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更關鍵的應對措施應該是把中醫服務納入公營醫療體系之中,透過加強公營體系內中西醫的緊密合作,解決現在因公營體系裏中西分家,無法回應民間自行使用中西醫藥雙軌治療的需求問題。 中醫源遠流長,講究經驗傳承,常被詬病「欠規範」,惟中醫實情絕非與「科學」背道而馳。 衞炳江深信,中西醫絕對需要結合,因為有病時不會分中西,只要醫得好,就是好醫生,中西結合,互補長短,治好病人,是醫者的共同目標。 「中西醫並非簡單理解為中醫加西醫」,余醫生說現時香港是中、西醫並存而未打通,很多患者睇西醫又同時睇中醫,但中醫師、醫生各自診斷,沒有互相交流。 余指出現時有提供中醫服務的地區健康中心,亦是中醫、西醫各有各做,沒有為病徵結合治療。 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香港中西醫結合學會委員。

澳門科技大學(澳科大)醫學院院長霍文遜透過線上參與本次研討會,向醫學界同儕分享科學創新對抗新冠的驕人成績。 在本港,中西醫結合治療並非新鮮事,不少患者會為求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而自發性、分別地向中、西醫求診。 然而,就中西醫結合治療模式上,本港尚未有一套被驗證為有效的方式可循,兩方醫護人員也未發展一套成熟、正式的溝通渠道,醫護人員及病人只好摸石過河,未必能充份發揮中、西醫的優勢。 有見市民對中西醫結合治療的需求日增,中大醫學院在兩年多前開始構思籌建一所集科研、臨床服務及教育於一身的研究學院,積極推動中西醫結合常規化。 蘇子謙專科選了臨床腫瘤科,中醫較少分專科,視乎跟隨哪位中醫老師。 習中醫途上,他有幸遇上3位恩師,一位教他針灸的老師,一位本身也是中西醫的余秋良醫生,一位是上文提及的陳炳忠教授。

余秋良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採用Microsoft Azure 虛擬雲端實驗室 為3,500名一年級學生提供數碼技能訓練

第一輯:試遣愚衷 香港文學無愛紀* 最近兩年我在嶺南大學中文系開的課中,有一門是一九一九︱︱一九四九的中國現代文學。 除本科生外,也有外系同學和「兼讀生」選修,上學期兩班學生人數合加起來近二百人。 這是一年級同學的必修科,因此課文選了好些方銘教授認為中國現代文學「必讀的」作品..

是次疫情中也有市民自行購買板藍根或連花清瘟膠囊等中成藥,但有中醫師團體如「香港中醫流行疫病應變小組」則提出這些藥物對不同體質的市民未必全然有效,必須根據個人差異諮詢專業的中醫師。 中醫有別於西醫的對抗病毒模式,用藥強調個體化論治。 余秋良醫生 中醫藥治療傳染病屬於專業範疇,自行用藥可能會有風險。

余秋良醫生: 中西醫合奏–中西醫角度,全方位治療 | 余秋良醫生/蘇子謙醫生

為了實踐科研、臨床服務及教育這三項目標,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轄下設有負責研究及教學的「中西醫結合醫學教研中心」,及負責提供診療服務的「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 科研中心將與中大中醫學院、中大中醫中藥研究所,本地及至海外學府積極合作,進行更多有關結合醫學的研究,交流培訓心得,當中包括有廿多年發展結合醫學經驗的美國馬利蘭大學;而醫務中心則設有一站式的中西醫結合醫學門診,為本港市民提供優質的中西醫及中醫診療服務。 其實在「沙士」爆發期間,醫管局曾進行過一系列中西醫合作的臨牀治療和相關的研究工作,發現中西醫合作在預防、治療及康復過程的效果顯著,包括:服用過中藥的醫護裏沒有感染個案,同時服用中西醫藥的病人的情况比只服西藥更有明顯改善。

