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骨折同時發生,固定在掌屈尺偏位是理所當然的。 臨床實踐證明採取這種體位固定效果良好並無不妥。 然而教科書和不少專著卻認為舟骨骨折應固定在腕背伸30°位〔3〕,作者認為這不符合一般骨折治療的機理。 倘若如此,那麼兩者同時骨折時就要一個背伸一個掌屈固定了,誠然這是行不通的。
- 有時骨折線很難辨認,需要反覆辨認或藉助放大鏡對比觀察,必要時可行CT檢查。
- 外傷後局部疼痛、腫脹、肢體畸形,旋轉功能受限。
- 正中神經負責控制拇指、食指、中指和半邊無名指的感覺,如果正中神經受壓迫,這3隻半手指會感到麻痺。
- 治療初期的治療目的是恢復尺橈骨長度,解除成角畸形和旋轉畸形,恢復橈骨弓;治療後期的目的則為骨折癒合,恢復關節活動度和旋轉功能,移除引起併發症的內固定物。
- 复位时不用麻醉,将肘关节从伸到屈的过程中旋转前臂,复位成功时可感觉到肱骨桡关节处的弹跳感。
對軟組織條件較差,甚或開放骨折,也可在早期用外固定支架臨時固定,等軟組織條件好轉或允許內固定時再改為內固定。 外固定支架固定操作便捷,對術者技巧、麻醉深度和手術室環境的要求較低,但針道感染和固定針鬆動率較高,目前臨床上一般不將其作為最終治療手段。 如骨折不能復位,患者須接受手術來復位和固定。 以橈骨遠端骨折手術為例,現時一般會在橈骨內鑲入鈦金屬的鋼片和螺絲,以固定骨折之處。
橈骨: 尺骨
多於摔倒時手掌著地,暴力從地面向上衝擊舟骨結節,而身體的重力通過橈骨遠端傳導致舟骨近端,由此產生的剪式應力造成舟骨骨折。 但不規則,背面狹長,粗糙不平,與橈骨形成關節。 跌倒受傷時,掌心著地,舟骨首當其衝,受壓於橈骨與頭狀骨之間,形成骨折。 由於舟骨所處位置剪力大,血運不良,故難於癒合。 骨折復位後,術者一手托住腕部,另一手拇指沿伸、屈肌腱由遠端向近端推按,疏理肌腱,使之恢復到正常位置。 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副教授葉永玉續指,復康速度因人而異,視乎傷勢,如軟組織受損,要較長時間復康。
外伤后无论是骨折或脱位均可引起疼痛、肿胀、有压痛,常常分不清骨折还是脱位。 但是二者有些特点是不一样的,例如老年人摔倒后,髋关节疼痛应想到股骨颈骨折,如患足向外旋转,基本上可以肯定是骨折。 若患足向内旋转畸形,一般应考虑为髋关节脱位。
橈骨: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
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 复位后,保持腕关节掌屈及尺偏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4周。 屈曲型骨折纵向牵引后复位方向相反,复位后,腕关节背屈和旋前位固定4周。 固定后即拍X线片检查对位情况外,1周左右消肿后需拍片复查,如发生再移位应及时处理。 尺橈骨之間無活動性,前臂固定在旋前位,旋後功能喪失,肘關節伸直活動部分受阻,腕關節可自由活動。
但是掌屈尺偏的度數如果過大時,容易導致成角畸形應予以注意。 隨訪結果陳舊性骨折4例中1例功能恢復較好,3例較差且遇冷、勞累時有酸痛;新鮮骨折32例功能全部恢復正常,均無畸形,無自覺症状,無1例發生骨壞死。 1.2 診斷依據 所有的病例除具有Colle’s骨折的特徵外,均有鼻煙窩凹陷消失和壓痛,腕舟骨結節壓痛,第1、2掌骨縱軸叩擊痛及腕關節橈偏背伸活動受限和疼痛。 腕關節正側斜位X線片除見有明顯的橈骨遠端骨折外,可見腕舟骨有橫穿對側骨皮質的骨折線。 傷後局部腫脹,疼痛,腕關節活動受限並疼痛加重。
橈骨: 詞:橈骨
本病需與尺橈骨骨幹雙骨折內固定術後前臂旋轉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鑒別,此癥狀是有手術史的,故臨床上鑒別較簡單。 戴念國提醒民眾,除了外力創傷的因素外,通常手部勞動量較大的族群較容易罹患此症。 以李小姐為例,應該就是工作上長期對手腕造成較大的負擔,所以韌帶才會鬆弛受損。 因此提醒民眾,平時無論工作或運動時,都要注意手腕關節的保護及適度的休息,如出現不適症狀,最好及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使症狀加劇。 戴念國指出,遠端橈尺骨關節韌帶一旦鬆弛或斷裂就無法自行完全復原,往往只能透過手術治療。 一般的治療方式包括打鋼釘固定、裝人工關節或取肌腱移植重建韌帶。
常见的是大人领小儿上台阶、牵拉胳膊时出现。 (二)橈骨幹骨折 幼兒多為青枝骨折。 成人橈骨幹上1/3骨折時,附著在橈骨結節肱二頭肌及附著於橈骨上1/3旋後肌,使骨折近段向後旋轉移位。
橈骨: 橈骨遠端骨折診斷
固定範圍從肘下至遠側掌橫紋,包括拇指近節指骨。 固定中堅持手指功能鍛煉,防止關節強直。 腰部骨折固定3~4月,有時半年甚至1年,每2~3月定期照片複查。 腕舟骨骨折比較常見,多發生青狀年,常由間接暴力致傷。 跌倒手掌觸地,手腕強度背屈,輕微橈偏,橈骨背側緣切斷舟骨。
