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年輕人在18歲未讀完大學時,已開始申請公屋,希望盡早上公屋。 據了解,在目前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須達419分才可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隨時花數十年之久才有望上公屋。 申請人及其他的成員由遞交申請前24個月內直至獲配單位租約起租日期間,在香港並無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間接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 申請人及其他的成員必須在遞交申請表前已年滿60歲(以香港身份證出生日期為準)。 申請表內所有已婚人士,除非能提供配偶死亡證或有效離婚證明文件,否則其配偶須列入申請表內。
他指出,現時房署每年供應的非長者單身人士單位約有1,800個,放寬申請入息限額,輪候人數增多,單位勢必供不應求,房委會可考慮改變單位設計,「不一定要像一般家庭單位間隔」,可以參考供應宿舍形式的單位。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註︰輪候時間是以輪候冊登記日期開始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但不包括申請期間的任何凍結時段(例如申請人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申請人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申請人在獄中服刑等)。 一般申請人的平均輪候時間,是指一般申請人在過去十二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輪候時間的平均數。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下周一(3月6日)將審議有關入息及資產限額建議。 根據文件顯示,按現行公式計算,經調整單身人士至5人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均有下跌情況,跌幅由0.9%至4.2%不等,當中4人家庭跌幅最大達4.2%,單身人士則跌3.7%。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深水埗棚仔布市場原址將建公屋 提供240單位最快2027年落成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去年一項調查,訪問了173名現正或曾獨居在不適切居所的人士,當中近9成(89%)人表示,他們因住屋開支而節衣縮食,有8成人因租金昂貴、擔心被加租而感到普通或極度困擾。 此外,有近7成半受訪者已經或正在申請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4.6年,最長輪候時間為18年。 房委會又指出,目前根據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和維護公屋資源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住戶在公屋住滿十年,便須每兩年申報家庭入息及資產一次。 凡在公屋住滿十年或以上而收入水平超出規定限額的家庭,須繳交額外租金;凡入息或資產超出所定限額(分別訂為超逾公屋入息限額5倍及100倍),或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的家庭,則須遷出公屋。
以入伙幾年,位於秀茂坪的安達邨為例,樓面面積407平方呎的兩房單位,月租僅約HK$3,000,這個數目僅足以支付部分屋苑的車位租金,難怪公屋人見人愛。 不過,6人家庭至10人家庭或以上,入息限額則錄得升幅由1.6%至4.6%不等,並以6人家庭升幅最大,達4.6%,其他人數的家庭則均為1.6%。 你 也 可 以 聯 絡 或 前 往 長 者 地 區 中 心 或 社 會 福 利 署 / 非 政 府 機 構 的 綜 合 家 庭 服 務 中 心 / 綜 合 服 務 中 心 尋 求 協 助 。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輪候時間長
若加上(2)政府年金每月的7,714元收入,共7,964元,仍未過申領長者生活津貼的入息上限(7,970元)。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有計分制度,讓較年長的申請者獲優先編配公屋單位。 一些想加快獲配公屋的家庭,可以自願參加特快公屋編排計劃,房委會會從中抽籤,讓中籤的申請人提早獲配公屋,但是必須要注意,計劃所提供能提早上樓的單位,必然存在一定的負面因素和瑕疵,例如凶宅。 如果選擇參加計劃後,成功獲分配公屋,住戶於 3 年內不可搬遷,期間亦不能以綠表申請居屋。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是公屋入息限額的倍數,每年會按經修訂的公屋入息限額而作出相應 調整。 若2023/24年度建議的公屋入息限額獲得通過,「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將會相應調整。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長者申請公屋手續