余秋良醫生

面對市民對中西並用治療的需求,高達65%的中醫師希望與西醫有機會進一步合作。 在實際合作經驗的層面上,中醫師曾接收由西醫轉介病人,和轉介病人給西醫的比例,均接近全部受訪者的一半,各佔49.3%及47.9%。 這兩組數字不單展示中醫與西醫的互動,更反映兩者之間對彼此療效漸見肯定及互信。 香港醫學博物館推出一個結合中醫與科技的「3D針灸銅人」展覽,場內會展示香港首個以3D打印的六尺高銅人,參觀者可透過回答簡單問題,並以擴增實景技術與銅人展開互動,尋找人體穴位及經脈 ; 余秋良醫生 輔以展板資訊,深入淺出學習針灸理論及體驗中醫文化,實踐「中醫為體,西學為用」的精神。 那兩年他大量涉獵中醫典籍,覺得內裏博大精深又神奇,中六如願拔尖進入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 有見於此,有需要研究中西醫協作政策及各方的看法。

余秋良醫生: 診所地址

醫療界應把握當下的環境,在這個中西滙聚的地方,打造一個香港獨特的中西醫結合模式,更勝於國內國外,因而創造榜樣,面向世界。 惟本港醫療發展受制於西醫講究學術、方法學的框架,譬如以循證醫學來規管醫療體系,因此西醫認為中醫虛無縹緲,欠缺醫學證據,「但有啲病中醫明明醫好咗又點計」。 余指出中醫、西醫均要「兩步走」發展,既要循證醫學,亦要臨床醫學。 他說外國雖是西醫為主,但對中醫的容納度很高,海外的癌症研究中心致力發展中西醫結合治療,反觀香港擁有優秀的中、西醫,又背靠內地,若做得好便是榜樣,但香港現像龜兔賽跑,有一天或被超越,失去優勢。

  • 歷任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東華學院醫療及健康科學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中西醫結合基金創立贊助人,醫學博物館董事會主席。
  • 中醫醫院將於2024年投入服務,會是一所同時使用中西醫療法的綜合性醫院,但由於先導計劃涵蓋的病種相當有限,在計劃裏開放更多中西醫合作的病種有迫切需要。
  • 「有句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時候當我們跳出來看,當病那麼難醫時,是要用盡方法去醫。做科研讓我知道,不是事事那麼Standard,一定要數據齊備才做,到一些難醫的病,是需要推敲出來。」蘇子謙說。
  • 中醫源遠流長,講究經驗傳承,常被詬病「欠規範」,惟中醫實情絕非與「科學」背道而馳。

中醫於文獻中以「腸積」、“腸覃”、「癥瘕」、「鎖肛痔」等,當為大腸癌之類。 「有句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時候當我們跳出來看,當病那麼難醫時,是要用盡方法去醫。做科研讓我知道,不是事事那麼Standard,一定要數據齊備才做,到一些難醫的病,是需要推敲出來。」蘇子謙說。 最好電話掛號先, 好多人睇佢, 好多時要等一個鐘以上, 不過佢講d野好詳細, 對大人同小朋友都好好, 佢係兒科專科之外, 都有普通門診, 我自己都係睇佢架.

余秋良醫生: 專科醫生搜尋

惟衞炳江提醒,科學一大戒條,便是現象不能因人而異,即中醫師診斷不能亂無章法,經驗主導,否則難以躋身香港醫療體系之主流,因此,四診信息採集需要解決靈敏度、準確度、穩定性及四診以外的信息整合等問題,令現代中醫診治更精準、到位。 在大數據方面,伴隨臨床醫療、科研的信息化工作升級,中醫臨床數據不斷積累,從傳統手寫的紙質病歷,至今已有中醫藥專門大數據信息庫,再配合人工智能作圖像識別、邏輯分析等,處理前期流程化及重覆性的工作,進一步舒緩醫生壓力。 自香港大學醫學院及中醫藥學院畢業,同時擁有內外全科醫學士及中醫學學士學位,兩者皆以第一名畢業。 在學期間獲頒多個獎項,包括龐鼎元中醫獎學金、內科學金牌、病理學金牌、行為科學金牌和 John Anderson Gold Medal 等。