2、有移位的伸直型骨折或屈曲型骨折多可手法複位成功。 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關節面者,常採用牽抖複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關節面者,常採用提按複位法。 複位後,保持腕關節掌屈及尺偏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4周。 屈曲型骨折縱向牽引後複位方向相反,複位後,腕關節背屈和旋前位固定4周。 固定後即拍X線片檢查對位情況外,1周左右消腫後需拍片複查,如發生再移位應及時處理。
橈骨: 功能
尺骨幹單骨折極少見,因有橈骨支持移位不明顯,除非合併下尺橈關節脫位。 畸形不嚴重,僅有前臂旋轉障礙者可行尺骨頭切除術。 畸形嚴重,無前臂旋轉障礙者可行尺骨頭部分切除及橈骨遠端截骨術。 因掌側骨痂隆突引起神經、肌腱刺激受壓者,可行骨痂切除等。 (二)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較少見。 橈骨 骨折發生原因與伸直型相反,故又稱「反科雷氏」骨折。
(一)手法複位外固定 整復前,根據受傷原理及X片顯示骨折類型、部位和移位方向,確定整復步驟及複位手法。 恰在肘弯下方,肱动脉两个分支中较小的一支,它沿前臂的桡侧行至腕部,然后向后绕过腕的外侧,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间进入手掌,形成掌深弓。 橈骨 桡骨是人类前臂靠拇指一边的骨或鱼类以上的脊椎动物前肢的相应部分。
橈骨: 橈骨骨折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另外還需註意,因患兒對疼痛耐受強、天生好動,使新生骨痂遭到不斷破壞而致內固定物斷裂。 故宜加強術後保護,必要時用石膏托固定1個月。 戴念國表示,因高張力線具備彈性,不僅能幫助腕關節維持穩定度,還能保有活動的功能,手術傷口小、對週邊組織的破壞性低,復原時間也比較快。 術後患者大多能回到工作崗位,不影響手腕活動功能。 本病主要是由於外傷性因素造成,當摔倒時手掌著地,沖擊力經舟狀骨作用於橈骨下端而引起橈骨莖突的橫骨折。
有時輕微骨折症状不明顯,與腕扭傷症状相似,易誤診忽略,腕關節正側斜三種方位X片可確診骨折部位及方向。 若骨折不清楚,臨床症状懷疑骨折時,應暫按骨折處理,待二周後,複查X片。 由於骨折處骨質吸收,骨折線能明顯認出。
橈骨: 骨折病人多喝骨头汤真的有用吗?
恰在肘彎下方,肱動脈兩個分支中較小的一支,它沿前臂的橈側行至腕部,然後向後繞過腕的外側,在第一第二掌骨之間進入手掌,形成掌深弓。 橈骨是人類前臂靠拇指一邊的骨或魚類以上的脊椎動物前肢的相應部分。 被打到時,會引起獨特的刺痛感,有時十分疼痛。 肱骨在英文被稱為’the funny bone’,可能和這種奇怪感覺有關。 橈骨 另外,它的英文名humerus是’humorous’的同音詞,意為「滑稽的」。
橈骨頭周緣有環狀關節面,與尺骨的橈切跡相關節。 橈骨頭下方光滑縮細為橈骨頸,頸的內下方有一較大的粗糙隆起名橈骨粗隆,是肱二頭肌的抵止處。 內側緣銳利,又名骨間嵴,與尺骨的骨間嵴相對。 其遠側面光滑凹陷,為腕關節面,與近側腕骨相關節。 外側面向下突出,叫做橈骨莖突,它比尺骨莖突約低1~1.5厘米。
橈骨: 橈骨
2.3 固定時間 對於舟骨骨折的固定時間,教科書也好,專著也好,觀點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即強調長期固定,少則2個月,多則4個月甚至更長〔4〕。 骨折治療應以現代醫學模式為出發點,不能把有生命的骨頭當作木頭來治療。 對任何骨折來說無謂的長期固定,尤其是絕對固定都是有害無益的。 長期固定關節易造成粘連,加重缺血致骨質疏鬆,影響骨折癒合,甚至形成不癒合及骨壞死。 臨床中不難見到這樣的事實,即一個位置良好的Colle’s骨折經超長時間的固定後,其X線片會顯示出所有腕關節組成骨的骨質疏鬆,甚至出現低密度囊狀改變,骨間隙也變得模糊不清。 若同時伴有舟骨骨折,舟骨的癒合將可想而知。
橈骨: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骨折分類:根據骨折線部位將腕舟骨骨折分為腰部、近端和結節部骨折。 根據骨折線走向分為橈斜型(近橈側斜向遠尺側)、尺斜型(近尺側斜向遠橈側)、橫向型(骨折線幾乎呈橫向)。 這部位2歲生成肱骨滑車的外側邊緣,10歲生成肱骨滑車的內側邊緣。 外上髁及內上髁分別在12歲及6歲起生成。 橈骨 兩棲動物的原始化石顯示牠們的上肢和下肢沒有或只有極短的長骨,所以牠們的肢體十分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