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可以服用一些紓緩症狀的治療藥物,如止痛藥或用鹽水漱口。 但若持續痛苦的話,有可能是細菌性喉嚨發炎情況,需要看醫生決定是否需要處方抗生素。 服藥後發燒稍退但其後回升,是經常有的情況,家長可以繼續觀察。 李醫生強調,觀察病徵更重要,一出現嚴重症狀,立即求醫或到急症室求診,可減低再變差的風險。
兒童若出現哮吼症狀,有可能發出類似狗吠的大聲咳嗽;呼吸時發出噪音(喘鳴)等。 由於喝熱水、運動、長時間曬太陽或穿過多衣服都令體溫增加,探熱前先靜坐休息15至30 分鐘。 探熱更要先了解及正確使用體溫量度器,且要確認體溫量度器是在正常運作狀態。 最後,如果家長發現BB的情況一有轉差,切勿自行餵BB食用任何退燒藥物,並應帶同他們前往診所或醫院求醫。 由於母乳本身含有充足的水分,吃母乳的寶寶發燒時只要增加母乳餵哺的次數,便已足夠。 留意寶寶有否出現脫水現象,如察覺任何脫水跡象或你感到擔憂不安,便要立即送他到醫生處診治。
小朋友發燒度數: 注意發燒合併的熱痙攣
蘇一宇醫師說明,若孩子發燒,突然抽筋、眼睛上吊、喪失意識,這時要讓孩子平躺在安全的地面,頭側一邊,避免被分泌物嗆到,趕快叫救護車;或是等孩子停止抽筋,再去醫院做詳細檢查。 使用藥物退燒的做法涵蓋口服、肛門塞劑、注射針劑等,目的在於把身體中樞的溫度降低。 退燒藥成分多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與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NSAID)。 屬於傳統上的做法,包括:冰枕、洗冷水澡、散熱貼片,但是這樣做只能加速身體的散熱讓體溫降低,並不能真正降低中樞體溫的溫度,反而可能造成孩子額外的代謝負擔。 由於發燒會增加人體腦部的耗氧量,若是有心衰竭、神經疾病、先天代謝異常的孩子,可能無法承受多餘的負擔,因此,發燒對他們來說,壞處多於好處,就會希望他們儘快退燒。
不過,這兩種病症對腦部造成的破壞,是由於病毒或細菌直接侵入腦組織而引致,而並非發燒造成。 很小的孩子如果發燒最讓父母揪心:燒到多少度需要去醫院? 發燒即身體溫度比正常高,是一種生病症狀,亦可能是接受免疫注射後的一種反應,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在正常地操作,以對抗外來的病菌。
小朋友發燒度數: 寶寶體溫>37°C = 發燒?
更複雜的是體溫會隨年齡、環境、時段、衣著多寡、情緒、量測部位等因素而變動,單憑±37°C來判斷人的體溫是否正常亦太過武斷,所以,用「正常體溫範圍」來衡量會更客觀。 適當增減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畏寒),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我們的團隊為客戶提供專業的一站式並多元化的市場營銷宣傳解決方案, 務求將您的消息和產品與服務發送給貴公司的目標受眾… 臨床認為小孩體溫38°C或以上屬於低燒,若39°C或以上則應前往醫院,否則拖延至41°C或以上,可能引發休克。