  • 在實際合作經驗的層面上,中醫師曾接收由西醫轉介病人,和轉介病人給西醫的比例,均接近全部受訪者的一半,各佔49.3%及47.9%。
  • 書中分享的不同個案,展示了中西醫協作治療,能為病人提供最佳及最妥善的治療方法。
  • 在香港同時具備註冊中、西醫執業資格的醫生屈指可數,兒科專科醫生兼註冊中醫余秋良是其中一人。
  • 上文節錄自第16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5月14日)《中西合璧治病屢見成效 醫者:中醫應納公營醫療》。
  • 接受治療後,病人初時反應不俗,他自言相信中西醫結合,也服用了中藥作輔助治療。

活動以鍾博士的演說作結,她在會上詳述有關針灸臨床研究的當前和未來發展。 在香港同時具備註冊中、西醫執業資格的醫生屈指可數,兒科專科醫生兼註冊中醫余秋良是其中一人。 余醫生197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他也醉心中醫學,「唔係讀完西醫就算,醫學知識仲唔完整,無理由有盲點就當唔存在」,他於是兼修中醫、西醫兒科專科資格,並赴英國深造,在1982年完成課程後,回港教學及執業,至1989年離開大學及政府醫院。 正因如此,兩方發展不同而孕育出各自的長處,所以,我們這一代,尤其是在香港,中西醫文化相得益彰是幸福的。 在醫學中,既可藉西方科研方法學來研究分析,又可從中醫累積千年的思維及經驗中琢磨觀點。 可望求同存異,發展和擴闊醫學精準療效,讓智慧重新,共識疾病治療和健康調理。

余秋良醫生: 余秋良醫生

當一些極罕見病實證數據不足,惟有靠推論推敲制定治療方案。 接受治療後,病人初時反應不俗,他自言相信中西醫結合,也服用了中藥作輔助治療。 余秋良醫生是先取得西醫資格再獲取中醫資格;蘇子謙醫生則是先取得中醫資格再獲得西醫資格,所以每當治療病人時,他們都會以中西醫互相啟發的思維,去診治不同的疑難雜症,名副其實「醫徹中西」! 書中分享的不同個案,展示了中西醫協作治療,能為病人提供最佳及最妥善的治療方法。

中醫師的呼聲亦得到不少名西醫如黃譚智媛和余秋良醫生等的支持,推動中西醫合作介入疫症防治。 另一邊廂,政府也從善如流,開始在三方合作中醫診所推出免費中醫內科門診復康服務,有業界人士形容此舉為本地中醫在抗疫工作中的「零的突破」。 講座亦邀得香港醫學博物館基金主席余秋良醫生和教學科研部助理教授鍾麗丹博士擔任主講者。 余醫生不僅是3D針炙銅人項目的策劃人,亦是團隊的其中一位領軍人物,他在模型身上的穴位和經絡定位上,為技術人員和工程師提供了專業意見。 余醫生更是本港少數同時擁有中西醫執業資格的醫學專家,他藉此機會為參加者闡釋中西醫在治療疾病與剖析人體方面的不同見解,以及兩者如何相輔相承。

余秋良醫生: 余秋良醫生   ​

【明報專訊】多日忙在寫報告,為剛完成的中西醫醫學平台及中西醫協作路向調查(IJOP)兩年的工程做綜合結果。 發覺中西醫結合比以往多了很多空間,更多西醫和中醫認同,中西醫協作對市民有利。 我們的中醫專業研究問卷調查仍在進行,內容涵蓋本港中醫專業發展多個方面,希望得到更多中醫師的支持完成問卷,讓政策制定者對業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有中醫師仍未收到問卷,請務必與我們聯絡(電郵:)。 中醫藥為晚期患者 (不適合手術化療者、西醫治療後復發不良者) 的直接選擇。

余秋良醫生

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的思維哲學,兩者的醫學理念更可謂南轅北轍。 簡單概括的話,西醫以去除病因作治療,中醫則因勢利導回復身體平衡。 西醫認為症狀都是因病所致,應該要處理;對中醫來說,症狀可以是病所引起的,亦可以是身體好轉的反應,必須結合整體情況來考慮和識別。 余秋良形容,他花了許多唇舌,才成功說服女病人繼續接受治療。 現階段在785個蒐集到的回應中,51.3%的中醫師認同中醫和西醫同樣擅長治療急性病,反映他們有信心以中醫手法應對急症。

