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tie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 Bowtie 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 Bowtie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 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其中一種致癌(或高風險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 HPV )所致。
有效治療是BEP方案(bleomycin、etoposide和carboplatin),3至4個療程。 儘管是復發的生殖細胞瘤,仍有機會對化療敏感(chemotherapy sensitive)而達到根治的效果。 如果性腺間質腫瘤屬第2期以上,或第1期已存在風險因素,例如第1C期,細胞分化差(poorly differentiated),代表高度惡性、擴散風險較高,就必須接受綜合鉑類化療方案。 至於復發病人可採用二線化療,例如紫杉醇綜合鉑類的治療。 尤其是生殖細胞瘤,病人多為年紀較輕,自然希望保存生殖能力,所以會做切除單邊卵巢及輸卵管手術。
女性子宮頸癌: 歡迎訂閱 健康一點靈 新聞推播。
免疫治療的副作用包括疲倦、發燒、噁心、頭痛、皮疹、食慾不振、便秘、關節或肌肉疼痛和腹瀉。 女性子宮頸癌 此外,這些藥物的基本作用是消除身體免疫系統的辨認能力,有時會有免疫系統攻擊身體其他部位的副作用,例如會導致肺部、腸道、肝臟、腎臟或其他器官出現嚴重問題,但這些嚴重副作用的發生機率較低。 體外放射治療的副作用包括:疲倦、胃部不適、腹瀉或稀便、噁心和嘔吐、皮膚輕度發紅或脫皮、放射性膀胱炎、陰道疼痛、月經改變、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等。 若化療與放療一同進行時,血液內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指數會較低,疲勞和噁心有可能更嚴重。
林莉茹表示,為了找出220萬名45歲以上且6年以上未接受子宮頸癌篩檢的婦女,進而促使其接受後續子宮頸抹片檢查,今年國健署於18家醫療院所,提供人類乳突病毒檢測服務,符合資格者即可接受服務,進而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 導致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為初次性行為年齡早、多位性伴侶、性傳染病史、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等,其中,女性終其一生約有五成的機率會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除了定期做抹片檢查以外,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也能防範,平時則建議多關注早期症狀。 隨著近年HPV疫苗的廣泛宣傳,不少女士都了解到接種疫苗對預防子宮頸癌的重要性。 惟疫苗暫無法預防所有類型的HPV病毒,亦無法清除體內已受感染的病毒。 因此,即使已接種疫苗,政府仍建議年齡介乎25歲至64歲且曾有性經驗的女性,每隔1至3年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又稱柏氏抹片檢查)。
女性子宮頸癌: 健康網》長新冠新發現 研究:一種糖尿病藥能減少發生率
當醫師剛發現身體出現可能癌變的細胞時,會進行子宮頸錐狀切除術,經由陰道,以圓錐狀方式切除子宮頸病灶部分,並篩檢異常細胞,好在病灶發展成癌症前將其移除。 隨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普及,台灣發現早期子宮頸癌的比例近年逐漸提高,死亡率也逐漸下降。 雖然子宮頸癌目前仍在婦癌死因中排名第三,許多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但遠端轉移的患者已不只有化療一途,現在更有標靶藥物甚至是免疫療法,可延長病患的存活時間。 由於HPV感染主要是性行為引起的,最理想的接種疫苗時間就是在初次性行為前,最早可接種子宮頸疫苗的年齡是九歲。 香港較少人會在這個年紀就接種,但外國因女性初次性行為的時間普遍比香港人早,所以較常見在較早的紀接種,不過一般來說,都建議九歲後應盡早接種。 女性子宮頸癌 披衣菌感染:披衣菌(Chlamydia)是種常見的細菌,會經由性行為傳播,容易導致子宮頸和骨盆腔發炎,甚至不孕,而曾經感染過披衣菌的女性,會較容易罹患子宮頸癌。
目前臨床上分為子宮頸癌疫苗分為三種:二價、四價、九價,可視自身需求選擇施打種類。 本人同意所提交之個人資料會交予香港綜合腫瘤中心作聯絡及跟進用途。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可以電郵通知本人。 免疫治療是使用藥物來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令自身細胞更有效地識別和摧毀癌細胞。 標靶治療是使用靶向或針對子宮頸癌細胞上蛋白質的藥物,目的是破壞癌細胞或減慢其生長。 適用於子宮頸癌的標靶藥物有多個種類,其中,血管生成抑制劑能阻止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發揮作用,阻止腫瘤形成新血管以獲得生長所需營養。
女性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復發有哪些前兆?