舉例說,患上普通感冒的孩子可以高燒40度至41度;患有嚴重疾病的孩子卻可能只有低燒38度,例如細菌入血的孩子,即使只有低燒,仍隨時有生命危險。 因此要謹記,孩子高燒時不需過分擔心,低燒時也不能掉以輕心。 目前為止,「發燒」並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部分醫院和診所定義體溫高於37.8度或38度為發燒。 小朋友發燒度數 至於「發高燒」,大多定義為體溫高於38.5度,因為每十名體溫高於38.5度的六個月至六歲的孩子中,就有一名出現「發燒抽筋」的現象,患者會突然昏迷、雙眼反白、四肢抽搐,情況一般維持不多於五分鐘。 【明報專訊】不少父母認為嬰兒發燒會「燒壞腦」,甚至緊張得大失方寸,誤用焗汗、酒精抹身等偏方退燒。 兒科專科醫生許嘉恩澄清,發燒不會使嬰兒「燒壞腦」,那是警告父母「疾病來了」,建議父母應細心留意嬰兒發燒時的反應或小動作,這些都可反映病情嚴重性,有助查出發燒原兇。
小朋友發燒度數: 小朋友發燒的應變守則
如寶寶㷫熻熻,但沒有流汗,而且呼吸急速,不停哭鬧,及後顯得疲累,他便可能中暑了。 如果是輕微中暑,爸媽即時帶寶寶到蔭涼的地方,鬆解他的衣服,替他扇涼,並用常溫濕毛巾擦拭他的身體,再慢慢餵他喝點水,情況應會改善。 小朋友發燒度數 如果測量溫度異常高或低,請過大約5到10分鐘再測量,不確定度數是否正確可以使用其他溫度計再測量。 將肛溫計輕輕放入肛門處(可塗抹少許潤滑劑),38°C以上屬於發燒。 耳探將耳溫槍置放於耳朵內,38°C以上屬於發燒。 將電子溫度計含在舌頭下,緊閉嘴巴,38°C以上屬於發燒。
- 飲水量以保持正常尿量及口唇滋潤為度,不必過多。
- 一般而言,如孩子感染了可自行痊癒的病毒感染,都會在五天內退燒,因此,如發燒持續五天,也應儘早看醫生,判斷是否因病毒感染引起併發症,以及是否需要另行下藥處理。
- 如果小朋友持續發燒,不能退燒,更有可能是患上川崎病、 風濕熱、肺結核、腦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家長應盡快帶小朋友求醫。
-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就連其體溫也不例外,各自有自己的標準體溫,無法劃一,只可說於37°C左右。
- 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
- 因人是恒溫動物,體溫通常會在36-37.5°C之間,亦會受環境,活動和探熱方法而影響,但正常情況之下也不會高於38°C。
※ 本文由mombaby媽媽寶寶授權,原文出自於「孩子發燒,難道生病了?醫師解惑:發燒是徵象,不是病,且正確照護很重要!」。 5歲以上的孩子才可以使用,最常使用的為電子溫度計,口溫量測到37.5°C以上,可以懷疑是否發燒,只是外在干擾因素多,大多數的醫院也不會進行口溫量測。 面對孩子發燒,父母總是心慌意亂,以為病得很嚴重,莫不急著送醫。 首先,父母應建立發燒是「是一種徵象,而不是一種病」的觀念,後續掌握好孩子的每個症狀,才能給予正確處置,爸媽才能放下莫名的擔心。 再問家長是幾度時,家長告知:「老師說,耳溫37.5℃。」這時醫師都會再幫孩子再量一次體溫,以確定孩子是否有發燒。
小朋友發燒度數: 健康解「迷」罕見癌症「間皮瘤」死亡率高!中大研究:高收入國發病率較高!出現這4個症狀要留神
註:對於 3 個月以下的BB,口腔和額頭體溫計是不準確的,並且直到 6 個月大時才建議使用紅外線耳溫計。 兒科專科醫生通常建議,3 個月以下的BB採用腋探最為安全。 若是因為細菌性的感染,可能會合併中樞神經的影響,因此會進行脊髓液體的檢查。 然而,脊髓液檢查屬於侵入性檢查,總讓許多家長感到恐懼,因此,脊髓液檢查,端看病情及家長的決定。 他提醒,去除衣物後再量一次,是判斷孩子是否發燒的簡單方式,但每個家庭的照顧方式、環境皆不一樣,很難給出一樣的建議,若孩子體溫偏高,且合併精神活力不佳的表現,絕大部分就是發燒,需就醫診治。