余秋良醫生: 醫徹中西:西醫不能說的「身體唔好」

上文節錄自第16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5月14日)《中西合璧治病屢見成效 醫者:中醫應納公營醫療》。 從〈醫護信箱〉提問後,更有機會參與〈醫訪共融計畫〉透過綜合意見問診服務,會員可對病情預先稍作了解後,選擇性地邀請相關合適醫生共同參與該計畫,為健康生活作更週全之護理安排。 顧名思義,《藏在文物裏的中國史》系列,是以文物為線索來講述中國歷史,這與一般依據歷史文獻講述歷史的著作不同。 《藏在文物裏的中國史05 三國兩晉南北朝》從三國豪傑的妙計奇兵說起。

余秋良醫生

曹魏時代留下的磚畫、造型別緻的陶俑重現了當時農耕工作的情景、人物的生活百態;五胡十六國至南北朝數百年亂局中,胡、漢文化相互.. 本人允許Chill Health及有關的社交媒體轉發個人資料, 直接轉送到醫生聯絡戶口, 同時明白Chill Health平台可能會保存資料。 如發現本網站載列的資料並非最新的資料,請聯絡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

余秋良醫生: 【非常醫者】為病人把脈的臨床腫瘤科醫生 中西醫蘇子謙:中西合璧治癌症

這次疫情更為嚴重,但中醫參與的空間卻比當年還不如。 余秋良醫生 面對有中西醫聯合爭取中醫介入疫情,政府必須回應的是:當內地中醫藥在抗疫過程裏取得成績時,為何香港中醫納入公營體系應對急性傳染病的進程依然緩慢? 在「沙士」以後為何沒有把握契機把中醫納入公營深化中西合作? 我們的研究顯示中醫對加入公營醫療系統有清晰的意願,86.3%的中醫師認為政府應在公立醫院或診所提供中醫服務。 故此政府應開始着手為深化未來中西醫合作治療作充分準備,將現時公營體系裏有限度的中西醫協作服務,拓展至整個公營體系,除了滿足市民需求,也可紓緩醫護人手不足的壓力。

余秋良醫生: 關於明報健康網

​在多年行醫中,常常見到有病人因中醫西醫間不溝通而承受的病苦。 見諸於情,引發我爭取設立中西醫醫學平台,尋求各界支持;發之於心,希望中醫西醫一起提升醫療水平。 承蒙創新科技署的支持,學院與香港醫學博物館今日合辦題為「中醫與科技結合——3D針炙銅人」的網上講座。 余秋良醫生 余秋良醫生 活動旨在宣傳由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香港醫學博物館展出的真人比例3D銅製針灸人體模型(3D針炙銅人)。

余秋良醫生: 余秋良醫生:藍色商家(西醫)

後期因病情氣血漸衰,治以健脾理氣、滋補肝腎、補益氣血、收斂固澀為主。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物理學家唐嘉信博士是3D針炙銅人設計及製作團隊的核心成員,他在會上介紹並示範操作這個由創新科技署資助建設的模型,並與參加者分享他對技術輔助醫科教學的想法。 唐博士指3D針炙銅人以現代電腦掃描和3D打印技術製成,再利用虛擬擴增實境互動應用程式追蹤穴位,以顯示相關疾病的資訊,這與銅匠鑄造的傳統針灸模型截然不同。 他相信3D銅人可應用到針灸課堂,並有助大大提升教學效益。 余醫生坦言,這條中西醫的道路並不易走,自嘲「四不像」的他說,「當年有西醫不信我是好西醫,也有中醫亦不信我是好中醫」,在他決定讀中醫時,西醫界有反對聲音。 2001年他申請註冊中醫又遇到波折,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不信任他十年的中醫行醫資歷,「委員會唔會多信西醫識用中醫睇症,我都係要考執業試才通過註冊」,其師傅范兆津老中醫曾推薦他加入管委會亦被拒諸門外。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