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中醫角度看運動對改善情緒病作用,此乃非萬能。 中醫情緒病 潘醫師指身體非常虛弱的患者並其實並不適合做運動,這有機會透支身體元和精氣,特別是運動後仍有失眠、經常感到疲倦、手腳冰凍及臉色不好等問題者,建議暫時停止。 此外,習慣於晚間運動長遠對身體定必有影響,一般建議在每晚六時前進行。 若迫不得已只能在晚間進行的話,亦建議只進行輕量運動,如拉筋或散步等。
中醫治療情緒病的常見方法有︰中藥、針灸、耳穴貼壓、推拿等。 現今情緒病越來越普遍,偶有新聞講述情緒病患者自殺或甚至有傷害他人的行為,可見每個人也隨時要面對此病。 但情緒病其實不如想像中恐怖,是可以治療的,只是不像感冒般一週可癒,而要一段長時間治療。 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都是屬於大眾認識到的情緒病,這些患者除了情緒受困外,都伴隨有不少生理不適,例如失眠、心悸、頭痛、疲倦、腸胃不適、不明痛症等。 一般患者性格偏於執著、要求高、有完美主義、緊張、情緒易波動,加上一些外在壓力,例如工作不順利、家庭問題、長期患病、親人離世、酒精或藥物等影響而引發情緒病。 一般情況下西醫會建議以藥物配合心理治療,此時患者往往擔心對藥物依賴不能停藥,或擔心停藥後復發,或適應不了西藥的副作用,因而尋求中醫治理。
中醫情緒病: 中醫治失眠|《浸大中醫在線》第四季
中醫自古已有關於「鬱」的研究,古書中關於「鬱」的記載不勝枚舉。 如《外台秘要》中提到:「男屬陽,得氣易散;女屬陰,得氣多鬱。」因此,臨床上鬱證的問題以女性較為多見。 《類證治裁.肝氣》中:「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鬱,鬱則經氣逆。」故此鬱證又以肝氣鬱結者為多。 主要負責調動身體資源來應對外在環境的壓力,例如從人體受到外界刺激後,交感神經的活動量就會飆高,讓身體對此作出反應。 張續說,以上種種性格都是好事,但需要談及影響生活的程度。
躁鬱症是集合了躁狂和抑鬱兩種情緒,當處於躁狂狀態時,患者會情緒高漲,表現持久的興奮、喜悅,或容易動怒,自控能力差;亦會說話滔滔不絕,思想快速轉動,或是意見多多、整日興奮,雖然睡眠不多,但精力顯得異常充沛。 可是處於抑鬱狀態時,則走向另一極端,情緒低落,對事情感到悲觀和絕望,思維緩慢、反應遲緩,也會意志減退、活動減少等,所以跟患有躁鬱症的人相處不是件易事。 中醫情緒病 黃帝內經說「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簡而言之就是情緒的好壞和穩定與否會影響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其中以「心」最為關鍵。
中醫情緒病: 運動屈肌腱鞘炎
尚和堂各中醫均為香港政府註冊中醫師,畢業於香港及國內中醫藥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擁有豐富臨床經驗。 病情日久,過度消耗心、脾、腎的正氣,則多表現為虛證。 著名的中藥方劑有: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甘麥大棗湯等。 李群中醫師畢業於遼寧中醫學院,同時在美國取得中醫針灸執照,從醫十多年,經驗豐富。 經過多年的努力,她已在灣區開辦了第二家中醫診所——「日盛堂」桑尼維爾Sunnyvaly中醫針灸診所。
-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多參加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對情緒病的防治也有很好的作用。
- 但是並不是所有抑鬱症家族史的人一定就會得抑鬱症,遺傳是導致抑鬱症的可能因素。
- 當遇到困難、壓力無法紓緩,情緒出現問題時,多與可信任的家人、親友及朋友傾訴,或可尋求社工、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的幫助,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患情緒病多有誘發因素,在中醫針灸治療的同時往往要四診合參,合理疏導。
