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透過資本影響市場的人,或是因為擁有獲得資本「寵幸」之投資工具的幸運兒,其財富便會拾級而上,進一步拉開與無產者的距離。 當然,房屋的重要性與其他用作資本增值的工具不同,因為前者承載社會作用,既可讓人有安身之所,建立穩定的生活;也有助人生規劃,如婚姻、生育等,對社會發展舉足輕重。 因此,即使資本大舉進入各個市場,嚴重扭曲大量投資工具的價值,一般市民也會因為房屋的切身和獨特作用而尤其關注樓價的升幅。 正如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所說「累積啊!累積啊!這就是摩西和先知」,擁有資本的人利用資本累積更多的財富,從來都是資本發展的必然形態。
申請人與其家庭成員的關係必須為夫婦、子女、父母、未婚兄弟姊妹,或現時與申請人同住並須依靠其供養的直系親屬。 個月直至獲配出租單位租約起租日期間,在香港並無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間接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或用作居住用途的土地。 倘申請書內包括的人數為兩人或以上,申請人與其家庭成員的關係必須為夫婦、子女、父母、未婚兄弟姊妹,或現時與申請人同住並須依靠其供養的直系親屬。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而且,因為有政府擔保,申請人不用通過加息三厘的壓力測試,部分銀行甚至在計算供款佔入息一半上,也不太嚴格,但要留意,信貸紀錄不良同樣會影響銀行批出按揭的態度。 根據往年的經驗,核心家庭的申請人數均大幅超出家庭配額的單位,換言之非核心家庭的揀樓機率是零,故《胡‧說樓市》建議大家放棄非核心家庭申請,反而將非核心家庭成員分拆單人申請。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最新公屋輛候時間增加至5.9年
不少香港人都把住屋希望寄託在公屋上,但是競爭激烈,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易獲派公屋單位,其實私樓市場也有許多上車機遇,即上千居搜尋各區筍盤,抓緊機會做業主。 如果想加快上樓速度,申請人可能要成家立室,夫婦一同申請,或者將成年的兄弟姐妹加入申請,就能獲得優先處理。 而現職老師的呀J直指青年住屋措施是「無錢嘅幫唔到、有錢嘅都幫唔到」。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他稱自己雖然「月入3萬,都唔知道未來要住喺邊」,因就算月入多少,在香港買樓仍是十分困難,至於藍圖指會推出更多首置盤,他稱一定「有好過無」,但因數量有限,認為「輪唔到我,所以唔需要諗」。
房委會宣布,「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單位2022」及「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2022」將於2月25日上午8時至3月24日晚上7時接受申請,為期4個星期。 民建聯議員劉國勳表示,如果兩夫婦都工作的時候,很多時入息都有機會超出額度,政府政策似乎是鼓勵人們不要工作寧願留在家。 至於資產限額方面,房委會則建議按既定機制,跟隨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2.5增幅,調整公屋資產限額,換言之,一人住戶的資產限額由26.6萬增至27.3萬元,二人、三人和四人戶則分別增至36.9萬、48.1萬和56.2萬元。 此外,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柯創盛聯同多位民建聯區議員及地區幹事昨日約晤房署副署長楊耀輝,提出多項涉及防疫的關注,促請房委會在其管轄的屋邨屋苑加強抗疫工作,並為商業租戶提供紓困措施。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認為,申請公屋門檻放寬,加上現時經濟下行、失業率逐漸上升,或令更多基層家庭申請公屋,輪候冊數字可能進一步上升,「現時已經5.4年,有可能進一步迫近六年」。 資產限額方面,房署主要參考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建議跟隨過去一年的3.4%增幅作調整,一人家庭資產限額由25.7萬元增至26.6萬元,二人家庭資產限額由34.8萬元增至36萬元。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至於商戶方面,零售業和辦公室租金的同期升幅分別約為1.9倍和2.4倍,為中小企業帶來沉重的經營壓力。 有團體的調查甚至顯示,租金佔大部分中小企業40-60%的營運開支,是多數小本經營的個體戶認為生意營運困難的關鍵因素。 上月,立法會秘書處發表關於香港自置居所趨勢的研究報告,發現2004年至2019年間,樓價升幅為3.8倍,而同期工資增長卻只有0.78倍。 樓市急升,而工資增長速度不能並駕齊驅,樓價超越市民的負擔能力,使本港住戶自置物業的比例僅得51%,遠遠落後於新加坡、台灣、日本等亞洲發達地區。