至於香港, 2016年的數據顯示,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因癌症死亡的第九大原因。 最好的方式,是30歲以上的女性,每3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大家一定都聽過「6分鐘護一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口號,事實上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確很簡單,醫師會拿像是棉花棒的刮棒,刮下一些陰道跟子宮頸內的上皮細胞,之後放到顯微鏡底下查看是不是有病變。 子宮頸癌形成主因是由於婦女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但通常感染狀態不是永久性,大多數不需特別治療,約有80%的感染者可在2年內自行痊癒。 邱德生表示,子宮頸癌疫苗施打的目的是為了「預防」,因此政府推動高中生及早接種,就是希望能在初次性行為發生前可以達到預防的效果。
- HPV 是一組包括 150 多種類型的病毒,其中約 40 種會感染人類的生殖器官。
-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是一種預防性疫苗,能預防子宮頸癌及其他因感染HPV而引致的癌症和疾病,男性女性皆可接種。
- 目前臨床會看到子宮頸癌的患者年齡,呈現M型化,一組是20歲到30歲,另外一組為70歲到80歲。
- 很多女性對於這些症狀,常常會認為是其他疾病所致,如泌尿道感染等,他強調,這些症狀絕對不單純,特別是分泌物中帶有血絲的症狀,是非常典型的子宮頸癌症狀,一定要盡速就醫。
- 多重性伴侶者會增加感染頻率,使得慢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如果患者年紀較小、身體狀況良好,加上腫瘤較小,不涉及子宮頸的周邊組織,手術切除癌腫是較為適合的選擇,以便保留卵巢,分泌生殖荷爾蒙,同時避免其他治療帶來較嚴重的後遺症,例如放射治療引起的陰道萎縮及硬化。 子宮頸細胞檢驗過程簡單,一般不會帶來明顯痛楚,醫護人員只需於子宮頸表面抽取細胞樣本,過程數分鐘便完成。 女性子宮頸癌 此舉有助及早發現子宮頸細胞有否異常情況,即使出現「子宮頸上皮內病變」亦能根據醫生診斷,盡快作出適當處理,預防病變組織進一步演變成子宮頸癌。
女性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分期為何?各分期危險度有多大?
新式的手術作法,是針對第一、二期的子宮頸侵襲癌,可以只將子宮頸切除下來,將癌症完整切乾淨,再將子宮重新與陰道對接。 復原以後,月經一樣正常、婦女仍然可以保有生育能力與正常性生活。 當罹患子宮頸癌時,因子宮頸與子宮是相連接的,為了完整切除癌症,不得已必須把子宮、卵巢一併切除。 但同時,病人也喪失了生育功能,對於還希望生年輕病人來說,打擊很大。 根據國際大型臨床研究顯示,2 成晚期子宮頸癌患者腫瘤可完全消失,將近 5 成腫瘤明顯縮小或停止成長,顯著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時間。 近幾年來免疫療法興起,在子宮頸癌的治療上也有所突破。
子宮頸癌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每年造成全球至少34萬人死亡,也是我國常見的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之一。 為防治子宮頸癌,我國自2019年推動入學國中女生公費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至2022年已達92%的接種率,遠超過全球平均,更超過鄰近已開發國家包含日本、韓國及澳洲等。 (3)衞生署一直推廣健康的生活習慣,並以此作為預防癌症的首要策略。 過去三年,衞生署加強有關婦女癌症的公眾教育工作,以提高公眾對癌症預防及篩查的意識。
女性子宮頸癌: 疾病百科/子宮頸癌
由於子宮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透過定期的子宮頸抹片篩檢來發現初期子宮頸癌是相當重要的事! 近年透過定期子宮頸抹片抓出子宮頸病變、施打子宮頸癌疫苗預防HPV感染這兩大措施的推動,預防成效良好,讓原本總是在女性癌症排序中名列前茅的子宮頸癌,慢慢地退到了後段班。 子宮頸癌篩查方法主要包括: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檢測,以及子宮頸細胞檢驗(又稱子宮頸抹片或柏氏抹片 )。 進行篩查時,醫護人員會將陰道窺鏡放進陰道內,再用取樣刷於子宮頸的表面抽取樣本作化驗。
