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施琅所上之〈陳臺灣棄留利害疏〉之內文。 勿謂被中耕種,猶能少資兵食,固當議留;即為不毛荒壤,必藉內地挽運,亦斷斷乎其不可棄。 蓋臣今日知而不言,至於後來,萬或滋蔓難圖,竊恐皇上責臣以緘默之罪,又焉所自逭? 緣系條議台灣去留事宜,貼黃難盡,伏乞皇上睿鑒施行(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緣繫條議台灣去留事宜,貼黃難盡,伏乞皇上睿鑑施行(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再加上清代臺灣墾民之間分類意識強烈,每當亂起,和變民不同原籍的墾民往往必須自組鄉勇以對抗變民。 1727年(雍正5年)臺灣道正式與廈門分離,並將道署移署於臺南。 臺灣道設一府四縣二廳,包括新成立的澎湖廳。 鐵路事業方面,當初雖然計劃從基隆至台南敷設縱貫鐵路,但因為資金不足及劉銘傳離職,故僅敷設基隆到台北約三十二公里,光緒十九年(1893年)二月又完成到新竹約六十七公里。 大清帝國與英國的鴉片戰爭期間,自1841年9月起英國艦隊數度出現台灣外海,試圖佔領北部基隆港與西海岸中部梧棲港,但都沒有成功。 接著於1854年7月,剛與日本締結親善條約由培理率領的美國東洋艦隊在基隆港停泊約十日間,藉口搜尋失蹤水兵,登陸勘查基隆煤礦。
台灣棄留疏: 「台灣近代史」課程第一週講義
無論康熙帝親政前後,清廷都對鄭經表現出極大的誠意和禮讓。 不過鄭經從要求不登岸、不剃髮易服,再到割地請餉,越發得寸進尺。 台灣棄留疏 因而,近二十年來的談判一直處於膠著狀態。
第四次招撫,由康熙帝掌握大權後親自主持。 康熙帝做出最大的讓步,允許鄭經鎮守台灣。 但是鄭經本就是國人,不應按照藩屬國的體例歸順。 張晉城,〈台灣武裝抗日秘史‧代序〉,收錄於喜安幸夫之《臺灣抗日秘史》廖祖堯中譯本,1984年,金園出版社,頁3。 該序文中稱李鴻章講此語,但未註明任何出處。 李鸿章在日本与伊藤博文进行了7次谈判极力争取保留台湾,但驻日使馆发送电报的密码在甲午战争前被日本情报机关破译,因此日方获知中国意圖尽快促成议和,导致日方强硬坚持割取台湾。
台灣棄留疏: 施琅降反之間
康雍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而康熙帝在位61年,是中國史上任期最久的皇帝,在清《實錄》裡記載,康熙帝勇武無敵,臣下罕有及者,且其文質彬彬、博古通今,堪稱一代宗師。 雙方各自設館、聚集門徒,屢因出陣時的車拼而鬥毆。 台灣棄留疏 自同治年間至臺灣割讓給日本,均持續不斷發生衝突,較大規模的有1886、1887年等三次械鬥,因西皮派結交官方打壓福祿派,而有「西皮倚官,福祿走入山」的俗語,表徵福祿不敵西皮而敗逃的情況。 日本統治臺灣時期雙方仍處不睦,遇有節慶出陣常須派警吏維持秩序,一直延續到二次戰後,爭執方休。
閩粵民人渡台者,起初於春時往耕,秋成回籍,隻身來去,習以為常;其後由於海禁漸嚴,一歸不能復往,其在台立有產業者不願棄其田園,於是就地住居,漸成聚落。 但因隻身在台,居住日久,為搬移眷屬,偷渡案件於是層出不窮。 台灣棄留疏 淸廷向來禁止移民攜同婦女入台的原因,就是因為如允許眷屬來台,人民在台繁衍後代,定居成村,幾代之後台灣可能會有土滿之患,而台地遠隔重洋,形勢險要,民人眾多,良奸不一,恐為地方之害,因而禁止攜眷渡台。
台灣棄留疏: 臺灣鴉片之始
促使康熙帝下決心留守台灣,並於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設立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 在閉關鎖國、自以為是天朝大國的清初時期,施琅能對西方殖民者有這點初步認識,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也是包括康熙在內的同時代人所不及的。 應當説,施琅這一貢獻比起他收復台灣來説,在反對西方殖民者的問題上,有着更重要的意義。
之後其他國家遂亦援引「最惠國待遇」比照辦理,從此淡水便成為洋商的聚集之地(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2000)。 1683年,台灣進入清治以後,由於大量明鄭遺民續居台灣,以及後續來自閩南泉漳廈的移民,臺灣民間語言基礎承襲自此批閩南裔漢人的語言,以閩南語泉州腔為優勢語言,後受平埔族等外來語影響,形成台語。 今日臺灣部分源自原住民之地名,大抵以臺灣話轉寫原音。 另外,原住民族有其屬於南島語系之台灣原住民族語。 而清廷派駐台灣的官員和部分基層吏員能使用官話,但官學、多數地方官吏以及臺灣民間仍普遍使用臺語或客語。
台灣棄留疏: 施琅人物生平
還有禁止廣東(粵地)之潮州及惠州人來臺,但此點被指係因施琅為圖一己之私藉口。 況昔日鄭逆所以得負抗逋誅者,以臺灣為老窠,以澎湖為門戶,四通八達,游移肆虐,任其所之。 媽祖的庇佑不止於此,施琅軍隊駐紮的八罩島和虎井嶼,原本淡水資源匱乏,但是施琅每每在潮退時掘井,不過一尺多就有甘甜的淡水湧出,保障了軍隊的補給。 而當施琅大軍進駐台灣後,那裡的水源就瞬間消失了。 大戰過後,施琅放下個人恩怨,並沒有繼續追擊、將鄭氏趕盡殺絕,而是依照康熙帝的諭旨,著重安撫民心。
故當此地方削平,定計去留,莫敢擔承,臣思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 圉 。 在部臣、撫臣等耳目未經,又不能盡悉其概,是以臣于會議具疏之外,不避冒瀆,以其利害自行詳細披陳。 但事關朝廷封疆重大,棄留出自干斷外,臺灣地圖一張,附馬塘遞進御覽。
台灣棄留疏: 施琅弟弟
但其中引用“或有为之解者”的话,说明當時清政府中的確有類似的「割地有理」的論調。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號琢公,中國福建晉江龍湖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縣。 明末清初軍事家,明鄭降清名將,封靖海侯,謚襄莊,贈太子少傅。 所以,當台灣這個地方平定,計劃決定去留,沒有人敢承擔之際,臣心想拋棄台灣必定釀成大禍,留下台灣確實才能永固邊陲。
流行於派往臺灣的大小官員間有句俗諺:「千里為官祗為財」,足見到臺赴任後生財管道眾多。 台灣棄留疏 台灣棄留疏 而臺灣地處邊陲,雖名一府,實等同一省,職權很大,於是官員貪墨成性,三年報罷,滿載而歸。 因此清領期間,臺灣島上抗官民變迭起,究其原因,除吏治敗壞外,還包括軍人紀律不佳等政治因素;由於來臺官員及士兵都不准攜眷,因而衍生出許多弊病,如嫖妓、酗酒、睹博等,自然形成集體的公餘愛好,軍紀官風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