- 由於情緒病在香港十分普遍,甚至逐漸成為都市病,呼籲社會減少標籤,鼓勵患者勿諱疾忌醫。
- 一直秉承「大醫精誠」的宗旨,務求達到「醫術精湛,誠心救人」。
- 成年人因多方面的壓力,多數都會有焦躁不安,情緒低迷等這一些情緒,甚至嚴重的還會因為情緒的起伏波動帶來一些身體不適,如腸胃不適,失眠多夢,多汗,心慌不安等病症。
而中醫經辨證後,可透過中藥或針灸等方法調節臟腑機能,改善情緒及生理問題。 此篇透過解釋情緒與臟腑之間的關係,讓大家了解中醫對此病的認識。 情志疾病是指由於社會、環境、心理、生理等多種因素,導致人體臟腑功能紊亂、陰陽氣血失調而引起的以神(指狹義之神,即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志(情感活動)失常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疾病。 本病已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疾病體系,且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其發病率的增加,受到關注與重視。
中醫情緒病: 情緒病的病徵2. 心情惡劣
一些本來很開朗的人,在不知不覺間變得精神不振、情緒低落、失眠、沒有胃口、疲倦、消極,可能是患上了「抑鬱症」。 中醫情緒病 中醫情緒病 還有人時常會突然覺得胸悶、心跳、煩躁不安、吃不好、睡不香,那他們患的可能是「焦慮症」。 醫學上把這些情緒障礙叫做「情緒病 」,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都市疾病。 中醫師在治療上,首先要細心聆聽病人的問題,為其紓解心中鬱結。 然後,醫師會針對患者的情緒病的成因處方適當的治療,例如讓患者服用舒肝、健脾、養心、安神的中藥。 不過,病人的體質和病情各異,因此中醫師會根據每位病人的個人狀況決定適合的治療方案,上述治療情緒病的中藥及穴位只供參考。
鬱證並非不可治療的病,中醫的方藥跟針灸,都有助改善病情,但是鬱結,講的是有心結需要被解開,所以患者除了接受針藥治療外,其實也應多向人傾訴,甚至跟醫師道出煩惱,既治身,也治心,身心皆治,才是中醫所說的「重在治人」。 該病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致,以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腹滿悶、胸脅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 不過,情緒問題多樣而複雜,兼症頗多,具體用什麼中藥治療,需按個別病人實際情況,經辨証論治而定,應向醫師查詢。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中醫情緒病: 情緒病的病徵5. 身體不適
由於五臟跟情緒有莫大關係,當情緒出現異常時需及早調節,以免發展成各種各樣的不適,造成惡性循環,因病患亦會影響情緒。 在中醫角度上,各類的情緒異常可總括為鬱證,在下篇會有較詳細的介紹。 他被失眠困擾多時,迫於無奈去看醫生,被診斷患上抑鬱症,需要服藥治療。 雖然藥物能暫時換來十小時的睡眠,但到了早上九時、十時也不願起床,上班時仍會出現手震、心跳快的情况。
「心病還需心藥醫」,除了接受針藥治療外,有經驗的中醫師可透過「問診」等中醫治療服務使病人逐漸道出及認清情緒問題的根本原因,從而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指導下,通過貼壓耳穴疏通經絡、調理臟腑,能達寧心安神目的,明顯改善睡眠質量,舒緩患者波動的情緒問題。 如一位47歲女病人,長期神經衰弱,難以入睡,即便睡著,每夜至少醒來2、3次。 初到李醫生診所時,病人滿臉疲憊,面色晦暗,雙目無神,語音微弱,情緒低落。
中醫情緒病: Oscar 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疫情3年發現呼吸功能下降?與不良姿勢+壓力有關!久坐族必學這種呼吸法運動,條氣順返仲可消除肩頸痠痛!