除非申請者有特殊安置要求,例如指定地區/屋邨的單位,房屋署一般可在短時間內編配單位予申請人考慮接受。 非長者的單身傷殘申請者如希望更快獲得編配公屋,可考慮透過「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申請提早入住公屋。 房委會最新數字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公屋一般申請人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較對上一季輕微下跌0.1年。
以65歲男性單身退休人士為例,以一間價值600萬元的自住物業申請安老按揭,每月可獲1.65萬元,終身領取至百年歸老。 社協表示,計劃自2021年推行以來,超過8.4萬戶受惠,但截至去年9月底,有約2.67萬宗因獲首次編配公屋等被終止津貼,10多萬戶非長者單身戶及輪候未滿3年的住戶被排除計劃外,認為扶貧力度不足,建議政府將現金津貼恒常化及重推「N無津貼」等政策。 房委會檢討2023/24年度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決定凍結1至5人家庭的入息上限,並將公屋住戶資產限額調高1.9%。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長者申請公屋資格 + 優先配屋計劃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房屋署最新數字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未滿30歲的單身青年申請達6.03萬宗,一年間急增超過三成。 另外,房委會亦設「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為鼓勵年輕人照顧長者,申請人無論單身與否,若跟最少一名年滿60歲的親屬一同申請公屋,會比一般家庭提早6個月獲處理。 事實上,根據公屋的配額及計分制,單身人士18歲申請,底分為0分;另外輪候時間每多1個月可額外加1分,在新制下滿45歲的申請者可獲加60分。 合資格的申請人,限於非居於公營房屋、輪候公屋逾三年、沒有領取綜援及未被首次編配公屋的合資格二人或以上的一般家庭,以及長者一人申請。 當局昨日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介紹最新樟木頭公營房屋發展工程計劃,整個工程造價為6億2,340萬元,項目以6.8倍地積比發展,可提供3,500伙公屋單位。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申請公屋攻略(非長者一人申請篇)
補 領 費 用 是 按 時 調 整 的 , 現 時 的 收 費 是 港 幣 二 十 二 元 。 其 他 服 務 單 位 ﹐ 例 如 保 護 家 庭 及 兒 童 服 務 課 ﹑ 輔 導 單 位 ﹑ 露 宿 者 綜 合 服 務 等 。 從以上種種看來,年輕人要排公屋確實是十分困難,不過又並非無計可施,只要年輕人願意盡孝心與袓父母同住,就可參與「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尤其,租住板房、甚至床位人士,更加以一人住戶為主,可見,一人住戶在不適切居所內極為常見。 因此,要解決一人住戶的住屋問題,尤其板房及籠屋問題,除了從基本房屋政策,公屋供應量問題外,更要進一步考慮現時房屋政策在分配制度上是否到位。 政府施政時漠視、忽視單身的房屋需要,對單身非常不公平,非長者單身人士是房屋政策下的最大犧牲者。 社協指,截止去年9月底,有約26,700宗曾受惠於現金津貼的住戶,因公屋申請狀況轉變而被終止派發現金津貼,包括獲首次公屋編配的住戶,而且無論他們接受或拒絕上樓,均會喪失領取該津貼的資格。 由於女性壽命普遍較長,在香港年金計劃下,每月可獲的金額較男性低,女士宜投保145萬元,每月獲7,685元,同樣符合申請長生津的資格。 長者生活津貼申請要求中列明,自住物業、透過安老按揭每月獲得的款項,均不作資產及入息計算。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單身壯年對公屋需求趨增
但獲特快編配公屋的人士在入住單位後3年內不可以調遷,及不可用綠表買居屋,只能以白表資格申請。 不過相比之下,二人或以上家庭的申請者則有政府承諾,輪候時間平均約3年(今年9月底的數據為平均約3.6年)。 申請人及其他的成員均不能現為/曾為政府或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市區重建局房屋資助計劃下所購物業的業主/前業主。 倘婚姻狀況改變而已在有關的房屋資助計劃紀錄上取消名字則不受此限制 。 目前,符合長者申請人的優先配屋計劃包括有「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 (單身長者申請)、「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 」 (兩位或以上長者申請) 及「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與家人同住長者申請),下文再作闡述。 根據房委會提供各年度公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統計中,申請公屋的原因主要是希望獨自居住/與現有住戶成員分戶,其次為失業/收入減少,以及現時居所租金高昂。
- 凡在公屋住滿十年或以上而收入水平超出規定限額的家庭,須繳交額外租金;凡入息或資產超出所定限額(分別訂為超逾公屋入息限額5倍及100倍),或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的家庭,則須遷出公屋。
- 此 外 ﹐ 該 計 劃 亦 提 供 舍 監 服 務 ﹐ 以 應 付 緊 急 事 故 。
- 結果,不少非長者單身人士,那怕輪候時間多長,居住環境何其惡劣,經濟多困難,也在新計分制下無法獲得編配,結果只能繼續在床位劏房掙扎求存。