可是,沒有繼承權利,而且資本不多甚或根本沒有資本的公屋二代,便要面對「自立門戶」的考驗。 問題是,社會嚴重缺乏與公屋二代或夾心階層人士收入和資產水平相適應的房屋配套。 假如他們申請公屋,便要面對十分嚴苛的申請要求,因為一人單位每月入息上限僅為$12,800,在最低工資的保障下,即使從事低技術、低學歷工種的草根僱員恐怕也難以符合。 就算以家庭為單位提出申請,3人家庭的入息上限也不過是$24,410,即是夫婦其中一人很有可能須以兼職為生或是放棄事業,為求磚瓦蓋頂而被逼犧牲,忍受較差的生活質素。 至於租住私樓或購買物業,在租金和樓價都不斷上漲下,也明顯與夾心階層的經濟條件脫節。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公屋住戶入息上限: Top Pizza|亞太區「最佳Pizza」排名榜出爐!香港邊6間餐廳上榜?最平$180試到「香港第一」!邊款薄餅索價逾千元?(附詳細名單)
從以上種種看來,年輕人要排公屋確實是十分困難,不過又並非無計可施,只要年輕人願意盡孝心與袓父母同住,就可參與「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洪先生現年24歲,剛剛從內地大學畢業準備回港就業,目前兼職不同學校的運動教練,但因就業市場對內地大學的資歷有疑慮,遂難以找到全職工作,收入亦較浮動。 洪自稱為「N無人士」,現時與父母一家三口居住在約300呎已購入的公屋,他指現時只能「瞓廳」,沒有獨立房間。
如參加「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申請者未能取得配額,他們仍有機會以其他家庭申請類別身份購買單位。 申請公屋時,申請者及所有家庭成員須根據其狀況遞交有關的證明文件和聲明書,若提交的證明文件並非以中文或英文書寫,必須附上中文或英 文認證譯本,而有關譯本也必須獲當地政府機構或領事館認證。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至於資產限額方面,房委會則建議上調限額1.9%;其中1人戶資產上限由27.3萬元放寬至27.8萬元,4人住戶則由56.2萬元放寬至57.3萬元。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最新文章
由於資本數量增加,擁有資本的人也樂於透過資本累積更多財富,便將這些溢出的資本瞄準結構失衡的香港住房市場,以炒賣的方式不斷推高樓價。 當社會長期側重私人樓宇市場,而財富分佈又高度不均,於是私樓市場便成為資本湧入和財富增長的最佳土壤。 引用差餉物業估價處的數據,以1999年樓價為基準年的話,其實2000年至2006年香港的樓價都是處於下跌的狀態,其中2003年的樓價更加較1999年下跌接近40%。
當一個人進行這種行為,對樓市可能影響不大,但是如果一班人放眼比自己持有的物業更加昂貴的單位,就會形成漣漪效應,持續推高樓價。 在租金方面,根據差餉物業估價處的統計,以1999年作為基準年,過去二十年各類住宅單位租金的平均升幅達94%,同樣超過同期工資升幅。 其中,租戶以基層和夾心為主的A類單位(429呎以下)升幅高於平均值,達到115.3%,換言之,租金急增對弱勢群體的衝擊更甚於中產及富裕人士。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公屋入息調高上限 單身增至12800元
當然,任何打擊資本的方法,目標主要是收窄貧富差距,減低不勞而獲地、透過累積資本作為主要收入的發展模式對依賴勞務收入人士的影響,建立一個公平公義的社會。 由於打擊資本主要針對因資本需求而衍生的問題,不能滿足社會對房屋的自然需求,所以壓抑資本的措施只能視作解決房屋問題的過渡性方法,或是其中一個基本條件。 誠如會長吳秋北所說,增加房屋供應才是長遠解決房屋問題的不二法門。 當我們談論增加房屋,必須結合資本特點和社會需要兩種角度,掌握資本增值的速度總比經濟發展為快的長期定律,讓更多市民擁有作為資本的物業,方可在解決房屋短缺的同時,避免再次發生因為資本急速膨脹和分配不均而造成的置業及其他社會問題。 可是,香港現時的情況卻事與願違,究其原因,正是政府看出問題,但力度不足。