有研究指出,九價HPV疫苗所覆蓋的九種HPV類型,已包括90%至95%引致肛門癌的HPV。 以香港子宮頸癌的HPV分型報告來看,68%港人的子宮頸癌是由16及18型HPV引起,另有16%則是由50及58型引致。 但這也造成許多上了年紀的媽媽認為自己性行為很少、或是已經停經,就覺得不會再感染HPV病毒,其實病毒可以藏在體內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有感染但自己不知道。 就年齡層觀察,女性乳癌、口腔癌隨年齡走高,排名順位往後;肺癌、大腸癌、前列腺癌胃癌則隨年齡走高,排名順位往前,威脅性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不只吃進肚裡的食物要注意,日常生活用品若是接觸化學物過量,也可能造成身體健康的危機。 A:過早開始性行為、多個性伴侶、曾感染性病、吸煙、免疫力低、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生育三次或以上、年輕懷孕都是感染HPV的高危族。
女性子宮頸癌: 症狀
但是子宮頸畢竟是連接陰道跟子宮的通道,所以可能會出現像是感染的相關症狀,比如分泌物變多、顏色改變、發出奇怪的惡臭等。 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 HPV)是一組包括 150 多種類型的病毒,其中約 40 種會感染人類的生殖器官。 HPV 可引致子宮頸、陰道、外陰及肛門的癌前病變及癌症。 根據統計,30歲以上的台灣女性,三年內接受抹片的比例約五成左右,遠低於歐美國家的八成。 邱德生表示,有些女性對於抹片,會有莫名的恐懼,可能來自於第一次抹片或是內診經驗不佳所致。 但現在有薄膜式的抹片,採檢時即使醫師的技術有待加強,不適感能大幅降低,只是需自費約一千元左右。
另外,相比於較常見的子宮內膜樣癌,這些罕見類型擁有不同基因突變,例如漿液性癌有較高的上皮因子受體(HER2)突變,代表有相應標靶治療可用。 這種癌症由於惡性程度高,復發風險較高,即使屬最早的第1期,仍然會以子宮和兩邊卵巢輸卵管切除術作為主要的根治策略。 另外亦需要視乎不同的復發因素,而考慮用化療、電療(包括盆腔體外電療,或近距離放射治療)醫治。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葉筱芸提醒,有性經驗或30歲之後的女性,應定期每年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同時,加上適合的骨盆腔影像檢查(超音波、磁振造影),以因應子宮頸較上端的子宮頸癌是以抹片檢查較難偵測出的,甚至是更難以察覺的子宮癌和卵巢癌。 根據研究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六成到九成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女性子宮頸癌: HPV 疫苗安全嗎?
服用避孕藥:服用口服避孕藥超過五年的女性,會有更高的子宮頸癌罹患率,但停藥後,幾年之內子宮頸癌罹患率就會恢復正常。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吳銘芳表示,卵巢癌近35年間發生率逐年增加,成長超過2.5倍,而且死亡率極高,而且「晚期難治療」,過去20多年僅有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供選擇。 癌症連續38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冠,去年共奪走5萬0232條人命,佔所有死亡人數的28.6%,死亡率每10萬人口212.9人,較去年上升1.8%,在順序上也有所更動。 去年排名第7名的胃癌,與第8名的胰臟癌順序對調,去年排名第10名的子宮頸癌,也再度被卵巢癌擠下,掉到第11名。
張志隆表示,希望健保能將子宮內膜癌與子宮頸癌納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適應症範圍,「免疫新藥在子宮內膜癌與子宮頸癌的治療成效都很卓著,但是尚未被納入健保,真的很可惜」。 對於遠端轉移的病人,例如已經轉移到肺臟、肝臟等,以往只能持續使用化療,但腫瘤反應率低,療效有限,復發率也很高。 若錐形切片邊緣有殘留病灶者,必須再實施子宮頸錐形切除手術。 子宮頸癌的放射線治療總劑量必須達到 8500 厘葛雷(cGy),但是子宮頸周邊正常組織與器官,對於放射線的忍受劑量小於所需的放射線劑量,例如膀胱最高只能忍受 6000 厘葛雷,不足的劑量就得用近接治療的方式逐次給予。 近接治療照射的是特定範圍,射程距離短,能更有效率地加強火力,集中目標殺死癌細胞,又能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傷害。
女性子宮頸癌: 乳癌有什麼症狀?