心理治療有認知行為治療、認知治療、行為治療、動眼治療、支援性心理治療、壓力管理及家庭治療等。 簡單而言,情緒病就是指情緒出現問題,以情緒波動為主要病徵,患者難以控制情緒,並經常被某種情緒籠罩,一般持續 4 星期或以上,影響患者心理、生理和日常生活。 雖然中醫沒有自律神經失調一症,不過李騫賢醫師指,自律神經失調其實可視為人體因陰陽失衡,而百病叢生的表現,病因與肝氣鬱結、心氣虛弱相關。 在治療原理方面,中醫一般會從治心、肝入手,或者依照患者最核心的症狀、具體病情辨證論治,為患者疏肝解鬱、養心安神,令其身體狀態重返平衡,症狀就自然消失。 針灸取穴可以選用頭皮針、印堂、太陽、風池、咽四針、膻中、內關、神門、中脘、陽陵泉、章門、足三里、照海、三陰交、太沖等穴位。
中醫認為情志活動與臟腑有密切關係,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精神活動分屬五臟,這七種情志是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 只有當人的情志受到刺激,超出了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可以調節的範圍時,才會導致臟腑的氣血功能紊亂,引起疾病的發生。 中醫將抑鬱症歸納在「鬱證」的範疇,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鬱、情緒不寧、失眠、脅肋脹痛、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症狀,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致的一類病證。 中醫經過四診合參、辨證論治,利用中藥、針灸、穴位按摩或保健食療等方法綜合治療鬱證。 《丹溪心法.六鬱》指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
中醫情緒病: 情緒病在港漸趨普遍
不過,由於病人的體質和病情各異,因此中醫師會根據病人的個人狀況決定適合的治療方案,上述治療情緒病的中藥及穴位只供參考。 不論抑鬱症還是躁鬱症,曾醫師都鼓勵病人要服藥或針灸,以免耽誤病情。 而特別在中醫方面,曾醫師認為簡單的食療湯水、穴位按摩、氣功、八段錦都可有效幫助患者戰勝情緒病。 對於大部份情緒病,西醫常處方抗焦慮藥物作主要治療方法,而以中醫講求辨證論治,情緒有不同的類型,處方亦大有不同。
有西醫及中醫均指出,咬手指是情緒出現問題的表現,中醫更認為與肝臟及脾胃欠佳有關,必須正視並找出問題根源,以及早糾正。 雖然“心病還需心藥醫”,透過輔導解決心理障礙是治療情緒病的重要一環,但是不應忽略藥物和電刺激的方法,去調整體內平衡。 中醫情緒病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抑鬱症是針灸治療的適應症之一。 針灸治療產生內啡肽,目前被公認是該療法能夠紓緩抑鬱的基本原理之一。 中醫角度,認為情志病都是由氣血陰陽失調的基礎而起,所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悲則氣消,憂則氣聚,思則氣結”。 雖然西藥能有效改善部分患者的徵狀,可是,有些人可能對治療沒有反應。
中醫情緒病: Dr.東:每7個港人1個抑鬱 醫生:情緒病已成香港都市病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多參加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對情緒病的防治也有很好的作用。 中藥治療加上生活調整,令她在16周後解決上述症狀,現時定期服用有助紓緩的飲品、按壓穴位等,控制病情。 現時西醫治療情緒病以藥物為主,部分藥物會令患者出現口乾、潮熱、便秘、體重改變等副作用,透過中醫治療也可有助舒緩此等西藥副作用。 中醫情緒病 耳朵是一個倒置的人體,人體所有臟器比如肝、脾、腎、脊椎,在耳朵上都有一一對應的反應點。 以中醫理論分析耳與經絡、臟腑的關系,利用針灸刺激耳廓治療疾病,在歷代醫學文獻中均有記載。
- 鬱證並非不可治療的病,中醫的方藥跟針灸,都有助改善病情,但是鬱結,講的是有心結需要被解開,所以患者除了接受針藥治療外,其實也應多向人傾訴,甚至跟醫師道出煩惱,既治身,也治心,身心皆治,才是中醫所說的「重在治人」。
- 由此可見,香港青年人的情緒病問題,已敲響了警號。
- 中醫將人的情感分為七大類︰喜、怒、憂、思、悲、恐、驚。
- 中醫自古就關注情緒對生理的影響,有「肝主情志」、「七情所傷」之說。
- 如一位47歲女病人,長期神經衰弱,難以入睡,即便睡著,每夜至少醒來2、3次。
- 本地的統計資料顯示,在香港每五個人一生中,就有一人受到某程度上的情緒病困擾。