房委會遂建議,所以有家庭人數住戶的入息限額凍結在現時2021/22年水平。 另外,房委會跟隨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將公屋資產限額提升百分之2.5,以4人家庭為例,下年度入息上限維持在每月30950元,資產限額會由現時54萬8千元增加至56萬2千元。 房署會按申請次序與申請人會面進行配屋資格審查,申請人需要提供齊備資料進行審查,房署收齊資料後兩個月內通知申請人能否符合編配資格。 公屋輪候冊排隊時間越拖越長,輪候人數屢破紀錄,截至今年3月底,共有275,900宗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長達4.6年。 為騰出更多公屋單位,房委會想盡辦法,今年2月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是自1987年起實施富戶政策後,第4次修訂,進一步趕絕富戶。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最新要聞
旅遊業界表示,本港已廢除口罩令等所有防疫措施,當務之急是做齊復常配套,增加高鐵、航機班次,訪港旅客增加才有望拯救市道。 最新公屋輪候時間又再延長,根據房委會最新數字,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再增加至6.1年,比去年底公布的5.9年再增加逾2個月。 答:已經成功登記輪候入住公屋申請者,可使用6個途徑查詢自己的公屋申請進度,包括登入房委會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 房屋署網站,按指示查詢各區最高調查及配房編號。
住屋開支用以衡量租住與公屋單位相若的私人樓宇單位的開支,視乎私人樓宇單位不劃一每平方米租金和參考單位面積(即過去三年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單位的平均面積)而定。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小組委員會)今日(三月十五日)討論二○二一/二二年度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的結果,並通過不同家庭人數申請者的建議入息及資產限額,四月一日起生效(詳見附表)。 類別須遞交的證明文件及聲明書各人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香港智能身份證(年滿11歲或以上的人士)。 來港未滿7年、並非在香港出生或在香港出生但未確定為永久性居民身份的 人士,須同時提交由內地政府機構簽發的有效單程證/旅遊證件/護照或相關證明文件,以顯示他們的香港入境權、居留身分和首次獲准入境日期的官方印章。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青年宿舍屈指可數 畢業生斥政府做騷
根據政府公布,今期新居屋將於2022年2月25日上午8時至3月24日晚上7時接受申請,第二季攪珠,第四季揀樓,一旦開放申請,《胡‧說樓市》會為大家密切跟進,並全面分析七大屋苑的優缺點。 政府公布,新居屋鐵定於2月25日至3月24日期間開放申請,共涉8,926伙,為2014年復售居屋以來最多的一期,並將以51折推售,售價介乎124萬至531萬元,涵蓋7個地區的屋苑。 天倫樂調遷計劃:公屋租戶遷往其年長父母或年青一代現居的屋邨,以便互相 照顧。 此計劃鼓勵年輕家庭照顧父母或親屬,為家有長者的公屋申請者提供優先編配單位機會。 如果符合資格,可以視乎地區等因素,選擇1個或入住兩個相近的單位。 各項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人士,在簽訂買賣協議後及並未接受有關資助而獲准撤銷有關樓宇的買賣協議,只要符合公屋申請資格,可以在辦妥撤銷買賣協議後遞交公屋申請表。
- 而參考世界各地的例子,包括英國、德國、澳洲、加拿大、瑞典等,針對資本增長的最佳辦法就是開徵「資產增值稅」。
- 也因此,即使項目提供逾1,900個住宅單位,位置上屬於市區,但對於用家來說的吸引力度,理應是新居屋的尾選。
- 申請獲得登記後,房屋署會按照登記日期的先後次序、人數和所選擇地區辦理。
- 根據房委會公布最新公屋輪候數字,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 5 年以上,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約 3 年。