- 年輕人渴望獨立居住,趁早輪候公屋,是輪候冊「水分」多的原因之一。
- 高齡單身人士可要求加入家庭成員,以符合一般家庭申請公屋的資格,獲登記入輪候冊。
結果,2015年,修訂配額及計分制正式實施,雖然配額由最多2,000個上升至2,200個,但卻同時將年齡所得的分數大幅提升,導致配屋次序變成純粹考慮年紀,50歲以下配屋幾乎變成不可能的任務。 結果,不少非長者單身人士,那怕輪候時間多長,居住環境何其惡劣,經濟多困難,也在新計分制下無法獲得編配,結果只能繼續在床位劏房掙扎求存。 根據2016年統計處數字,居於分間樓宇單位有91,800戶,當中一人住戶佔29.8%,遠高於全港家庭住戶(18.3%)水平。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改 善 家 居 及 社 區 照 顧 服 務 是 一 項 專 為 體 弱 長 者 而 提 供 的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綜 合 服 務 。 如 果 你 有 定 期 到 公 立 醫 院 診 所 覆 診 ﹐ 則 可 向 有 關 的 醫 務 社 會 服 務 部 申 請 。 申 請 表 格 可 向 社 會 福 利 署 轄 下 各 服 務 單 位 、房 屋 署 轄 下 各 屋 邨 辦 事 處 、民 政 事 務 總 署 諮 詢 服 務 中 心 和 社 區 中 心 、 各 區 長 者 地 區 中 心 及 長 者 鄰 舍 中 心 索 取。 申 請 長 期 護 理 服 務 ﹐ 無 論 是 院 舍 照 顧 服 務 或 社 區 支 援 服 務 均 是 免 費 的 。 負 責 轉 介 的 社 工 及 處 理 申 請 的 職 員 均 不 會 向 申 請 人 或 其 家 屬 收 取 任 何 手 續 費 。 編 配 宿 位 的 時 間 除 了 要 考 慮 宿 位 的 供 應 量 外 ﹐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亦 同 時 受 若 干 因 素 影 響 。
- 若一名65歲男士逆按一份身故賠償價值200萬元的保單,並選擇定息及終身領取年金,每月可獲3,157元。
- 按此計分制度及最新編配進度,申請人須等候約30年才可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屆時申請人已達48歲,而且輪候期間收入亦不可超過指定上限(現時為HK$11,540)。
- 有 意 經 營 者 提 交 牌 照 處 的 申 請 表 格 必 須 正 確 填 妥 及 連 同 指 定 的 必 須 文 件 ﹐ 有 關 的 牌 照 申 請 才 會 獲 審 理 。
-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去年一項調查,訪問了173名現正或曾獨居在不適切居所的人士,當中近9成(89%)人表示,他們因住屋開支而節衣縮食,有8成人因租金昂貴、擔心被加租而感到普通或極度困擾。
- 輪候期間,申請人或許已經成家立室,所以申請人可以從非長者一人申請轉隊排一般家庭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 5.4 年,而原來一人申請時所累積的輪候時間,有一半可轉過家庭申請中,以一年半為上限。
政府計劃未來的房屋政策時,應更仔細研究人口結構的變化,推出足夠的單身單位,避免單身人士上樓遙遙無期。 房委會每年均會檢討公屋申請人入息和資產限額,最新文件顯示,房委會建議繼續凍結單身至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其中單身人士入息維持在12,940元。 至於資產限額方面,則建議上調1.9%,即單身人士資產上限放寬至27.8萬港元,3人戶則放寬至49萬港元。 房委會估計,約15.52萬個私樓非業主戶符合新入息資產限額,佔該類住戶總數的30.5%。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房委會擬凍結1至5人家庭公屋入息限額 資產限額建議上調1.9%
但現年71歲的霞姐則不太幸運,她本身不識字,在2017年首次申請公屋,在收到文件後,誤以為成功批核;之後在2020年重新申請輪候公屋,但因輪候時間未夠3年,令她失去領取現金津貼。 協會建議,當局應恒常化現金津貼項目,而長者受惠現金津貼的資格應縮短至輪候公屋滿一年。 協會又指,應重新檢討配額及計分制,將單身人士重新歸入輪候目標,讓非長者單身得到上樓機會。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單身人士的住屋需要
單是在 至 五個年度,被取消的非長者單身人士個案數目合共達25,130個,而且取消數目有按年上升趨勢,導致單身申請由2015年3月的140,600宗降至2019年3月的108,300宗。 葉毅明指,年輕單身申請者的輪候時間比家庭申請者更長,需長時間支付高於公屋租金數倍的租金,認為對他們不公平,故建議政府可考慮將關愛基金的租金津貼,擴展至有資格但未有申請公屋的家庭,包括非長者單身人士,以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 陳女士獲得3,200元津貼,認為津貼可幫長女補習,幫輕交租負擔,若沒有津貼的話,連買餸和繳交補習費用會受影響。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申請租住公共房屋