父母也應該看情況及時為寶寶增添衣物,一旦發現寶寶流汗弄濕衣服,需馬上更換,避免再次著涼。 喝熱水、運動、泡三溫暖、長時間曬太陽、穿太多衣服都會增加體溫,建議在量體溫之前,靜坐休息 15 ~ 30 分鐘,會更準確。 ,把孩子努力產生的熱又奪走,孩子只好抖得更厲害更喘來產生更多的熱,不但加重了不適,且酒精可能讓血管收縮之後散熱更不容易,甚至孩子吸過量中毒,就別再用了吧。 如果寶寶面色如常或者潮紅,可以安心在家中護理;若面色暗淡、發黃、發青、發紫,眼神發獃,則說明病情嚴重,應送醫院。 3、寶寶發燒時以飲白開水為好,也可以適當兌些鮮水果汁,以補充人體需要的維生素c。
小朋友發燒度數: 兒童發燒│兒科醫生教你初步分清不同症狀病徵 持續不退燒可能係…
常見耳探、額探、口探、腋探等探熱方法,發燒度數參考指標是否相同? 家庭醫生劉浩濂接受明報網站訪問時一一解答,又分享探熱宜忌。 若嬰兒未足三個月大,體溫超過38℃,許嘉恩表示,大多需要入院觀察和治療,以「大三針」抽取尿液、脊骨髓及血液檢驗,或者注射抗生素,以排除受到嚴重細菌感染的可能。
根據仁安醫院網頁,耳探超過37.5度就屬於輕、中度發燒,超過39度就屬於高燒。 小朋友一旦發燒,應盡快看醫生,醫生會根據小朋友的身體狀況處方口服退燒藥及塞肛退燒藥,並跟隨醫生的指示服藥。 除非寶寶是因為注射疫苗後出現的發燒反應,否則應該帶寶寶看醫生,因現時病毒病菌眾多,為安全起見,醫生費不能省。 小朋友發燒度數 即使是注射疫苗引起的發燒反應,家長亦要時刻觀察,有需要時可服用健康院給予的退燒藥,如出現其他狀況,如出疹、嘔肚、腹瀉等,應盡快求醫。 熱痙攣與體質、家族遺傳有關,加上6個月大至5歲以下的孩子,神經連結沒有像大人來得成熟,腦細胞容易受到體溫的影響,而出現異常放電的現象。
小朋友發燒度數: 正常體溫?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再度在香港肆虐,由於發燒是其中一種常見症狀,眾多食肆和辦公室紛紛祭出電子體溫計,為進入場所人士量度體溫,以期分辨出懷疑受感染人士。 正常情況下,零至六個月的寶寶抵抗力較強,因為在母親懷孕期間,抗體會經由胎盤轉移給孩子,從而抵抗細菌及病毒侵襲。 若發燒的孩子十分年幼,甚至不到三個月大,就代表他在免疫力強盛時仍出現問題,值得多加留意。 藝人梁靖琪(Toby)日前在社交網頁發文,指1歲半兒子施睿文(Roman)發高燒,更燒至41°C,需要入院治療,把媽媽嚇壞。 小朋友發燒度數 發燒是大部分寶寶必經之事,然而疫情關係,即使小朋友低燒,家長都不能掉以輕心,應盡快求醫,尤其是幼童高燒39°C或以上,更不能遲疑。
如果用耳探,各年齡嘅正常體溫範圍如下:0至2歲為36.4至38度;3至10歲為36至37.7度;11至65歲為35.8至37.6度;65歲以上則為35.7至37.5度。 您可隨時從我們網站的Cookie聲明中更改或撤回您的同意。 了解更多有關我們是誰、如何聯繫我們以及我們的私隱政策如何處理個人數據的信息。 您就同意書與我們聯繫時請說明您的同意書ID和日期。 4、查看皮膚有無出疹,若有則提示傳染病或藥物過敏,查看皮膚是否發紫、變涼,若存在則提示循環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