腸癌、胃癌或肝癌溫和得多,部分更是接近良性。 GIST可以發生在腸道內任何一處基質細胞,當中以胃部最常見,其次是小腸、大腸或直腸。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主席兼創辦人暨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指GIST的病徵含糊,與一般腸胃道不適相似,如腹痛、腹脹或胃欠佳等。 如果腫瘤小於5公分更可以是無任何明顯病徵,故此很容易出現延醫情況。 不過,GIST亦可以引起一些出血表現,如因腸道出血引致「屙鮮血」或「黑便」,亦有機會導致貧血。

預期第一期臨床研究將於明年完成,然後進入第二期,希望順利完成所有臨床研究,正式推出使用,幫助更多腸胃癌病人。 鄺沃林教授(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徐福全明德教授(分子醫學)、血液學和腫瘤血液學主任),是這計劃的高級顧問。 梁澄宇醫生 其他醫學院成員包括邱宗祥醫生(內科腫瘤科臨床助理教授)、趙頴欣醫生(內科腫瘤科臨床助理教授) 、梁澄宇醫生(內科腫瘤科專家) 、和黃曉恩醫生(內科腫瘤科專家)。

梁澄宇醫生: 乳癌新知

香港肝癌基金會亦希望能夠扶持肝癌患者及其家人,讓他們在抗癌路上不會感到孤單。 外科專科醫生盧寵猷指人體器官內均有「神經內分泌細胞」接收神經訊號,再通知身體分泌賀爾蒙。 這些細胞異變會形成神經內分泌腫瘤,常見於肺部、胰臟及腸道,整體發病率為每十萬人有一至五宗,「蘋果教主」喬布斯患的是胰腺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本港於○四年有三十九宗胰腺及消化系統神經內分泌腫瘤個案,到○九年已增至八十八宗,升幅逾一倍。

  • 瑪麗醫院內分泌外科主任兼顧問醫生梁熊顯指,神經內分泌系統是由遍布身體的腺體組成,當腺體不正常增生,便會形成NET,最常見於腸道、胰臟及肺部。
  • 而患有腸胃癌的病友,癌腫通常會先擴散至肝臟,成為繼發性的肝癌;此外,2019年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顯示,大腸癌繼肝癌成為香港常見癌症及致命癌症的第二位。
  • 即使不幸患上乳癌,仍可根據患者的年齡、腫瘤生物學特徵、社會狀況和計劃採用一些個人化治療,例如在懷孕初期(頭3個月),患者雖可接受手術,但因為需要安定胎盤,故醫生並不建議此方法。
  • George Private Hospital(Ramsay Healthcare System) 展開,由擔任新南威爾斯癌症研究所主任、西悉尼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伍倫貢大學醫學院所長的Paul de Souza教授主導。
  • 以往大家都認為肝癌無藥可醫,現在免疫治療可謂治療肝癌的「新星」。
  • 一般狀況下,他們根據腫瘤大小及生長位置,腫瘤細胞外表及期數,徴狀及已轉移/擴散,病人的生活質素和整體健康狀況,以決定最佳的治療計劃。

他表示,美國FDA近年承認一個全面基因體分析伴隨檢測方法,能夠同時測試三百二十四種基因,準確度達九成四。 港大醫學院已作七十次測試,肝膽胰腫瘤佔十四宗、肺癌佔十二宗,其餘為腸癌、乳癌及肉瘤等。 邱宗祥認為,新檢測方法更易找出治癌「靶點」,採用針對性藥物。

梁澄宇醫生: 晚期大腸癌治療大躍進

有內分泌專科醫生指,本港NET發病率五年內增加逾倍,但因病徵不明顯,患者平均遲五至七年確診,逾半數已屬晚期。 若NET擴散,五年內存活率僅三至四成,目前可接受手術或藥物控制。 瑪麗醫院內科腫瘤科醫生梁澄宇表示,近年醫學界發現兩種負責接收腫瘤生長訊號的受體,是引致胰腺神經內分泌瘤的關鍵。 新一代標靶藥物「多激酶抑制劑」可抑制這兩種受體,殺滅腫瘤,可將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由平均五個半月延長至十一個半月。