至於導致子宮頸癌的HPV病毒有13種,並以16型和18型HPV病毒與子宮頸癌關聯最大,佔整體個案約七成。 在香港,由 HPV-16, 18, 31, 33, 45, 52, 58 型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子宮頸癌約佔九成。 感染生殖器官的HPV病毒大多能被人體自身免疫力清除,但若持續感染宮頸,細胞會出現變異,演變成子宮頸上皮內瘤,並可能隨時間發展成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初期大多沒有先兆,由於較難及早發現,患者往往在患病中至晚期或癌細胞擴散後,才會出現症狀,若出現以下症狀應盡早求醫。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系列全數賠償診斷、住院、手術及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等合資格醫療開支 (美國除外),並受限於每年保障限額及終身保障限額。
女性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疫苗Q&A
乳癌為本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亦是第三位致命的癌症。 高危患病的女性,應咨詢醫生是否需要進行乳房X光檢查。 女性子宮頸癌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6年以上未做過子宮頸癌篩檢者,罹患子宮頸癌(1期以上)的風險,是3年內曾做過子宮頸癌篩檢者的3.1倍。 林莉茹表示,台灣110年45歲以上且6年以上未接受子宮頸癌篩檢的婦女約220萬名,屬於子宮頸癌高危險群。 子宮頸癌完全治療後的追蹤檢查,包括詳細的骨盆內診、抽血驗腫瘤標記及抹片檢查,再加上每年定期影像檢查。
女性子宮頸癌: 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
HPV口腔早期症狀可能會出現口腔黏膜炎,嚴重時可能出現潰瘍和化膿,甚至還會伴隨著腫脹和疼痛,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出現出血。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的更年期服務為更年期間婦女提供體格檢查及評估服務,幫助她們紓緩更年期徵狀,預防與更年期有關的病症。 子宮頸癌是國人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之一,若6年以上未做過子宮頸癌篩檢者,罹患子宮頸癌(1期以上)的風險,是3年內曾做過子宮頸癌篩檢者的3.1倍。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 但無意取代專業醫師診斷,無法為個別讀者對內容的應用負醫療或法律責任。
女性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早期症狀易混淆難查覺
HPV感染者一般沒有明顯症狀,大部份的HPV病毒感染會在1年內消失[香港防癌會]。 部分感染者會出現菜花或其他生殖器病變,建議儘速就醫。 HPV感染超過1年不消失就稱為持續性感染,女性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較高。 另外,HPV感染也會造成男性陰莖癌、男女兩性肛門、 扁桃腺、舌咽及舌頭等癌症。 由於子宮頸癌與進行性行為有關,所以一旦已開始性生活,便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檢查。 衞生署的子宮頸普查計劃為25歲或以上曾有性行為的婦女提供子宮頸檢查服務,以便及早發現。
女性子宮頸癌: 子宮頸普查計劃
高劑量體內放射治療會將放射物質經陰道放在目標位置數分鐘,然後會被移除,病人無需住院;低劑量體內放射治療需放置數天,在這期間,患者需躺在床上,用儀器固定放射性物質,故需留院進行治療。 不過,由於放射源接近身體,病人可能出現陰道因受刺激而變紅和疼痛、膀胱刺激等副作用。 女性子宮頸癌 體內放射治療是將放射源置於癌症內部或附近,在子宮頸癌治療中,放射源會放置在陰道或子宮頸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