運輸及房屋局昨日公布2011/12年度建議公屋輪候冊入息和資產限額。 根據現行機制,公屋輪候冊入息限額以住戶開支為計算基礎,包括住屋開支、非住屋開支,另加5%作為備用金;資產限額則按照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作出調整。 公屋申請|香港樓市高,經常有網民指:「得公屋得天下!」不過,現時公屋輪候時間平均為5.9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3.8年,而公屋申請者由提交申請至上樓當日均須符合入息及資產資格。 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通過2019至20年度公屋入息和資產限額,分別平均按年調升4.2%和3.1%;在職家庭津貼也不計算為申請者入息。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會上有委員關注因應公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有所上調,合資格申請公屋的住戶數目或會增加,因此認為應增加資源以加強審核申請者資格,包括抽查有關申請者是否在香港境外持有物業或其他資產。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小組委員會)今日(三月十五日)討論二○一九/二○年度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的結果,並通過不同家庭人數申請者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於四月一日起生效(詳見附表)。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房委會再凍結單身至五人家庭公屋入息限額 資產上限整體上調1.9%
入息限額分為一般家庭及與長者同住之申請,注意以下列出之金額為申請時之限額,與入住後之「富戶政策」不同。 房委會小組委員會於2021年3月15日通過,將三人、四人、六人至十人或以上家庭的入息限額凍結在現行水平,並上調一人、二人及五人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另外亦將不同家庭人數的住戶的公屋資產限額凍結在現行水平。 在房屋委員會的網站上,詳細列出「已經成功登記輪候入住公屋的申請者」的編配進度(按此),3大申請類別包括:一般申請、高齡人士優先配屋計劃、非長者一人申請。 申請人及其他的成員均不能現為/曾為政府或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市區重建局房屋資助計劃下所購物業的業主/前業主。 倘婚姻狀況改變而已在有關的房屋資助計劃紀錄上取消名字則不受此限制 。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輪候時間長
消息指,當局統計發現,如家庭入息達公屋入息限額4倍,便超出全港同類家庭收入最高的10%,認為可設為上限,但若委員有疑慮,可考慮放寬至5倍。 至於資產限額方面,參考近期釐訂居屋定價時的資產限額,建議如資產逾公屋入息限額91倍便須遷離公屋,若委員屬意較寬鬆的標準,則可進一步放寬至100倍。 公屋輪候時間高企,房屋委員會按現行機制檢討公屋申請人入息和資產限額,考慮到疫情對經濟衝擊,決定凍結單身至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其中單身人士入息維持在12,940元。
單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 一般申請等5年半 單身要等30年
一,參考外國經驗,經常發現擁有多個物業的人會在出售其中一個名下物業前,向相關部門申請改變自己常住地址,令出售物業變成所謂的自住物業,逃避繳納稅款。 二,部分賣家善價而沽,是為了換取現金另外購置一間更加心儀的單位,亦即所謂「樓換樓」。 當然,筆者絕對支持任何具備經濟能力的人士改善居住質素,但是「樓換樓」同時製造一個社會問題,是他們本身已經擁有自住居所,但是因為出於改善居住質素的原因而繼續尋求更好的置業選擇,令市場供求失衡的問題更見惡化,為未能上車的市民帶來更大的困難。 更甚的是,大部分「樓換樓」的人士,都是追求比現有單位更大更好、亦即價錢更高的單位。
房署提供調遷機會給公屋租戶遷往其年長父母或年青一代現居的屋邨以便互相照顧。 凡居於公共屋邨的年長父母可提名一名兒女或兒女配偶申請是次調遷計劃,而年青一代家庭則可提名其父母或外父母申請調遷。 每當新落成屋邨有適當的單位可供此類編配時,房委會將以通告形式通知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