但他補充,新檢測費用為三萬元,若醫管局認為檢測重要,相信會納入資助範圍。 最後,研究亦發現基因諮詢和檢測對乳癌患者有顯著的正面作用,就著癌症風險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以及有效率的臨床管理是治療過程的關鍵,臨床醫生和患者之間良好的關係肯定會使抗癌之路走得更加積極與正面。 特別是在基因檢測過程中,患者的家人會參與其中,而他們在支援及照顧患者上亦扮演著重要角色。 除了遺傳性乳癌基因篩查的突破性進展,研究團隊亦在是次研究中選擇合適的遺傳性乳癌患者在手術前進行最新的鉑類藥物新輔助化療作為前導性治療。 如三陰性乳癌患者有BRCA基因突變,使用鉑類藥物新輔助化療作前導性治療的療效會較好,患者的預後效果較佳,原本要進行乳房切除術來治療乳癌的患者亦可選擇保留乳房療法。

梁澄宇醫生: 腸胃癌新藥臨床測試

若神經內分泌細胞出現不正常增生,便稱為「NET瘤」,包含良性或惡性腫瘤,具轉移性,大部份NET分佈在腸胃、肺部及胰臟等位置,並可能出現荷爾蒙水平過高。 梁澄宇醫生 研究團隊使用SNaPshot技術篩查了372名乳癌高危人士,發現BRCA1及BRCA2的重複突變檢出率為3.49%,相當於所有BRCA1及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的40.6%,可見團隊建立的BRCA1及BRCA2突變熱點有效檢測出BRCA基因突變。 基因篩查首先要收集高危人士的血液樣本提取DNA,先使用SNaPshot技術及研究團隊建立的BRCA1及BRCA2突變熱點來檢測中國人常見的基因突變,如結果為陰性,則再使用第二代測序技術進行全基因測序,找出BRCA1及BRCA2基因突變。 新的技術和程序較以往使用Sanger技術測序或第二代測序技術進行全基因測序,大大提高基因突變檢測的效率,亦減低了成本和時間。

梁澄宇醫生: 「關注肝炎 友我同行」短片系列 10. 肝硬化併發症:肌少症

實踐集團銳意扶助缺乏資源者力爭上游、改善社會流動及促進社會和諧的長遠目標,積極落實集團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NET治療目標為延遲惡化、延長無惡化存活期、控制症狀等,尤以手術最常用於治療NET的方法,也會使用藥物治療如體抑素類似物 — 奧曲肽 和標靶治療(依維莫司 Everolimus 或 舒尼替尼 Sunitinib)。 NET的病徵一般是出汗、發紅發熱、腹瀉、間歇性肚痛、血糖過低、困惑、氣管收縮、消化不良、腸胃出血或心臟病,由於與常見病如更年期、腸胃病、腸易激綜合症(腸敏感)、酗酒、胃潰瘍、神經官能症、甲狀腺毒症、食物過敏等症狀相似,因而導致誤診。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

梁澄宇醫生: 都有機會岀「老人斑」!? 醫生教你4招有效預防 | 陳婉晴醫生

然而,某些癌症,例如晚期結直腸癌,雖然是本港第二大癌症,但其免疫治療有效率低,爭取更多患者的獲益仍是晚期結直腸癌治療的一大挑戰。 近年醫護人員工作壓力愈來愈大,4位前線醫護都異口同聲說,過去曾有氣餒的時間。 Garret分享,專科門診一節診症時間約3小時,但大概要為40至50個病人診症,「除一除便知道,每個病人可以分配多少時間」。 他慨嘆,公立醫院人手一直短缺,「其實留下來的醫生,只是愈做愈辛苦」。 「大內群英」之所以有此命名,其實是因為所有成員都在瑪麗醫院內科工作,分別是加入瑪麗醫院7年的顧問醫生胡裕初(Woo)、6年的駐院醫生梁文杰(Garret)、18年的資深護師劉慧德(Tina)及11年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李智豪(Paul)。

從〈醫護信箱〉提問後,更有機會參與〈醫訪共融計畫〉透過綜合意見問診服務,會員可對病情預先稍作了解後,選擇性地邀請相關合適醫生共同參與該計畫,為健康生活作更週全之護理安排。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蘇潔瑩擔心,資深醫生離職會令公營醫療出現知識及經驗斷層,公立醫院遲遲未能引進新儀器及新技術,近年在硬件上已漸被私家醫院拋離,個別專科的培訓名額亦不足,均令資深醫生意興闌珊,促請當局提出全方位挽留人才策略。 此平台並不旨在用於記錄或報告不良藥物事件資訊,如您懷疑有任何副作用,請向您的醫生或藥劑師諮詢和報告。 本網站所載之產品資訊乃供廣泛使用者使用或瀏覽,其中某些產品詳情或資料可能於閣下所處的國家無法得到或為無效。 大腸癌可說是本港非常常見的癌症之一,大腸癌的初期徵狀並不明顯,但從觀察大便的變化亦可以看出一些情況,尤其有出血的情況則要多加留意。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