調查又發現,75%受訪者拒絕編配的原因是「交通不便」、50%認為「遠離原有的社區支援」,這全部與聯合國制訂有關「適足住屋權」的7項指標有關,反映受訪者因家庭困難,而迫不得已拒絕編配。 土地規劃失當 輪候冊塞車 輪候公屋方面,調查中68%的非長者車身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10年或以上更佔22.5%,情況遠較其他家庭組合嚴峻。 協會認為,港府在2005年硬推公屋輪候配額及計分制,每年有10%的公屋編配單位予非長者單身人士,並以2,200個為上限。 但協會指,現時公屋供應頭尾失衡,一眾非長者單身上樓更加微乎其微,去年第4季有620宗獲編配個案,僅佔整體輪候的0.6%。 協會批評,歷屆港府的土地規劃失當,直接導致輪候冊「大塞車」並積壓約96,200宗非長者單身申請、清零無望,政府應當承擔房策失利責任,為劣居所基層提供補貼舒解困境。 促重新檢討配額及計分制 陳女士獲得3,200元津貼,認為津貼可幫長女補習,幫輕交租負擔,若沒有津貼的話,連買餸和繳交補習費用會受影響。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輪候公屋現金准貼
不過,我們得悉政府統計處現正進行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統計調查,並預算於2014年年底公布統計結果。 房委會最新數字顯示,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維持不變。 截至去年底,本港約有13.37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輪候公屋方面,調查中68%的非長者車身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10年或以上更佔22.5%,情況遠較其他家庭組合嚴峻。 長者生活津貼資產上限將提高至50萬元,長者享用以上「退休入息Combo」將可以有更多錢傍身。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一般申請等5年半 單身要等30年
另一方面,政府在計劃將來的公屋政策時,亦應該留意家庭結構的轉變,調查單身公屋的需求狀況,推出切合香港家庭結構需求的單位,才能使所有人都能安居。 近日,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在商台節目指出,組織推算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須輪候26年,再次披露單身人士輪候公屋的苦況。 社會在討論公屋申請時,經常會下意識地將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與年輕人的住房需求扣連起來。 然而,30歲以上的單身申請人愈來愈多,說明並非只有年輕人才需要公屋。
能夠住到公屋一人單位,絕對是不少單身人士的渴望,租金便宜之餘,比起市面上大部分一人劏房,環境都要舒適,相對而言較容易負擔。 剛剛畢業的年輕人,可能正準備投身社會,未有充裕的經濟能力,所以希望可以獲配公屋,得到政府的住屋幫助。 千居在以下文章,綜合了一人公屋單位的申請資格和注意事項,供有意申請的你參考。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合資格申請者,將獲發一個其他家庭申請者揀樓次序,另獲一個「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選樓次序。 即使合資格者未能在優先計劃獲得揀樓機會,他們仍可在其他家庭組別中輪候揀樓。
房委會於2018年共推出1,300個單位,收到超過58,300宗申請,超額申請逾43倍。 年輕的單身一族申請公屋,動輒需要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的確令人絕望。 最簡單方法當然是加入已成年的家庭成員,例如成家立室,夫婦二人一同申請,或與兄弟姐妹一同申請。 根據去年第四季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結果,有15.52萬個私人樓宇非業主戶會符合入息資格,佔該類別整體30.5%。 房委會又解釋,有關數據亦涵蓋已申請公屋的住戶、符合入息限額但不符合其他申請公屋資格的住戶。 據房委會的文件,按既定公式計算(住戶開支及5%備用金計算), 單身人士至五人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均下跌,跌幅由0.9%至4.2%不等,當中4人家庭跌最大,達4.2%,單身人士則緊隨其後達3.7%。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申請公屋須符合什麼資格?
事實上,當中已經有數以萬計非長者單身已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更甚是十年或以上時間,但依然上樓無期。 單身長者申請公屋 可是,政府一方面表示要協助有住屋需要的低收入人士,但同時間又不理會上述單身群組,政策出現嚴重矛盾。 另一方面,政府又不斷放風表示將不再推行關愛基金「N無人士津貼」,如是者,不少非長者單身一族失去將可能最後一根稻草,再次跌入N無漩渦。
例如工聯會麥美娟指本地樓價過高,迫使大學生申請公屋,建議增加居屋白表比例云云。 這番話誠然不錯,但我們亦應該留意,單身申請者當中不乏壯年人,在討論問題時亦應關注他們的需求。 房屋署的調查也發現,公屋輪候冊內有約2.6萬宗30歲或以下的單身人士申請個案,當中80%指申請公屋是希望改善生活環境,而34%更是以中學及大學生身份申請,部分更是正與家人同住公屋。 她指出,雖然單身人士申請數目多,但當局沒有可能完全滿足所有申請者的要求,強調公屋資源需要合理分配。 (三)在過去五個財政年度,經社署推薦而獲得「體恤安置」入住公屋的一人申請者中,涉及殘疾人士的個案分別為2009/10年度63宗、2010/11年度81宗、2011/12年度58宗、2012/13年度54宗、及2013/14年度35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